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8242 篇有关 精神生活 的页面,用时 0.506秒.

第1页  共413页

《大口呼吸春天》:奏响劳动者的诗与歌

   ...上的疲惫/躺在床上/整个世界属于我/听听音乐 看看书/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夜晚真是太好了”,“卸下”“洗”“躺”“听”“看”“进入”等动词连续出现,仿佛对白天劳动场景的“复原”,不同的是夜晚的动词能带来精神生活的愉悦和欢畅。 “长出了水稻和炊烟” 如果说这些在流水线上压抑的、异化的工业劳动是新工人诗歌中经常浮现的主题,那么在这本诗集中还能看到另外一种劳动和生产的体验,这就是生产带来的创造性和成就感。生产某个...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501/c404030-404722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5月1日11时21分20秒 历史甬道与藏私美学——“80后”写作与90年代经验的多重缠绕

   ...时,生活的问题才开始处于“现在”,也被经验为现在。人们已达到的这种材料与态度层次已被社会变迁证明为是有问题的,因此也需要反思,人们在此层次中第一次生活在“现在”中。(14) 曼海姆的论述清晰地从个体的精神生活内部,呈现了代际之间文化异动的根源所在,但这还不能完全解释新概念作文大赛在当时产生的社会反响。也就是说,每一代人都有17岁,但为什么在90年代末,“这一个”17岁初次体验的“现在”,会被不同代际构成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西湖》2025年第2期|顾文艳:BC.AD.(中篇小说)

   ...了平静。我的日常依旧是雪豹的日常,没有分离。但我依然隐隐感觉有哪个地方不对劲。又过了一周,我发现我的工作计划被这几周反常的日常打乱了——几周以前我接过一个不错的期刊稿约,写一篇关于疫情之后城市中产阶层精神生活的社论,从容的一个月期限,现在只剩下最后一周时间。我没做任何调查,没有任何头绪。周一早上送完雪豹,我瞪着一双睡眠不足的眼睛呆坐在书桌前,精神涣散,心力交瘁。我无法集中注意力,每隔几分钟就站起来,来回在...

新作品#报刊在线#《西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19938-404700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5分45秒 “我的汾酒情缘”主题征文启事

酒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酒不仅是维系情感的纽带,也早已成为承载中华民族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化符号。自古以来,酒也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独特意象,寄寓着文人墨客浓烈的情感,也催化着他们的创作灵感,经典文学作品中,亦不乏与酒有关的名篇金句。杯酒人生,诗酒年华。古往今来,文学与酒构成了一段又一段佳话。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清明》诗中家喻户晓的杏花村,是汾酒文化与历史基...

活动#征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3988-404709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18时55分17秒 张定浩:消失的诗人

   ...色地描述了诗人的诸多荒唐行迹的同时,东君也在努力描述诗人在写诗这个事情上所做出的诸多努力。比如,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又比如,组建诗歌小团体,进行各种热烈的思想讨论;以及,甘于物质的清贫,追求纯洁有力的精神生活,等等。他甚至从邮递员阿伟受到感染开始写诗的角度,着力塑造诗人在无形中产生的影响力,仿佛一个盗火者正在黑夜中传递着火炬。 东君在小说中还借主人公之口谈到了对于诗的诸多认知。比如,写诗就是分行;是依赖灵...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1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35分14秒 我的藏书和用书

   ...里有梁晓声2013年5月26日签赠给我的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郁闷的中国人》。 我经常和亲友交流藏书和用书的体会。书籍的积累是人生重要的财富之一。即使是在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年月,阅读纸质书仍是人的个体精神生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它是人生快乐的一大源泉啊!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18-404680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5分44秒 巴尔加斯·略萨:写作之为命运

   ...那个充斥着阶级格差的社会。对于独裁之下,文化与思想的被钳制、社会公共空间的收缩,底层民众并没有那么敏锐的文化神经去感受。他们所需要的,不过是安定温饱的生活。只要有“面包和马戏”作为调剂,底层民众就会对精神生活的受限缺乏实感,他们就会像温水里的青蛙一样,相信高音喇叭里政府的宣传,感念独裁者的恩德,对他突然的死亡如丧考妣。然而那一刻的震惊终究只是暂时的,他们暗无天日的日常一如既往。人们遗忘了独裁者,仿佛他从未...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91-404654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9时4分7秒 神奇的骨笛

