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81 篇有关 自我虚构 的页面,用时 0.124秒.

第1页  共5页

平行时空的可能与暗经验——关于李宏伟小说

   ...真实一些?那位叫张松的大学教授自杀未遂,在网络上掀起了围观热潮,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口水与狗血。张松自杀看起来与一场绝望的爱情有关,未必是真的爱情。在张松的故事里,爱情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虚构。“他自我虚构了爱情对象与体验,因为他对爱情的定义就是从自我出发的虚构。”[10] 这是平行时空里的爱情,谁说不是呢,张松和张柏,一个梦中的,一个文字中的。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在张柏和张松的故事之后,是小说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04030-404355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9时30分18秒 他并没有从那场梦里醒来——读韩东《春梦解析》

   ...传性质。这不由叫人想起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这位与韩东同样乐于采用第一人称(或称“无人称”的隐藏的“我”)写作的女作家自述道:“我所使用的‘我’,并不是一个在文本中进行自我身份建构或自我虚构的工具,而是用于从自身的经历中抓住家庭、社会以及情感真实存在的符号。” “春梦”与“斗争”亦可作如是观。 在当下叙事文学热衷于讲故事、“非虚构”的年代,韩东执着于他的元叙事与非戏剧化的小说形式探索。比...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4/c404030-404304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5日9时16分7秒 《在茶热的时候喝下去》:作家兼律师的个案存在

   ...却从来不是那些近水楼台的诱人官司,千奇百怪的离奇命案。他关注的永远是社会生活潜流中的种种人情世故。他深知,与“人”打交道,最直接最亲近的文体莫过于散文。小说与诗歌,可以运用不同方式自我藏匿、自我遮蔽、自我虚构、自我塑形,散文作家则更像是生存的“在场者”,以诚为本,以真为镜,传递出的个人生命底色必须具有可信度,这也是《在茶热的时候喝下去》给读者的阅读启示。 (作者系天津市作协原副主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8/c404030-404148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8日9时36分19秒 黄荭:我穿越了杜拉斯的文字,还有我自己的四分之一个世纪

   ...到现在,已经过了不止四分之一个世纪。在研究阅读她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成长了,在这一点上我很感谢杜拉斯。经由她,我也对法国女作家的研究产生的浓厚的兴趣,引导我做对波伏瓦、科莱特的研究,以及对自传、自撰(自我虚构)写作的关注,后面我拿的省社科重点项目和另外一个教育部社科项目都是有关自传和自撰研究的。 因为杜拉斯,我也认识了很多与之相关的人,比如说电影导演、研究杜拉斯的学者,还有喜欢杜拉斯的作家和很多普通读者,...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6/c405057-4028587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6日8时16分17秒 《青年作家》2024年第4期|鬼金:被虚构的人(节选)

   ...最热的一个夏天。 对于不安,宗明奇突然想到一句话,墙上的面孔并没有苏醒,而是睡得更沉了。 宗明奇告诫自己,要回到平凡的平静中去,哪怕是自我营造的,是虚构的。其实,这几年来,宗明奇都是作为一个写作者,在自我虚构中得以生存下来。当然在供养沉重肉身的同时,他也听到了隐藏在肉身中的灵魂在拍手作歌。是的,那又不同于生存本身的沉重,是轻盈的,构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当然,还有爱。 年轻女人被撞后,神奇地站起来,离开,如...

新作品#报刊在线#《青年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30/c418967-4024690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6日9时27分39秒 安妮·埃尔诺:“我写作不求‘再现现实’,而要追寻现实”

   ...re comme un couteau, 2003)中说“我不再想写那种一看就很美的东西,而是想写一看就很真实的东西。写作就是揭露现实的工作”(77)。您一直强调非虚构之维,反对评论界将您的作品归入“自我虚构”之列,这种对虚构和自我虚构的拒斥,是否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回归,一种新现实主义,一种更当下、更直白、也更尖锐的现实主义? 埃尔诺:我想,和所有热爱文学的人一样,我首先肯定是把美的概念和文学连在...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2/c404090-401940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2日8时33分44秒 生命的苦难与精神的回旋——蔡东小说论札

