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从审美视角具体考察了当代乡土小说美的形态、美的观念和美的艺术表现。作者不仅对当代文学审美观念的流变、审美形式的流变以及乡土小说的地域性问题、方言问题、大众接受问题等作了精当论述,对代表性作家作品的美学风貌也作了细致分析。这种审美分析的独特意义,正如他所期待的那样,不仅能够促动学术界对乡土小说审美问题产生更多的讨论和关注,使乡土小说审美理论能够更系统和科学,同时还能够影响到乡土小说的创作界,启迪作家们创...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04030-4043545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9时15分23秒 中国芭蕾史上的标杆之作...史见证人。今年,为纪念《红色娘子军》首演60周年,中央芭蕾舞团特意安排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和巡演,其中包括到红色娘子军的“出生地”海南的巡回演出。在不断复排和巡演中,这部舞剧始终保持了其原有的经典艺术的美学风貌和精神内核,这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也是对红色娘子军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对中国观众来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与一般的艺术作品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它以高度专业化的艺术创造力与臻于完美的艺术表现力告诉我们,...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30/c419389-4035016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30日8时47分39秒 从“无尽永前”到“无界永在”——试论近年文学写作的空间转型...如东北“荒寒”的现实,锻造了这里人们直爽、热情、粗放的性格。在这个意义上,新东北文学不仅是特殊社会历史的产物,更是地理意义、自然意义上的空间产物,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坐标中,新东北文学最终呈现出其独特的美学风貌。 二 在《作为一种文化症候的“地方”》一文中,李浴洋曾提出一个问题,即都市研究是否也属于地方研究,“比如,同样以上海为对象,当我们使用‘海派文学’的概念时,无疑内置了地方性的角度。但说到‘上海摩登’...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3/c404030-4028349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4日8时44分30秒 话剧《向延安》:诗意谍战剧致敬“无名”英雄...编剧、李伯男导演的大型谍战话剧《向延安》近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这是一部很特别的红色题材戏剧作品,以小人物视角切入,在革命史诗和市井传奇之间自如穿梭,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巧妙交织,以一种现实主义叙事诗的美学风貌,将主旋律的创新表达上升到了新高度,也深深吸引新一代的年轻观众为之心潮澎湃,由衷感动。 话剧《向延安》作为“海飞谍战世界”中首部登上话剧舞台的作品,延续了作家海飞一贯以来“人性叙事”特点,将原著26万...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2/c419389-4026868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日8时36分12秒 《在钢铁中发芽》:“成为一枚种子还是成为一片土地”...和意义这一庞大而壮观的终极命题所转化。 即便在文本中反复叩问精神性的议题,《在钢铁中发芽》表现出一种更具现实主义的审美品格。纵观西元之前的《疯园》《黑镜子》《十方世界来的女人》等代表作品,在叙事样态和美学风貌上都有独特的思考和追求。而与《疯园》情绪与梦境的不断堆积、《黑镜子》叙事陌生化和恣肆的诗性相比,《在钢铁中发芽》所采用的叙事策略更为平易、扎实,风格更为浑厚、凝重: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深刻洞察与生动再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7/c404030-4026550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7日9时1分59秒 这个丹麦大师最早提出了“作者导演论”...914年的《神秘的X》,让今天的观众看到110年前北欧电影已然成熟的叙事,它出现在上海的影院里,也让导演本杰明·克里斯滕森从电影史的课本进入普通观众的视野——默片时期,他的个人风格影响了早期北欧电影的美学风貌,成为后来被视为丹麦电影“一代宗师”的德莱叶在年轻时的艺术导师。早在1919年,欧洲和好莱坞的电影叙事体系初见成型时,克里斯滕森提出电影导演工作的本质是“用影像写作”,这是电影行业内最早出现的“作者导...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8/c419388-4025874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8日8时26分37秒 邓一光《骨头城堡》兼论其他:落寞者内心的柔软...内心所指认的那座国际化城市画像。这难免不让人想起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那句名言,在深圳,身处时代洪流的形形色色的个人的悲欢离合,是他最在意的,他的城市文学书写,呈现出极富中国式后现代意味的独特美学风貌,拓展了中国当代城市文学的边界。 