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88 篇有关 翻译腔 的页面,用时 0.145秒.

第1页  共15页

乡土题材主题创作的公共性及其悖论——关于《天露湾》的题外话

   ...的创造性”[5]。显然,《天露湾》是反其道而行之的,这部作品中的“和解”将文本导向了一种单纯而高亢的基调,一种和谐和圆满,而这一“和解”正是从自我认同的怀疑和重构开始的。 所谓“力戒了知识分子腔和小说翻译腔”,与“对家乡的农民怀着崇敬和感激的心情”是相辅相成的,在同一访谈中,陈应松又用另一种方式描述了《天露湾》的写作过程给他带来的自我革新:“我对故乡新的认知及感悟,就是用文字重新发现故乡,重新发现土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04030-4042965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4日9时19分43秒 当“新南方”的书写者相遇在南洋

   ...20多年里,她用英文写报告、写邮件;在家里,原非的先生不是华人,他们说英文。唯一用中文的地方,是和孩子说话。母语的本能当然不会消失,她仍然“不用脑子”就能读中国文学。但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稍不注意就写出翻译腔。她也会用“躺平”,但她自觉和这些近年诞生于中国大陆的流行词有距离。那英文呢?她自认表达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她写文学。她觉得失去了“原生态”。“那我要怎么写?” 引发原非新思考的,恰恰也是对谈上三位作家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03994-4042065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0日8时35分10秒 网络作家 PK DeepSeek,谁赢了?

   ...印象是什么?是否符合您的预期? 童 童:高效智能,能够理解提问者的需求。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用的资料助手。 牛 凳:源于一直保持的“好奇”天赋,我比较早就开始接触和体验AI工具。逻辑跳跃、浅层思维、“翻译腔”,是与“它们”对话时的最大痛点。但DeepSeek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推理清晰、语法自然,对中文语境的天生适配性和生成内容的流畅性,简直逆天了!无论是实用性还是本土化方面,DeepSeek都完全满足...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9/c404027-404214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9时12分23秒 索南才让:我把游牧的疆域从牧场转到文学里

   ...,然后才能输入到纸上,这种写法在最初还是挺困难的。一个人物在说一句话,如果我完全不知道那个人的状态和样子,就写不出来。所以我的写作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从画面到文字的转换,有意思的是这种写法后来被人诟病有翻译腔。比如我写一个草原上的男人或妇女在说话,我是无法想象草原上的牧民是怎么说普通话的,就只能先想象他们说青海方言,然后再用普通话写下来,这时候,可能是有种翻译的感觉在。这样的写法有优势,也有局限,比如说像...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5/c405057-403277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6时8分57秒 孙郁:京派文学的先锋传统

   ...雨斋”群落的风格,与《大公报·文艺副刊》作者群也是有别的。他的许多作品收集在1941年出版的《蠹鱼集》,1945年出版的《松堂集》和1947年问世的《甘雨胡同六号》。这些作品受西方散文影响很深,但又无翻译腔,是典型的北京新文人的低语,带出现代性的忧郁、痛楚和无法行路的不安几乎无所不在。早期冰心的短文,俞平伯的笔调,有过类似的声音,但似乎不像他那么余音袅袅,绕梁不去。他喜欢的作家,大约也带着类似味道,像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9/c404063-403229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9日8时25分43秒 优秀编剧稀缺,海外短剧“好本难求”

   ...的文字有无灵魂,这个东西很主观,也很难具体去描述。”张伟强调。 在海外剧本方面,张伟发现,常见的问题出现在台词上。由于对编剧的英文水平没有要求,中文剧本的台词常包含成语,翻译成外语后,台词会带有明显的翻译腔,就像我们看国外的翻译剧时,常会遇到“oh,我的上帝,为什么要把一头大象放在我的冰箱里”这样的翻译腔调。 当下,海外短剧市场正被加速“拓荒”,对优秀编剧需求也持续高涨。虽然“剧本荒”只是假象,但优秀剧...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8/c404027-4032254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8日17时16分46秒 文学历史改编的游戏诗学空间与困境

   ...穿着欧式板甲,杰洛特斩杀着狮鹫与狼人,艾泽拉斯横行着牛头人和地精……“3A”游戏中,中国的神话和历史完全缺席。虽然基于庞大的中国市场,“八国语言无中文”的尴尬现象已经消失,但想在“3A”游戏里听到没有翻译腔、内容接地气的中文台词依然是奢望,更不要说那些深邃的中华文化了。 这一切因为《黑神话》的出现成为了过去。当你在游戏中听到的不是“我膝盖中了一箭”而是孟浩然的“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当拦住去路的不是...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1/c404004-4031760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1日8时31分14秒 星辰与家园:中国科幻文学的探索与守护

