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自然与自由的统一找到超感性根据,把对艺术和审美经验的考察嵌入先验哲学的问题框架,提出“无利害的愉悦”“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等命题,旨在把审美判断力确定为与知性和理性平行的先天立法能力,从先验角度论述艺术审美活动的一般特性,引导人们以“人是目的”的正当性在主体哲学框架内确证艺术审美的自律性,这就赋予了任何一种艺术创新的独立地位与审美价值,对网络文学及其批评活动认证自身提供了艺术哲学基石。康德之后,黑格尔完...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27-404691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7时59分12秒 新时代文艺理论评论的守正创新和实践引领...文论发展史上,历来有重视文艺理论与批评的传统。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视野观照各种文艺现象,阐述了一系列文艺理论命题,如艺术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文艺的意识形态特性与功能、作为特殊精神生产方式的艺术生产、艺术审美实践与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关系等。与此同时,他们还极为重视文艺批评实践,提出了文艺批评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将其运用于评论拉萨尔、歌德、席勒、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等作家的创作特点和得失,分析阐释当时...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19351-404676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23时27分17秒 当文艺遭遇算法: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算法的挑战,让算法服务于人的“活法”。 人的活法纵有千万种,但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始终令人敬畏。文艺选择和判断的最终决定权仍是在人的手中,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失。生产创作时的执两用中,意味着我们要寻求艺术审美性、思想性与算法高效性之间的平衡。创作者要重视自身居于自然中的具身经验与文学想象,将算法为我们提供的数据与情节作为创作的材料与可供参考的思路,而非创作的目标与终局。普遍性算法机制外的思想艺术创新才是文...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19351-4046496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23时32分28秒 数智时代出版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沪举行...案生成技术、多模态内容生成技术纳入课程体系,培养“技术+创意”复合型人才。 会议最后朱坚民总结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深刻影响出版业发展,要认识到数字素养、数据素养、大模型素养的重要性,同时出版专业内容创新、艺术审美和创意能力培养仍然十分重要。学校将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宝贵意见,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将相关技能的培养充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出版专业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研讨会的举...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3994-404645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9时13分34秒 沉浸式展览:观展还是观景...的“新”,进行一些环境搭建以达到“沉浸式”效果,但有人认为这会压缩展览的公共空间,影响观展效果。您认为,当下的策展该如何“造境”,才能做到既不喧宾夺主,又让观众自然“入境”? 李公明:在沉浸式展览中,艺术审美与智能科技的关系必须以前者为主,智能科技在艺术展览、文物展览中的作用只能是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审美欣赏环境。 绘画、文本、摄影、电影等各类媒介可以组合成非常丰富、复杂的视觉体验。广州美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19390-404642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1分2秒 《百花洲》2025年第1期|胡性能:土地里的光芒...云南晋宁县的石寨山,江川县的李家山,楚雄州的万家坝……均有大量的青铜器出土,它们作为地方政权存在过的凭证,虽然一直缄默不语,但我们还是能够从那些保存下来的青铜器上,看到古滇国人们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艺术审美。 7 黄河流域,一直被当成中国青铜文明的中心,甚至,还曾有“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观点。支持这种说法的人当然有他们的自信,被称为青铜之都的陕西宝鸡,从汉代起就不停地有青铜器出土,数以万计造型精美的青铜器...
