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327 篇有关 网络性 的页面,用时 0.201秒.

第1页  共17页

网络文学“经典”应具有鲜明链接特征

   ...是个伪命题。另一方则认为,网络文学的流动性与经典性是可以兼得的。这些讨论可以视为学界对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与“文学性”“经典性”相关问题探讨的延展。例如,邵燕君认为对网络文学的“经典性”的讨论需要从“网络性”的角度展开。同时,她倡导一种“介入式”的研究,要求研究者深入网络文学现场进行观察。这为讨论网络文学经典,提供了切实的路径。 事实上,学院派推动中国网络文学的经典化行动,在这场讨论之前就已经展开。欧阳...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27-4046867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6日9时22分20秒 标准扩容不代表网络文学难出经典

   ...才代表网文发展方向。她提出网络类型小说经典标准,即典范性、传承性、独特性和超越性。而在讨论这些具体标准时,“既要参照‘经典性’曾经穿越‘口头文学’‘纸质文学’等多种媒介形式的‘共性’,又要充分考虑到‘网络性’和‘类型性’的特性构成”。单小曦也认为“媒介性”应为文学四要素之外“第五要素”,且居于中心位置。但他同时指出,机械印刷和集体化文学生产、播放型电子媒介与大众化文学生产、网络媒介与实时交互性文学生产多...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4027-4045916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8时59分49秒 肖映萱:历史、丛林与权力关系中的女性——古代言情网络小说的“反言情”主题

   ...一些新的三国题材影视剧,如电影《赤壁》(2008、2009)、电视剧《三国》(2010)上映/开播后,也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同人圈的人物塑造。 [7]高寒凝:《小径分叉的大清:从“清穿文”看女频穿越小说的网络性》,《南方文坛》2021年第2期。 [8]李轶男:《“历史正剧”的诞生——九十年代与〈雍正王朝>的历史政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2期。 [9]同上。 [10]蓝莲花:《千帐灯·后记》...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04027-4043545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9时16分19秒 桫椤:尝试将理论的灰度调亮一点

   ...统文学评论。对进入新时代以来的中长篇小说的关注,使我持续保持了对小说艺术在媒介和时代变革中不断嬗变的警觉,这也为我的网络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照系。顺着文学的社会功能路径去思考时,我对于把消费性、网络性看作网络文学的本质属性,将在消遣娱乐中让读者感到“爽”看作网络文学的唯一作用,深表怀疑。因为除非作品没有主题,否则没有哪一种文学形态、文学样式不负载思想价值。而在发挥社会效用方面,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又...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4/c404033-4041209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4日8时23分33秒 工业题材的网络文学表达

   ...度依赖重生、赋能、金手指等特殊“技能”,试图用超现实的手段解决现实问题,“爽感”“网感”增强的同时,“现实感”却大大削弱,致使作品不可信、不耐读。对网络小说来说,“爽”是应有之义,而关于如何在不背离“网络性”的基础上提高写实能力,作品进行了有益探索。在“爽点”的设置上,小说也有自己的“金手指”:刘建为了建设银西高铁,与即将结婚的伴侣分手,工作上又面临种种挫折和阻力,被人构陷调离建设部门,遭遇个人的“至暗...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6/c404027-404032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6日9时43分57秒 天瑞说符《我们生活在南京》:世界科幻的中国情怀

   ...世界奋力高喊:Hi——!”再如,交接密钥的核工作组长肩负着拯救全人类的恢宏计划,但他却说:“拯救那个姑娘,再拯救这个世界。”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我们生活在南京》能有效融合情感自由与理性自律,在坚持网络性与科幻性的同时,也落回至对“人”的理解与信仰层面上,从而呈现了世界科幻的中国情怀。 最后,当我们在谈论“网络文艺”时,不仅要面对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视野,思考其文学价值、文化使命;也要面对文化市场、数字...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2/c404027-403942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日9时8分51秒 网络文学批评的四重视野

