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3 篇有关 纪念专集 的页面,用时 0.152秒.

第1页  共1页

燃烧的火焰——纪念艾明之诞辰一百周年

   ...一生所挚爱的笔,“火焰三部曲”的第三部将永付阙如,成为他无法弥补的遗憾。作为上海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的离休老作家,他深居简出,淡出文坛。十五年前,为纪念市文联成立六十周年,计划出版纪念专集。在寻找参加过第一届文代会的文化老人中,我想到了艾明之,他是唯一在世的小说作家,可谓硕果仅存。我请他谈谈参会经历,他滔滔不绝,仿佛回到了当年。他说当年市文联主席夏衍同志心胸开阔啊,把不同风格的作家都请...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4063-404071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2日16时1分48秒 无以忘却的纪念与“救亡鲁迅”的形象建构

   ...的悼念鲁迅的专栏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几种。 《纪念中国文化巨人鲁迅》,燕京大学学生自治会出版委员会1936年版 《纪念中国文化巨人鲁迅》1936年11月上旬出版,系鲁迅逝世后最早出版的一本纪念专集。纪念集以鲁迅头像为封面,扉页插图为鲁迅手握如椽巨笔,之后是《挽歌三首》(《鲁迅先生挽歌》《安息歌》《哀悼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生前救亡主张》《鲁迅先生遗作选》(包括《自嘲》《八月的乡村·序言》)等...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08/c404063-3254058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8日8时44分10秒 王道:张兆和译作《水手舅舅》

   ...发现了她的译作。张兆和于1932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英语系,当初沈从文追求张兆和时送的礼物之一就是契诃夫的英文版小说集。因此意外发现张兆和的译作,颇为值得研究。 《水》复刊第二十三期“兆和纪念专集”,封面为沈龙朱绘 一 这篇刊登于《西湖文苑》的《水手舅舅》本身也是一篇名作,后来也曾被多位作家翻译过。这一期《西湖文苑》出版于1933年7月,为第一卷第三期。《西湖文苑》是一本当时新创刊的文...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22/c404063-3226109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22日8时55分57秒 《大师金庸纪念专集》

《大师金庸纪念专集》 作者: 严家炎 主编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ISBN:9787521207323 定价: 68.00元 金庸小说的杰出贡献———悼念金庸先生 严家炎 不记得金庸先生将郭靖、乔峰、康熙称为他小说的“三名最重要的男主角”是在什么时候。但我确信,自这个称呼出现时起,金庸小说的性质已从武侠类向历史类在转化了。 大约是 1994 年...

书汇#新作快读#D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031/c405065-31431077.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31日14时28分12秒 海内天涯同追忆 此去经年共倚天

他们与金庸缘浅缘深——如只有一面之缘的史航,还有同金庸打交道多年的张纪中;他们纪念金庸角度不同——如同为金庸研究者,严家炎组织王蒙、马云等人的文章推出《大师金庸纪念专集》,孔庆东却把课堂实录整理成《金庸者谁 : 北大金庸研究课堂实录》;他们喜欢金庸方式各异——如高晓攀推出了音频课,张菁却选择了将金庸作品翻译成英文向西方推广。他们聚集在这篇报道,有一个共同的理由:10月30日,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逝世一周年...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031/c403994-3143010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31日8时38分40秒 《大师金庸纪念专集》推出 纪念金庸先生逝世一周年

金庸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由香港散文作家及出版家、《明报月刊》总编辑潘耀明策划,北京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严家炎主编的《大师金庸纪念专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大师金庸纪念专集》由艺术家韩美林设计藏书票,收录金庸先生生前各界好友撰写追忆先生的文章,其中包括与金庸一起创办《明报》的同事,王蒙、余秋雨、池田大作、陈平原、李欧梵等文化界名人,马云等商界好友,郑少秋、汪明荃、张纪中、徐克、黄辅棠等影视界名人,以及闵...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031/c403994-31429653.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31日8时4分6秒 刘佳维

   ...文献委员会委员,2005年任亚洲集邮联合会副主席。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邮苑内外》、《邮驿情驰》、《邮苑情缘》,综合《中国集邮人物风采录》(主编及部分文稿作者)、《首届中国集邮文艺节纪念专集》(副主编)、《新中国邮票上的文物》(合著)。

