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的人出生。 我的故事是后来听鲍大牙和母亲说的,他们相互补充,凑成我对幼时碎片式过往的打捞。鲍大牙是我父亲,我叫鲍小牙。我不喜欢喊他父亲,喊他鲍大牙亲切,与其他无关。五六岁的姐姐,守护在堂屋中央窝篮(苏北叫法,婴幼儿的摇篮;有的地方也称奶篓子、窝篓)旁,这个位置是便于不足三个月的我,看到外面的亮光。村居的人,对光亮是天生的渴望。缺电少油的鲍村,黑是日常的主色调,比如黑黝黝起床,天没亮就下地干活;擦黑回...
新作品#报刊在线#《广西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18966-4046844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8时27分15秒 陆文夫的一本散佚书...学录取。得知自己榜上有名后,他便兴冲冲地南渡长江赶到了苏州,开启学校住读生活。苏州有亲戚,周末时,他经常到亲戚家度过。 高中毕业那年,怀揣着对光明的向往,他投身革命,北上渡江,考进了当时属于军事编制的苏北盐城华中大学。1949年毕业后他被分配至苏北解放区,从事新闻和文化工作。当年,他随大军渡江南下,回到读中学的苏州,任新华社苏州支社采访员,后编入《新苏州报》(《苏州日报》前身)做摄影记者。任职期间,他...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63-404681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48分32秒 《朔方》2025年第4期|相裕亭:村路无向标(中篇小说)...通过预考而又复读的几个考生,陆续都考上大学或中专。唯有大表哥,他两眼茫茫地送走了他熟悉的一个又一个同时期的考生后,心中又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去复读。 好在,转过年来,全县农科站、农科所的适龄青年,可以报考苏北地区的徐州农校和淮阴(今日淮安)农校。而且是农业口的内部招生,相当好考的那种。 大表哥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可他们农科站里十几个年轻人当中,只给了一个报考名额。大表哥私下里找到我父亲帮他做了一些工作。只...
新作品#报刊在线#《朔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8991-4046134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7时26分58秒 王忆:糖橘...两颗牙齿,张开嘴对着我“喵喵喵喵”好几声。难道你是在说:“你想有个家吗?” 辛舟家在上海,上海人的精明与洋里洋气的口吻我是见识过的。当然辛舟身上也具备上海男生的细致和体贴,但是把这样的体贴展现在我这个苏北姑娘身边,他爸妈就认为“划不来”。辛舟倒是很坦然,他觉得划不划得来全凭自己的体验感,体验感不错就划得来。这么说哪一天体验感不好了,或者是体验感过期了,也就不续了?难怪我奶奶会说,你信我,你自己手上有实...
新作品#小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17-4046227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9时20分49秒 《大家》2019年第4期 | 刘仁前:大瓦屋...不住院治疗。大瓦屋可供病人使用的病房,也不过十来间,确实也不能什么病患来了都住院治疗。还有一点,村民们蛮佩服王先生的,因大瓦屋条件限制不能收留的病患,他一定会动员他们去公社卫生院,抑或县人民医院,甚至苏北人民医院,进行治疗。他会亲笔写张便笺,给病患介绍他所信得过的医生。不少病患因王先生的介绍治愈之后,还要再到大瓦屋来感谢一下。无论是鸡蛋鸭蛋,还有鸡鸭鹅之类,王先生如若实在推不掉,总会掏钱掏得超过市价,...