   ...活体验的差别,我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这种不同会体现在科幻小说上。比如我的小说《魔镜算法》翻译成英文之后,我们会发现,西方人会想知道中国科幻人是怎么讲故事的,中国的科幻小说是什么样的,他们并不喜欢翻译腔的中国科幻小说。 江波:我觉得最大的差别就是他们用外文写作,我们用中文写作。因为语言是无法完全地翻译出来的,翻译的过程会丢掉很多东西。比如“故山松月”这个词,是化用了李白的诗,这个词怎么翻译都可能会丢...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5/c405057-402991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5日8时45分26秒 书写技术变革现实里人们的期许

   ...给艺术、法律等领域带来的冲击,回应技术进步论者的乐观设想。在未来世界,我们通过关键词搜索来自动生成文本,通过脑机接口来概览海量故事,文字媒介本身也面临合法性危机,这无疑是“文学终结论”的回响。小说戏仿翻译腔和新闻体裁,结尾处的一串小号字体显示阅读器的型号版本,直观地呈现技术变革给读写活动带来的影响。 现代病与文学想象 文学是勘探,是呈现,亦是疗愈。作家经由疾病叙事,观照人的身心状态。谢小灵《乡村医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6/c404030-402645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9时3分33秒 颜歌:到世界去与回故乡来

   ...0个故事,就是靠着这股语感支撑下来。对于接受标准语教育的年轻一代作家来说,他们深刻感受着口语、书面语的分裂,明明日常使用方言交流,落到笔头就成了标准汉语。方言渐渐被认为是土气的、不正确的,普通话和带着翻译腔的书面语则被认为是权威的、洋气的。他们在创作里不得不进行转化,不再使用双引号的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多了工整和意蕴,却失去了声音的嘈杂,变得都像作家自己在说话。他们的作品只能存活于纸面,不能停留于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3/c404030-4026230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4日8时55分56秒 徐则臣×张莉:以文学的方式参与世界性叙事

   ...客观存在的。我想做的是另外一种,那就是对话,不同人的对话,不同文化的对话,在对话中更好地发现自己,也更好地尊重对方。 中国叙事 张 莉 关于海外生活的书写,我注意到,其实你也使用了中国叙事的方法,没有翻译腔。你是在有意识凸显中国小说的主体性。 徐则臣 这几年我一直在做这种尝试。因为在系统地阅读古典文学,有一点不成熟的体会,想尝试对传统文学的叙事资源做一些现代转化。它与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巨大差异也提醒了...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3/c405057-402220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4日7时37分9秒 《上海文学》2024年第3期|徐闻见:不倒的巴别塔

   ...中文为工具的创作者来说,为了抵御这种语境的侵蚀,我在欧洲期间,也坚持写了一些散文、剧本和书评,试图保持着自己的中文输出。然而,当英语思维占据了大脑的主要思考路径,中文炼字的能力下降,行文中充斥着长句的翻译腔,显得啰哩啰嗦、词不达意,修改字句也变得磕磕巴巴,写作的过程明显艰难许多。 其实,“语言混用”在世界上的大多数语言中十分常见,但我们几乎看不到两种语言融合形成势均力敌的新语言。例如,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

新作品#报刊在线#《上海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7/c418962-4020476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9日8时38分24秒 带着问题意识进行辩证的批评

   ...“轻”,经由精细描摹转化成阅读感受上的“重”,才塑造了他独特的小说美学风格。也正是在以辩证批评解析优秀作品丰富性的坚持下,得到肯定的论述对象同时也暴露了可能的缺陷,例如对中国传统和现代文论的轻忽和对“翻译腔”语言风格的容忍。 或许更为关键的是,在执着的问题意识和辩证的批评方法的合力下,对中国当代小说叙事自觉的研究始终保持着与时代主题的对话关系,这也是未来小说叙事自觉应有的视野与坚持。作为艺术的文学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8/c404030-4019765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8日8时47分27秒 《繁花》原作者金宇澄:我一直懂得个人的作用非常弱小

