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00 篇有关 缪钺 的页面,用时 1.921秒.

第1页  共5页

清明时节雨纷纷可能不是杜牧写的?

   ...是说“然无佐证”。 历史学家、文学家缪钺先生1983年发表《关于杜牧〈清明〉的两个问题》一文,认为这首《清明》可能并非杜牧所作,理由是:在杜牧的《樊川文集》和《樊川别集》《樊川外集》里均无《清明》诗。缪钺认为此诗最早见于南宋末年谢枋得所编的通俗读物《千家诗》,杜牧去世四百多年后才出现,因此让人怀疑。 不过据后来学者考证,此诗出现的时间要稍早一点。最早收录此诗的为南宋类书《锦绣万花谷》,题目是《杏花村》...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3/c442005-404529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8时45分59秒 陈毓贤:追忆叶嘉莹与赵钟荪

   ...,说三十年来,他们几乎每年相聚,叶嘉莹常到哈佛,他自己1979至1980一整学年在UBC访问,这部集子是两人一起研读诗词的结晶。又说他们原本计划合写宋词发展史,最终未能实现,反而演变成叶嘉莹和四川大学缪钺于1987年合撰的《灵谿词说》。叶嘉莹写了篇很长的前言,其中提到,两人因海陶玮1966年在台湾省参与富布赖特访问学者的遴选而结识。不料此事引发了一场风波——台大校长钱思亮已应允密歇根州立大学派叶嘉莹前...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1/c404063-4043605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7时6分19秒 唐诗中所见人生的残酷性

   ...析描述一番。 二 唐诗中比较多的是诗人为际遇不济及死亡所限而直面惨淡人生。际遇不济不仅是生活困难,更是精神困境。是生不逢时、报国无门、才华不展的逼于无奈之境。“卞和献玉”成为诗人最永恒普遍的命运塑像。缪钺教授有文章《两千年来中国士人的两大情结》,其中一个亘古的情结即“士不遇”。从屈原到汉末古诗十九首,到陶渊明,都是诗史的最痛感,到唐人这里,哀音蔚为大国。崔珏《哭李商隐》开头说:“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8/c442005-404146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8日8时27分6秒 纪念缪钺先生诞辰120周年:冰茧如玉,文史薪传

   ...辞,表示要接过前辈的火炬,推动中国古代历史与古典文学研究不断前行。 随后,缪钺先生的学生代表张勋燎教授和硕博士研究生代表方北辰教授深情回忆了在川大求学与工作时,亲沐先生的教诲与关心,呼吁大家继承并发扬缪钺先生“为人耿介,治学严谨,做事勤敏”的作风。北京大学历史系党委书记何晋教授与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胡可先教授分别代表缪先生求学和工作过的单位致辞,并对先生的学术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在会议期间,先生曾担任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2/c404063-4038070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2日10时8分15秒 王国维与中国今词学

   ...际上,词界所通行,仍然是传统词学本色论。图中所说境界说的改造与充实以及本色论的充实与改造,分别说明现代词学境界说及传统词学本色论的构成及运用。 1.境界说的改造与充实 代表人物,胡适与胡云翼以及顾随与缪钺。胡适、胡云翼就境界说中的意和境两个方面所包含意思加以生发。既在意之上使得王国维重意轻境的论述进一步向左倾斜,又在境之上将王国维有关意与境的论述分别加以延伸及推演。此外,胡适、胡云翼以创造新体诗为目标...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0/c442005-4036537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0日8时42分9秒 《四川文学》2024年第5期 | 储劲松: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杜牧暮年

   ...辙。即如杜牧湖州寻芳一事,新旧《唐书》均不载,本属子虚乌有。缪钺先生在《杜牧年谱》中予以质疑,并作了详细辩证,认为与事实、情理和当时的制度均不合。但《阙史》《唐摭言》《丽情集》的记载,仿佛作者所亲见。缪钺认为,杜牧《樊川文集》中有《叹花》一诗,好事者据此诗附会出这个香艳的故事。这话很有道理。 晚唐著名文人如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史家推崇其才华,对他们品格的评价都不高。《旧唐书·李商隐传》说李商隐“博...

