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625 篇有关 英国女作家 的页面,用时 0.12秒.

第1页  共32页

陈俊:为什么是封面

   ...版,封面即采用了烫银工艺,显得低调而奢华,与小说的文学风格和主题相得益彰,烫银的书名和装饰图案在光照下呈现出独特的金属质感,增强了该书的视觉吸引力和收藏价值。起凸和烫银带给读者的阅读感受无疑是深刻的,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普通读者》中提到,书籍的触感是她与文字建立联系的第一步。她写道:“手指触摸书页的瞬间,仿佛触摸到了作者的思想。”我珍藏着一本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书上有他的亲笔签名,因为用力书写...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0/c404030-404498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8时47分11秒 《天涯》2025年第2期|曾春艳:河流之外

   ...体里流动,无声地回响着。 如果说来时是瑞丽江一路送我到河流的去处,那返程便是大盈江一路指引我走向河流的来处。但我到底没有走到尖高山,才过芒章乡,我们就转向了和顺方向。当我一步步远离大盈江时,忽然想起了英国女作家奥利维娅·莱恩,她沿着弗吉尼亚·伍尔夫自沉的乌斯河独行四十二英里,从源头一直走到入海口,写下:“一条河流不仅流过空间,也会穿越时间。河流是纵向延伸的曲线,而历史则是点缀在河流每个节点上的坐标点。每一个...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18992-404415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8时58分30秒 宏观视野下的沉浸式演艺

英国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说:“仅仅一天,心灵便可造出五湖四海,有些从未踏出出生之地的人早已游遍了世界”。对我来说,走进剧场或沉浸式演艺空间的时候,就是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作为演艺大世界的参与者,我亲历了上海演艺市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的上海已经拥有了一个特殊板块,哪怕放眼全世界的演艺界都堪称独一无二的“高地”,那就是“沉浸式演艺”。 被视作传统的镜框式舞台,其诞生的历史其实很短,最...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6/c419389-4041342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9时1分29秒 《时代文学》2024年第4期|赵德发:擎灯之塔

   ...家们想到灯塔,会想到脚下与远方,黑暗与光明,静与动,生与死……会发现人性在那个特殊的环境里有哪些表现:正常的,扭曲的;善良的,邪恶的;勇敢的,懦弱的……读一读波兰作家亨利克·显克维支的《灯塔看守人》、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詹妮特·温特森的《灯塔守望》等一些小说,会让人惊叹:灯塔竟然有那么强的激发力,让作家们脑洞大开,精彩的场面、动人的故事纷至沓来。 灯塔也激发了电影人的灵感,他们将摄像机...

新作品#报刊在线#《时代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3/c418965-4039490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8时54分49秒 拥抱英语小说的新变化

萨曼莎·哈维和她的获奖作品《轨道》 伦敦当地时间11月12日,2024年度布克奖授予英国女作家萨曼莎·哈维(Samantha Harvey)的《轨道》(Orbital),小说以仅有136页的篇幅和24小时的时间跨度,讲述了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俄罗斯和日本的六名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体验,以及他们对地球的观察、感悟和人类存在的反思。布克奖的“图书推荐专栏”称:“萨曼莎·哈维的这部紧凑而又宏大的小说探讨了我...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04090-403729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8时9分24秒 聚焦2024年布克奖:拥抱英语小说的新变化

伦敦当地时间11月12日,2024年度布克奖授予英国女作家萨曼莎·哈维(Samantha Harvey)的《轨道》(Orbital),小说以仅有136页的篇幅和24小时的时间跨度,讲述了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俄罗斯和日本的六名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体验,以及他们对地球的观察、感悟和人类存在的反思。布克奖的“图书推荐专栏”称:“萨曼莎·哈维的这部紧凑而又宏大的小说探讨了我们这个星球脆弱的美丽。随着销量的飙升...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9/c404090-403718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9日9时22分40秒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重映:用魔法滋养的勇气与成长

