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趣结合”的风格,这是伯恩哈德和卡夫卡、贝克特等人的一种关联,体现现代主义文学特质。疯癫和风趣的结合,在“自传四部曲”和《维特根斯坦的侄子》等篇中表现得更充分,堪称是伯恩哈德诗学的精髓。 伯恩哈德的自传色彩浓厚的小说叙事人,在不同作品中重复同一个角色;他是神经质的文人,凄凉的孤儿,愤怒的复仇天使;他熟谙市民心理,洞悉时代精神,以精湛的语言操控着思想利器和文化密码,在伊波利特式的空间中扮演着无名大师的形象...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92-404642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8分44秒 《装脏》:乡愁、月亮与六便士...批评家》 ”事实上,不光是批评,任何写作所要抵达的境界,都可以说是“对自我灵魂的记录”。写作者只有真挚地、坦诚地探索与剖析自我的灵魂,其文字才会有穿透时间的力量。《装脏》中的人物与故事,显然有着强烈的自传色彩(林北树与林树京仅有一字之差)。可以说,人物内心深处的种种挣扎与撕裂,乃是作家灵魂与精神的自况。他试图弥合灵魂的裂缝,来安放自己。他尝试了众多方法——回到故乡,试图在家乡获得重生的力量;试图远离喧嚣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04030-404412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8日9时20分1秒 《草原》2025年第1期|顾拜妮: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不只有一种选择...艾丽丝·门罗的小说,是几年前的事,当时买的并不是最有名的那本《逃离》,而是《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这是一本有点像长篇小说的短篇小说集,故事与故事之间存在着关联,描绘了一个加拿大小镇女孩的成长,有很强的自传色彩,熟悉门罗的人都知道,那些关于狐狸养殖场的经历正是来自她真实的生活。 加拿大时间5月13日晚上,门罗去世,北京时间5月15日,看到新闻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表达震惊和悼念。喜欢的作家去世五十多天后,尚且...
新作品#报刊在线#《草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18989-404248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6日9时1分48秒 无法抵达的和解 ——麦家《人间信》的还乡哲学内容提要:麦家的新作《人间信》表露出强烈与世界达成和解的渴望,既是一封写给人间的信,也是劝勉自己相信人间的信。《人间信》有着强烈鲜明的自传色彩,麦家以极大的勇气与真诚剖开自己的伤疤,袒露困住自己的羞耻与仇恨历史,拿出满满的诚意试图原谅加诸其身多重伤害的始作俑者,但时间与空间的异化变形造成了和解对象的缺位,使麦家的努力付诸流水,和解终究无法达成。《人间信》是麦家解读自我的密码,以此作为视点纵览麦家的整体性创...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24分48秒 2024年法语文学:对现实世界的忧思与探寻... Deck)的《英国的安娜》(Ann d’Angleterre)。作家以独特的英式幽默讲述了母亲的过往经历,这位出身工人家庭、热爱文学的英国女性是如何一步一步跨越阶级,最后来到法国定居的。同样带有鲜明自传色彩的还有阿梅丽·诺冬(Amélie Nothomb)的新作《不可能的回归》(L’Impossible Retour)。朋友贝尼赢得了摄影奖,奖品是一张往返日本的机票,便邀请诺冬一同前往。这次旅行让诺冬想...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0/c404090-404155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0日11时57分54秒 新春里读的第一本书...是《秋园》的作者杨本芬。即便步入暮年,即便已经成为拥有许多读者的作家,但对自我身份的认知,排在第一位的依然是——母亲。这是我一再捧起《童年的许诺》这本书的原因。 《童年的许诺》是法国作家罗曼·加里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单身母亲放弃艺术家生涯,领着小罗曼移居法国。每天午餐,母亲都会郑重其事地端上牛排摆在罗曼面前,她自己一点儿也不吃。她说她喜欢吃素食。 有一天,小罗曼无意中撞见母亲在厨房用面包蘸他吃剩的牛排...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31/c403994-404111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1日7时57分31秒 麦家:我仍保有对这个世界“解密”的欲望...标准来衡量的,传奇的人物和故事绝不是文学的死穴。 一个优秀小说家不是经历的高手,应该是讲述感受的高手 中华读书报:很多作家的写作,不能完全脱离自己的经历。您的写作呢?有评论说《人间信》某种程度上有一定自传色彩? 麦家:我坚决反对这种说法。我会觉得这是对我创作的贬低。一个作家没有经历不能写作,但写作不意味着一定要写经历。没有哪个人生那么坎坷,值得你一再书写。我对小说的理解是这样:一个作家如果光靠经历写作是无...
