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作品既符合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眼新时代日新月异的生活气象、艺术表现共同体理念的内容要求,又彰显了各族作家应该具备的文学情怀和时代担当。 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来说,我也在评审中回顾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和翻译经历。我深深认识到,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捍卫了祖国统一、推动了历史进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5/c404101-402991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6日9时33分12秒 学术研讨会|《中国梦境》:梦境中的情理与哲思...梦境》读书会”,让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人介入进来共同讨论,消化、转化《中国梦境》的思想,并通过研究者的再创造而形成一系列文章,以实现真正的学术增值。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刘凤娟教授也从自己的翻译经历谈起,对一字一词一句的翻译足以“折磨”译者良久之“苦”,以及完成译著并看到它正式出版之“甘”均能感同身受。刘凤娟就《中国梦境》的第一章分享了三点体会。第一,刘凤娟指出,西方的理性哲学传统强调logos...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0/c403994-4036556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0日8时58分31秒 “思想就像玫瑰的芳香从诗中散发”...不知您在翻译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一些特别的挑战和困难? 期待您分享其中的点滴心得。 邹兰芳:我以往翻译的作品如《日落绿洲》《埃米尔之书》《一千零一夜》等,故事性强、人物鲜明,且有历史文献作为参考。而这次翻译经历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诗人时代》是一部美学学术专著,融合了阿多尼斯对阿拉伯古诗、现代性哲学话语、诗人与政治、诗人与社会、朦胧与清晰等多方面的哲理性思考。为了更好地把握这部作品,我广泛阅读了相关资料,包括...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9/c404090-402807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9日7时17分32秒 以新的视野整理研究《格萨尔》史诗...去藏族有一句谚语,“岭仲(《格萨尔》)是人人口中的事”。当时有很多信徒和说唱艺人,他们要去拉萨、冈仁波齐朝拜,往往路过我们老家,晚上就聚在一起说唱。我们就在旁边听着,对史诗中的很多内容都有印象。 我的翻译经历对我的学术研究帮助很大。在24年的时间里,我认真学习和翻译马列著作,并通过翻译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因此,在学术研究中,我提出,应自觉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从事《格萨尔》研究,积极建构有中国特...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3/c405057-4026939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3日7时39分43秒 他用慢动作停留在敏感和阴柔里...刚推出,这一期间,他会在国内做一些活动。由于《撒旦探戈》那繁复、暗黑、铺陈、跳跃的“地狱参观指南”式的风格与体格,已成为翻译界人人侧目的“高难度”项目,余泽民在后记里对此也大吐苦水,说是“噩梦一般”的翻译经历,翻完就再也不想再碰了!“现在我真想跺脚、喊叫、砸东西、摔书,再也不想看到它!”简直就是一场虐恋,当然收获也是巨大和甘美的。这段时间,人人看到余泽民都是大谈《撒旦探戈》,或高叫说此书有致幻效应,或顶礼...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6/c404092-4026437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8时21分45秒 汉学家杜博妮:我为什么翻译《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行翻译,既有双语的专业素养,又有汉学家独特的文化眼光。此外,翻译何其芳的作品也影响了杜博妮后期的博士论文写作。 谈及翻译,杜博妮说:“人们在翻译过程中的经历是十分迷人的,我喜欢思考并书写这些经历,我对翻译经历的探求甚至比探究翻译的本质更加感兴趣。”2010年,杜博妮搬回了悉尼,她出版了一本关于“翻译领域”的书籍即《当代中国翻译地带:威权命令与礼物交换》。这本书不是一本翻译理论的书,而更像是一本历史书。在这...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1/c431803-401931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1日7时59分19秒 呂周聚《中国新文学中的美国因素》:太平洋两岸的跨文化对话...陈独秀未曾留学美国,却对美国文学十分看重,曾翻译过赛缪尔·史密斯赞颂自由的诗歌《亚美利加》并发表在《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二号上。必须承认,笔者虽然也较为熟悉陈独秀以及他的《新青年》,却忽略了陈独秀的这次翻译经历。 总之,我以为呂周聚关于美国文化中的自由主义文化影响胡适等人的研究,在探讨中国新文学的起因问题上又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也是以往较为学术界忽略的视角,仅此一点,该书的学术价值就值得重视。 