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46 篇有关 美国汉学 的页面,用时 0.147秒.

第1页  共3页

“为不同文化交流理解贡献力量”

日前,以“美国汉学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发展”为主题的美国汉学家大会在山东青岛举办,来自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10余所美国高校的17位汉学家与中国数10所高校的百余位学者与会,展开了一场高水平的对话与思想碰撞。大家一致认为,“汉学家应当积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成为沟通不同文明的桥梁”。 旧友新朋重聚中国 “时隔4年再次回到中国,见...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5/c404090-402923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5日8时21分16秒 《论语》的欧美早期传播史

   ...848年第一版,1883年修订版),是美国人完成的第一部关于中国的综合性学术论著,书中的第11章《中国经典文学》就包含“《论语》”“孔子生平”“儒家伦理体系的特点”等内容。张源认为,该著作是真正意义上美国汉学的开端。 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波波夫(П. С. Попов)在1910年出版的译本《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格言》,标志着俄国儒学史研究正式开始。在翻译时波波夫力求简洁、准确,将自己和其他译者的译文进行...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3/c442005-402221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3日16时5分41秒 房兆楹的学术人生

20世纪40年代,一批从事中国文学、历史等研究的华裔学者赴美潜心于中国文史研究,他们为美国的汉学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美国汉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房兆楹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明清史、近代史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是闻名海内外的历史学家、文献学家。 房兆楹,字肇颖,别名兆颖,1908年生于天津,祖籍山东泰安。1928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数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30年,毕业于武昌文华图书...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22/c404063-3259147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22日8时3分58秒 李丹:大声说出被围困的话语——我的批评观

   ...争夺话语权的压力和用心,这一逼仄的现实空间是《文化批评三调》诞生的一个主要背景”。由此,他进一步发现孟悦看似和学术前辈艾尔曼、柯文等持有相同的反对殖民和霸权的价值立场,但“其价值立场方面的原因恰恰与其美国汉学的先导者们全然不同”③。在对孟悦的这篇学术述评中,李丹也坚定明确地表达了他所秉持的现代性价值观和对个人主体性的信念,对海外汉学语境、背后学术机制的分析以及某些观念对中国现实的契合度的反思颇中肯綮。同时...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14/c404030-3252613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15日9时36分54秒 欧、美汉学何以发现不同的“文学上海”

   ...来自法国的异国情调,突破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范畴,显示出中国文学的多样化与丰富性。现代派小说中的新女性是现代的产物,在文学与音乐方面有明显的世界性品味,这样的女性在大多数五四新小说中是没有的。尽管当代美国汉学的主力为旅美华人,美国的中国现代派小说研究却吸引了不少非华人学者的加盟,其中不少都有跨文化背景。 欧洲在这方面的研究规模虽不及美国,但他们善于发现中国小说家与欧洲的联系,擅长在世界现代主义文艺思潮...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12/c442005-3247236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12日7时33分53秒 傅汉思与沈从文——跨越半世纪的恩与报

   ...恩报,傅汉思精心策划组织了沈从文的美国之行。沈从文文学借讲座推广、小说再版、读者与谈等各种形式,进一步走进美国并走向世界,最终促使沈从文在1983年正式获提诺贝尔文学奖。傅沈二人的“恩”与“报”推动了美国汉学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为中西文化交流添加了最佳的注脚。 (本文作者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26/c404063-3243066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26日8时5分40秒 缓之:求其友声三十年

   ...,小盾兄很兴奋,说他有一个学生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希望我到他们学校讲一讲。就这样,那年的11月20日,我乘车前往南京,转道抵达扬州。三天的时间里,我做了三场讲座,一是“我看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二是“美国汉学研究机构、藏书、期刊及近五年研究成果一瞥”,三是“别求新声于异邦——近年永明声病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介绍”。讲课之余,周广荣、何剑平两位同学陪我参观了瘦西湖、大明寺、西园、平山堂、个园、何园等扬州名胜古...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10/c404063-3232750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10日8时28分23秒 找回现代文学研究的“魂”

