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3 篇有关 萧红墓畔口占 的页面,用时 0.191秒.

第1页  共2页

王家新、傅小平:世界因变老而日益开阔,未来缩小了

   ...学及其传统)上,这才会使他听到一种更高的召唤。诗人正是为这种召唤而生的。 傅小平:说得也是,套用黄庭坚“无一字无来历”的说法,好诗必然是“无一字不讲究”,有时就连标点符号也有讲究。你分析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就称赞“我等待着,长夜漫漫”这一句中的逗号,真是一个伟大的逗号。你自己写诗也有意思,有些诗用了标点符号,有些诗没用,这用与不用可有什么讲究? 王家新:用与不用标点符号,或怎么用,这得根据每首诗...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15/c405057-3244708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16日8时29分16秒 陈子善:读张札记

   ...冲淡幽默,而有昏蒙怪异的别有天地非人间之感。”(丘彦明:《张爱玲给我的信》,《人情之美》,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5月初版) 相关文章: 陈子善:新文学札记(四则) 陈子善:《萧红墓畔口占》小考 陈子善:王仰晨先生的信和《巴金译文全集》 陈子善:从杨绛《倒影集》手稿说起 陈子善:五四前夜的钱玄同与鲁迅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9/c404063-3180205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9日8时54分56秒 洛夫诗歌中的声音与画面

   ...音”(如“飞”“撞”“荡”字的使用),还是《杭州纸扇》《再别衡阳车站》中通过词义所呈现的视觉性画面,都与隐喻这一修辞紧密相关,这不仅是洛夫诗歌的特色,新诗中许多其他诗人的诗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卞之琳《距离的组织》等,这是新诗中一个很值得继续探究的现象,要论明隐喻与此二者的关联有一定难度,尚待诗论者们解决。 注释: 1 叶维廉:《洛夫论》,《洛夫诗全集》(上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25/c432714-3172283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25日15时3分7秒 “小哀歌”:关于《萧红墓畔口占》的两种读法和思考

   ...流变的抒情传统,加上现代性的语境,既逐步凸显了悼亡这一核心命题,又随时对其进行着某种消解。从中文对希腊词elegi的两种翻译选项来看,“哀歌”在字面上显然也比“挽歌”有着更深邃多变的情感。中文写成的《萧红墓畔口占》如果也可在这一名义下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它正好是处于这一核心指归的边缘位置,也即:一方面它是对作家萧红的悼念,另一方面,它很可能源自作者戴望舒本人的某种内在抒发的需要,换句话说,它首先是戴望舒自己的哀...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29/c404064-3169204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29日7时17分29秒 陈子善:《萧红墓畔口占》小考

   ...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日 《华侨日报》初刊时,诗题作《墓边口占》,第二句作“到你头边偷放一束红山茶”,最后一句作“你却卧听着海涛的闲话”。显然,收入《灾难的岁月》时,作者有所修改,诗题恢复最初的《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对此曾有说明),诗句也略有删改,这不足为奇。奇怪的是,此诗落款“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却在两个月前即1944年9月10日发表,岂有先发表后再创作之理?因此,《戴望舒全集》(王文彬等编,1...

文史#版本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320/c419387-31641048.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3月20日8时52分18秒 萧红与戴望舒鲜为人知的友情

   ...小径,这是何等真挚、何等执着的友情啊!若萧红地下有知,也会为结交了如此耿耿忠心的朋友而含笑九泉。 戴望舒对萧红的怀念感人至深,不仅仅在于他三年多无数次地去浅水湾扫墓祭奠,还在于他写了一首短诗——《萧红墓畔口占》。臧棣在《一首伟大的诗可以有多短》中写道:“在新诗史上十行以内的诗中,没有一首能和它相媲美的……这首诗是新诗桂冠上一颗闪耀的明珠,一颗无与伦比的明珠,是珍品中的珍品。”该诗全文如下: 走六小时寂...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123/c404063-30585772.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月23日6时40分0秒 中国作家批评家第五届高峰论坛纪要(一)