   ...的意义或许就是,只有物的真实存在,才可以牢牢抓住自己的心智,不毁不坏。 柏 琳:你对笔记小说、章回体小说,旧式话本的喜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金宇澄:觉得传统叙事,常胜于千篇一律的西式面孔;小说来稿的翻译腔味道,也一直让人厌倦。有段时间重读旧书,慢慢产生这样的想法,再现中国式的“说”,叙事都化作断断续续的说白,大量的干货,语焉不详,其实一直到今天,也是国人可以接受的范围,我容易对这种“说”产生兴趣。记录...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3/c405057-4016490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3日14时30分0秒 分裂与融合——论班宇小说的两极性美学

班宇近年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杂糅的美学风貌,对此不少研究者已有敏锐发现。如刘岩指出,班宇小说“‘东北风味’的口语”和“‘翻译腔’的书面语”杂糅出“充满张力的多声部”[1];林喦指出班宇小说“新先锋”与“东北叙事”之间的杂糅[2];吕彦霖指出,班宇小说常出现“从现实主义‘猛跳’到现代主义的表意模式”[3];梁海指出班宇小说“现实主义底色”与“先锋叙事”之间的杂糅[4];谭复指出班宇小说“铁西故事”与“先锋叙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2/c404030-401638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2日9时26分43秒 为读者打开自然博物的纸上世界

   ...好在台下,于是想方设法辗转联系,力邀她翻译这本书。 “我读研究生时,导师给我推荐了《寻找我们的鱼类祖先》,它是我的学术启蒙读物,正是因为这本书让我选定了研究方向。”卢静坦言,这本书娓娓道来,要面临将“翻译腔”转化成人们平时说话的难题,于是她不断与编辑沟通、打磨。“希望这本书能为读者打开一扇窗,也许有一天它就会开花结果,引领读者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 本土原创让读者邂逅有趣灵魂 从2014年《时蔬小话》问...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17/c403994-4016044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17日7时51分20秒 优秀的文学翻译不能仅靠译者情怀

   ...同时伺候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原著“主人”要求译作越忠诚越好,读者“主人”则要求译作越符合自己的阅读习惯越好。这意味着译文不能对原文生搬硬套、却又能足够贴合,同时要让读者在觉察不出“翻译腔”的舒适阅读体验中领略原文的神韵和魅力。对难度堪称翻译天花板级别的文学翻译来说,更是如此。文风、语调、情感、意境……每一处都彰显着“两个主人”的挑剔。原著字里行间的意义要不多不少地传递给读者,更难的是...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3/c431803-4015174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3日8时51分32秒 立足本土深耕现实开创新时代文学的新气象

   ...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体力劳动进入农业机械化集群式生产的变化。相对于“神农架系列”的沉重和神秘,江汉平原富庶的水乡带来的更多是明亮的色彩,《天露湾》小说采用口语化方式,力求生活化,力戒知识分子腔和小说翻译腔,更倾向于书写那些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新农民形象。陈应松要写的是两代农民的命运,即以金满仓、洪家胜、袁世道、潘衷银为代表的老一代农民,和以洪大江、金甜甜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的新一代农民。他们穷则思变,变则...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9/c404034-4014915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9日8时40分40秒 雪梅:立足本土深耕现实开创新时代文学的新气象

   ...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体力劳动进入农业机械化集群式生产的变化。相对于“神农架系列”的沉重和神秘,江汉平原富庶的水乡带来的更多是明亮的色彩,《天露湾》小说采用口语化方式,力求生活化,力戒知识分子腔和小说翻译腔,更倾向于书写那些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新农民形象。陈应松要写的是两代农民的命运,即以金满仓、洪家胜、袁世道、潘衷银为代表的老一代农民,和以洪大江、金甜甜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的新一代农民。他们穷则思变,变则...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13/c404034-4011722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3日21时30分42秒 见证女性生命力量的奇迹

   ...身的光泽。 英文的语调似乎有一种音乐性的绵延,中文相比之下比较干脆,不是黏黏糊糊的,连缀有大量的形容词。这让我想起阿城的《棋王》,之前很多作家都是用西方的叙事方式来讲中国的故事,很少有作家用非欧式、非翻译腔的语言去写作。《棋王》出来之后,立刻引起大家的惊诧,有人谈到阿城的语言特别好,好在它很“瘦”。什么叫“瘦”?就是他做了减法,删掉了形容词。所有的形容词都可以用动词和名词的组合来替换,描写都可以通过叙事...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1/c405057-4010746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日7时50分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