新作品#报刊在线#《四川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05/c424967-402509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7日8时59分32秒 不一样的笔法,不一样的陶渊明

   ...者常常由陶渊明的作品生发开来,联系现代生活,抒发所思所感;引用书证亦不限于古典。 我个人尤觉有味的是《归去来》由陶渊明的读书态度、读书生活、读书诗作等引发的读书杂感,如作者从“好读书,不求甚解”引出了缪钺先生关于读书的四种态度:“诸葛亮‘读书但观大意’,此政治家读书之态度也。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此诗人读书之态度也。陶弘景‘一物不知,以为深耻’,皇甫谧‘遭人而问,少有宁日’,邢子才‘日思误书,更...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5/c442005-4014602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5日9时15分6秒 “十七年”杜甫研究与杜甫主题小说创作的互文性考察

   ...版。 [4] 陈晋:《文人毛泽东》,第46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 此外,刘开扬与缪钺在20世纪60年代也分别出版了名为《杜甫》的通俗读物。参见刘开扬《杜甫》,中华书局1961年版;缪钺《杜甫》,四川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6]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第266页,中华书局2015年版。 [7] 段美乔:《“工作而等待”:论四十年代冯至的思想转折——冯至先...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5/c404063-4014009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5日20时25分33秒 南开大学教授分享叶嘉莹的“锦江诗意”

   ...活中的重要滋润作用,谈到了叶嘉莹先生对杜诗的热爱,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动而又深刻的解读,她与成都的渊源,尤其是1981年叶嘉莹先生来到杜甫草堂时的往事细节。在四川大学任教多年的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缪钺先生,曾在杜甫草堂与叶嘉莹先生有过一段凝结深厚诗文情谊的佳话。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两位先生还合作撰写了《灵谿词说》及其续编《词学古今谈》,成为两部兼具词史论述、词体研究与词作评赏的词学专著。 作为跟随...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1/c403994-4012977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日9时36分24秒 “传统”的发明——“整理国故”运动与王国维“文学革命的先驱者”形象建构

   ...夫编《〈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彭玉平《解说与辩难:三四十年代〈人间词话〉的范畴研究》,《王国维词学与学缘研究》上卷,第473—489页,中华书局2015年版。 [56] 缪钺认为,王国维的诗词“含有哲学意味,清邃渊永,在近五十年之作家中,能独树一帜”,其“以欧西哲理融入诗词,得良好之成绩,不啻为新诗试验开一康庄”。缪钺:《王静安与叔本华》,《诗词散论》(增订本),第392...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7/c404064-4012624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8日13时45分39秒 孙琴安:叶嘉莹先生印象记

   ...确来讲过,也见面进行了交流。”但交流的具体情况则语焉不详,我又不便多问。后来听学兄说,可能两人对词的看法有点不同,最终未能深入交流下去。此事过去多年,但我总觉得有点遗憾。 1987年,叶先生与四川大学缪钺先生合著的《灵谿词说》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在词学界乃至学术界的影响都很大。我常私下暗想,如果叶先生与万先生能出一本有关词的对话集,哪怕观点不同,有些分歧,也一定是很有价值的。因为万先生和王起先生...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1/c404063-4010787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日9时58分46秒 诗人·学者·教师——写在叶嘉莹教授百岁寿辰之际

   ...”。可见,叶先生虽然致力于搭建中外文艺理论交流沟通的桥梁,目的却始终在于挖掘中国文学传统,更好地诠释古典文学的艺术特质。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是叶先生学术研究的鲜明品格。20世纪80年代,叶先生与前辈学者缪钺先生合作撰写了《灵谿词说》,这部书不仅提出了词在唐宋之际由“歌辞之词”向“诗化之词”至“赋化之词”的演进路径,展示了词体感发质素由“直接的物象”向“思致之物象”至“象喻之物象”的转变。此书每篇文章在正...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7/c404064-4003695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7日14时9分10秒 蒋维崧:我与王仲荦先生的一面之缘

   ...恪先生那里是不分的”。即两段历史本为中古史的延续,当时闻此语的胡守为颔首赞同。王仲老接着说,现在你们要成立魏晋史学会,“唐先生不当会长,我也不当会长。你们一定要有领头人,可以去找缪钺先生,德高望重”。缪钺是四川大学前辈学者,兼通文史,他在三联书店出版的《读史存稿》,对魏晋文史诸节多有精妙的阐述。王仲老不支持另立山头,但也不反对合理的多元化补台举措,因为事实也证明唐史学会不能包揽一切。如1983年,学会...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20/c404063-3266867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20日6时42分14秒 朱寿桐:完整意义上的文化巨匠