   ...、目光、语言、语气那些东西,为它的存在保留空间。所以我觉得形式和记忆之间的关系,它是怎么样把住把不住的事体,是这样的一个关系。 臧棣兄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一首伟大的短诗可以有多短》,谈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成熟以及它的成熟过程,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经验,或者说遗产。当代作家包括小说家,包括诗人,也许过分看轻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遗产。基本上我们一代一代作家的写作都是从读外国文学起步的,如果...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113/c403994-30524557.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月13日9时28分6秒 万物赋诗——诗歌与万有引力

   ...窗含西岭千秋雪”,有了窗子,这千秋这雪便平添了新的意味与深度。绝句是否还有可能?八行诗呢?舶来的十四行诗是否可以在汉语中生出新的枝条?再飞扬些,可否进行某种组合抑或创格?以绝句或四行诗为例,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和卞之琳的《断章》均属妙品,言简意永,胜过一千首散漫而无节制的诗作。 赋魅于听觉:好的诗歌总是会成为生命或者生活的仪式,声音性便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部分。黑格尔说“诗在本质上是有声的”,我国唐代“旗...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102/c404030-30499045.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月2日8时49分7秒 木叶:万物赋诗

   ...窗含西岭千秋雪”,有了窗子,这千秋这雪便平添了新的意味与深度。绝句是否还有可能?八行诗呢?舶来的十四行诗是否可以在汉语中生出新的枝条?再飞扬些,可否进行某种组合抑或创格?以绝句或四行诗为例,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和卞之琳的《断章》均属妙品,言简意永,胜过一千首散漫而无节制的诗作。 赋魅于听觉:好的诗歌总是会成为生命或者生活的仪式,声音性便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部分。黑格尔说“诗在本质上是有声的”,我国唐代“旗...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227/c404033-3049062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27日8时33分53秒 青色烟雨里的台阶

   ...红在江津的镜头并不多,电影中我们看到的萧红不是文学史上那位天才的文学家,而是一个渴望被爱的平凡女性。“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戴望舒的这首《萧红墓畔口占》对许鞍华有多大触动我们不得而知,但拍摄萧红的她一定深深品尝到何为“寂寞的长途”。1947年出生的许鞍华,宿命般的与萧红相遇,用她自己的话说,萧红的问题就是她的问题。历史真是个充满反讽的存在,萧红生前...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810/c404018-30222667.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8月10日22时52分16秒 21世纪富春山居行:读翟永明《随黄公望游富春山》

   ...象和氛围,而且还以其他不同的方式借鉴了古典诗词,范围之广泛,有过于从前。且不说《游子谣》、《妾薄命》、《古意答客问》、《秋夜思》,从题目上就透露了"旧的古典"的气息,《我思想》、《过旧居》(初稿)和《萧红墓畔口占》读上去就如同是现代绝句,用韵自然也水到渠成。而《秋蝇》从苍蝇的眼睛看秋天的世界:"木叶,木叶,木叶/无边木叶萧萧下",[34]让我想到这首《随黄公望游富春山》中重复出现的意象:"不待落木萧萧 人亦萧...

评论#作品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411/c404030-2991963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11日13时43分45秒 期待中华民族新史诗——关于新诗百年的一次对话

   ...才称得上是诗。 王家新:一部作品被称为“经典”,至少需要数代人的检验。判断一首新诗是否成功,也应来自全部文学史的考量。这样说有点严格。但标准总是相对的,戴望舒的《雨巷》看上去很成功了,但他后期的《萧红墓畔口占》在我看来更成熟,也更耐读。但是不成熟也有它的意义,比如胡适的《尝试集》。所以当我们评判新诗时,不但要持审美的尺度,还应有历史的眼光。 音乐性与节奏感是新诗要守住的红线 主持人:现在有人认为新...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407/c405057-29195431.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4月7日9时56分48秒 对话:期待中华民族新史诗

   ...才称得上是诗。 王家新:一部作品被称为“经典”,至少需要数代人的检验。判断一首新诗是否成功,也应来自全部文学史的考量。这样说有点严格。但标准总是相对的,戴望舒的《雨巷》看上去很成功了,但他后期的《萧红墓畔口占》在我看来更成熟,也更耐读。但是不成熟也有它的意义,比如胡适的《尝试集》。所以当我们评判新诗时,不但要持审美的尺度,还应有历史的眼光。 音乐性与节奏感是新诗要守住的红线 主持人:现在有人认为新...