会员#会员辞典#L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627/c404939-28490316.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6月27日0时0分0秒 到了沉淀与反思的时候——2014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阅读笔记

   ...,春天》等都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南方少数民族诗歌在整个中国当代诗歌中都具有重要位置,甚至形成了某种带有人类学意味的存在。四川诗人发星主编的《独立》第23期推出的《大地的根系——地域诗歌写作十四年纪念专集(2000-2014)》就是一个多民族诗人集体性的亮相。彝族诗歌尤为值得一提,它们已经形成集束性的影响力。2014年3月,比曲积布创办了民刊《蓝鹰》,9月在宜宾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地域诗歌写作笔会”。阿...

民族文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5/2015-01-05/229899.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1月5日10时20分56秒 到了沉淀与反思的时候——2014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阅读笔记

   ...,春天》等都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南方少数民族诗歌在整个中国当代诗歌中都具有重要位置,甚至形成了某种带有人类学意味的存在。四川诗人发星主编的《独立》第23期推出的《大地的根系——地域诗歌写作十四年纪念专集(2000-2014)》就是一个多民族诗人集体性的亮相。彝族诗歌尤为值得一提,它们已经形成集束性的影响力。2014年3月,比曲积布创办了民刊《蓝鹰》,9月在宜宾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地域诗歌写作笔会”。阿...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5/2015-01-05/229898.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1月5日10时20分20秒 到了沉淀与反思的时候——2014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阅读笔记(刘大先)

   ...春天》等都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南方少数民族诗歌在整个中国当代诗歌中都具有重要位置,甚至形成了某种带有人类学意味的存在。四川诗人发星主编的《独立》第23期推出的《大地 的根系——地域诗歌写作十四年纪念专集(2000-2014)》就是一个多民族诗人集体性的亮相。彝族诗歌尤为值得一提,它们已经形成集束性的影响力。 2014年3月,比曲积布创办了民刊《蓝鹰》,9月在宜宾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地域诗歌写作笔会”。...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5/2015-01-05/229849.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1月5日9时38分5秒 到了沉淀与反思的时候——2014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阅读笔记(刘大先)

   ...春天》等都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南方少数民族诗歌在整个中国当代诗歌中都具有重要位置,甚至形成了某种带有人类学意味的存在。四川诗人发星主编的《独立》第23期推出的《大地 的根系——地域诗歌写作十四年纪念专集(2000-2014)》就是一个多民族诗人集体性的亮相。彝族诗歌尤为值得一提,它们已经形成集束性的影响力。 2014年3月,比曲积布创办了民刊《蓝鹰》,9月在宜宾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地域诗歌写作笔会”。...

综述#年度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5/2015-01-05/229850.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1月5日9时2分20秒 到了沉淀与反思的时候——2014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阅读笔记

   ...,春天》等都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南方少数民族诗歌在整个中国当代诗歌中都具有重要位置,甚至形成了某种带有人类学意味的存在。四川诗人发星主编的《独立》第23期推出的《大地的根系——地域诗歌写作十四年纪念专集(2000-2014)》就是一个多民族诗人集体性的亮相。彝族诗歌尤为值得一提,它们已经形成集束性的影响力。2014年3月,比曲积布创办了民刊《蓝鹰》,9月在宜宾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地域诗歌写作笔会”。阿...

文学报刊社#文艺报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5-01-05/79535.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1月5日7时11分44秒 魏心宏:名人媳妇金牌编剧王丽萍

   ...就是他的书的出版者。鲁彦周那时候经常来我们社,说的是一口地道的安徽话,人很平易,我那时候还是年轻人,但是,鲁彦周却对我也很客气,给我留下很多亲切的印象。前几年,鲁彦周去世的时候,我们社还专门为他出版了纪念专集。   与丽萍真正面对面认识却是在上海文化基金会邀请专家评委的会上,她竟然就坐在我边上,于是就说起话来。丽萍现在是最走红的金牌编剧,她写的家庭伦理剧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电视剧的新时代。最近上海电视节上...

新闻#作家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0/2010-06-22/86834.html 发布日期: 2010年6月22日9时48分50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