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不远人”(《中庸》)、“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等等道体之说妇孺皆知。 然而,曾几何时,将“道德文章”捆绑在一起的说法每每将人文的质素湮没于知识之下。在“道术”未裂之前的古典时代,苏格拉底、孔子在与弟子的对话中关于“道德学问”一体化的表述就已经为这一暧昧关系埋下了伏笔。无论是“美德即知识”还是“尊德性而道问学”都蕴藏着知识与伦理的根亲关系。人格(人文)与学问(知识)的张力是随着人类的不...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5/c404033-404539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5日11时37分19秒 AI时代的文科危机与应对...化转型之路。 第一,从记忆转向慎思。教育的重心要从传授知识转向培养创新能力,意味着对旧传统、旧观点的批判与反思,以及对新视野、新思想的发现与建构。目前,炫耀博学的旧文人习气已经过时。文科教育工作者要向苏格拉底学习,放弃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思考,尤其是创造性地学习。 第二,从专学转向通学。目前,文理隔阂广受批评,而实际上如今的文科内部也是有不少隔膜的。一些人“领地”意识过强,画地为牢,相互轻...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1/c419351-4045031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1日8时51分19秒 以“智”赋能 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化的趋势,切实担负起思想引领、文化传承、舆论引导、服务人民的重要使命。 如今,以AI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助力高效实现跨越时空的思想碰撞,不断推动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升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视频《当孔子遇见苏格拉底》借助AI技术,创作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数字形象,创意实现两位思想家微信视频通话、跨越千年携手同游的场景,讲述了东西方思想的和而不同和文明交流互鉴。视频全网曝光量超1亿,视频点赞量超30万。 历史影像动态...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1/c403991-4045006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1日7时48分31秒 譬喻照亮思想...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人”。这句话其实也是一种比喻,是对于他的哲学特质的描述。因为在他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从泰诺斯到毕达哥拉斯再到德谟克利特等人,关注的是世界的本原,构成存在的是水还是火,是数还是原子,而苏格拉底只关心人应该如何生活。苏格拉底描述自己的使命时,也用过两个比喻,第一个是“牛虻”。在他看来,自己热爱的城邦雅典已经丧失活力,仿佛一匹疲惫颟顸的骏马,要经常叮一叮,使其焕发精神。第二个是“精神助产士”。...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3/c404018-4043795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4日8时40分22秒 出版数字人: 褪去热度 迎来新局...“读书数字人”。这一数字人的人物设定是读懂了果麦“一生的阅读计划”书单里所有好书的“果麦书童”,名字叫“麦麦”。果麦还针对不同的知识领域,设计了更多经过专属知识库训练的文化人物或专家的读书数字人,比如苏格拉底、孔子、雨果,心理学专家、教育专家…… 围绕上述读书数字人,果麦开发了“麦麦知书”微信小程序,开通了“麦麦知书”小红书账号,都是在以读书人的人物形象向读者用户推荐好书,辅助阅读,预期打造果麦文化“一生...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2/c403994-404371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2日8时53分53秒 《四川文学》2025年第2期 | 佟掌柜:跳楼事件始末... 鲁智在脑中搜索有关吴硕昌和万姝妤的记忆,想起吴硕昌刚来时,的确有过二人的传言。 吴硕昌来养老院,带的生活用品很是简单,除了牙膏牙刷香皂剃须刀,几件换洗的衣服,再就是整整一大纸箱书了。他的书除了尼采、苏格拉底、叔本华、梭罗等人的著作,还有不少文学名著。听曹慧说,吴老拿这些书当宝贝,没事儿就拿出一本摆在轮椅的支架上,有时看得怒目嗔视,有时还默默流泪。也有一页书都不翻,就那么摆着的时候。后来有人私下议论,谁管...
