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306 篇有关 苏俄文学 的页面,用时 0.231秒.

第1页  共16页

“现实的葛藤”——以 20 世纪 30 年代“莎士比亚化”的译介为中心

   ...出了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并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创作方法确定下来。在中国,最先介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新口号的当是1933年2月25日《艺术新闻》第2期上林琪从日本《普洛文学》杂志上翻译过来的《苏俄文学的新口号》的报道。此后《国际每日文选》上又揭载了华西里珂夫斯基和吉尔波丁著、两篇题名为《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论文。1933年11月,周扬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唯...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63-404701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7时41分59秒 迟子建长篇小说《白雪乌鸦》俄文版推介会在圣彼得堡成功举办

   ...得堡海波龙出版社于2024年11月出版发行。迟子建在视频致辞中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并深情回忆了与俄罗斯的文化渊源。她表示:“我出生在中国最北部的漠河,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因为拥有相似的地貌和气候,我读苏俄文学时总能从中看到熟悉的风景,感到格外亲切。” 推介会由圣彼得堡大学汉学家罗玉兰主持。海波龙出版社社长谢尔盖和译者罗季奥诺夫作为主讲人,分别从出版和文学翻译的角度对《白雪乌鸦》进行了深入解读。谢尔盖社长指...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04090-4044377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9时29分24秒 孙甘露谈他的文字生涯

   ...。在邮政系统工作的十年里,我几乎所有的环节都做过:送信、送报纸、送电报、卖邮票。1989年7月,我调到了巨鹿路的作协。 阅读史 您在不同时期谈起阅读史时有不同的侧重,但始终会提到,最早对您产生影响的是苏俄文学。 孙甘露:我的早期阅读可以大致分成两个部分。一方面是苏俄文学,主要是五十年代翻译的译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卓娅与舒拉的故事》《铁流》这些都读过,当然还有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0/c405057-4044257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0日8时14分0秒 中国作家网文学好书 | 2023年第五期入围书单

   ...的散文,不仅写给花和四季,写给爱和思念,也写给逝去的历史,坚守的人格,深沉的思索。此为“小说家的散文”丛书之一。 《蓝英年随笔》 作者:蓝英年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9 推荐语 苏俄文学学者、翻译家蓝英年近年来的思想随笔结集于此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起,蓝英年通过对苏联解密档案的深度挖掘,用细密的资料和生动的叙述解开了诸多历史谜团,如高尔基出国前后秘辛、女诗人茨维塔耶娃之死、曼德尔施...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30/c429168-401289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16时27分9秒 中国作家网文学好书 | 2023年第五期:太阳降落的地方,有芬芳的人生

   ...人物立传,深刻反映了中国城乡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历程,展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顽强拼搏的伟大精神。 3 《蓝英年随笔》 《蓝英年随笔》 作者:蓝英年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9 苏俄文学学者、翻译家蓝英年近年来的思想随笔结集于此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起,蓝英年通过对苏联解密档案的深度挖掘,用细密的资料和生动的叙述解开了诸多历史谜团,如高尔基出国前后秘辛、女诗人茨维塔耶娃之死、曼德尔施...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30/c429168-4012902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0时59分52秒 编后记

   ...究与文学史研究是互相建构的结果,在个体研究与整体研究中架起了桥梁。2024年第5期刊发了李建军的《论周扬与苏俄文学》(上),本期刊发的是《论周扬与苏俄文学》(下),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接续辨析了周扬接受苏俄文学中的误读和顺从态度。丛新强、王光东的《“文化主体性”的文学表达》以“十七年”时期的小说创作为核心,发现了“十七年”文学中“文化主体性”的文学表达,对文本价值的阐释和文学史的重构具有参考价值。 本期“重...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58529-4037366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6时39分30秒 论周扬与俄苏文学(下)

   ...点,原本是一个基本的文学常识,是不应该存在什么歧见的。但是,周扬却不是根据最基本的事实,而是根据他者的态度和观点,对这一观点大加挞伐。苏联的《世界革命文学》编辑部批评过胡秋原所引用的这一观点,批评过“苏俄文学理论家”普列汉诺夫,于是,周扬便认为引用普列汉诺夫观点的胡秋原也是错误的。 夏衍晚年深刻地反思过中国20世纪文艺实践的失误和教训。在他看来,教条主义是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是给中国文学的精神健康带来巨...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58529-4037364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6时23分48秒 余小惠谈枕边书