   ...时提出了要警惕“越位”带来的“无效”阐释,即“思想史热”越来越脱离文学特质的趋向,可能消解现代文学的学科基础的倾向。针对现代文学研究的“汉学心态”,反思了“对海外汉学经验生吞活剥,一味模仿汉学(尤其是美国汉学)研究的思路”。《现代文学研究的“边界”及“价值尺度”问题》一文曾引发学界的关注,他在文中呼唤要找回现代文学研究的“魂”,强调研究者既要回归学术本体,又不脱离现实观照,积极回应并参与当代文化建设。这些...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22/c404030-3223294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22日8时56分28秒 西方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接受屏幕:特点、成因及对策

   ...ciety) 亚洲电影研究学会 96 21 美国汉学研究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美国中国研究协会 ...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04/c434900-31955989.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4日16时45分9秒 《哨鹿》:复调结构的香港前史书写

   ...内心世界的还原,来重构历史现场图景、还原历史面貌的写法,在西西这本书里,同样被运用得炉火纯青。尽管不能确定西西在写《哨鹿》之前,是否读过史景迁的这三本书,但从《哨鹿》的内容来看,其深受包括史景迁在内的美国汉学研究写作手法的影响,确实是清晰可见的。 跟对于乾隆皇帝的宏大叙事相比,在阿木泰这一家三口的故事构建上,西西更可谓是设计精心。王阿贵是汉人,死于因耕作土地被圈之后的煤窑塌方;阿依吉伦是鄂伦春人,却因...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27/c404030-31876495.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27日8时54分10秒 刘宁:做学问就是要解决难题

   ...—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在国内似乎不言自明的意义,在国外却变得时时需要去思考。 刘宁深知,在“失重”中重新找回中国传统文化的“重量”,需要更加艰苦的努力。她如饥似渴地学习国外学界的成果,翻译了50万字的美国汉学名著《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她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中国文化的某些问题,是如此重要。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不久,刘宁就将研究的重心转向“百代文宗”韩愈。 韩愈古文包含着...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14/c405057-3178188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14日6时36分48秒 三月光明书榜

   ...年,这一本关于世纪交替的小说,由五个风格迥异的章节,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叙事体。 09 《申不害:公元前四世纪中国的政治哲学家》 [美]顾立雅 著 马腾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美国汉学元老顾立雅研究申子的著作,该书认为申子之道既与道家旨趣有殊,亦不重赏刑之法而非商韩式法家。这种非道德而务于政治术的哲学,终究对中华帝制政府意义深远。 10 《穿城观影:中国当代影像的空间生产与...

书汇#图书排行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401/c404069-31657381.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1日10时14分44秒 《芙蓉》2020年第1期|祝勇:在故宫书写整个世界(2)

   ...化的世界没有带走十年前的麦田,那样我就可以带着酒和话语,回来。 十三 去伯克利,我是冲着一个人去的。他就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魏斐德,他的《洪业——清国开国史》我至为推崇,他与史景迁、孔飞力并称“美国汉学三杰”。可惜,由于受伤,我先休息了三个月,接着又因手术而躺了三个月,终于到美国时,魏斐德刚刚因肺癌去世。 但在美国,我遇到许多“贵人”,从生活到研究、写作,他们给我提供许多帮助,比如作家林文月、喻...