新作品#报刊在线#《大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37898-4045924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12时10分23秒 《地底下的魔术小天团》:苦难境遇中的无声反抗...潦倒的孩子们带去了许多快乐。这位女魔术师其实是地下抗日组织的情报人员,只身潜往北火车站日军站长室获取一份重要情报时被发现受到追捕,危险关头,正在街头表演的流浪儿们以魔术帮她脱身。为了安全,孩子们被送往苏北抗日根据地,结束了流浪生活。 可见,《地底下的魔术小天团》回归儿童本位,回到战争环境下儿童更为普遍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呈现出战争环境下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图景,展现了儿童在战争冲击下的生活际遇与精...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4072-404594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12时10分0秒 在泥蜂舍 编虫子书...开世界时了无遗憾。 闹市中“与虫为邻” 泥蜂舍外,朱赢椿经常趴在地上,在他眼前的,也许是一只天牛、竹节虫、尺蠖或者蜗牛。不管它们在做什么,朱赢椿都会饶有兴致地看个半天。 对昆虫世界的好奇,源自童年。在苏北淮安农村长大,他在大自然中度过了孩童岁月。麦田、豌豆、小青蛙、小蛇、小鸟、黄鼠狼……万物环绕着他,并在多年以后成为可爱与温暖的回忆。 如今,尽管身处闹市,他依然发现自己“与虫为邻”——只要蹲下来、低下...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3994-4045884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7时33分40秒 洪子诚:承继与告别的难题——谈1990年代初王安忆的两个中篇...述的多层性;第三,叙述人与叙述对象的结构性关系。 先看《故事》。叙述者“我”的长辈(小说中用“叔叔”来称呼),在50年代因为写了一篇关于一头驴子的文章,被认为是污蔑农民,成为“右派”下放劳动改造。他在苏北的小镇娶妻生子,后来当上学校教员,经历了许多磨难。平反改正之后,由于发表了引起瞩目的作品,成了知名作家,人生进入辉煌的阶段,就嫌弃小镇里的妻子,离婚……这些情节、故事,我们从一些当代作家的经历,也从8...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4030-404578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10时11分20秒 手稿的历史美学...字的文字输出形式,加之输入法的高级联想功能作祟,表达形式的转变是否是当代文字情感弱化、消解,乃至于严重同质化的原因之一?这是我们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也凸显出回望手稿“情感之美”的必要性。 《陈毅是苏北抗日根据地先进文化的开拓者》手稿,笔者收藏 手稿的思想之美 如果说手稿的形式之美只需要双眼观察,手稿的情感之美需要我们识读字句,那么,手稿的思想之美则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深入其个人生活、内容语境等。恰如...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19382-404561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9时1分33秒 《雨花》2025年第2期|谈凤霞:季节的尤物...终清脆地唱响在我四十多年的记忆里。 苏南的马兰,是我那自由随性的童年时代的宝物,也是父母给予我们的爱的信物。它茂盛地生长在我乡思和感恩的田埂上,年年清明随风绿…… 香 椿 再说香椿,这个清明尤物跟来自苏北的婆婆联系在一起。 在三十岁之前,我从不晓得香椿究竟为何物。直到生了孩子,婆婆来南京跟我们一起生活,才知道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一种树叶可以吃。听听,是“树叶”啊,长颈鹿才吃树叶呢!传统的吃法是:香椿炒鸡...
新作品#报刊在线#《雨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19885-404481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9时40分31秒 人间送小温 ——回忆汪曾祺...见真情 1920年3月5日,汪曾祺出生在高邮县城一个富裕人家。汪曾祺的父亲汪菊生一生结婚三次,第一任妻子杨氏生下汪曾祺,第三任妻子任氏生下汪海珊(曾庆),两人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1940年末,我出生在苏北里下河水乡深处的一个贫穷落后的名叫“南荡”的小村落。1956年夏,我与海珊同时考入高邮县中学,分在同一个班,两人志趣相投,第一次从他口中听到汪曾祺的大名,以后又源源不断地听到他讲汪曾祺的相关情况,我不...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63-4045455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47分21秒 李蒙蒙:生机勃发与沉潜蓄势...国的坚定信念与意志。《云朵上的爸爸》通过对军嫂、军娃的生活描写,展现出当代军人、军属牺牲奉献的精神,以文学的方式体现拥军优属的家国情怀。《在梦想的田野上》则紧扣乡村振兴主题,通过燕子和女孩的视角,讲述苏北农村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发生的巨变,讴歌新时代农村干部群众不折不挠的追梦精神和奋斗精神。 在少儿主题创作领域,作家刷刷不断深入生活,始终在探寻新的书写方向。从表现自闭症孩子生活的《向日葵中队》,到反映科技...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72-404543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7时32分41秒 宋娃:我深知任何人都渴望被看见作者的创作根基源于他的出生、经历和认知。我在苏北农村度过了童年、少年两个阶段,对那里有着深厚的情感。虽然一方面想要逃离乡土社会中的传统礼俗秩序,但另一方面却又想寻回曾经的失落。为了使自己不再有“悬空”感,我不得不疲于努力地撰写出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桃艺》,关于故土泗阳土产文化桃雕艺术的故事。 