   ...、数码人工环境论,随着研究界对网络文学生产现场及其发展过程的了解日益深化,技术自觉已经成为开展网络文学批评实践的基本要求。目前,网络文学研究界已普遍意识到媒介转型与网络文学的深刻关联,并以“网生性”“网络性”“新媒体性”“数字文学”等概念试图抓住网络文学的根本属性,“交互性”“虚拟性生存”“数据库”“游戏现实主义”等成为概括网络文学主要特点的常用术语,而“计算语言学”“远读”等数字人文批评方法也开始在网...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9/c404027-4038544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9日9时53分40秒 从新媒介文艺到新的大众文学

一 媒介融合的案例表明,媒介性不只是网络性也是当代性。事实上,随着互联网催生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学自身开始主动寻求自我更新的渠道 文学与媒介的话题早已不再新鲜,自文学诞生起,就必然有其依托的物质载体。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漫长历史中,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传播与接受,都呈现出单向度和静态化的特点。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面:作家不再是“闭门著书、离群索居的个人”,而是频繁出现在各种自媒体平台里的“生产...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3/c404030-4034531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3日9时13分12秒 从新媒介文艺到新的大众文学

一 媒介融合的案例表明,媒介性不只是网络性也是当代性。事实上,随着互联网催生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学自身开始主动寻求自我更新的渠道 文学与媒介的话题早已不再新鲜,自文学诞生起,就必然有其依托的物质载体。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漫长历史中,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传播与接受,都呈现出单向度和静态化的特点。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种局面:作家不再是“闭门著书、离群索居的个人”,而是频繁出现在各种自媒体平台里的“生...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3/c404033-403449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3日7时23分58秒 网络文学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化传播

   ...媒介文学,其创作生产机制也更契合各国网络读者的互动需求和社交需求,更能与其他网络文艺形式相通。作为世界范围内类型小说生产的内容高地,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是全球文化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适应网络性、开掘网络性、发扬网络性从而满足网络时代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结果。 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进行 过去30年来,伴随亚洲一些类型文艺作品进入世界市场,海外网络空间诞生了相应的爱好者网站。网友们在交流...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25/c404027-4004273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9时19分49秒 "网络文学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暨白金作家血红现实题材作品研讨会"顺利召开

   ...景。 周敏认为网络小说的爽感强调个人掌控和超量满足,而现实题材应贴近生活,控制欲望,体现现实文化价值。血红的作品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对网络文学有长远影响。 谢尚发认为血红的网络题材小说有显著的网文特征、网络性的现实和缺乏个体性,并建议加强结构设计,以提升作品的吸引力和阅读体验。 在评议环节,高翔认可了血红的现实题材小说展现的强烈的网感,包括爽文叙事、超量快感和口语化语言。建议包括加强IP化推广、增加细节和...

网络文学#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9/c404023-403232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9日9时57分41秒 文学新力量,与人民共情共鸣

   ...国的重要文化空间和艺术符码。 新文体与新追求 主持人:出生于2002年的网络文学作家郑义存,是此次青创会上最年轻的参会代表。他说,网络文学每日更新的压力和读者的即时反馈,对创作者来说既是激励也是考验。网络性是网络文学的根本属性,由此带来新媒体时代一系列文学创作、传播和接受方式的显著变化,形成新的文学形态和表达方式。网文作家不断求新,如新的元素组合,《大奉打更人》突破仙侠小说中的打怪升级的设定,通过仙侠+...

网络文学#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9/c404024-4031569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9日7时59分28秒 网络文学的“世界性”及其场域学研究视角

   ...延伸着旧媒介大陆的诸多特点,比如完整的故事文本属性、非视听语言中心创作、对通俗文学叙事和民间价值的传承;同时它又旺盛地生长于互联网的新媒介文艺序列之中,一方面不断接受新媒介的改造,呈现出变化的、强烈的网络性,一方面则以头部内容和粉丝经济等为“下游”其他新媒介文艺的发展输血奠基。伴随着IP的视听改编、文艺评论的强社交介入、读写共创、数据库写作等,网络文学的新媒介属性引发了新鲜的理论内涵和阐释空间。无论从全...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2/c404027-4031106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3日8时4分50秒 考据、推演、抒情:论近年网络历史小说“老白文”三调(2018—2023)

