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44 篇有关 自我重构 的页面,用时 0.222秒.

第1页  共3页

重读《在医院中》:中国现代文学核心感觉的扭转

   ...性就能完成,关键是,自我的这种重构其实与是否承认政治的优先性无关。从丁玲的追问里,五四的自我不是到了延安才应该重构,而是在五四的当下就应该、也可以被重构。不能因为丁玲在延安才写《在医院中》,就把陆萍的自我重构理解为只属于延安。它可以属于五四,也可以属于我们今天,如果我们也这样拷问自我的话。陆萍自己重新与历史-社会-现实打磨,建立出自己在这个医院、这些同事、这一人世间的生命根基,同时也在历史有限条件下相当程...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1/c419384-404062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1日13时6分10秒 论罗伟章小说的“人心文化”及其审美建构

   ...着神秘的青春,哪怕这个人再老。至于你说的,光明耀世,光阴仍亏,那是每个人都逃不过的命,但要每个人自己去悟,不悟,就消除不了幻想,跟着也就消除不了恐惧。”小说正是通过林安平的遭遇,展示了寂静如何成为个体自我重构的催化剂。林安平由于出生时的异象被家人和村人排斥,逃到寂静的山涧岩洞,这种被寂静所包围的环境使她体验到了深刻的孤独感,使她有机会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自己的身份、价值以及与世界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重...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6/c404030-4030655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7日9时28分50秒 抵抗·发现·重构

   ...承受推动巨石的苦难,其意义何在”的“西西弗斯式”的追问中无法自拔,开始以一个新的“我”反问“我为什么要推动巨石”,反问“我为什么一定要继续承受苦难”。换言之,思然以一种“由追问至反问”的路径完成了一场自我重构。她不断在生活的磨难中,打碎自我,进而拼贴自我,最后生长出新的自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思然的苦难才不仅仅只是苦难,而是她重获新生的养料。这也正是黄朴小说创作的高明之处,他的小说向来有“向下地新生”的特...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30/c404030-402672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30日9时12分26秒 上海摩登、都市乡土与都市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入剖析,超越传统的城市经验和认知,中国的城市文学研究在时间、空间、情感、器物、人物以及内在文化气质上都有所突破。一个重要共识是,中国作家和学界试图脱离对“摩登”符号化的重现和描写,借助城市历史与形象的自我重构,在宏观的历史叙事和微观的内在世界持续开拓,不断丰富中国文学研究的“内在视野”及其本土现代性的追求。 一 “上海摩登”:现代性的冲击与反拨 晚清以来,对“摩登”符号化的重现与追求,是中国城市文学的重要...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22/c419351-4018135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22日9时32分59秒 与怨鬼对坐:《起死》与鲁迅的晚期风格

   ...方案。 被弟弟嘲笑为“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一口袋尼采”[102]的鲁迅,获得了比乃师更深广的社会学的想象力,更能在社会结构中理解自我与他人的位置,为他人命运给出结构性诠释。经由社会性自我重构,鲁迅获得了与怨鬼对坐的能力。后期鲁迅认为,自我的自足性仅是社会性自我的前提,最终要落实到自我与他人的社会性关系上,容异纳新,才能避免“人与人相食”。 庄子式的无待状态与齐物论,经由章太炎的阐释,沟通...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4/c404064-4015254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4日9时5分23秒 《直溪》:乡镇中国的“问题域”及其展开形式

   ...件在乡镇中国渐次展开,感受、体验的主体同样借此找寻到某种安稳内心的归溯。就小说故事主体而言,《直溪》既是一个青年面对生命困境的救赎之路,也是回忆视角下业已成为“老者”的宋正明,对青年时代生命记忆的一种自我重构。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讲,这是一部直面生活、直面内心、直面生命的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通过生命经验的“回顾”而得以构筑的回忆视角,为小说叙事带出了一种双重的“看”的目光:彼时下乡参与人口普查工作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3/c404030-4013816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4日8时49分5秒 抗战初期报告文学的经验与难题

   ...时期的消耗与挫败之后,甚至在浙东的民众救亡运动也进入低潮时,仍然能够坚持其服务抗战的信念。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理性、扎实的写作位置以及对抗战信心的重拾,也是骆宾基在离开“前线”之后的“后方”工作中获得的自我重构。 如姜涛指出的那样,报告文学在现代中国的发生本就与革命、战争的促动密切相关:“战争的迫近、民族危机的加剧,也使得报告文学的政治意义,在‘救亡’的层面得到了空前提升。”64但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在更加真...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4-3261517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5日16时56分1秒 哀悼与守望:细读的沙之绳