新作品#报刊在线#《百花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52554-404570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9时21分49秒 情节是小说的基本面以及死亡与爱情的悲剧美...剧性。 透过死亡,透过毁灭,读者产生对悲剧的哀叹和对希望的追求。作家对死亡的忧患与敬畏,对死亡的潜意识的恐惧和愤慨,都会自觉地引入其作品中。尤其当死亡与爱情并驾齐驱时,作品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审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30-404614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19分30秒 舞蹈创作需要提高文学性表达...动作图解故事的思维。但简化情节不等于简化内涵,舞蹈创作的文学性表达,应当广泛存在于一切情节或非情节的舞蹈创作。 追溯艺术的本源,其存在的意义何在?文学不仅仅是讲述故事,舞蹈也不仅仅是愉悦身心,也是通过艺术审美化的方式保存生命的情感,围绕人的存在,表达对人性、命运、社会、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也通过艺术理想化的方式点燃人们心中的光明,提供精神价值与终极关怀,使人们获得不断前行的生命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舞蹈创作...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9389-4046101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54分17秒 卓牧闲《滨江警事》:警徽照耀下的人间烟火中国网络文学在市场化与艺术审美之间摸索了近三十年,在这片浩瀚的赛博星空中,现实题材作品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反映时代风貌、传递社会价值的重要力量。卓牧闲的《滨江警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以上世纪80年代为时间背景,围绕长江水警韩渝的成长历程展开,串联起海事、航道、渔政、海关、边检等多个部门的基层工作,生动展现了长江水警的工作日常,以及长江航运治理、沿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宏大主题,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04027-404570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9时16分16秒 如何擦亮戏曲名牌?...界少有的百年剧社,其文化价值不言而喻。三意社创建于1895年,易俗社创建于1912年,作为百年老社,两个剧社拥有大量大师名家、数以千计的经典名作,凭借百年来的艺术影响,让秦腔始终居于中国西北地区多民族艺术审美的主流。特别是易俗社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将戏曲传承训练、文化教育与创作演出实践充分结合,成为20世纪中国社会时代转型时戏曲艺术主动寻求变革的先行者。易俗社见证了中国社会百年进...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19389-404485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8日8时13分54秒 文学与影视的跨媒介融生...编为全家团圆,就是出于满足电视剧受众的家庭安宁诉求。《人世间》对原著中文化人周蓉的戏份和作用都作了淡化和弱化处理,则是为了向观众凸显城市平民周秉昆的自主、自信和自强。这表明,转变一种媒介相当于转变一种艺术审美方式,作出修改是必需的工作。 再有,前半部分基本同于原著而后半部分作了拓展改动,即前同后拓路径也引人注目。改编自小说《人生》的电视剧《人生之路》虽然沿用了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主要人物关系构架(如刘巧珍、...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9/c419388-4044177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9日8时10分7秒 “写作的意义,就在于那剩下的1%”...都以原著小说作为母体,“我们甚至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抽掉电影史上那些根据文学原著改编的电影,电影史基本不再成立,我觉得这大致表明了文学和影视的关系。可以说,电影史是建立在文学史的基础上,电影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审美都以文学为基底。这不是我作为文学人的自夸,而是一个客观事实”。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介时代、视觉时代,影视作品对推广作家作品确实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包括最近刚刚开播的电视剧《北上》,前两年的《人世间》,...
专题#专题#聚焦2025全国两会#两会声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60133-404352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8时20分23秒 方寸间的文学丰碑——《中国现代文学家》纪念邮票及邮品侧记...,组织专家团队对每位文学家的精神特质进行深度解读,确保邮票设计既有艺术感染力,又具历史真实性。 在视觉呈现上,文学馆主张以“经典形象+文学符号”为核心设计理念。这样的设计方案使得这套邮票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还深刻体现了每位文学家的独特个性与精神追求。手绘肖像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表情,捕捉文学家们的神韵,让人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这些文学巨匠进行心灵的对话。背景中隐约浮现的作品书影,如同一部部微缩的文...