新作品#报刊在线#《芙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227/c418986-3160672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3月9日8时38分2秒 “汉学研究大系”首批新书问世

   ...研究》《美国汉学家卫三畏研究》(上下)《日本诗经要籍辑考》(上下)《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英语世界的<易经>译介研究》《英语世界的南戏传播与研究》《中国文学翻译与研究在俄罗斯》《客居美国的民国史家与美国汉学》《中国文学在法国》《法国作家与中国》《<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澳新汉学史》等14部作品。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021/c403994-31411715.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21日11时31分48秒 “汉学研究大系”专家学术咨询会在京召开

   ...列国汉学史丛书”、“中国文化经典与名人传播研究丛书”、“汉学家研究丛书”、“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丛书”、“西学中医丛书”等五个系列。“列国汉学史丛书”目前已经出版了熊文华的《英国汉学史》《荷兰汉学史》《美国汉学史》,严绍璗的《日本中国学史稿》,阎国栋的《俄罗斯汉学三百年》,许光华的《法国汉学史》,刘顺利的《朝鲜半岛汉学史》,张勇奋、白桦的《意大利汉学史》等十余部;“中国文化经典与名人传播研究丛书”已出版江岚...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116/c404090-3040360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16日7时16分34秒 周毅 张定浩:诗是可以解释的——由《取瑟而歌》谈起

   ...有办法,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比如在音律知识方面的欠缺。 周:你强调古典,同时又批评了当代诗歌中的新古典风尚。对当代诗人的古典学养,你的一些形容可称“惨烈”:“众多信誓旦旦的新诗写作者借助通俗读本和美国汉学所想象(或曰‘重新发明’)的诸传统”,“仅仅只通过文学作品的翻译来感知西方文明,主要只通过集部来感知古典中国”。 张:新古典很多时候是伪古典,因为没有上抵先秦古学,所以只能在辞藻、意象或肤浅的社会...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02/c405057-30099460.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9月17日15时53分28秒 宋念申:研究历史最终是为了解释现在

   ...……这种讲法会造成很多问题,比如说,经常会以一种“遗产争夺”的方式去呈现,某某事件究竟该归到哪个国家的历史?但其实人类的常态就是流动的、跨界的。 南都:在美国做东亚历史研究的优势在哪里?你觉得当代美国汉学有哪些新趋势、新方向对我们有所启发? 宋念申:美国的亚洲研究,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当时非常突出的一个特色就是加入很多社会科学的方法和体系,这是它非常大的贡献。它有一个清晰的指向,即历史研究不光...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23/c405057-3016434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23日11时20分3秒 张西平:问学于中西之间

   ...期宗教与哲学交流史》《传教士汉学研究》《欧洲早期汉学史》等著作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2005年,郝平校长的到来,对张西平和他的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产生了重要影响。郝校长是学历史出身,曾经留学美国,对美国汉学十分熟悉,因此他完全理解海外研究中心的学术价值,并拨专款支持中心的发展。在北外65周年校庆上,郝校长正式提出“北外新使命——将中国介绍给世界”的口号,并将汉学中心的工作,从学术研究层面,提高到学校发展...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613/c403994-3005438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13日8时38分1秒 苏文健:美国华人学者的中国文学整体观

   ...跨界意识与研究观念,站在一个宏阔的历史视界里,试图打通在时间纵向的人为分野、打破在空间横向上的地理疆界,促进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18)的形成与建构。 三、作为现代汉诗研究方法的整体观 在美国汉学的学术建制中,中国现当代文学包括现代汉诗往往作为一个文化整体被研究。由于美国华人学者的流散身份和立场策略,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的概念包含着复杂的身份认同和文化政治问题,涉及诸如时间、地域、语言和族...

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314/c404034-29867844.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3月15日0时34分13秒 老舍在 1949 年前后的抉择

   ...亩平均分了一次,大家拿过去种了点迷树;在迷树长成之前,大家只好饿着。工人呢,甘心愿意工作,可是没有工可作。还得杀人,大家以为杀剩了少数的人,事情就好办了;这就好像是说,皮肤上发痒,把皮剥了去便好了。”美国汉学史家史景迁为此评论过:“对于一个曾著书辛辣嘲讽‘大家夫斯基主义’,并明确认为激进革命者善耍手腕的人来说,决定回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关于这一“历史污点”,老舍回国后在开明版《老舍选集》中主动...

文史#文史钩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226/c404063-29729664.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2月26日11时40分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