   ...是两点一线地过着不咸不淡的生活,但是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一堵高墙砌在了他每日必经之路通天桥上,这堵墙不仅切割了他通勤的道路,而且对他的精神产生了影响,“呼延飞站在桥北,面前的这堵墙令他感到虚弱,令他自我虚构的生活失去继续虚构的动力”。城市的布局、方位、地理,事实上直接区分着人的身份阶层,也对应着个体内在的精神归属。“墙也刺破他的幻觉,让他无比清醒地意识到,此刻,他身处小莞。他脚下的这片土地,在行政区划上...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1/c404030-4014387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1日9时12分22秒 《作品》2023年第10期|杜峤:白马记

   ...间小屋烟囱里冒的烟,还有作文里的删除符号。手画麻之后停止,剩余的直接用墨点代替。在舞台之上,我画了一个马首人身的女孩。她穿着白色紧身衣,有着优雅的白色头颅与鬃毛。这部分我不厌其烦,精益求精,几乎以一种自我虚构的深情完成,力求纤毫毕现,宛然如真。但最后一个问题迟迟无法决断——我不知道马首的底色用哪种白填涂。肯定得和画纸的白区别开来,但究竟是纯白、钛白,还是调制的乳白、粉白等,我完全无法摹想。一般这种时候,硬...

新作品#报刊在线#《作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4/c418998-4012532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8日9时7分12秒 在四部中译本里抵达杜拉斯的世界

   ...另外,结合她自己的写作,从风格上其实也有很大的变化。“1949年包括《战时笔记和其他》里,前面的叙述还是属于比较写实的,像美国海明威比较纪实性的传统的小说套路。到了1980年代情人的写作,我们可以看到自我虚构的成分更为明显。”从1966年开始,杜拉斯就把很多时间投身电影创作,总共导了19部电影,这种电影书写对她有很大的影响。“在1984年和1991年的版本中,也可以看到电影的这种表达,对她的文字其实也造成...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06/c404090-3265836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6日8时32分30秒 “外面的世界”,是内在包裹外在

   ...。 杜拉斯说,所有走向结束,以新的介入开始的爱情会有一个作者,那就是我。这才是写作的缘由。写作所包含的,是失去、绝望、孤独和激情。是面对存在的种种悖论,我们不得不做出的高贵的选择之一。远远超过了“自我虚构”的意义,超过了一个十五岁半的法国小女孩和中国情人的故事背后的“真相”的意义。 不希望消融的,却明知道一定会消融的,是爱,以及因为爱而产生的文字。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用玩味绝望的方式抵抗绝望...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2/c404092-3264870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2日8时38分30秒 略谈“中国当代文学” 的“世界性”

   ...,中国当代文学定义自身为“世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组成部分”。……“文革”期间,西方和俄苏的“世界中心”地位就被颠覆,……只有以京剧革命为标志的中国无产阶级文艺“风景这边独好”。这样的“世界中心”的自我虚构,随着“文革”失败而破灭崩溃,当代文学期待进入,渴望成为它的“组成部分”的“世界文学”,转移到“西方”。而一度积极追慕的俄苏文学,在很大程度上也被弃置在一旁。 新文学运动时期,进化论的文学焦虑与世...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13/c404030-3264323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13日9时28分5秒 维勒贝克的当代“局外人”:作家的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

   ...现实已经变得难以承受,没有任何人能在如此严酷的孤独中生存下去,我可能在尝试创造一种交替的现实,想回到时间岔道的源头……” 《血清素》书封 在作品中文版首发会的现场连线环节,被问及如何看待自我虚构的写作,维勒贝克认为,自己并没有使用严格意义上的“自我虚构”概念,这只是生活当中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在《血清素》中,很典型的是,我自己学的是农业技术工程,我会去想象,如果我没有成为作家,可能会发生什么...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2/c404090-3258541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2日8时41分43秒 “普鲁斯特在邀请我们去阅读他”

   ...,李敬泽说,我们现在依然从他写的巴黎上流社会众生相中感受到自己,“这部小说的很多洞见,依然照亮了我们的自我意识”。 董强认为,镜子的比喻或者说自我其实触及了普鲁斯特的一个本质特征,即内在经验。在“自我虚构”中探索个人内心,并由此折射出外在世界。“内”和“外”的关系,是20世纪现代文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同时也涉及对记忆的展现。董强介绍说,法国作家奈瓦尔最早以这种方式进行探索,他的著名小说《西尔维亚》就...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26/c404090-3257492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6日9时13分13秒 不仅是一个男人的位置:安妮·埃尔诺的自传性叙述