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407/c404033-29195155.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4月7日9时7分24秒 王子瓜:化身、幻境与死亡

   ...。他虽然仍从睹物思人出发,然而最后出乎意料地回到了外物,完成了对自身情感的节制,从而引发了读者的泉涌。可以说,归有光的这句话已经超越了散文而进入了诗歌的境地。 而真正完成这一变革的诗人是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以下称《口占》),正如臧棣所说的那样,是“新诗桂冠上一颗闪耀的明珠,”而且,“是一颗无与伦比的明珠,是珍品中的珍品。在新诗史上,十行以内的诗中,没有一首能和它相媲美。”[20] 这当然是溢美之词,...

评论#作品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330/c404030-29179327.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3月30日13时7分50秒 月下新书《此生注定爱就是痛:萧红别传》出版

   ...追求自由,我们中间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   ——林贤治,诗人、学者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   精彩书评:   书评一:   一世萧飒,半部红楼   文/薛易   没有人可以质疑萧红是中国文坛的传奇,在民国世界里,她是唯一能和张爱玲比肩的才女。一直以来,我对萧红的印象都来自于她...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4/2014-03-04/193987.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3月4日6时37分48秒 萧红被称为“30年代文学洛神” 曾差点被卖到妓院

   ...望舒来到秋风瑟瑟的香港浅水湾,拜祭了一位女子的坟冢,写下了短短的诗句: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枕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这首语淡情浓的悼亡诗叫《萧红墓畔口占》,坟中埋葬的是女作家萧红。   萧红原名张?莹,1911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幼年丧母,曾在哈尔滨就读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了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中学毕业,为逃婚离家出走,与男友王...

文史#文史钩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02-18/192209.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2月18日10时24分22秒 承受命运

  不是所有开放的花都会结出果的。   不是所有行驶的船都是能够靠到岸的。   尽管每朵花都有一个结果的梦。   结果每条船的航行都是为了最后的靠岸。   就像戴望舒写的那首怀念萧红的《萧红墓畔口占》一样:“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就比较系统地阅读过萧红的著作。说实在的,让我年轻的心感受到的是阴暗,是压抑,是饥饿,是爱找...

原创#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yc/2014/2014-01-15/99607.s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1月15日15时12分46秒 《寻找与考证:萧红居地安葬地及纪实作品研究》(67)

   ...《星座》副刊主编戴望舒,在日军监狱里受尽酷刑,终于被朋友解救出狱。出狱后,获知萧红死讯的戴望舒由叶灵凤陪着,请日本《读卖新闻》驻港记者平泽随行,到了当时还是军事禁区的浅水湾,祭奠萧红,写下了千古绝唱《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一代才女,在诗人旧友笔下,竟如此潇洒。戴望舒在日军监狱鬼门关里走过一遭,心...

新作连载#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2013-07-31/169210_67.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7月31日15时30分27秒 萧红被称为“30年代文学洛神” 曾差点被卖到妓院

   ...望舒来到秋风瑟瑟的香港浅水湾,拜祭了一位女子的坟冢,写下了短短的诗句: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枕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这首语淡情浓的悼亡诗叫《萧红墓畔口占》,坟中埋葬的是女作家萧红。   萧红原名张?莹,1911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幼年丧母,曾在哈尔滨就读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了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中学毕业,为逃婚离家出走,与男友王...

文史#文史钩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2013-03-28/158192.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3月28日11时16分0秒 “30年代的文学洛神”(冯慧莲)

   ...望舒来到秋风瑟瑟的香港浅水湾,拜祭了一位女子的坟冢,写下了短短的诗句: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枕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这首语淡情浓的悼亡诗叫《萧红墓畔口占》,坟中埋葬的是女作家萧红。   萧红原名张?莹,1911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幼年丧母,曾在哈尔滨就读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了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中学毕业,为逃婚离家出走,与男友王...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3/2013-03-21/157557.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3月21日10时45分3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