专题#专题#行进的风景——《人间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0/c459999-404055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0日15时4分57秒 关于《人间信》的两封信...人,不大忘事的,老友的手机号一个不存,记在心里,以资证照。但这些年,我开始慢慢把这些手机号逐一存回手机,因为它们正在淡出我的记忆。是岁月不饶人吗?这真是一件没办法的事。 不乏有人认为,《人间信》有我的自传色彩,如果给我话权,我会坚决否认。作为一个小说家,我将此——自传这种看法——视为一种贬义。我以为,从经历出发,将“小我”经历扩大、粉饰、腾挪、伪装成小说,这是一路小说,但断不是小说的大路。靠经历支撑的小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9/c404030-403851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0日14时30分5秒 麦家:我仍保有对这个世界“解密”的欲望...标准来衡量的,传奇的人物和故事绝不是文学的死穴。 一个优秀小说家不是经历的高手,应该是讲述感受的高手 中华读书报:很多作家的写作,不能完全脱离自己的经历。您的写作呢?有评论说《人间信》某种程度上有一定自传色彩? 麦家:我坚决反对这种说法。我会觉得这是对我创作的贬低。一个作家没有经历不能写作,但写作不意味着一定要写经历。没有哪个人生那么坎坷,值得你一再书写。我对小说的理解是这样:一个作家如果光靠经历写作是无...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9/c405057-402743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5时56分56秒 乡村守夜人及其反抗遗忘的方式...。这些略显刺目的台词背后蕴藏着真实的血泪与生活本身的重量,而诚实地展现这些既受惠又受困于土地的无名者们的一生,对于魏思孝而言,既是使命更是义务。 在魏思孝的大多数作品里,“卫华邦”这个人物都带有一定的自传色彩,《土广寸木》中的叙述者“我”——作家卫华邦也不例外。“我”虽然成功地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获得了较为光鲜的社会身份,但从未忘记自己写作的起点。魏思孝曾借卫华邦之口,对自己的写作行为及作家身份进行了痛苦的...
专题#专题#十号会议室-魏思孝《土广寸木》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5/c459879-403892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6日15时55分17秒 以底层为视域,以村庄为方法...然只有一个大体轮廓,却能够充分显示其生活窘境与心理状态。小说对他的进城、返乡、恋爱、婚姻等主要生活经历节点都做了简要叙述,从而勾勒出这一代青年农民的人生轨迹。需要注意的是,卫华邦是魏思孝小说中带有最多自传色彩的人物形象,互文复现于他的多数文本。《余事勿取》中的卫华邦卑微、懦弱、麻木,具有较多的闰土色彩;《都是人民群众》中的卫华邦在写作方面陷入困境,又无力挣脱,“他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把自己活到了可有可无的...
专题#专题#十号会议室-魏思孝《土广寸木》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6/c459879-4038998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6日11时3分44秒 《猛虎下山》:一部时代寓言之书...“我真的成为老虎了,我被肯定了”,是这样的一种心态。对刘丰收来说,一方面他作为人最后和自己的家人告别了,另一方面,隔了二十年,他重新听到了虎啸,就感觉到自己重新被肯定和接纳了。 林培源:这部小说是否有自传色彩另当别论。从小说本身来看,作者的确对笔下人物投入了很深的情感。高潮部分写到满山遍野的虎啸、刘丰收幻觉中的红安全帽,都令人印象深刻。小说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叙事道具就是虎皮。穿过虎皮的人有张红旗和刘丰收,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4/c404030-402228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8日15时39分11秒 中国作家网文学好书 | 2023年第一期:撷英十朵 奔赴春天... 《春山夜行》 作者:韩松落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2 推荐语:《春山夜行》为韩松落首部小说集,也是一本带着九十年代气息的、“私小说”式的小说集。这本书创作时间跨越30年,从带有一定自传色彩的《妈妈的语文史》到近些年作者打捞记忆写出的“农场故事”“世情”系列,都有着些许传奇色彩,为在时光中远去的边缘人立传,也留下了二十年前的西北世界的粗粝和温暖。 《久别重逢》 作者:范雨素 出版社:十...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15/c429168-3264482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1时3分36秒 中国作家网文学好书 | 2024年第五期入围书单...》的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钢琴课》 作者:[英] 伊恩·麦克尤恩 译者:周小进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钢琴课》是英国国宝级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最新小说,也是其最具自传色彩的一部作品。