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能够更加体察邓一光的《入侵物种》《风很大》《如何走进欢乐谷》等流浪猫狗题材的系列小说的良苦用心。尊重并捍卫每一种生命的权利,本应是每一种生命相吸的自...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02/c404030-4024858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日20时56分45秒 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成为小说“主角”...,并将其视为人生修行的过程,不免让人联想到“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的三重境界。这种极富中国特色的哲学思辨,与“玉”这一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的意象相得益彰,共同营构出独特的东方美学风貌。 三、“匠师精神”的彰显 “工匠精神”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这里以“匠师”代“工匠”,一方面是考虑到前者的范围要大于后者且能完全涵盖后者,“匠师精神”更具普泛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汉语中“师”往往指向...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4/c404034-4022266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4日8时58分16秒 辩证看待地方性写作风潮的价值...完美描述、打包送入历史的概念。”也就是说,对于“新南方写作”,尚有诸多“还没有来得及”考察和认定的因素,尚未树立起它的标志性作家和代表性文本,甚至还来不及梳理能够被普遍认可的“新南方写作”的基本特点和美学风貌。这个概念提出的意义,似乎主要在于以“理论先行”来引领“新南方”区域作家的写作,提示他们更加关注地方性现实、历史和记忆,彰显地域写作的独特审美个性和精神内涵。因此,“新南方写作”并非一个总结性的理论概...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0/c404030-4019936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0日8时57分38秒 张学昕:班宇论...一位作家做出审美选择和判断的情感、伦理前提。这些,早已经构成班宇写作的精神与逻辑起点。其实,近年来我在对许多东北作家,包括迟子建、阿成小说创作的思考和研究中,就注意到当代北方作家在精神气质、文化积淀和美学风貌上与南方作家存在的明显差异性。北方,或者说东北,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的场域,生活于其中的作家在审美叙事过程中所呈现的性格“内核”和“硬核”,在很大程度上似乎更加率性。而那些象征的、隐喻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9/c404030-4019845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9日8时46分11秒 分裂与融合——论班宇小说的两极性美学班宇近年的小说创作呈现出杂糅的美学风貌,对此不少研究者已有敏锐发现。如刘岩指出,班宇小说“‘东北风味’的口语”和“‘翻译腔’的书面语”杂糅出“充满张力的多声部”[1];林喦指出班宇小说“新先锋”与“东北叙事”之间的杂糅[2];吕彦霖指出,班宇小说常出现“从现实主义‘猛跳’到现代主义的表意模式”[3];梁海指出班宇小说“现实主义底色”与“先锋叙事”之间的杂糅[4];谭复指出班宇小说“铁西故事”与“先锋叙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2/c404030-401638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2日9时26分43秒 《我在人间,挺好的》:从火焰中取出黄金...简单但又不俗。鲜活简洁的语言背后渗透着诗人更多的关于人生的思考。敕勒川正是在生命个体的不断修炼中,一次次从生活的火焰中取出黄金,通过持续的诗歌练习和坚守,不断维护汉语诗歌的品质,这也成就了其诗歌独特的美学风貌和深远的生命境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1/c404030-4013640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1日22时35分5秒 事功可为情...放了下来,接烟却不点烟,折射出老秦夹在两人中间都不想得罪的微妙心理,体现了作者洞察人心幽微处的能力。正是这类有滋有味、汤汤水水的细节滋养了小说的真实性,成功将乡村大历史化为个人小叙事,呈现出日常生活的美学风貌。 这种对于细节的精准捕捉与细腻白描,离不开作者沉潜老道的笔力。比如,小说描写汪老汉脑子糊涂后,躺在院子里说胡话。“风呼呼的,吹得门前的塑料纸哗哗的,吵闹得狠。白色塑料纸被掀起来,露出几根木头。那...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5/c404030-4013241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5日15时11分4秒 金春平:在文学批评中寻找理性的力量与人性的光亮...家展开多元化探索构建的“文学原型”。因此,以地域来命名文学的合法性,既要考察其命名理论能否增殖,又要观照其文学实践能否持续,更核心的问题是,判断它能否在文学史、文学现场和文学未来当中提供新的思想质素、美学风貌和主题精神的“典型原型”,以此开拓中国当代文学的地理版图,在文学发展演变的冲决当中,始终葆有命名内涵的拓展性和文学流脉的延展性。 