六七年前,我回到家乡泗阳,街市的变化让我惊叹。它繁华、热闹的景象完全出乎意料。我走进一家工艺品商店,偶然看到柜...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04032-404512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日9时21分47秒 从周璇的一封信谈起...少数同情严华的媒体。《影星专集》的编者还透露了那封信的后续:“被丁悚先生拿去。”随之流入忘川。 想起贺绿汀晚年替《我的妈妈周璇》一书作序,提及皖南事变后离开重庆,经香港到上海,隐居新闸路等待交通接应去苏北参加新四军,不晓得周璇怎么找来的:“一见面就对我说:‘这个短命戏我不拍了!跟你走,到新四军去!’说得很恳切,也很坚决。听得出来她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和所处的环境并不满意。”我曾试图考据周璇突访的时间:《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04063-4045119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8时48分7秒 赵德发:海立云垂暝望中...7日,卢沟桥响起枪声,中国的陆与海,从北至南布满战云。 在这个时间段,黄海与渤海上还发生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死逼梁山下关东”,无数穷人被天灾人祸逼得活不下去,只好含泪离乡。他们背着孩子与铺盖,集中到从苏北到鲁南的沿海小港,或山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等大港,上船北去,到白山黑水之间寻找安身之地。到那里开垦出土地,种出高粱大豆,又被商人贩运到南方。于是,往北运人,往南运粮,便成为那个时代航运业的主要业务...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04032-404489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8日11时40分37秒 《天涯》2025年第2期|李欣雨:石榴树下...她和印象中十几年前黑丝红唇的时髦女人联想在一起。 作为奶奶四个孩子中最小的那个,小姑从小就离经叛道。打架、逃课是家常便饭,十几岁的时候和邻村一个小伙子堂而皇之地谈起了恋爱,这在1980年代初闭塞保守的苏北农村简直是伤风败俗,对极其爱面子的爷爷来说更是家门耻辱,为此爷爷不知和小姑吵了多少次。最后一次争吵后,小姑便在深夜离家出走了,具体去了哪里,去做什么,没人知道。家里还在寻人无果、鸡飞狗跳时,流言蜚语早...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18992-4044541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8日9时7分51秒 张謇之“大”...的道义准则,在“义”和“利”的关系上,义利兼顾,以义为先,以义为重。 或许因为一种“大”的情结,张謇从南通一路向北,进军广袤的荒滩。一个说法是,大生纱厂开工后,棉纱价格暴涨,原料供应不足,张謇便谋划在苏北沿海地区废灶兴垦植棉。首创通海垦牧公司取得经验,他带着一万八千多名启东、海门子弟,又沿海岸线北上,拓展实业版图,大赉公司应运而生。 “大赉”的出现,给冷寂多年的黄海荒滩添了热气、增了人气。新街一度成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9/c404063-404418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9日8时40分42秒 冠乔:从赵本夫小说《卖驴》看黄河故道文学底色...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赵本夫先生曾为自己刻过一枚“守住一座山”的闲章,应该就是希望长期续写家乡的文化坚守。据说,他在南京寓所里栽种了不少瓜果蔬菜,吃着自种的黄瓜、辣椒,他总能咀嚼出苏北老家农村的味道。 再次是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卖驴》通过心理活动推动情节发展,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至今读来,仍能深切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与共情。 第一次心理活动是决定卖驴。驴子误入火葬场,孙三老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7/c404030-404336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7日16时23分33秒 “街头是我们的战场”:左翼诗歌中的感官经验与都市空间斗争...] 穆木天:《辉煌的大楼》,《流亡者之歌》,上海乐华图书公司1937年版,第21—24页。 [13][17] 段可情:《五月二部曲》,《拓荒者》第1卷第4、5期合刊,1930年。 [14] 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卢朋华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15][16][24] 列斐伏尔:《都市革命》,刘怀玉、张笑夷、郑劲超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46页...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5/c404057-4043107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5日8时29分31秒 与姜德明先生的一段借书之缘...明先生巧遇三位温州诗人。那晚,旧识唐湜来了,熟人赵瑞蕻恰从南京回乡探亲,也来了。姜先生与莫洛虽通过信,却是初次握手。莫洛递上了新印的《风雨三月》作为见面礼,回到京城,姜先生认真读了这本诗集。莫洛说他在苏北盐城写过一首《枪与蔷薇》,寄给了蒋锡金,“听说锡金同志把他发表在上海一个刊物上,但这刊物我一直未有找到,这首诗也因而遗失了”。而姜先生正好藏有发表这首《枪与蔷薇》的“新路文艺丛刊”,而且这本仅出过一期...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4/c404063-404305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4日11时53分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