新作品#报刊在线#《四川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24967-404297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7时18分13秒 《天涯》2025年第1期|胡赳赳:死亡说明书...的见解。他记录了费希特的观点:“在自然中,一切死亡同时也意味着新生,正是在死亡之中,生命达到了顶峰。”同时他也记录了诺瓦利斯的说法,还有波拿文都拉的说法。 布朗肖同样不能回避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死亡:苏格拉底之死。但他并未深入进行探讨,而是将其定性为“讽刺性的死亡”。他简短地描述为:“苏格拉底的死亡也许将它自身从死亡中带走,并使它变得不为人知且不现实。”这种说法显然有失轻佻,但却是法国知识分子所视为的优雅...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7/c418992-4042759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8时48分23秒 《当代》2025年第1期|阿袁:闵博士的正义(中篇小说 节选)...两个女人和会议册上的照片看起来还是有些差距的,但相差无几,至少他一眼就认出了她们。 那个比较丰腴的女人显然属于话多的那种,坐下来还不到十分钟呢,她不但做了自我介绍,还越俎代庖地介绍了庄瑾,还对他进行了苏格拉底式灵魂三问——“您从哪里来?您是谁?您研究什么?”还见缝插针地和一个端了盘子从他们桌边经过的小个子男人——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和她一样也研究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越南裔的阮博士——打了一个十分热情洋溢的招...
新作品#报刊在线#《当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2/c418950-4041735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8时55分26秒 罗念生:诗、翻译与古典学...心力于古希腊戏剧、亚里士多德《诗学》和荷马史诗的翻译。翻译,尤其是翻译古典作品,是沟通中国和西方根源上的努力,而罗念生决心做那个“相接的中央”。 翻译与古典学 根据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柏拉图在遇见苏格拉底之前,醉心于绘画和写诗,还有悲剧,但在与苏格拉底交谈之后,柏拉图“把自己的诗作投进了火堆”(《名哲言行录》)。我们粗读罗念生的诗歌,就会发现他更亲近思考和他后来详加辨析的“崇高”感。有意思的是,罗念生...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4/c431803-404183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4日8时8分29秒 差异和认同:“同时代人”的追问方式...n)是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苏格拉底——我们的同时代人》是他的优秀传记。保罗·约翰逊将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称作“同时代人”,以此反思历史,为历史的叛逆者树碑立传。保罗·约翰逊格外看重的是苏格拉底超越那个时代和社会阶层的思想和智慧,就是这样的思想和智慧确定了他的历史叛逆者身份,而与今天的我们成为了“同时代人”:“由于苏格拉底拥有强大的智慧,由于苏格拉底运用智慧的方式(这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他设...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2/c404033-404172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2日10时5分42秒 《中国校园文学》2025年2月青年号|朱强:日常随想录...对自己的伤害,接受进退之间的微妙转换。哲学家说,我是谁呢,我是谁这个问题,暂时谁也回答不了。最淡薄的心态就是一句“等着瞧”。“等着瞧”就是事情只有发生了,才可能有答案。这一刻的苏格拉底也未必懂下一刻的苏格拉底,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谁也没有办法说清楚自己接下来将经历什么。 表达·发现 冬阳像水流一样,它让一切物体的形状都变得可疑。街道树的枝条如水草般游动。我右手非常轻松地搭在半开的车窗上。突然间,有一个东...
新作品#报刊在线#《中国校园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0/c418931-404158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1日9时12分34秒 时代的植物性与动物性:韩江的写作与全球症候...统的对抗。德勒兹在《千高原》中提到“生成不可名状者”,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对理性的一种极大的破坏。在小说中,对于她吃素这事,引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大家都在要求她给出一个解释。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到了对苏格拉底的求知欲的批判,因为理性总是需要一个解释才能满足人们对一件事的认识。关于不吃肉的原因,丈夫和他公司聚会上的人都不能理解“因为我做了一个梦”这个解释,因为这个解释太不合理。在他们看来,人们不吃肉的原因只...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04090-404128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5日9时30分35秒 在上海淘港版书,在香港看沪版书,沪港十家书店联手献上春节文化书礼...》《超微昆虫图鉴》等入围香港联合出版集团2024年度好书评选的优秀出版物。 上海参展图书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各出版社和上海三联书店、文汇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等出版机构为主,参展图书由《古代哲学:从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到奥古斯丁》《红楼梦程乙本校注版(插图袖珍本)》《国学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千里江山:山水画里的中国》《陈寅恪六朝隋唐史论》等上海新近出版的文化、历史主题读物组成,还包括《重读凯恩斯》《下天山:亚...