   ...都非常缓慢,需要日复一日、一丝一点地精准用功。这需要多么高超的智慧、顽强的耐力、坚定的信念,同时还需要一种信仰般力量的支持。它起码表明,我们的中华先民很早就不只满足于经济活动和物质生活,还有文化活动和精神生活,不满足于有吃有穿,还开始了对抽象的艺术的追求。 在贾湖几百座墓葬群里,不是每座墓葬里都有骨笛,只有在少数的墓穴里才陪葬有骨笛。专家研究认为,凡发现有骨笛的墓葬,规制都比较高,墓主应该是部落头领或巫师...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18-404641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7分13秒 13年春风沉醉:在版本馆翻开新的一页

   ...而且特别重要的是曾蒧不是一个人走在春风里,曾皙是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走在春风里,然后孔子说‘吾与点也’,我要与你一起走在春风里,这也正好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对于美好的幸福的精神生活的理解。这样美好幸福的精神生活正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连接,而这样的理解也正是我们的读书和阅读生活的本意。这个时候,我们就在春风里,就在我们共同的精神的春风里,所以春风一年一度,但精神上的春风会伴随着我们走过一年又一年。”李敬泽说...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0/c403994-4046389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0日8时59分31秒 探究乡村价值底蕴和发展之道的创新文本——读乔叶长篇小说《宝水》

   ...村晚”情节,最能体现乡村文化精神生活状态。笔者在基层工作发现,群众最喜欢看秦腔、花儿等文艺演出,村里能办得起一场演出,除了大的资金打头,一般还需要数十甚至上百位村民拥护筹资入伙,最能证明这个村子的乡村精神生活状态。作为蓬勃发展的宝水村,建村史馆、办“村晚”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作品的这一情节设置,准确把握住了当前乡村文化生活潮头的特征和主线。 作品还写到宝水村群众结合乡村旅游开发特色食品、伴手礼品,如闷坛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30-4046326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6时28分25秒 《散文百家》2025年第4期丨鲍尔吉·原野:万物诉说

   ...含糖,但它的化学分子式是双糖,就没有所谓的“甜”。你懂了吗?糖和甜,是两回事,不是所有的糖都甜,甜是一种假象,也算一种欺骗。人这个物种喜欢被欺骗,他们被音乐、舞蹈、电影和小说感动,信以为真,把它们叫作精神生活。你在信中说,人从童年到老年,嘴里感受的味道是从甜到苦。你看,你说了不应该说的话,何必呢?每个人都活在当下,每个动物都活在当下。他们不需要你来指出他的未来,他们关心的只是哪种东西最流行。我的回信完成了...

新作品#报刊在线#《散文百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29302-404563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8时50分54秒 《同舟》:乡村巨变下的新时代青年

   ...有责任感、细心、认真研究、抗压能力、人格魅力等优质品格被大家选为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他没有将工作形式主义,而是委以重任带领乡亲们建大棚种冬枣,不仅带来了物质生活的保障,还创办书院,丰富了乡亲们的精神生活。他不仅有胆识、还有谋略。跟文旅局长马志远联手搞旅游,使同舟村成为旅游网红打卡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有趣的是赵志强每晚必写的《同舟日记》更是贴合了当下重压之下青年人的情绪输出口。正面的人物塑造同样...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7/c404030-4038390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13时2分31秒 《霍林河的女人》:斩断命运的绳索

   ...但终究没有那外界无边黑暗的笼罩,这使她的反抗没有化为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在强调人物独立性格的同时,作者避免了对生存境遇的简单化理解。我们的主人公不是一个杜绝七情六欲的铁娘子、女汉子,她有自己的精神生活、情感世界。这里不免要提及小说的另一条线索,胡来早的三位发小、闺蜜张麦子、叶高粱、李小米的人生际遇。从庐隐的《海滨故人》到沈从文的《水云》,从张洁的《方舟》到海子的《四姐妹》,一些作家喜欢在小说中将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31/c404030-403102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12时58分21秒 在乡土与AI之间探寻“新质”