   ...时空内在逻辑的完整,将对历史可能状态的推演建基于严密的知识价值系统(如历史观念、历史事件、历史叙述等)之上。 对“或然性真实”的追求推动了近年历史类“老白文”的崛起,表明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需要从‘网络性’中重新生长出来”[36]。当“虚拟现实”“元宇宙”接连成为当代中国的年度文化关键词,数字时代的虚拟生存已深刻地改变了文学的叙事方式、审美范式以及主体认知,如电子游戏的想象框架与玩家经验全方位地渗透到...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7/c404027-4030701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7日8时57分56秒 桫椤:网络文学的本体叙事与身份建构

   ...关键词。”[7]邵燕君认为网络文学是基于“数码人工环境”的文学,从媒介革命的角度出发,“网络文学的重心在‘网络’而非‘文学’——并非‘文学’不重要,而是我们今天能想到的和想象不到的‘文学性’,都要从‘网络性’中重新生长出来。”[8]黎杨全认为,由于人在数字媒介中是一种“虚拟生存”状态,而“随着数字媒介对日常生活的全面植入与改造,网络存在无意识已经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理结构”,因而“虚拟生存体验正构成了中国...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7/c404027-4029427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8时12分16秒 从文学性、网络性到经典性——网络文学选本编纂与当代文学观念变迁

   ...、动漫、游戏等改编、开发带来的效益。网络文学选本的编选出版也面临极大的困境。很显然,要改变这一困境,需要从观念上加以突破,重新理解网络文学的自身特性。 2015年之后,网络文学观念的重要变化就是围绕“网络性”的争论。事实上,网络文学到底应该强调“网络性”还是“文学性”,网络文学是否具有经典性,相关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网络性”这一维度长期受到忽视,因而对这一特性取得更为深入的认识,才能使当下的文学...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6/c404027-4029977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8时5分17秒 从网络微短剧看网络文学的视听化呈现

   ...美体验已经发生了变化,美的突出特点之一变成了“平滑”,“通过消除否定性和所有形式的震撼与伤害,美自身变得平滑起来”。事物因平滑而让人感到舒适,因消除了对立的否定而惹人喜爱。如果说网络文学是互联网时代“网络性”和印刷时代“经典性”的结合物,读者还能在文字的架构中体味理想与情怀的价值、接通现实世界的复杂纹理,那么网络微短剧凭借其“微”和“短”,让观众抛弃了对于深度、逻辑、意义的追求。 在“泛娱乐”文化产业链...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6/c404027-4029313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6日7时59分51秒 禹建湘 张浩翔:人工智能文本生成对网络文艺发展的赋能

   ...。特别以Open AI为代表,其陆续推出的“文生图”三代模型DALL·E和“文生视频”模型Sora AI,实现了AIGC技术的迭代升级。人工智能实现了内容的创作,对同样诞生于网络媒介的网络文艺而言,“网络性”的根本属性就使得网络文艺创作无可避免地面临着网络媒介新环境中“人—机”交互关系的影响。当下就需要思考如何更充分让AIGC的技术支撑为网络文艺创作提供有效赋能,服务好网络文艺的新发展。 文艺载体技术的...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1/c404027-4029029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日8时51分31秒 在网络文学的现场:专访韩国学者崔宰溶

   ...최재용,Choi Jae-yong),专注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和中国文学翻译。他于首尔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赴北京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网络文学的土著理论与网络性》(2011)对中国网络文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精准分析,主张研究者要深入网络文学现场去观察,尤其要重视网络原生评论。该作是中国网络文学研究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之一,其中的论断至今仍有参考意义,作者倡...

网络文学#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9/c404024-402458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9日8时57分53秒 时代性带给网络类型小说的新质与新变

   ...立,但大故事其实是从于新自杀开始的,于新的形象靠着安灿、林一曼及他的司机老刘描述出来。这样的设定打破了传统严肃小说要求的故事完整性和封闭性,“变”的背后实质是一种叙事结构的创新。 人物关系上的弥散性与网络性相融合,重新生成了新的人物关系。比如安灿退出自己一手创办的新灿集团之后,却依然与林一曼、何夕保持密切联络,甚至还与辞职到国外的前助理裴娜联合挖出带头罢工的幕后黑手、不择手段设局让沈如芳入狱的财务总监江...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30/c404027-402273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30日11时5分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