   ...悼的,可对现代性的探讨本身就包含在后现代的论域中。人们是在后现代的语境中反思现代性,这既是延续的可能,也是终结的表征。就本书评论的作家作品而言,那些不肯终结、不愿结束的历史主体意愿,那些“顽强的坚持和自我重构”,不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勉强延续”吗?“无法终结”恰恰是在历史尽头才需要被谈论的东西,它同时意味着“无法开启”的困扰和焦虑。正是元理论的终结和总体历史的四散,才造就了如此多的“延伸和回旋”。在阴面的...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4-3261519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5日16时51分46秒 高兴:仿若幽暗中的一束束光亮——2022年阅读印象

   ...界在一心一意降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7月出版)同样是一本结晶之作,抒情短诗、长诗、诗剧代表作均有,展现了诗人四十年的诗歌历程和精华。小海说:“诗人就是那些喜欢做白日梦的人。这是自我搏斗、自我重构的白日梦,却推动着诗人和生活一起前行。”这就是小海的诗歌动力。读过此诗集,我们会发现,写作方式上,诗人在不断拓展,不断深入,不断变化,但写作主题上,他却始终将笔触伸向一些朴素而永恒的东西,比如河水、田...

专题#专题#2022年度文学概观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6/c457538-3269498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6日7时54分16秒 宫铭杉:婚姻仍神圣,理想正年轻

   ...套房,才算真正在北京扎根,自个儿心里才踏实。 为了拥有一套北京的房子,孙子洋的父母甘愿“假离婚”,再和他人“假结婚”,获得购房资格。孙子洋自由的个人意志与某种社会性的共识的冲突又引发了他个体内部的自我重构,促使他提出了分手。程田田对分手原因的难以理解则展露了潜藏在当下年轻人隐秘心理之中的,对于婚姻明码标价的物质前提的精神之惑,有时是房子,有时是令人咂舌的天价彩礼。 在毛蓁去找好友顾薇薇时,她聊起孙...

专题#专题#行进的风景——《神圣婚姻》#特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05/c457474-3267935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9日11时22分9秒 洪治纲:论非虚构写作中的主体情感与观念

   ...人性的错位,都有着极为复杂的内涵。这些若隐若现的伦理,不仅折射了作家主体的情感立场,也拓展并丰富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三 在非虚构写作中,叙事并不是一种对既成事实的机械式呈现,而是作家自我认知和自我重构的重要方式。作家主体的介入,对于非虚构作品来说,不仅发挥了叙事的组织、调节和实证功能,还体现了主体的叙事智慧、才情和内在学养,展示了某些独特的审美创造。有人认为,“非虚构的东西它有一种现成性,它已经发...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21/c404033-3254903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21日9时20分41秒 非洲文学与文明多样性

   ...政治身份而打造的单一静态的‘非洲’符号”,甚至受殖民历史影响固化为本质性的文化概念。因而非洲作家往往会通过回望殖民历史来呈现当代非洲文化的复杂生成过程,在去殖民的文化重建中打破西方的单一想象,并在主体自我重构中不断深化非洲性的文学内涵。 对于非洲作家古尔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少人认为应该算是英国移民文学繁盛的象征,因为他和约瑟夫·康拉德、V.S.奈保尔、萨尔曼·拉什迪以及石黑一雄这几位英国移民作家一样...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09/c404090-3254161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9日14时24分1秒 “当代”作为问题的发生——以延安文艺运动到“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史为对象

   ...现代观念。具体而言,特指以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政治上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文化上的文艺复兴所共同确立起来的一套历史制度和意识形态。这样的现代观念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社会目标和审美规范,有效地解决了文学自我重构的合法性问题,建构起现代文学的学科概念和传统,同时也内蕴着现代文学的张力。日本学者竹内好借助对鲁迅的研究评价指出了这一张力。竹内好将鲁迅总结为“启蒙者和文学家”的“二律背反同时存在的矛盾统一”。他认为...