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63-4043238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7时24分52秒 章培恒先生的内曜与心声...台新咏》表现了女性的追求、悲慨和不平以及她们的艺术趣味,在违背礼教方面比南朝的另一部重要选集《文选》更为大胆。为唐代女诗人李冶、薛涛、鱼玄机分别立传。《新著》没有宏大叙事的训诫,而以新的批评语言重建了艺术审美体系,浓墨溢彩地描画出对自我不懈追求,对个性解放的渴望,跌宕起伏的人性之旅显示高扬、潜进、嬗变的多样形态,犹如一幅民族感情和精神的悲壮长卷,让人兴起、叹息和沉思。在这样的叙述中浸透着喜怒爱憎和历史反思...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63-404323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12时20分2秒 云深不知处——李云作品解读...术领域有着相当高的自觉性和纯洁性,热衷于对普遍人性的深刻揭示,尽管电影更多的是“看”的艺术,但那种从剧本中得来的“读”的魅力依然可贵。 纵览李云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在艺术审美上的敏锐触觉和宽阔视野让他在跨界的创造性领域中如鱼得水。作为一个在时间管理、创意写作和高情商社交方面均长效发展的“多边形战士”,李云一直在追求卓越,他说对于个人创作,他只追求三种境界:一是追求“寂然凝...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4030-404223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1日9时31分57秒 聚焦各民族文学交融互鉴的研究进路与话语构建...叙事话语的研究与建构,是学科独立和成熟的重要标志。徐俊六《中国式现代化的少数民族文学表达及其叙事话语建构》提出,民族文学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讨论和国家话语建构中,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艺术审美,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各民族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表达中国式现代化。龚举善《中国民族比较诗学研究》一书以“民族比较诗学”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当代”为立论的空...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7/c404101-4041407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8日8时47分57秒 意象美学与美学研究的价值坚守...能以审美的体验来实现自我的超越与自我的复归。意象美学引用了王夫之的“现量”思想来说明意象世界与真实世界的关系。王夫之曾以“现在”“现成”“显现真实”三义来解说佛教因明学的“现量”,并将之转换成一个描述艺术审美体验的范畴。“现在”强调体验的当下性,“现成”强调体验的不假思量,“显现真实”强调心性体验对真实世界的显现。如果说,“现在”与“现成”打开了一幅心物自由嬉戏的意象性画卷的话,“显现真实”则使得个人的生...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6/c419351-4041348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9时27分59秒 探索人与内外宇宙的深度关联...奇诡的想象力塑造了身负抄袭骂名而勇于自我救赎的艺术家乐尚这一重要人物形象,并在“从阿尔卑斯到喜马拉雅,从高加索到美索不达米亚中部平原”的宏大世界版图写作中,揭示出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高科技对人类宝贵的艺术审美原创能力的侵袭。苏莞雯的《名在江山在》将科幻与非遗茶文化交融叙事。赖继的“璇玑战略司·新英雄宇宙”系列作品,是对东方与宇宙这一文学审美对照关系的全方位探索与呈现。 吴清缘的《墓碑》,王海雪的《裁梦之人...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5/c404034-404021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6日8时8分27秒 我们的春节 和合之美...新春动画特效,传递美好祝福……世界对“中国年”的热情,从指尖迸发。春节文化随着云拜年的新招式跃出屏幕,拨动每个人的心弦,更唤起那些深植于民族血脉的传统和信仰。 云拜年形式的演变,不仅是技术的进阶,更是艺术审美、人文情怀与时俱进的见证。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齐鲁频道以人工智能生成油画风短视频,展现山东富民产业图谱、同贺新春佳节。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融媒体中心以人工智能生成剪纸风短视频,“剪”出柘荣年味地标,使非遗...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4/c404018-404121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4日9时1分20秒 锦绣传千载 织艺耀古今...隆皇帝的一批挂毯其中之一。其所属的“中国题材”系列挂毯是根据艺术大师弗朗索瓦·布歇1742年创作的中国风情风俗画设计,以丝织技艺“通经断纬”的方法织造,在当时深受青睐。 绣谱是对刺绣技艺的工具、针法及艺术审美规律做出的总结。由沈寿口述、张謇整理的《雪宧绣谱》被誉为“中国刺绣工艺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的教科书”。沈寿将西洋摄影和美术题材融入传统苏绣技法,开创了近代意义上的刺绣工艺美术教育。 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深入...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3/c419390-4040754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3日8时50分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