近年来由于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7/c404030-4017521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7日11时8分25秒 当中国作家遇上世界青年...感受,讲述了对他们文学创作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和事,引起了德国青年的浓厚兴趣。作为将中国文学带到德国的主要德语译者之一,郝慕天也做了精彩发言。她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热爱,并结合多年翻译经历总结了中国文学在德语文学世界和英语文学世界里的境遇。学生们还就创作题材、故事取材、翻译技巧等内容与作家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师生共议中国文学 此次中国作家走进德国知名学府,不仅在世界文学舞台上...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9/c404090-4014198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9日8时28分19秒 “读与被读”:一次世界文学巡礼...同作者参差的文字水平,遇到这么干净清爽的稿子,真是又惊又喜。刘老师遣词造句十分精准,文稿基本上没有错别字和病句,能够感受到他对语言的尊重和严谨,无愧于文字工作者的身份。 这份举重若轻的功力,与刘老师的翻译经历不可分割。“诗歌与散文并重”“经典名著与当代新作并重”“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并重”“俄文翻译和英文翻译并重”是他翻译工作的四大特点,译著《三诗人书简》《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悲伤与理智》《俄国文学史》...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0/c404030-4013554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0日8时40分19秒 寻找地铁里卖书的“翻译家”...俄罗斯、泰国研修和旅游。 2020年,他步入退休生活,每月拿四五千元的退休金。 对他来说,出书纯属偶然。他曾主编《重庆翻译家》杂志,为《国际观察》《翻译往事》两个栏目撰稿,写他对国际问题的看法及过往的翻译经历。 后来,他把作品结集成书《翻译往事》,找到一家出版社,花费1.7万多元印了1000本。他很看重这本书,期待在“社会上引起一点反响”。 但他没想到,出版社有一天把书送到了家里,说不帮着卖书,只能作者自...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18/c403994-4009750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8日7时55分21秒 《广州文艺》2023年第9期|俞胜:忒瑞西阿斯...然患了重感冒,有些发烧!施密特先生,希望我没有给您的工作带来不便,祝您沈阳之行圆满!” 第一次来机床集团,刘思倩谁也没有记住,只记住了那位中年大叔施密特。刘思倩怎么也想不到,这一次不成功的德语口语翻译经历,却让自己成了蒲松龄笔下的狐仙妹妹,让一个年轻的后生失魂落魄。 那天,董洋手上拿着内径千分尺,就站在那台机床旁——刘思倩的“攻丝和套丝”就是在这里卡了壳的。 董洋是钳工,钳工手上要有一把娴熟的...
新作品#报刊在线#《广州文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3/c419881-4007681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4日8时35分23秒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文译者许钧追忆昆德拉:他的作品可以常读常新...中国更‘活’,既哲学,又贴近生活,又诗意。另外,此前的译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已经在中国受到了认可,因此不建议我改为‘存在’。” 迄今为止,这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销量已突破300万册。而重译本的翻译经历至今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一段故事。 “翻译可以说延续了昆德拉的生命” 初到法国时,昆德拉用捷、法双语写作。上世纪90年代后,他开始只出版法语作品。许多观点认为,昆德拉用“第二母语”法语写作的作品难以与他...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27/c404090-4004504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27日15时36分11秒 《人间大火》:社区生活里的情义与智慧...大火中的所有受害者都得到救赎,大团圆结局和传奇性特征无疑可以抚慰追更的读者。 但要理解《人间大火》的理想核心,还必须认识其女频文的属性和特征。缪娟作为女频网络作家的代表,从她的处女作——基于其法语翻译经历所创作的《翻译官》开始,就坚持以女性立场书写女性成长故事,并且十分突出女主人公人格上的自尊和独立,《人间大火》也是如此。女频文离不开言情,《人间大火》中的爱情依然是核心叙事,但缪娟笔下的爱情并非简单的...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4/c404027-3265070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7日8时28分54秒 薛庆国:努力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仅具有开创性学术意义,而且富有现实意义。眼下,薛庆国正在编写《阿拉伯文化经典读本》和《当代阿拉伯思想读本》。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潜心撰写一部《阿拉伯文化史》。 中华读书报:能否谈谈您的阿拉伯文学翻译经历? 您对阿拉伯文学怎么看? 