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77 篇有关 艺术人类学 的页面,用时 0.143秒.

第1页  共4页

《皮格马利翁效应:从奥维德到希区柯克》

   ...介 在现实与模仿现实的艺术之间有一类自主存在的形象,即拟像。拟像既未被柏拉图学说彻底摈弃,也并非由现代性重新发现,它的力量由真正的创始神话“皮格马利翁神话”奠定。本书从有关拟像主题的现代思想出发,遵循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颠倒原型与摹本之间的层级结构”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为叙事路径,探寻生成了拟像的美学、魔法与技术技巧的变动关联,提供了自古希腊至二十世纪极其新颖的拟像文化史。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维克多...

书汇#新作快读#P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5077-4046646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1时56分47秒 米兰·昆德拉的“阅读法”早已透露通往艺术本质的“捷径”

   ...。 在现实与模仿现实的艺术之间有一类自主存在的形象,即拟像。拟像既未被柏拉图学说彻底摈弃,也并非由现代性重新发现,它的力量由真正的创始神话“皮格马利翁神话”奠定。本书从有关拟像主题的现代思想出发,遵循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颠倒原型与摹本之间的层级结构”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为叙事路径,探寻生成了拟像的美学,解构其运作机制,提供了自古希腊至二十世纪极其新颖的拟像文化史。 《银盐落定:上海 2001—2010》...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29168-404608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9时56分6秒 余秀华诗歌舞蹈《万吨月色》首演:何以健全才是美的唯一答案

   ...ard Morphy,1947-),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文与艺术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艺术人类学。语出《艺术即行为,艺术即证据》,李修建翻译,载于《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并收录于《国外艺术人类学读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年6月)。 [6] 美国学者杰伊·大卫·博尔特和理查德·格鲁新正式提出“再媒介化”概念,认为“再媒介化”是旧媒介在新媒介中的再现。 [7] 石可《我能与我不能:从现象学...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6/c419389-403899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6日10时53分13秒 返本开新:文学研究的范式开拓与跨界融合

   ...问题早就从文学溯源拓展到文化和文明的溯源,这应是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的问题。对文学专业而言这显然是好大喜功或不务正业吧。 说到西方的或者国际上的文学人类学,其实并不像历史人类学、政治人类学、法律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等新兴交叉学科那样,较普遍地呈现异军突起和繁荣昌盛的局面。换言之,国外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虽有一些著述,但是基本没有规模的和系统的连续出版物,没有专业的组织机构,仍处在学者个人凭兴趣,各自为...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2/c405057-402013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5日7时39分48秒 加强文艺研究 推动文艺繁荣

   ...同文明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异同。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不久,我国学者就自觉引进和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研究中国的诗歌、神话传说和艺术作品,蔡元培、闻一多等是其中的学者代表。近年来,文学人类学、审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等学科和研究领域蓬勃发展。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人伦的关怀、对诗教(美育)的重视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文...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7/c419351-4018396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7日7时54分24秒 探索新时代民族文学研究话语体系构建

   ...代民族文学理论要从各民族文学研究走向多民族文学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从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走向“文学共同体”研究,充分彰显当代中国民族文学研究的充沛活力和重要价值。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所长李修建则从艺术人类学与民族文学研究的关系角度指出,民族民间艺术是艺术人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从一种整体论的视野来看,在民族民间艺术中,诗乐舞往往一体,艺术和文学密不可分。民族文学常常和吟唱、歌舞、面具等艺术形式交织在一起...

民族文艺#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30/c404098-4010627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30日11时43分45秒 朱乐耕艺术展呈现当代陶瓷艺术新气象

   ...40年陶艺创作的成果,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历程。展览期间,承办方还组织了“中国式的感官语言与空间表达”表演工作坊、“中国式生活样式的空间表达”设计工作坊、“中国式剧场民族志的空间表达”艺术人类学工作坊,邀请业界知名学者、艺术家、设计师等共同探讨交流。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0日。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07/c419390-4005167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7日8时31分29秒 深刻把握复兴伟业的文化意义

   ...工作者,要进一步学习和理解报告深刻铺陈和阐释的文化理论和战略,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意义,深化思想,提高认识,指导实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苦干实干,努力奋斗!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18/c419351-3256931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8日10时33分6秒 南京、南京:仪凤之门,心仪之城

   ...英雄、写传奇,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同时不乏一种外向型的表达。叶兆言的作品蕴含着一种浓郁的古典文人气息,经过现代手法演绎,古典与现代相得益彰。 《仪凤之门》构筑了一种“潜隐剧本”(詹姆斯·斯科特的一个艺术人类学概念),让历史具有了民间传奇色彩。 总的来讲叶兆言的作品有现实与历史题材两个大类,而历史的影子始终徘徊在叶兆言作品中。当然,叶兆言对历史的处理有其特有的方式,概而言之是一种相对于官方宏大历史的“潜...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17/c404030-3235401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18日0时54分57秒 程金城 邱田:文学的半径与跨界的可能

   ...当如何介入此类研究?怎么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或者说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学术储备? 程金城:在中国语境中,“文艺”概念一边饱受争议,一边被广泛运用,有文学,有艺术学,也有文艺学;有文学人类学,有艺术人类学,也有文艺人类学,或许这正说明文学与艺术分分离离、不弃不离的暧昧关系。《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是我与文艺学的研究生合作的编著,这里的“文艺”是文学和艺术,不是文学的艺术,除了文学之外,还有美术、音乐...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26/c405057-3234037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27日7时26分47秒 苦难·慈悲·超越——论吴文莉小说的创作意识与创作情怀

