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314 篇有关 花灯 的页面,用时 0.103秒.

第1页  共66页

“新浪潮”访谈 | 夏立楠: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补偿

   ...性老年人的心理是一个挑战。 写《大相》时,灵感来源于我儿子戴奥特曼面具。我很好奇,一个人崇拜另一个人为什么要戴上象征他的面具,戴上面具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想到了傩戏和地戏以及龙里太平花灯。这种模仿行为,我在贵州的一些丧礼习俗上也见识到过,它本身就充满荒诞感和隐喻性。比如,死者下葬后,需要拿“地契”,很有意思的是,拿地契的掌坛师会安排两个年轻男性扮演其中的买地者和卖地者,买地者往往是死...

专题#专题#《人民文学》“新浪潮”作家观察#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59100-404674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6分31秒 探究乡村价值底蕴和发展之道的创新文本——读乔叶长篇小说《宝水》

   ...了作者匠心独运的文学创造性。 首先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章节结构和标题。作者用“冬春”“春夏”“夏秋”“秋冬”把全文平均分配为四个大章,每章三十小节,与自然时序对应。以一年周期、四季轮转为时间轴,从正月“落花灯”写到腊月“点灯”祭祖,又与乡村生活节奏对应,真实的生活仿佛跃然纸上。先后使用“失眠症”“长客不是客”“极小事”“新闻之闻”“脏水洗得净萝卜”“后河集”“桌面下的理”“景儿都是钱”“数九肉”等作为小节...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30-4046326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6时28分25秒 《花灯调》: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乡村故事

原标题:推荐一本好书《花灯调》 作家刘庆邦推出的长篇小说《花灯调》,聚焦脱贫攻坚干部群体中的第一书记。故事发生在贵州遵义大山深处的一个深度贫困村——高远村,近5000村民,42个村小组分布大山上下,其中贫困人口就有2000多。小说讲述了驻村第一书记向家明如何带领村委会干部走村串户搞调查、拿规划、争取项目资金、完善基础设施、种植酿酒高粱、发展民俗旅游,从找出路到闯新路,再到共走致富路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喜...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4/c404030-404016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12时53分26秒 《花灯调》:用心用情书写现实生活

   ...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力度。 刘庆邦善于处理现实与虚构的关系,重视情感的作用。小说依赖想象力而生,但想象不是一件信马由缰的轻松事,而是深受精神空间的影响。刘庆邦从熟悉的领域迈入贵州脱贫攻坚现场,给《花灯调》写作构成不小的挑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坦言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凭良心写作的说法越来越看重,“写书是一件最需要凭良心的活儿,如果连写书人都昧了良心,我们还有什么希望呢?”《花灯调》中,“眼泪”...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2/c404030-403325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12时52分56秒 国家行动中的个人意志——读刘庆邦《花灯调》

   ...大类型,前者指煤矿、矿工,后者指农村、农民。他的长篇小说也不例外,《平原上的歌谣》《远方诗意》《遍地月光》《黄泥地》《堂叔堂》等与最新出版的《花灯调》一道,构成了刘庆邦对乡土世界的想象。所不同的是,《花灯调》聚焦当下,以脱贫攻坚为主题,时代感更强,作家的主观意图更明显,情感烈度也更大,其中渗透着一位老作家对中国乡村现代化的思考。 百年中国文学的总主题就是现代化,乡土文学也不例外。不论是20世纪二三十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6/c404030-403062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12时52分24秒 白烨:“两个计划”与“新大众文艺”

   ...部门持续推进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在2024年的长篇小说创作方面,许多好的和比较好的作品,大都出自于这“两个计划”之中。2024年,“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有刘庆邦《花灯调》、老藤《草木志》、津子围《苹果红了》、忽培元《同舟》、杨逸《东山坳》、陈集益《金翅鱼之歌》、王宗坤《极顶》、翟妍《霍林河的女人》等作品相继出版。这些作品以各有妙韵的故事叙述,既体现了作家个人长篇小...

