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与资源的支撑下,那些工人头脑中的思想才能化为真正威胁资产阶级社会秩序的力量。马丁·里昂笔下描绘的作为“文化中介人”的工人知识,显然缺少了他们作为组织“凝结核”与资源收集者方面的讨论。 马丁·里昂对自传文本的重视尽管在探讨工人阶级的阅读和反抗时稍显不足,但是在论及女性阅读时,则以其动人的内心世界描绘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牛津大学墨顿学院的罗伯特·吉德(Robert Gildea)和圣路易斯大学的莎拉·柯...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9/c404092-403349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8时29分18秒 《同学少年都不贱》的真实与虚构...书中两人最后见面这次的大致时间也可以确定,总在张1968年8月底搬到更小的公寓之后,1969年6月离开波士顿之前。 五 小说中的赵珏有张爱玲的影子,其实这一点在张的作品中并不典型,除了那一系列自传文本以外,张并不经常将自己的经历写入小说中,《同学少年》还是较有特色的一部。不过有意思的是,其中可以明显追溯到张本人经历的,往往都是不太重要的细节,如赵珏中学时代不会说上海话,对应的正是张自己十八岁到了香...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09/c404063-3268216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0日9时7分23秒 重读《潇湘梦》:现代中国第一部女性自传...到枯木逢春般的转折,负心男子也没有迎来意想不到的疾病甚至是死亡的结局以实现读者的谴责。就故事层面而言,读者的这种正义期待是落空的。不过,借由叙事之外的文本,读者的道德性满足,依然可以部分实现。 在自传文本中,存在着“论述”与“叙事”两种“不同却又相辅相成的”语言系统。出现在叙事话语中的“我”,是“空无的、游离的意符”,停留于被叙述的历史时刻中;而论述话语“主要存在于我/你的人称关系中”,“我”所指涉的...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01/c419384-3251672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1日8时13分19秒 生命权力与生命政治:“9·11”后的美国回忆录文学...语是一种双面行为”,“是说话者与听话者、讲话者与被讲话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产物”。对话式话语既创造了主体,也创造了主体的社会身份。所有自传体裁的显著特征是第一人称的声音或文本中的“我”。托马斯·库瑟总结了自传文本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自我(或主体)总是处于被建构的过程中”,“生活叙事会产生一个新的主体”。因此,回忆录不仅对作家和读者,而且对社会语境和制度都有着潜在的巨大现实影响力。 回忆录的对话属性破坏了...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01/c404090-3229650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1日8时53分50秒 麦家:解密之后想和故乡有一次和解...个代表。” 这句话,在小说里面确实找不到地方用,我觉得说的挺好——人生要做小,才能做大。 相关文章 重申“为汉语写作”的梦想——试谈麦家《人生海海》的语言问题 转述、传奇、不可靠叙述与自传文本——《人生海海》的四重“召唤结构” 麦家的长篇小说《人生海海》:“海海”人生中的五味杂陈 麦家:我们终将要和岁月和解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811/c405057-3181811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8月12日9时11分30秒 重申“为汉语写作”的梦想——试谈麦家《人生海海》的语言问题...背景下,麦家的文学立场和实践,重申了“为汉语写作”这一依然伟大的梦想。 相关链接 潘凯雄 | 麦家的长篇小说《人生海海》:“海海”人生中的五味杂陈 陈思 | 转述、传奇、不可靠叙述与自传文本——《人生海海》的四重“召唤结构” 何平 | 麦家《人生海海》:回去,寻找属于你的“亲人” 麦家 | 我们终将要和岁月和解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8/c404030-3180036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8日11时49分23秒 转述、传奇、不可靠叙述与自传文本——《人生海海》的四重“召唤结构”...其他人又何尝没有自己的“秘密”?叙述的不可靠,造成了小说复调色彩,并为文本的未完成性和深刻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自传文本:烙印与正名 《人生海海》中隐藏着第四层召唤结构:关于作家身份的自传文本。麦家最终要讲一个大故事:为国“牺牲”的英雄,在返乡之后并未得到认可与尊重,反而因为身上的“烙印”而被误认为“汉奸”,幸而他的传奇经历召唤出了合格的读者,在“解密”中帮他完成了“正名”的故事。这个故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3/c404030-31794468.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3日8时28分13秒 金宏宇:中国现代作家自传的价值重估...的“代序”等,甚至可在献词中、注释中等。自传契约的言辞成为自传叙事的一部份,它保证了自传的非虚构性,没有它就可能意味着作品有虚构性。自传还“必须具备作者、叙述者和人物的同一。”23这里的“人物”应该是自传文本中的传主。这一叙事特征把自传与他传、自传体小说区分开,这也是确立自传非虚构性的必备条件。在文体特征上,“自传叙事的确像是一种小说和随笔的结合体:从该体裁的极端情况看,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生动丰富的叙述…...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120/c404033-30409766.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20日6时32分15秒 李浴洋 :在“学者自传”与“成长小说”之间...![36] 顾颉刚的如是表述与其在学术上的自信形成了极大反差。关于自己“个性”的检讨,是他在“时势”与“境遇”之外,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中集中讨论的另外一个核心话题。而此种话题,大概也只能在自传文本中展开。 除去认为“我的勤劳可以比得上胡先生,而我的聪明是在比不上胡先生”,[37]顾颉刚对其个性之“适于研究学问”还是相当自信的。但问题也因此而来,因为在他看来,“我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不肯随便...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004/c404064-29572617.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0月4日10时25分23秒 实录当代知识分子心灵 拓荒中国喜剧美学...置于一种往往令人哭笑不得的语境中,就让我们获得了一种“趣味喜剧美学”的感受。也许这正是孝英先生的一种格外用心,也只有一位研究幽默、研究喜剧美学的人才可能这样去写。所以,我们有理由说,他这种“自定义”的自传文本虽属“另类”,却是成功的。 不加掩饰的知识分子人格 □何西来 《喜梦成真》以及《哀泪笑洒》写出的是陈孝英作为知识分子的人格,一个不加掩饰的真实的中国当代知识分子。 我觉得,陈...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8-02-02/31017.html 发布日期: 2008年2月2日14时7分45秒 郁郁哉,温哥华的华裔文学...华。”弗雷德·华长于诗歌,其诗富有音乐性,善用各类象声词,词句跳宕腾摞,想像奇诞突兀。读其诗,宛如聆听一首活泼摇曳的即兴爵士乐。因他会吹萨克斯,有诗坛“爵士乐手”的美称。这种创作个性甚至保留在他的首部自传文本《钻石烧烤店》里。和一般传记迥然不同的是,作者没有采取单头、线性的叙事常法,而是花开多枝,分头表述。全书由一百多个断片组成,长者两三页,短者仅一行,时空切换任意,思维跳跃,人物登场、退场无规律所循,讲...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5-09-27/22110.html 发布日期: 2005年9月27日22时24分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