批评观:让文学批评的“越界”成为回归文学批评疆域的最好方式 周:你在批...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1/c405057-4013006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5日7时52分36秒 表现创作者对生活缤纷多姿的发现与感受...》等均以新鲜的选题、创新的视角从生活小事、普通人身上挖掘人性的真善美、透视生活本质,展现了基层创作者对生活缤纷多姿的发现与真诚真实的感受,呈现了当下小戏小品创作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的创作立场和多元的美学风貌。 “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一种信心。”崔伟表示,小戏小品在发现与表达生活上更少羁绊和束缚,更有利于创作者“表达力”的绽放。与此同时,对于参演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的一些创作题材过于集中、作品艺术风格有同质...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7/c404003-4012618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7日8时12分51秒 “农民军人”在“农家军歌”中的嬗变与演进——兼谈文清丽创作和《从军记》...表的一批“70后”“新生代”青年军旅作家开始崛起,一度活跃于军旅文坛上,一定程度上为当时的纯文学写作起到了支撑作用。“新生代”的创作最初集中在军旅中短篇,这些作品显示出迥异于老一代军旅作家的叙事范式和美学风貌,在新的时间语境下试图构建独立的美学追求。 李亚、王棵、曾剑、卢一萍、曾皓、朱旻鸢等作家都曾写过以农民军人为表现对象的小说,其中一些作品并未直接点明主人公的身份,但与农民相似的心理机制、乡村挽歌式的小...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5/c448915-4007892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5日18时51分5秒 “家山”之重,或重于泰山——《家山》...某种哲学的视界。 在这里,我之所以重提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古炉》和《山本》,不仅因为王跃文的这部《家山》在叙事形态上与前者非常接近,更重要的是,这几部长篇小说体现出一种不谋而合的、近似的叙事美学风貌。《家山》的叙述,深深地呼吸着地气,紧紧地贴着人和自然的原生态,文字切入存在世界的肌理。确切地讲,王跃文深掘“形而下”世道人心的隧道,描摹人在自然与社会、国家与家族的多重网络之中,以及人的存在状态在这...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2/c404030-4007585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2日9时26分28秒 一个“哀”,两种美...花瘦。”从中不难觉出,无论写得多么愁苦和悲伤,作者也不沉溺其中难以自拔。甚至,有时透出的更是一种悲壮意味,有一种悲壮之美。重复一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文质彬彬、不温不火、若即若离……既是中国经典美学风貌,又是一种人格修为。说到底,没有人性之美、人格之美,其他这个美那个美都是扯淡(讲粗口了,抱歉)! 相比之下,日本审美则有时超乎常规,“乐而淫,哀而伤”。穷形尽相,走火入魔,含有毁坏性。如本居宣长打...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4/c419926-4006260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4日7时58分51秒 新时代文学的一次高峰集结与检阅...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五部获奖作品能脱颖而出,是作家实力、作品水平和历史机遇的合一,也从侧面反映了这几年长篇小说的整体思想纵深和美学风貌。获奖作品涉及不同主题、题材,艺术形式也迥然不同,既体现了新时代文学的丰富性、时代性和当下性,也体现了生机勃勃的新时代文学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的审美使命担当和审美取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14/c404030-4005638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15日8时44分27秒 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达...,给观众带来独特的沉浸式环境体验。重点展示富有地缘文化特征的非遗文化,尽力挖掘传统工艺的独特创作过程和传承故事,关注文物背后引出的人物命运和人文关怀,让观众观摩到了真实的非遗大师及工艺物品和工艺流程的美学风貌,很好地体现了文物的审美价值,并为文物“活起来”提供了传播渠道。略有遗憾的是,该剧在一些细节上的处理欠妥,剧情逻辑不够严谨,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略显刻意。此外,专家建议,未来在制作海外版时,可以将摄制组...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9/c419388-4003880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9日8时41分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