薛庆国:博士毕业留校后,我意外发现纪伯伦的许多著作都未译成中文,便从国家图书馆复印了原著,迫不及待地开始翻译。此后共译了他的7部著作,包括散文、散文诗、诗歌、传记、书信...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29/c405057-3259637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3日8时37分58秒 哈维尔·马里亚斯:文学国王与幽灵...想了解自身,他们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丢失了探寻深层意义的生命激情。因此马里亚斯称他们是信使,而不是意义的创造者,他们是语言的工具,而不具有完整的主体性,他们是幽灵。 对译员形象的塑造显然与作家本人的翻译经历密切相关,作为翻译家的马里亚斯对语言有着特殊的敏感与思考,但有趣的是,马里亚斯的翻译观与他塑造的翻译角色的被动性截然不同,马里亚斯认为“译者是有特权的读者,也是一个有特权的作家”,翻译过程同时也是一个...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13/c404091-3256510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13日19时53分56秒 智利青年诗人塔米姆·毛林获得首届“大益国际写作奖”...还邀请到《我们的土地》译者、西班牙语翻译大家林一安以线上方式与观众见面,并举行“我们的土地——拉美文学四人谈”嘉宾对谈。林一安激情澎湃地为读者介绍了拉丁美洲灿若星辰的名家大师以及自己对拉美文学的阅读、翻译经历,并祝贺首届大益国际写作奖获奖作家,期盼大家以此为契机攀登更加辉煌的文学高峰。 塔米姆·毛林(Tamym Maullén),智利青年诗人,1985年生于圣地亚哥。创建PorNos出版社,创立...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3/c404090-3245412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8日9时6分59秒 王家新、傅小平:世界因变老而日益开阔,未来缩小了...译艺术,到了后来戴望舒译洛尔迦、穆旦晚年译奥登和叶芝,冯至译里尔克、卞之琳译瓦雷里和叶芝、王佐良译英美现当代诗,便渐渐体现出了这个“译诗艺术的成年”。 傅小平:这个过程,应该可以写一篇大文章。你的翻译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你觉得你自己的译诗艺术到了“成年”没? 王家新:翻译需要经验和历练。我自己在三十多年前就开始译默温、策兰,其间无论兴奋和挫折,对我都是有益的训练。如果说我的翻译后来有不断的进展,或...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15/c405057-3244708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16日8时29分16秒 致敬新时代的青稞美酒...首届全国国土资源题材短篇小说大赛优秀奖,《又闻狼嚎声》获2012“孙犁文学奖”第一届散文大赛优秀奖。十余年来,赵有年勤奋笔耕,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温暖的羊皮袄》,还翻译了多部藏文作品。汉文创作与藏译汉翻译经历,以及不断的学习借鉴,让赵有年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经验。 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时代风貌的呈现。赵有年的文学创作立足于自己熟悉的草原,深情描绘草原的发展变迁与牧民的思想情感,将鲜明的时代性和独...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09/c404101-3234860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9日12时25分11秒 刘文飞谈枕边书...需要灵感的事情,什么时候想译,什么时候不太想译,什么时候译得好,什么时候译得不太好,也都很难说得清楚,译诗是一件随性而为的事情。 中华读书报:您从事俄罗斯文学研究翻译四十年了吧?能否谈谈您的研究和翻译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每次选择翻译,是有规划的吗?选择翻译某部作品有怎样的标准? 刘文飞:如果从1982年初考取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攻读俄苏文学专业学位的时候算起,到如今恰好40年整!在这40年间...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28/c405057-3234259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29日8时8分33秒 “新中国·新文艺·新人物——中国文学的跨域世界观”学术论坛在南京大学举办...行了对比,兼及文学奖对文学生活与文学经典化的重要性。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黄荭以《人人都爱<小王子>:一个超级IP的周边、衍生和世界传播》为题,以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的代表作《小王子》为例,结合自身的翻译经历,从周边文创等跨媒介角度论述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和经典化。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李章斌的发言《走出语言自造的神话》从语言中心论角度切入,探讨80年代以来新诗写作的潮流与当代反思,认为应当走出语言的内循环,在张...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21/c403994-3226042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21日15时47分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