   ...再度体验魔法世界的无穷魅力,也完成了一次大型的“情怀杀”观影仪式。 《哈利·波特与密室》剧照 魔法世界的无穷魅力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是最典型同时也是最成功的“文学改编电影”。该电影的原著小说来自英国女作家J.K.罗琳于1997年至2007年创作的系列奇幻文学小说,这部系列小说在出版后成为现象级畅销书,获得了世界范围内读者的喜爱,这也为后续的电影改编打下了很好的受众基础。 其后,该小说的电影改编将《哈利...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9/c419388-4034910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9日7时57分19秒 只有土地是等待的

   ...的万顷稻田,植株将抽穗,并开出稻花。农历六七月,炎热的气候适宜万物生长,每个置身稻田边的人,便能闻到弥漫在空气中的稻香。谷穗的籽粒灌浆的过程,会散发出一种让人心旌摇荡的气息,让人联想到邻家有女初长成。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的《魔幻玩具铺》一书,开篇第一句话便是:“十五岁那年夏天,梅勒妮发现自己的身子是肉做的。”对于描写一个人的成长,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句子了。而在大地之上,只要你留心观察,每一年,你都能够感受...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6/c404018-403476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6日9时6分37秒 《十月》2024年第5期 | 丁帆:我们的田野(节选)

   ...缀着无边浪漫的梦幻色彩,即使没有落霞,野鸭在长天飞翔,也是一道充满着诗意田野风景。直到二十年后,我才看到帕斯卡尔那本《会思想的芦苇》,于是,才悟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相通的生命本质意义所在。 那年,我怀揣着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长篇小说《牛虻》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去寻觅风景如画的“我们的田野”去了。当然,我也做好了吃苦的准备,苦难,难道还有牛虻遭受过的痛苦生活剧烈吗?只要有浪漫田野上的风景陪伴,一切都不在话下。 ...

新作品#报刊在线#《十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7/c418956-4034135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3日8时42分45秒 多丽丝·莱辛代表作《金色笔记》新译本面市

   ...推出全新译本。与此前新装再版的《野草在歌唱》《天黑前的夏天》《幸存者回忆录》等七部小说,以及随笔《特别的猫》、文论《时光噬痕》十部作品组成“莱辛作品”套系,点亮了这位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的又一世界级英国女作家的文学星座图。 《金色笔记》新译本 年轻时的莱辛 多丽丝·莱辛生于伊朗,长于非洲津巴布韦,三十岁回到英国开启作家生涯,几乎获得过欧洲所有重要的文学奖项。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在不同文明碰撞的前沿亲历大...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2/c404090-403445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2日11时57分44秒 “生活世界”长出的新果实——2023年女性散文创作观察

   ...于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文字和精神生活的阅读。从北戴河海滨初次阅读的震动,与女儿在灯下的漫谈,这些阅读思考的瞬间掀起内心深处的情感回声,它们与伍尔芙笔下闪烁着思维火光的文字一起进入精神世界。王梆《体面——英国女作家笔下的阶级密码》(《花城》2023年第3期)阐释了古往今来的英国女作家在真实生活境况前的“见”与“不见”。从简·奥斯汀、伍尔芙、薇依再到萨莉·鲁尼,通过观察她们笔下的服饰、日常生活状态和选择,王梆以冷...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0/c404034-4033606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0日9时20分20秒 马丁·艾米斯:扭转书评风气,向陈词滥调宣战

   ...威廉·燕卜荪。他对新人作家更是毫不留情,他曾说自己从不留意那些25岁左右被誉为“天才新人”的作者的小说,在他看来,这些年轻作者的作品还未经受住时间考验。 他的冒犯也迎来不少反击。2019年,尼日利亚裔英国女作家伯娜丁·埃瓦里斯托的小说《女孩,女人,其他》获得布克奖时,艾米斯对媒体表示,“这是政治选择,是社会政治的因素决定的,反正每个国家的人都会轮上一次。”这个发言招来了埃瓦里斯托的愤怒抗议。而艾米斯在解释自...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1/c404092-402755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1日8时24分44秒 对谈|“她们”的文学与女性的成长

   ...有所体现,比如她的中期作品《冰期》以及《人到中年》等,都体现了她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所以我认为德拉布尔的小说,是女性的文学,同时也是人的文学——生命小说。 杨莉馨:谢谢王苇博士!她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当代英国女作家,因此她结合了作家的具体作品,从三个层面分析了作家的创作特色,非常有启发。刚才黄荭教授提到了西蒙娜·德·波伏瓦,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文化研究史上,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女性在...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6/c405057-4026431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7时55分14秒 李雨书:“隐形朋友”