专题#专题#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19/c444656-3242529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19日11时42分34秒 《演唱会》:溢出日常轨道,勘探人性隐疾

   ...化的精彩演绎。卷宗中的事实与戏剧构成了小说对犯罪的双重表述,而后者却丝毫引发不了原型本人俞佩华的兴趣。小说借此消解与嘲讽了戏剧的净化(katharsis)功能,更暗示人物已经放下沉重的历史包袱,完成了自我重构。演出结束见到方敏,俞佩华关心的只是黄童童,以及买的洋娃娃能不能真正送到她手上。 吴义勤曾说:“短篇小说更擅长一种闪电般的切入、不着痕迹的撕扯以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空白式美学想象。”这在艾伟的小说集...

专题#专题#十号会议室-艾伟《演唱会》《过往》《妇女简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08/c443824-3239452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11日17时7分44秒 20世纪中叶中国当代小说的话语转型问题

   ...”与“政工干部语言”“军队语言”等形成了一种互嵌关系,从动态的趋势看,融合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 于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疑惑也在萧也牧心中产生:如何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实现“农民语言”乃至“工农兵文学”的自我重构。这反映在他随后写的《我们夫妇之间》里,就是他借着夫妻对白让“张同志”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我们是来改造城市的,还是让城市来改造我们的?”这个“张同志”提出的困惑,其实在相当程度上也是萧也牧自己内...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28/c404063-3223924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28日8时0分12秒 20世纪80年代中国鲁迅研究历史批判

   ...聚成河再次流淌在这土地上。 思想解放运动后兴起的文学,有别于左翼话语中的主流文学,又不纯粹追求艺术与审美,而是以文学为端口,宣泄近十年所压抑的情感,感伤的情绪弥漫在文艺创作中,对理想人性的追寻使“自我重构”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主旋律。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从挖掘内部的民族地域文化的寻根文学到追逐西方现代文明的现代派文学,都传递出一个信号——启蒙思想的复兴,学者们试图延续“五四话语”,高举五四传统的精...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12/c404063-3219041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10日10时41分48秒 “后五四”时期的青年与导师关系

   ...饰,在外是因为太依附或利用先驱”[38] ,因而缺乏支撑其作为主体的真正内在意识。 高长虹在这场自我的精神危机之中,开始反思自我。他以自己的方式重新思考了新文化运动中的理念。在此过程中,直接促成其自我重构的当是高长虹在反思中对佛教思想价值的重新发现。高长虹凭借对《释迦谱》与《涅槃经》的研读,在释迦牟尼的涅槃之中发现了个体的“充实”与“纯洁”。[39] 对高长虹而言,其发现了释迦牟尼的“涅槃”与自己现实...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15/c404063-3213008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15日7时49分18秒 读糖匪《奥德赛博》:这就是人类吧

   ...的非常幽深的探测。或许,在糖匪眼中,世界的解体在很大程度上既是物理意义上的,更是人类(包括外星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为了获取某种意义上的幸存状态,人所能坚守的最后堡垒可能也就是在意识这个层面上——意识的自我重构、重新赋体后的延续、在最为幽微处的隐藏,为此甚至拒绝以无肉身的方式获得永生的可能。于是那些人物的意识世界既有其全然封闭的一面,也有隐秘敞开的一面。在封闭状态下,意识本身即是个体存在的最后堡垒,而在隐秘...

科幻#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524/c404080-3211135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24日8时34分11秒 飞速发展的时代与不断重构的“自我”

   ...化,我们的自我认知与感觉也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我们需要不断打破旧的“自我”,重构新的“自我”,才能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会遇到的现实与内心问题。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自我重构带来的不是仅有痛苦,也有欢乐与欣喜,正是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中国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我们的生活是变得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坏了,我们心灵的动荡只是来自于对飞速发展的不适应,来自于内...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831/c404033-31329229.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8月31日9时15分14秒 《滇池》文学2019年第9期|三三:猎龙

   ...在一些雄心勃勃的时刻,他们谈论未来,意识不到那只是语言塑造的蜃楼。那时候,她曾天真以为,他们之间只是缺一点钱而已。他们空降到此绝境,找一条实际并不存在的龙,本质也是为猎取金钱。然而,当她在虚空之中完成自我重构的仪式后,不可避免地,她终于明白了这一点:金钱只是一种象征,隐喻那些他们缺乏并为之饱受折磨的东西,而永远会有那样的东西存在。追本溯源,他们的桎梏在于自身内部。 她松开勺子,金属敲击声使她落回原地,...

新作品#报刊在线#《滇池》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828/c419154-31321966.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8月28日9时3分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