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339 篇有关 聂华苓 的页面,用时 0.121秒.

第1页  共17页

文艺青年、“80后”写作与“自我”的历史动能——周嘉宁小说论

   ...国大陆作家,与来自三十多个国家,拥有不同语言、族裔、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们,在位于美国中部爱荷华城(Iowa City)的爱荷华大学共处三个月。这个久负盛名的交流项目有很深的“冷战”历史渊源,1967年由聂华苓与保罗·安格尔夫妇创立,主要邀请对象为东欧、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的艺术家,初衷是在“冷战”时期为不同意识形态阵营的写作者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并了解美国文化。 自1979年中美建交,受邀前往“爱荷华国...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0-404625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26分27秒 万象为宾客 ——读潘耀明散文集《万象为宾客》

   ...是有关铁凝最传神的一面。 爱荷华对潘耀明的意义是转折性的。1980年后,潘耀明多次赴美参观访问,并于1983年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一个出版家的最初模样由“爱荷华心影”中成形。甚至可以认为,爱荷华、聂华苓、安格尔,以至与爱荷华有关的,其影响至今仍在延续。潘耀明等香港文化人呼吁奔走十九载,即将于2024年成立的香港文学馆,未尝不是昔日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遥远的投影与回响。从萋萋芊芊的玉米带到落叶与松鼠,以...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5时57分31秒 怀念|2024,长河不尽

   ...长空的璀璨的闪光,照亮了许许多多作家心坎,我们将永远带着您的嘱托和温煦的关怀,恪尽职责,为文坛发出一份光与热! 我们伟大的母亲,请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 潘耀明|一个撑起澄澈的文学天空的女人——怀念聂华苓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2/c404063-40367384.html 梁小曼(1974年—2024年11月13日) 在我印象中,小...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1/c404057-4039268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8日11时36分10秒 怀乡书写的总体脉络和主要特色

   ...怀念自然是对于文化原乡的怀想。 在海外华人作家眼里,乡愁不再只是对故乡、祖国的思念之情,还具有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白先勇以文化怀乡作为创作《纽约客》的思想源泉,写出留学生群体在文化冲突中的失落与寻找。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讲述一位华人在美国各地的游历过程,在漂泊的现实和稳定的回忆之中凸显怀乡之情的浓与烈。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在返乡留美博士的意识流动中,真切写出“无根一代”的苦闷和寂寞。 通过书...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4033-4040659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0日10时10分38秒 王占黑&顾拜妮:我想继续写喜欢的东西,通过劳动养活自己

   ...品,或者是发表了什么,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对你视野的一种影响,包括跟聂女士的这种接触,后续对你写作观、价值观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会在未来的写作当中有所显现,总之是一个挺好的机会。创办这个写作计划的聂华苓女士刚刚离去,我看了你发表在文汇笔会的那篇《女士的品格》,飞吻的细节很可爱也很动人,你写道“她似乎从没停下过主动向前的步子,也从没忘记要主动做出选择,触发改变”,本质上她也是一个步履不停的人,你认为一...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6/c405057-4040923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6日8时32分2秒 茅盾致赵清阁集外信札两通考释

   ...,用上万字来描写的,在影片中或许只要十几分钟,但原作的抒情的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场面,在影片中要处理得好,颇不容易,这要看改编者的本事了。”[11]87-88 值得注意的是,1978年6月9日,姚雪垠、聂华苓、安格尔、张葆莘、王晓薇在北京华侨大厦客厅见面时,也聊及《李自成》要改编成电影的话题,提及将由北京电影制片厂领衔此任务[12]164。这说明,此信不可能写于1979年9月7日。所以,信札初步估计其写作...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7/c419382-404040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7日10时6分35秒 迟子建《好时光悄悄溜走》:回忆,是与过往的重逢