专题#专题#新大众文艺#理论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59823-4045492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15时31分54秒 非遗传播的文学力量——兼论《撒叶儿嗬村庄》

   ...(2021)、北京作家吴仕民的《御窑重器》(2021)和《剽牛立碑》(2022)、湖北作家蒋彩虹的《花鼓》(2022)、河南作家刘庆邦的《花灯调》(2024)等,均以某种非遗事象作为书名。刘庆邦小说《花灯调》最初命名《泪为谁流》,出版社将它改名为《花灯调》,实际上小说内容涉及花灯调的并不多,只有几个地方关联。这种修改意味着,以某种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遗”作为作品名称,有多重含义。一是能够应和时代发展需求...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04030-404489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8日10时10分18秒 观灯(诗三首)

   ...孕育黎明。看吧, 我们曾热爱的一切,都在星空下 以熟悉的影象复现,那个悲伤的人 重新跟自己告别。 总有胜境在云霄迎候我们 当我们穿过虚无、焦灼, 沿着一道一道急弯向上攀爬, 盖上的草场认得你。 花 灯 岁月的喧嚣原来有形状, 那就是花灯。 生命中的滋味原来也有形状, 那就是花灯。 挑起灯盏和花饰的竹竿 多么美。 层层叠叠的方桌,搭起高台, 丑角和旦角扭动甚欢, 二胡曲拉到了一半。 腰胯比声音说得...

新作品#诗歌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7/c404020-404334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2日9时7分38秒 遵义人民功不可没

近年来,我数次来到贵州遵义,并在离遵义市区较远的一个偏僻山村定点深入生活,写出了一部以描绘脱贫攻坚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花灯调》,以文学见证了山乡巨变的历史性奇迹。这部小说先被列入国家“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接着被选为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和“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原创作品。小说在2024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先后入选《中华读书报》月度好书榜和北京市文学阅读季“京华好书”,取...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04018-404296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8时49分46秒 舞动春光

   ...”指挥,整条龙耍得浑然一体,才能盘旋出一派风生水起来。精神抖擞的舞龙人,尽兴表演游龙出海、礼仪朝拜、漫游世界、滚翻腾云、喜聚蟠龙等灯技,他们紧握龙把,脚跟稳健而灵动,随龙头挥舞,至于环绕火龙的火流星、花灯、排灯、走马灯之类,则是不可或缺的渲染,衬托出“龙”之威严与英武。大秋告诉我说,壶天火龙的两只眼睛里,放置的是两个手电筒。这是与别的舞龙不同之处,到了夜里,手电筒光线射出去,整条龙便锐气十足了。壶天火...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04018-4042470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5日8时56分21秒 新乡土叙事注重时代内涵和审美表达

   ...记在心上。正是在这种良性互动中,他认识到,写乡村的变化,不但要写物质的变化,更要写人的变化,写人的观念之变、精神之变、行为之变、形象之变,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全面和深层次表现当下的山乡巨变。他的长篇小说《花灯调》,通过脱贫攻坚的主题叙事,将神圣而复杂的乡土之情融入审美表达。在他的笔下,乡土见证了一代人心灵成长的历史。新乡土叙事的实践证明,在转化为具体的故事讲述时,“乡土”的概念依旧清晰、深刻,依然是情感抒...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7/c404030-404273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8日9时22分25秒 传统文化启智润心

   ...秀传统文化传递给学生,必能唤醒学生心中对中华文化根脉的敬意与向往,切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应更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湖南,开学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花灯,通过沉浸式体验项目,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在科技互动中激发创新思维。在上海,学校通过玩转非遗“黑科技”,结合科创特色,以“非遗‘新’用”为主题,开展非遗知识竞答等活动。在西安,非遗与AI科技的碰...

理论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7/c407521-404273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7日9时28分25秒 新乡土叙事注重时代内涵和审美表达

   ...记在心上。正是在这种良性互动中,他认识到,写乡村的变化,不但要写物质的变化,更要写人的变化,写人的观念之变、精神之变、行为之变、形象之变,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全面和深层次表现当下的山乡巨变。他的长篇小说《花灯调》,通过脱贫攻坚的主题叙事,将神圣而复杂的乡土之情融入审美表达。在他的笔下,乡土见证了一代人心灵成长的历史。新乡土叙事的实践证明,在转化为具体的故事讲述时,“乡土”的概念依旧清晰、深刻,依然是情感抒...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6/c404033-404263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6日8时36分1秒 乡土文明的崩溃与重生——观察新世纪以来乡村叙事的一个角度