   ...尽可能保持状态,还要给自己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阅读、观影或者欣赏其他艺术门类,接受多一点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反复重塑自己的审美和思考能力。 胡学文:是啊,对我来说写小说之余读有意思的书和看点好电影,一来是精神生活的重要构成,另一方面又可以开阔视野。人的审美养成便是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吐”重要,“吞”更重要。我现在很喜欢读杂书,不仅仅是写作需要,也是觉得有趣。有的太厚太专业,比如家具、货币方面的,都极其...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5057-4046075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7时52分2秒 写作是以生活为柴的燃烧 ——关于《野蜂飞舞》的访谈

   ...于无可忍耐之时便是暴戾。这样的描述贴近我记忆中的故乡,当把这些记忆写下来,连我自己都觉得吃惊,发现这也正是我印象中的传统中国。小说中写下这些故事和记忆,对我而言是理解自我和生活的一种方式,也算是一种对精神生活和心灵生活的记录,或许会为一些人提供一个审视自我和生活的契机。但我不会想刻意呈现什么样的风格,我不相信艺术塑造风格的力量,从来不是艺术家创造了风格,而是他们的生命和生活尽其所能地呈现了风格,我相信生命...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05057-4045706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15时45分53秒 《人民文学》2023年第2期|路魆:磐石与云烟

   ...我的旧友。这其中包含着好奇、猜疑、确证的全过程。我不禁想到宋烟。我对小巴进行默默的观察和分析,跟宋烟对我做的事有什么区别呢?在确证之前,所有的观察与分析都是一种隐秘的乐趣,甚至是一种难得的智趣。我们的精神生活正是建立在这种私自的心灵活动上的。我有什么理由遏止宋烟的心灵活动?一旦这么想,我竟有点内疚。不知在那遥远的南方,如今宋烟在做什么呢?她一次电话也没打给我!而我又耻于主动联系她。 小巴深呼吸,调整思绪,...

新作品#报刊在线#《人民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06/c418925-3261864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15时21分5秒 存在的奇谈及虚无的异闻

   ...烈、多面及妖娆所包裹,比起主流文学审美那些锐利地直面现实的写法,路魆的文本其实更传统,它看起来仿佛是现代小说的面目,接续的却是中国志怪小说的文脉,路魆构建了存在的奇谈及虚无的异闻,探讨的正是对人类内在精神生活的理解,这就是《角色X》的精义所在。 一对来到森林里开鸦肉店的夫妻(《鸦肉店》),一匹从美丽遥远的海外被带回来的马(《窗外的黑色马》),一位前往西域寻找死语言的失意者(《死语言之闸》),一个刑满释放回...

专题#专题#《人民文学》“新浪潮”作家观察#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59101-404572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16时59分31秒 文学星辰升起西海固

   ...些变化。”她说。 马骏在筹备第二部散文集,同时酝酿以“考公”为主题的小说,试图揭示当下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农民作家王对平想挑战自己唯一没有尝试过的长篇小说,以《楼上楼下》为题,交叉对比写城乡百姓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差异;农民诗人李成山即将忙着春耕,他笔下的内容不再是“盼一场雨”,而是“好梦,从新年开始”…… 内容在变,但西海固文学的意义始终未变。宁夏文联主席、茅盾文学奖提名奖获得者郭文斌认为,要以文学来疗愈和祝...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03994-4045651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16时46分16秒 肖复兴新作《我的学生时代》:重温平凡生活中的闪光时刻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阐述了图书馆作为精神家园的独特价值。作为阅读的场所,图书馆见证了两位嘉宾在求知路上探索与成长的身影,这让韩敬群十分感慨:“在两位老师的学生时代,物质生活是相对匮乏的,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却是非常丰富、活跃、自由的。对比今天,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也许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对自我完成的追求,跟我们的前辈相比,是不是还差点什么。” 阅读与写作,从兴趣到习惯的“终身修行”...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03994-4045561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8日11时46分0秒 百年中国文艺大众化的内在逻辑及其现实意义

   ...双百”方针、中国作风的民族化追求、民族化就是大众化,以及文艺政策的不断调整和改变,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学艺术的根本需要。周扬曾认为:“劳动人民作了国家的主人;随着他们物质生活状况的改善,他们需要新的精神生活。为满足群众的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创造优秀的、真实的文学艺术作品,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崇高思想教育人民,鼓舞人民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前进。”这里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都是人民大众文艺的基本内涵。 ...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19351-4045472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8日9时12分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