   ...。 在十九世纪后到二十世纪的文学史中,我尤喜读俄国和前苏联的许多小说,比如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金》,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契诃夫的许多短篇小说如《套中人》等等。后来的苏俄文学中,我喜欢马雅可夫斯基的诗,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还有《静静的顿河》。这套四本的书倒不是按函授课教授的按图索骥,而是看了苏联电影《静静的顿河》后自己找来读的。...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1/c405057-403589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3日9时15分36秒 论周扬与俄苏文学(上)

   ...改造和文学发展状况的文章。此文是根据1933年Voks上发表的则林斯基的论文改写而成的。则林斯基所采用的材料,与苏联的官方文件和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大体上是同条共贯的。周扬的这篇文章这样概括“这个时期中苏俄文学的主要的特征”:“一切古旧的‘火坑’都动摇起来了。农村变成了集体农场。知识阶级的生活不能不跟着社会主义建设一同前进;文学中的阶级斗争带着公然的不可调和的性质了。”20夸张的行文语气和强烈的主观色彩,显...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89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6时22分14秒 陆天明谈枕边书

   ...还是大学校门,关键是走上知识的道路,读书就有思想,就有精神支撑。 您格外喜欢俄罗斯文学? 陆天明:我们当时整个社会接受苏俄文化比较多。我们那一代人,热血沸腾、充满激情地怀抱对国家、对民族献身的宗旨,从苏俄文学中得到很多教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等一批苏俄文学作品,普希金、莱蒙托夫……既是文学家也是政治家的人比比皆是,俄罗斯文学有忧国忧民的传统,读俄罗斯文学作品,能燃起内心的一团火。我那时反感...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8/c405057-4030097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6日7时39分25秒 陈漱渝:《语丝》六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北新书局的出版物。 最为意想不到的是,在《语丝》的终刊号(1930年3月10日五卷五十二期)首篇发表了杨骚翻译的苏联小说《劳动者》,曾给鲁迅“惹祸”的白薇就是杨骚的爱人。杨骚是位苏俄文学的翻译家,1929年4月跟鲁迅相识,曾多次得到鲁迅的资助。译有苏联作家雅各武莱夫的《十月》和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劳动者》的原作者是苏联小说家马拉西金(通译名不详)。作品描写一位四处漂泊的工人,曾...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1/c404063-403030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1日8时41分4秒 自由的真与伪:鲁迅1933年杂文里的萧伯纳间奏

   ...个文学生涯的高峰和终曲。这个转变的外部条件包括鲁迅个人生活空间的转场和经验总结;包括上海大都会现代性所带来的经验、信息与感官形式上的新刺激与新自由;也包括1928—1932年长达四年的学习、研究和翻译苏俄文学、苏联文艺理论和唯物史观基本知识的“潜伏期”。1933年则是文学鲁迅和作者鲁迅的回归,其标志包括年初开始的《申报·自由谈》上高密度的专栏文章,也被二月所作《为了忘却的记念》、八月所作《上海的少女》《小...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3/c404064-4029167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3日7时40分45秒 安德烈·普拉东诺夫著作中文版面世

   ...始海》,由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于2024年3月出版。 其中,长篇小说《切文古尔》、中篇小说《原始海》的完整译本系国内首次出版。此次浙江文艺出版社集结出版“普拉东诺夫作品系列”,对期待已久的苏俄文学爱好者和普拉东诺夫书迷们而言无疑是个惊喜。正如徐振亚所言:“普拉东诺夫是俄罗斯文学的骄傲,他留下的文学遗产是俄罗斯人民、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对于广大中国读者来说,因为国内未曾系统出版过他的作品,...