   ...远。不能否认,郭沫若之理解屈原、论述屈原,甚至崇尚屈原,用诗剧笔法讴歌屈原,当然与他现实的爱国情感相关,但郭沫若不会简单地以自己的现实情感代替历史人物研究,他的屈原论述有足够的历史依据,符合历史真实。缪钺以屈原不可能“曾见秦兵入郢”,就断言屈原至死不可能与亡国之忧有关,这样的逻辑有明显缺陷。像屈原这样士大夫出身的诗人,对国家的前途非常关心,也特别敏感,即便是未曾等到“秦兵入郢”的那一刻,难道就不会因秦...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17/c404064-3264590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17日7时36分5秒 再说《满江红》是否为岳飞所撰

   ...前后不搭。而此词说“空悲切”,乃顺承前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而来。鉴于此,只能说[女冠子]改写自此词,而不是相反。考虑到戏曲多为文化素养不高的文人创作或改编,这一种可能就更大了。 第四,邓广铭、缪钺等人指出,此词内容、风格与岳飞的其他诗文一致。岳飞《五岳祠盟记》和《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中,就有“蹀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他日扫清胡虏,复归故国,迎两宫还朝”等语句,“把这种思想用韵...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24/c419926-3263028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27日13时0分33秒 顾农:杜牧《叹花》诗的“本事”

   ...主官待遇很好,收入远高于级别相同的京官),最想去的地方是杭州,没有搞成,而其时恰好湖州(治所在吴兴)刺史一职出缺,于是他便去了吴兴——此事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上述传奇故事中还有其他种种与史料矛盾的地方,缪钺先生在《杜牧诗选》中曾有过深刻细致的说明(详见《缪钺全集》第5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5-86页)。中国的一大国情是“古代人物稍出色点,便有许多神话附在他身上”(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4/c442005-3258696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4日9时15分40秒 《唐诗三百首》的“软硬伤”及其成因

   ...退士臆改“湘”为“沧”。其实这首《旅宿》不是杜牧诗,乃后人误入杜牧诗集者。检杜牧外甥裴延翰所编《樊川集》20卷中并无此诗,是宋人田概辑《樊川别集》时辑入的[56],田概所辑《樊川别集》误辑他人诗甚多,缪钺早已指出[57]。《御选唐诗》卷三○韩偓《野塘》诗陈廷敬注引杜甫诗“远梦归侵晓”,即认为这首《旅宿》是杜甫诗[58],可备一说。 9. 该书“五言绝句”下王维《鹿柴》,第三句作“返影入深林”,其中...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01/c442005-3251671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1日8时7分24秒 古籍办推荐《三国志》及其4种优秀整理版本

   ...了裴注和专名线等点校成果,但在形式上改为简体横排,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方便广大三国历史爱好者翻阅、学习。中华国学文库本《三国志》是一个兼顾文本准确与阅读方便的版本,满足了当代普通读者的需求。 缪钺编注,中华书局出版的《三国志选》。著名历史学家缪钺编选的《三国志选》,便于初学者了解《三国志》的基本内容、编撰体例,以及最能反映三国时期历史风貌的篇章等。该书选择了最能体现《三国志》编纂特点与记述风格...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04/c403994-3249428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4日9时22分15秒 可否换一种思路读《清明》?

   ...是很难考出来的。也不是哪位权威学者可以“一锤定音”的。四十年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过一本《唐诗鉴赏集》,写此诗的鉴赏文者,听说这首《清明》的作者尚有不同意见,便亲自登门求教于当时可称为唯一的杜牧研究权威缪钺,据说得到缪先生肯定此诗为杜牧所作的答复后,方将此诗收入。 2022年5月30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刊载谢海林先生的《〈清明〉的作者是杜牧吗》一文,重提此诗的时代问题,特别是对“杏花村”的考订...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11/c442005-3247129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11日8时7分45秒 《清明》的作者是杜牧吗

   ...同俗,千里不同风,更不用说跨越数百年时间的两个朝代,从民俗的异同来反推作者的归属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不论是唐人双节并重,还是宋人偏重清明,都不能据此推断出《清明》作者的唯一性和必然性。顺带插一句,缪钺《关于杜牧〈清明〉诗的两个问题》(《文史知识》1983年第12期)质疑《清明》作者归属的两大理由之一,是“文”韵的“纷”与“魂”韵的“魂”、“村”通押,不合唐人用韵习惯。从用韵来反证与从民俗来反推,二...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23/c442005-3245421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23日8时51分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