   ...父亲的位置,也是所有阅读本书过程中思考自己人生经历的人的位置,埃尔诺认为社会地位比性别更显著地影响一个人的生存状况。她在这本书中要写的绝不只是父亲的人生和自己的人生,而是一种社会机制。她否认她的作品是自我虚构(autofiction),她在《真实的地点》中说:“每次有人说我的写作是自我虚构,我都会反抗,因为这个词形容的是只关注自己的状态,是与世界隔绝。”埃尔诺想写的不是个人经历的特殊性,而是经历的普遍性。...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22/c404092-3257168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2日9时24分54秒 欲望的泛滥与消失:米歇尔·维勒贝克笔下的法国当代社会症候

   ...0年龚古尔文学奖的作品《地图与疆域》中,维勒贝克保留着人物家谱细述的手法,不过,是以紧扣小说主题——“艺术创作者”维度进行细述,剖析当代艺术市场创作与金钱之间令人叹为观止的微妙关系。同时,维勒贝克运用自我虚构的手法(autofiction)将自己写进小说(这一手法曾受到龚古尔文学奖一位评委的猛烈抨击),并最终被一位狂热的收藏者以杰克逊·波洛克的作画手法杀害。作为久负盛名的当代艺术(画家兼摄影家)家,主人公...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08/c404092-3256123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8日8时57分54秒 为什么是安妮•埃尔诺

   ...黄荭:安妮·埃尔诺是一个非常法国的作家,她的小说审美其实是不太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和阅读经验。她早期的自传体小说《位置》《一个女人》《耻辱》等,还相对传统一些(也只是相对,因为今天中国读者对法国新小说和自我虚构的写作已经不再陌生),不过讲述父辈或者自身生活的作品,不管虚构还是非虚构或法国人所谓的自我虚构,国内外很多作家在她之前或之后都有非常精彩的作品问世,因此今天看来她的这类写作有点平平无奇。但后期的《悠悠...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24/c404091-3255038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24日9时5分24秒 陈鹏:我想试着了解女性

   ...很多女性的伟大付出的确和时代是不相干的,她们宁愿默默坚持,一声不吭。这是我由衷佩服她们的一点。我希望这个小说可以多少触及她们的“分量”,尽管有时候她们完全忽略了自己的“分量”。 至于小说的元叙述、自我虚构,一直是我热衷的方式,我还是不厌其烦。那是另一个话题了,不提。 完成这个小说不久,我的女儿呱呱坠地,这让我立即为这个小说汗颜!就我对怀孕期间妻子的观察,我也许再次偏离了真实的女性,偏离了所谓女性真...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1/c404032-3253091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1日9时41分6秒 直面“生命悖论”的灵魂自语

   ...不已。 之八 关于文学的本质,高尔基曾有过“文学是人学”的经典表述,就具体的文学写作而言,与“人”打交道最直接的,莫过于散文。其它文学体裁,都可以运用各自特有方式大显身手,自我藏匿,自我遮蔽,自我虚构,自我塑形,乃至自我神化,都是允许的,唯独对于散文是禁忌。散文作家必须是生存的“在场者”,命运的承载者,以诚为本,以真为镜,笔下传递出的个人生命底色必须具有可信度,一旦让读者觉察出了掺假,卖弄,夸大,...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10/c404030-3249938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10日12时25分21秒 马原:我就是马原,我仍在写小说

   ...有什么意义呢?我一直不看好小说家对现实的介入,我同意托尔斯泰,永远保持距离吧。 陈鹏: 聊聊这个新作吧。您有两个儿子,自然对父子关系有很深的体会,《儿子与父亲》在我看来很真实,又很虚幻……这种自我虚构,让我想起您的《祸福相依》。小说家对自我的关注,某种程度上是对自我生活的不回避,它提供了另一种对抗现实的“方法”。您说说这个小说吧,干吗要写? 马原: 父与子是小说永恒的命题,你不写别人也一定...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08/c405057-3249651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8日8时33分43秒 当古朴典雅捕捉到现代意识的灵光

   ...。也就是说,这个“一见钟情”是“风雨如晦,生死相依”的结果,而不是花痴的滥寻。接下来,二位主人公的情感骤然升温,无不是植根在“风雨如晦,生死相依”的土壤里。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全剧的转折点——女主人公陷入自我虚构的迷魂网,“何妨试试他/试他是否君子人”,由此产生了没完没了的假想:他既然为了爱上如桂(我),宁可与订了亲的王慧兰(我)退亲,那么他就是对我的不忠,“天啊/只怕终身误/心悬悬孤零零奔走江干”。看来,这...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27/c419389-3248663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27日8时49分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