   ...以回忆往昔生活为主要内容,第二辑与第三辑是作者周游祖国各地与世界各国的杂感,第四辑为两部长篇散文,《云烟过客》详述了作者的家族史,《爱荷华日记》呈现了作者在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交流学习的生活点滴,以及与聂华苓女士的交往日常。正如同名散文《好时光悄悄溜走》的书名所言,作者在追忆过往的同时,营造出了一种怅然若失的审美感受,恰如那些美好的日子,都已随时光悄然逝去。 弗洛伊德曾指出:“所谓童年期的回忆,实际上已经...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9/c404030-4039844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9日9时52分27秒 2024,那些远去的文化背影

   ...了,却融入宇宙的大生命中,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杨辛曾这样写道。 逝者如斯。谌容、杨辛、马识途、孙伯翔、石维坚、魏明伦、刘江、刘锦云、王铁成、邵大箴、乐黛云、张崇岫、付林、痖弦、聂华苓、叶嘉莹、琼瑶、谢芳……他们在2024年的旅途中挥手作别,却把永远的星光留给世界。 谌容:“我就是喜欢写作” 谌容1975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万年青》, 1978年出版长篇小说《光明与黑暗》。1979...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3994-403960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9时6分26秒 石一枫:现实并不精彩,对现实的看法更精彩

   ...篇小说奖等,作品入选年度“中国好书”、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好小说榜单等。 和石一枫对话的时候他已经“漂洋过海”去了美国,在爱荷华大学参加“国际写作计划”。 这个计划是一个蜚声全球的国际文学交流项目,创办人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夫妇在这里已经迎来了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名作家,中国作家莫言、苏童、李锐、余华、毕飞宇等亦在此列。 身处一个“异乡人”的世界,北京作家石一枫又重新回到大学时的生活,陌生的...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01/c405057-4006864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5时20分41秒 2024年12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

   ... 王霞芝 樊功生 齐建明 胡关炎 曹英博 张梅琴 李国华 赵英 刘军 王祝成 董冬 吴健 刘俊 王剑文 王一秀 封二 经典回放:聂华苓 封面、封底 卓巴阿太 澜沧江 《诗选刊》2024年第12期 卷首语 诗要妙趣横生,不能死气沉沉/桑克 当代诗坛·2024中国诗歌年代大展(下) 〉〉〉 1980年代 雪意掩埋了沉寂(组诗)/啊呜...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36741-403734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8日11时18分1秒 《诗刊》2024年12月目录

   ...待盛开 诗林撷英 陈传席 金伟 蒿峰 杜志勇 李伟亮 贺继彪 薛巍 甘草 王霞芝 樊功生 齐建明 胡关炎 曹英博 张梅琴 李国华 赵英 刘军 王祝成 董冬 吴健 刘俊 王剑文 王一秀 封二 经典回放:聂华苓 封面、封底 卓巴阿太 澜沧江

新作品#报刊在线#《诗刊》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4/c418926-4037542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6时35分58秒 一个撑起澄澈的文学天空的女人——怀念聂华苓

   ...夫妇的心血耕耘,这个小城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学城。在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期间,每天都有文学讲座、诗歌朗诵会、戏剧演出或其他艺术表演。 这是全球商潮声中葆下的一块文学净土,顽强地撑起一角澄澈的文学天空。 聂华苓来信说,保罗·安格尔离开后,她也从“国际写作计划”退休。但是她与国际写作计划关系从未割断过。她还经常为国际写作计划出谋献策,为其提供作家名单,包括中国作家名单,换言之,她并没有真正卸下国际写作计划工作...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2/c404063-4036738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2日10时24分41秒 那年,聂华苓畅谈“三生三世”

10月21日,突然传来“文坛慈母”聂华苓先生千古的噩耗。她老人家走完了即将满百岁的传奇人生,为世界文坛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沉痛怀念之际,思绪也将我拉回到2003年的年底。 那年圣诞节前夕,我接到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吴小燕博士的电话,她说聂先生即将抵达多伦多,在大女儿王晓薇家里过圣诞节。 王教授也在多大东亚系任职,其夫婿陆柏赫是德国驻多伦多的总领事。那时,我刚上任加拿大中国笔会的会长,文坛大咖驾到,千载难逢,马...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4/c404018-4034600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4日8时31分4秒 作家聂华苓逝世