   ...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一样,支撑着我自童年以来坚定而顽强地面对沮丧与失败。每想到这些给人以力量的话语,便感到又充满了希望和能量。 到了不需哄睡的年纪,我的“朋友”就变成了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中的优秀讽刺选手伊丽莎白·班纳特,和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牛虻》里在南美与意大利山区搞革命的列瓦雷士。这两位“隐形朋友”,在我的青少年期,类似于夏迎春与钟无艳之于齐宣王,开心快活...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05/c404018-4025089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5日10时38分1秒 王安忆:西方小说是“经学”,中国小说是“史学”

   ...》里。之所以西方人对莎士比亚那么重视,是因为他确实给叙事添加了“经”的模式。像《驯悍记》有一幕是男人把非常强悍的女人带回去整她,这和《呼啸山庄》里希斯克利夫和伊莎贝拉的一个晚上很像,而这一幕又会出现在英国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里。 我们中国也有模式,“才子佳人后花园私定终身”,但是这个模式利用率不如西方人的,可能因为太具体的东西很难用,抽象的才能容纳很多别的因素。近几年我特别喜欢《我的天才女友》,我认为这是200...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30/c405057-4024647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30日8时7分25秒 王蒙:我最满意的是这几十年来的人生经历

   ...本人就强烈反对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1986年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国际笔会,美国政府就不准加西亚·马尔克斯入境。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玛戈,到过中东,他非常同情巴勒斯坦,强烈谴责以色列。又如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特别同情被压迫的黑人。还有很多关怀社会的作家,所谈论的话题都是关于民生、劳动者状况、环境污染与文学对改善社会的作用等问题。“载道”是不会过时的,关键在于对“道”的理解。在作品中表达一种价值...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9/c405057-4021245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6日11时52分21秒 以阅读的名义 翻开一页“春”

   ...畅销榜,记者发现,以“春”命名的外国文学作品,正在悄然升温。 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继百万畅销书《偷影子的人》后创作的《生命里最美好的春天》,看似悲情,却不让人感到压抑。 被誉为“当代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英国女作家阿莉·史密斯,颇具实验气质的“季节四部曲”随着时节流转来到第三部——《春》,2024年3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春天是开放的季节,是一切新事物破土而出的季节,是不可能中生出可能的季节。春天象征着复苏、...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2/c403994-4022103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2日11时53分24秒 打开一扇了解“她们”艺术创作的窗户

“‘有窗户的画室’是借用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表明女性作者要有自己独立不受干扰的生活和创造空间。在20世纪百年里,她这句话已成为女性争取文化自主的隐喻。作为此次展览主题,它寓含两重意思,一是指画室的‘窗户’是画家创作的必要条件:人物形象在自然光线下,画家可捕捉其丰富微妙的色彩光影;另一层含义贴近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本意:女性艺术家需要独立创作的空间和条件,也指20世...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9/c419390-4019829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9日8时7分36秒 杨靖:《情感时代》笺注

   ...理与情感经济》,《澳门理工学报》2021年第3期)。 三、法国拉法耶特夫人(Madame de La Fayette)的名作《克莱芙王妃》(La Princesse de Cleves, 1678)和英国女作家曼莉(Delarivier Manley)的《新亚特兰蒂斯》(New Atlantis,1709)是现代长篇小说的先声……对“内心”真相的探求不断延续,成为贯穿17世纪末女性作家的“情爱小说”(ama...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4/c404092-4018802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4日8时15分29秒 透过文学故事,理解经典中国

   ...、情感信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阅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体会社会生活中的汉语,感悟中国文学的艺术技巧和中国智慧的博大精深,而且会产生感同身受的联想,发现本民族文化同中国文化之间的相通与相异之处。正如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所说:“是讲故事的人,梦的制造者,神话的制造者(那是我们的凤凰)代表我们最好的一面,代表我们最富创造性的一面。”封闭的物理世界,借由语言和精神的交流而打开,纷争、战争将世界分裂乃至打碎,心...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9/c404032-4013523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9日8时33分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