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7/c403994-404100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7日9时5分22秒 唐糖《月亮计划》:从“认识你自己”到“成为你自己”《月亮计划》,唐糖著,晨光出版社,2024年4月 “认识你自己”,是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德尔斐神殿里一块石碑上的字,苏格拉底将其奉为圭臬,他的解说是认识自己便是认识心灵的内在,是认识德行的本来。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即认识你作为人的本性本心。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对自己获得了认识,才能找到实现自己的本性之路,才能完成自己生而为人的使命。从教育学的角度而言,我们所说的“认识”范畴,多包括对于周边世...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4/c404072-4040818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4日8时36分49秒 在技术时代思考诞生的意义...死而生 在古希腊,人被称为“有死者”,人与神的区别是有死者和不死者的差别。正是作为有死的个体,人才会追求在城邦生活中让有限而脆弱的生命获得某种不朽,无论是以荷马英雄建功立业、流芳千古的方式,还是以哲人苏格拉底殉道赴死、证明灵魂不朽的方式。正是这种对伟大的追求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如同海德格尔所说,动物会“完结”,只有人能带着对“向死而在”的领悟死去(334-35)。 虽然“向死而在”的论述在20世纪才广为流...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5/c404092-404021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5日8时25分51秒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曾就“什么是美”展开过详实的论辩:他们从美的特征开始讨论,“美的东西之所以美,是否也由于美?”“是的,由于美。”“美也是一个真实的东西?”“很真实,这有什么难题?”讨论逐渐延展到对美的具象进行指认,美丽的年轻女士、美丽的母马、美的竖琴各有所美,美的汤罐、美的象牙、美的云石也相互展露出不同的形态……希庇阿斯阶段性地总结道:“我们可以说,使每件东西美的就是恰当。”但问题到了这里显然不算完结,...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8/c404027-403976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8日9时21分55秒 王十月:“不服周”的楚地作家...喜欢那在荒诞中满怀激情地挣扎与奋斗。“许多人年纪越大越靠近老庄,而我相反,年轻时热衷老庄,年纪越大越觉得逆水行舟更为可贵。”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问了一个选择题:是做一只麻木但快乐的猪,还是清醒却痛苦的苏格拉底?王十月笑着回答:“如果可以选择,当然想做麻木快乐的猪,但我读了一些书,无法麻木,只能痛苦。” 图|受访者供图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3994-403959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8时45分13秒 寻视与静观...确定一下,我们会疑惑自己擦过桌子没有,然后我们又去重新把沙发擦一遍。这个事情似乎好玩,但我们看看托尔斯泰怎么说。他说,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在无意识当中度过,那就等于他连一天都没有生活过。大家也许还知道,苏格拉底说的另外一句话,“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也就是提醒我们,我们需要反省,需要思考,不能过度沉溺于某种自动化的生活模式当中。 好,关于寻视这个概念,我这里简单说这么多,接下来稍微花一点时间来讲讲...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5/c404033-403955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5日9时44分31秒 曲径通幽的径与幽...,血液就凝固了;再加码,把脚腕也切开;一会儿,血液又自动凝固。那就换一种死法吧:喝毒药。苏格拉底就是喝毒芹汁终结生命的,塞涅卡也选择了喝毒芹汁,因为他太崇拜苏格拉底了。塞涅卡对学生宣称:“我要通过模仿苏格拉底成为更棒的自己!”如果你读过苏格拉底,就会知道苏格拉底除了从容喝下毒芹汁安详死去,还会知道他被囚死牢后的唯一要求是:学弹竖琴——这种视死如归简直太高贵了,令塞涅卡倾心到直接模仿。无奈,塞涅卡还是没死成...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4/c404033-403953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4日9时11分37秒 当文艺创作遇上AI:是冲击还是赋能?...进行翻新,虽然也是一种“集成创新”,但终究不是开创性的创新。真正的智慧在于意识到“此外的可能性”,即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究已有信息之外的可能性。正所谓“可以模仿苏格拉底的口气说话,却不可能靠模仿成为一个苏格拉底式的思想家”。人工智能所进行的文艺创作如果不能开创新的风格或至少开创出某种新的创作路径,那么它的创新更多只是在“点”上,而未能到“面”,主要属于一种“协创性”而非独创性,因为它主要还是协助人类创作者在...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3/c404033-403948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日11时27分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