小说以主人公罗兰一生为主线,串起其身边诸多人物的人生经历,现实与回忆交织缠绕,塑造了一个个在时代洪流中奋力挣扎、鲜活真实的普通个体。小说时间线横跨半个多世纪——从二战到新冠疫情,涉及美苏冷...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3/c429168-4037431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0时53分44秒 苏童,一位流淌着少年血的作家...开始不是从女性出发的,而是从中国传统家庭模式出发的。 第二,关于少年的成长故事,确实是我自己迷恋的一个题材。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我的小说里仍然出现着不同少年的形象,要说的话,可能多多少少带有一点点自传色彩。另外,我一直相信托尔斯泰说的那句话,一个作家,写的再多,到最后还是会写回自己的童年。我只不过是回到童年、回到少年的频率高了一些。 李锦峰:威廉·特雷弗曾说过,“短篇小说是一瞥的艺术”,您也曾多次提到...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8/c405057-4037092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8日9时37分25秒 我想用我的文字,来侍奉这些平凡的人...作家本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换句话说,都带有自传的色彩,或者说,都会回到自身。比如曹雪芹与《红楼梦》,普鲁斯特与《追忆似水年华》,萧红与《呼兰河传》。包括前几年获得诺奖的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她作品的自传色彩非常浓厚。不知道你是否认同我的说法? 王十月:我完全同意您的这个说法,因为这样会让作家在写作时变得更有底气,更自信。 鲍 十:作品中的王端午,与你个人生活的重合度有多高? 王十月:我是有意让读者认为王...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2/c405057-4036727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2日9时13分27秒 邓西长篇小说《永远的阿贝》:引导孩子勇敢面对生活的智慧之书近年来,邓西的创作呈现出喷薄之势,从带有自传色彩的《路过一棵开花的树》到有着浓郁海南地域风情的《鲸歌岛的夏天》《栗树鸭的天空》《秘境回声》,邓西以其独特的文字描绘海南,讲述少年成长的诸多困惑与无奈、迷茫与挣扎、释然与蜕变。在呈现孩童成长的丰富样貌与博大浩瀚内心世界的同时,邓西还智慧而妥帖地在故事中融入更多富有意义的思考:比如时代变迁中的代际沟通与自我认同、现代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等等。 《永远的阿贝》是邓...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2/c404072-4035957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2日15时42分49秒 《广州文艺》2024年第9期 | 娜夜:一个人 一滴海(组诗)...增进,选取这种角度和立场认识文学,必然刷新和丰富作品的内质,同时也将阅读引向深入。 德国当代学者胡伯特·扎普夫,把文学概念发展为文化生态学。在很多作家的认知里,写作必然是人的自然——文化的反应,写作的自传色彩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作品;而自然写作则等同于生命写作。把文学和其他艺术创作视为一种自然—文化—心理的反应和深化,实是有说服力的。 娜夜的组诗《一个人 一滴海》, 强调微观的、个体的体验、剖取和构图。在她的...
新作品#报刊在线#《广州文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0/c419881-4033640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3日8时46分49秒 空白的存在:用独特的表达来确立一个个人活着...种职能,由我牵引着,满载而归。一路上,冰橇原来供我坐的平台,安放了红柳条的筐子,煤渣从筐缝中漏下,白白的雪上,一溜点点的黑,黑白分明。现在的我就这样遥望着童年的我。 韩江的两部小说,黑之书,白之书,有自传色彩。那也是一种遥望。韩江的碎片化呈现,被贴上“创新”的标签。其实,那是生活或记忆的主导形态。而韩江发现并落实在“怎么看,怎么写”上了,也是作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0/c404030-4034315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0日20时20分52秒 空白的存在:用独特的表达来确立一个个人活着...种职能,由我牵引着,满载而归。一路上,冰橇原来供我坐的平台,安放了红柳条的筐子,煤渣从筐缝中漏下,白白的雪上,一溜点点的黑,黑白分明。现在的我就这样遥望着童年的我。 韩江的两部小说,黑之书,白之书,有自传色彩。那也是一种遥望。韩江的碎片化呈现,被贴上“创新”的标签。其实,那是生活或记忆的主导形态。而韩江发现并落实在“怎么看,怎么写”上了,也是作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8/c404092-403420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8日9时14分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