   ...原来的身体性苦难轻松多少,而历史的苦难其实也并未走远。吴文莉作为“70后”作家的一员仍在守望苦难、思考苦难,这份坚守本身已难能可贵。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摸索出一条对于苦难虽不曾经历却可经验的可靠方法——艺术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她说:“没有生活经历,我查西安志、图书馆翻旧报纸、上网找资料。那几年我几乎见谁问谁,见到老年人问刚解放时的情形,见到五十岁的人问‘文革’时的遭遇,就连哪个年代苞谷面多钱一斤,棉布多少钱一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18/c404030-3225659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20日9时29分3秒 《满族文学》2021年第4期|陈蔚文:漫游记,广寒与嘉兴

   ...黑天鹅毫不怯生地向我们游来,靠拢,那种与人的亲近令我深切地感受到,岁月即让人回归自然的过程,你用眼睛重新认识发现了一次草木、飞禽,并且爱上它们。 我供职的杂志曾承办一次“文化名家讲堂”,邀请了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非遗专家方李莉教授来授课。她谈到,整个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化,这场变化不亚于当年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这样的规模——实际上,工业社会正在逐步终结,我们正在迈向一个生态性的知识社会。 ...

新作品#报刊在线#《满族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28/c419959-3214296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29日7时54分49秒 《皮鼓之道——羌族口头艺术论集》出版

   ...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在内的众多国内学者担任顾问。 该书精选了1949年至今研究羌族口头艺术的论文46篇,分为宗教人类学研究、历史人类学研究、社会人类学研究、文学人类学研究、音乐人类学研究、艺术人类学研究与综述类及其他研究等七章,从多维度、跨学科提供一个羌族口头艺术研究的窗口,不仅彰显了学界既有的成果,更综合展示了羌族口头艺术“活态”与“在场”的各种显现方式和阐释可能。 2008年12月,为了...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27/c404101-3201427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27日16时24分30秒 创造性出版与文化自觉:商务印书馆《幼童文库》(1934—1935)的出版实践

   ...读史阅世[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235 [30]杰罗姆B.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M].单正平,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2 作者简介 黄劲草,复旦大学艺术人类学专业博士。现任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次遇见科学”工作室主任、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客座讲师。曾担任《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数学分册、建筑与交通分册、电子与信息分册责任编辑,《少年科学·十万个为什么...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2/c404072-31792565.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2日8时2分12秒 庆、派、爆、融、新:关键词看2019中国文艺

   ...论话语体系的建构等重要问题日益成为学界研究与业界创造的共识,大国崛起、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语境全面促进了中国自身文艺理论自觉意识的确立……从“中国电影学派”“中国乐派”“中国动画学派”“中国艺术学派”“艺术人类学中国学派”“舞蹈学中国学派”等命题可见,众多文艺门类都在积极探讨中国艺术学派的可能。(《总论》) 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观照与建构,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抒写与传承,愈发成为当前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潮...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09/c404004-3177674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9日8时26分10秒 艺术人类学视域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研究

   ...化视角确立我国儿童文学研究的文化坐标,以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为旨归,汇通我国历史文化根脉,解决儿童文学事业广博的文化资源的问题。论文对这一跨学科研究的拓展空间及其可能性议题展开了初步论证。 关键词:艺术人类学;儿童文学;文化自觉;活态文化;神话与原型 作为一个新兴学术领域,艺术人类学在我国获得自觉建构与推动主要在新世纪以来,200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但在学界看来,在我国具备艺术人类学属性...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19/c404072-31714326.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19日8时24分45秒 第四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发布

   ...”创作》 (发表于《文艺研究》2019年第1期) 汪涌豪:《及物批评亟待重返现场》 (发表于《中国文艺评论》2019年第6期) 张士闪、王加华、李海云:《礼俗传统与中国艺术研究——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十四》 (发表于《民族艺术》2018年第6期) 张之薇:《我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戏曲批评篇》 (发表于《广东艺术》2018年第6期) 张素琴:《泛化与集中:舞蹈...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31/c403994-3153061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31日16时21分48秒 《最后的乡绅家族》

   ...说,没有干百万计的乡绅家族的纯朴周正、好学上进的家风引导,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方教授这本小书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方李莉,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创所所长,东南大学特聘首席教授,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艺术与人类学研究,著述颇丰,是我国艺术人类学的重要奠基者,曾到中国的许多乡村及少数民族做田野考察,关注全球文化的差异性与互动...

书汇#新作快读#Z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018/c405087-31406826.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18日8时17分56秒 新中国七十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语境转换与范式创新

   ...统。但在中国,这一模式还非常年轻,至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20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类学模式开始萌芽。21世纪临近和伊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类学模式开始形成。一些学者先后对“艺术人类学”或“审美人类学”进行了详尽的学科论证。蒋孔阳、郑元者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础和根据。赵宋光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类学研究入手,对审美人类学研究的整套学理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详尽阐发...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011/c404034-3139456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11日16时15分31秒 新中国七十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语境转换与范式创新

   ...统。但在中国,这一模式还非常年轻,至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20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类学模式开始萌芽。21世纪临近和伊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类学模式开始形成。一些学者先后对“艺术人类学”或“审美人类学”进行了详尽的学科论证。蒋孔阳、郑元者提出,马克思主义人类学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础和根据。赵宋光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类学研究入手,对审美人类学研究的整套学理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详尽阐发...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929/c419351-31379829.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9月29日12时4分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