   ...“知识农民”的伟大梦想。从这个意义上看,小说中的“美丽乡村”虽然只是地方发展的重要产业,抑或精明商人的谋利手段,却也为未来的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新乡村的画卷已然徐徐展开,其重要意义恰如刘庆邦在《花灯调》(2024)里所概括的,体现了“千年德政”“千年梦想”和“一步千年”。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宝水》最后结束于小说中的九奶之死。宝婺星沉,这位年迈的老者终于安详地离去。尽管在庄严的葬礼之上,出现了一...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4030-404223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1日9时24分12秒 湄潭“采茶调”

   ...月采茶是清明,家家户户去抹青。好笑愚痴男和女,收拾打扮进茶林。四月采茶四月八,静看池中美鱼虾……” 友人发来湄潭采茶调,并告诉我,湄潭民间有玩灯的习俗,一般由4到6个人提着花灯,用穿花的步伐演唱“采茶花灯”,颇为热闹。他有意传给我未经修饰的版本,说让我领略一下真正的民间风俗。采茶调在产茶的地域都流行,一般都是从正月开始唱起,12个月一一点到,每个月的景色有变化,故事的发生发展随之变化。湄潭采茶调也是如...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2/c404019-404172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4日8时30分52秒 《天津文学》2025年第2期|于坚:月出皎兮——论明月

   ...婆、小孙子、主任、候选人、妇人、丈夫、青年、盲人,盲人他看不见月亮,但月光照耀着他的眼窝。人们在月光下彼此问候,“给看见啦?”“看见啦!圆呢!”然后大家都去吃月饼,全家团坐。村庄的长者在村庙里组织了唱花灯,大家坐在那里看,像是一家人,各种纠纷、矛盾、仇怨烟消云散。仿佛选举这回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11世纪末,王安石写下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诗对月的激烈感情至今令人感动。1071年7月...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津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0/c419004-404160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4日8时28分9秒 红火的年集

   ...,小卖部的生意就兴隆。若有年集上没买的年货急用,在小卖部也随时可以买到。 春节过到元宵节才算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元宵节是中国人的“狂欢节”,闲冬月、忙腊月、闹正月,年集延续到元宵节重新红火了一番,各种花灯和烟花,多种馅的元宵琳琅满目。闹元宵,尽情闹一场吧,喜庆锣鼓、欢腾秧歌,给春节做一个漂亮的总结。闹元宵是结束也是开启,接下去的日子会更欢腾,更红火!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0/c404018-4041545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3日8时37分17秒 书香染墨韵 灯影蛇龙舞

   ...术导赏、国学研习、文艺演出及创意市集等近百场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人们对品质生活美学的需求,构建可阅读、有温度、沉浸式现代书院新范式,让大家都能在书院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多维度感受浓郁节日氛围 一盏花灯,承载着匠人对自然的敬畏;一簇光影,映照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元宵节的来历是什么?有哪些讲究? 闵行图书馆首期“我们的节日·元宵”现场,中国中福会出版社资深编辑姜怡雯以《元宵节扎彩灯》绘本为引,...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3/c403994-4041761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3日8时14分5秒 李建永:正月十五“混玩意儿”

   ...五元宵节,就能看到村里的长辈和哥哥们“闹红火”,我家的亲人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齐动员,小小的我也有一份亲临其境、躬逢其盛的参与感和自豪感。 “混玩意儿”的主要节目是“踢土摊儿”“登高跷”“放花灯”“划旱船”等。其中,“踢土摊儿”也叫“踢鼓拉花”,是最具本地特色的一个主打大节目,与近年来网红节目潮汕地区的秧歌“英歌舞”有的一比。“踢鼓拉花”由两支各有十来个人的身穿着古戏装的队伍组成,锣鼓响起,...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2/c404018-4041726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2日12时5分27秒 灯谜 写在彩灯上的“隐语”

   ...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明代灯谜成元宵节民俗 “灯”和“谜”成为“搭子”有一个风趣的故事。相传宋代时,有一个财主长得丑、人品差,绰号“笑面虎”。一个穷秀才为了讽刺他,在元宵节灯会上扎了一顶大花灯并在上面写下“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在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猜一个物品)”谜底是“针”。秀才用在灯上写谜的形式,既在谜面上讽刺了财主的尖酸与势利,又巧妙地用与财主无关的谜底为自己开...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2/c442005-404169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2日11时38分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