世界文坛#作品推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6/c404095-402858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6日8时6分11秒 清华文学会与北平左翼文学运动

   ...解放、消灭帝国主义融为一体的文化运动观,显示了《新地》同人的国际先锋主义立场。 与《新地》将“民族新文化”与“世界新文化”视为一体的文化建设观相适应,《新地》继承了左联刊物与世界左翼文坛同频共振且热衷苏俄文学译介的传统。《新地》除开设专门的“翻译小说”栏外,“理论”“作家介绍”等栏目也以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及理论为主。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逝世,7月10日出版的《新地》第2期特设了“纪念高尔基”专栏。该期...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1/c404063-402757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1日9时4分55秒 梁斌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堆成山河的奠基;/让我们推动着/时代的巨轮前进——怒吼!”鲜明的主题意识,明确的时间感,极富情感表现力的语言,都具有典型的马雅可夫斯基风格,同位对应了苏联革命文学树立英雄形象、传承战斗精神等典型要素。苏俄文学之于梁斌,如同一面艺术的滤镜,又像是一位理论的导师。 第二,苏俄创作理论或观念对作家的指导,主要见于两端。一是经典作家创作论的指引。梁斌曾说自己开始创作时,没有机会上高中和大学,只读过两年中级师范。当...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2/c404063-4026886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日9时14分0秒 《天堂客人》:漫长的等待与告别

   ...们每次都要面对一个不一样的王霄夫,为此,我始终认为他是具有鲜明先锋气质的作家。如果说在三部曲的前两部中,这种“冒犯”还不够明显,我们在阅读时,还能够在传统或新兴叙事范本中有迹可寻,比如《上海公子》中的苏俄文学气质,《六尺之孤》中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那么到了这部《天堂客人》,读者很可能会完全陷入叙事的迷雾中,不辨方向。我们完全无法把握故事的走向,无法定位人物形象的正反,无法进行评论上的对标和叙事类型上的归类...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6/c404030-4026464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7日9时4分27秒 何启治:我认定《白鹿原》是一部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作品

   ...治谈枕边书 回顾自己不同时期的阅读,有怎样的特点? 何启治:我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父亲是龙川老隆师范的校长。我从小就喜欢读书,童年时期最早接触的是《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等。我的青年时代,受到苏俄文学的影响比较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作品。尤其是肖洛霍夫的史诗巨著《静静的顿河》,这些都是我当年经常阅读的枕边书。主人公葛...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8/c405057-4025914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0日7时47分25秒 董炳月:我在文学所成长

   ...员各有自己的专业方向,学术生态丰富、多元。周老师研究中外文学关系、海外汉学,也是苏珊·朗格名著《情感与形式》的译者之一,陈圣生老师研究现代诗学,且曾参与翻译韦勒克、沃伦的名著《文学理论》,李聃老师研究苏俄文学,程广林(程麻)老师研究以鲁迅为中心的中日文化交流和当代日本的中国学,孙歌研究日本思想史、日本文学,陈燕谷研究文艺理论和美国左翼思想文化,曹卫东研究哈贝马斯,叶舒宪研究文化人类学,均为各自研究领域的名...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06/c404063-4025138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6日8时16分24秒 经济学家孙冶方的文艺情缘

   ...体系作出卓越探索。1982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织授予孙冶方模范共产党员称号。 在“孤岛”文坛领导抗战 孙冶方的主要功绩是他的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但他一直情系文化艺术。留学苏联学习马列主义期间,对苏俄文学情有独钟,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托尔斯泰、果戈里、高尔基等巨匠的著作,或精读,或浏览,或研阅苏俄文学史。他与俄语老师谈起这些文学大师来,总让老师惊叹:一个中国学生比苏联的学生还精通苏...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08/c404063-402312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8日9时53分16秒 “战败的先知”:革命低潮中的未名社

   ...里的书似乎也不涉及文学作品。11但到韦归国时,据称,他已经有志于“以研究介绍俄罗斯古典文学和苏俄文学为终身事业”12。而事实上,到结核病发往西山休养时为止,韦素园译介的既不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也不是“苏俄文学”,而是居于两者之间的白银时代:“从前棲息‘自我’的‘花窗的楼’,到现在已经变成了岩穴,墓地,葬棺,陷阱。”13对这种新嗜好韦素园自己也感到矛盾,他到北京后不久便接触过苏联的未来派诗人,很可能也间接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1/c404063-4018692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日12时36分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