   ...》、《一朵小白花》、《台湾轶事》,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鹿园情事》、《三生三世》等。《桑青与桃红》以多种翻译文字出版,并获“美国书卷奖”。 关于自己的一生,聂华苓曾写到:“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2/c403994-403445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2日12时9分42秒 驻校作家在中国:概念、评价与实践(1967-2001)

   ...任教授的,数年后与陈思和等创办了该校的创意写作硕士教育。其实,王安忆与创意写作以及驻校作家制度接触的时间远早于此。1983年,她随同母亲茹志鹃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参加国际写作计划,这个计划本身就是安格尔、聂华苓夫妇主持的驻校作家项目。这次出访时,王安忆29岁,正处于创作和事业的开创期,这段经历对她产生了深刻影响。时隔20余后,在加入复旦大学前,王安忆已是上海作家协会主席,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她说:“很向往...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0/c419351-4032433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0日9时54分25秒 张昌华:编辑生涯中的温情故事

   ...佛”。朋友笑而不语。当我接触先生后,我觉得他真像一尊普度众生的“佛”。 我是编“双叶丛书”时与萧乾先生结缘的。先生古道热肠,“双叶丛书”作者中,我国台湾的林海音夫妇、柏杨夫妇,英国的凌叔华夫妇,美国的聂华苓夫妇(未果),以及大陆的吴祖光、苗子、胡风夫妇都是由他介绍的。但他也是有底线的,我请他把钱锺书夫妇介绍给我,他说他与钱先生不太熟,弄不好大家尴尬。不过,他把钱锺书的好友舒展介绍给我,让我“曲线救国”(...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9/c404063-4032295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9日8时27分36秒 一个人与他的时代——解读潘耀明其人其文

   ...一届邀请的华人作家。他与吴祖光共享一个厨房,搭伙成为了忘年交。吴先生去超市买菜,他负责掌勺。这位吴大公子每趟到超市,买回大包小包的蔬菜、肉类,潘耀明就施展浑身解数,每顿饭都做出二菜一汤或三菜一汤。每次聂华苓和夫婿举行会餐,他俩都捎上两三个菜,有闽南炒米粉、豉油鸡或加上卤水蛋、卤肉,备受大家称赞。吴祖光临别时依依不舍,还特别给潘先生题赠了一首“报恩诗”。 关于潘耀明,太多的人写他。作为《明报月刊》总编辑、...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8/c404063-402803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8日9时47分51秒 汪曾祺“约稿”

   ...象》即是他的内心独白:“我并不是那样好为人序,因为写起来很费劲。要看作品,还要想问题。但是花一点工夫,为年轻人写序,为他们鸣锣开道,我以为是应该的,值得的。”多么古道热肠的一位老头儿,难怪美籍华人作家聂华苓说:“老中青三代女人都喜欢你。” 2024年2月13日,下午送儿子返校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8/c404063-402452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8日13时30分46秒 刘心武:茹志鹃对我的鼓励

   ...的深刻性醒人头脑,形式上的创新更光彩照人,有人说她成功地借鉴了西方最前沿的“后现代主义”手法,即“同一空间中不同时间的并置”,文本浑然天成,妙趣横生。记得后来见到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兴办“国际写作计划”的聂华苓,说起《剪辑错了的故事》,她一唱三叹。这篇小说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79年11月,中国作协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距1953年9月中国文协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已然26年(中国文协...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09/c404063-402321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9日9时52分45秒 钱锺书、梅益与夏志清一九八三的归来

   ...是感叹,认为这一现象欧美和日本都不可比,是“创纪录的”“世界第一的”,言谈中流露出喜悦。谈到当代小说,他说自己特别欣赏《人到中年》,创作风格细腻,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深刻。他仍然喜欢张爱玲、白先勇,不喜欢聂华苓,对她某些作品中的性描写颇有微词。 他也谈到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情况,说留学生在美国非常用功节俭。常常是三五人共住一个公寓房间。除了上课就是做功课、读书,自己做饭,很少去食堂或饭馆,也很少和同学之外的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7/c404063-402179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7日10时22分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