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陈约文在台湾做口述史时,已是93岁高龄,仍不愿意回忆那段童年梦魇,“即便到了这把年纪,偶尔还会做噩梦”。 省内三迁,无钱无车 带着书逃难,还能多次跳出日军围剿,躲过一次次空袭,这与陈训慈曾师从竺可桢,有史地研究功底有很大关系,他似乎总能洞察局势,料敌先机。 1932年,他出任浙图馆长的第3天,一·二八事变就爆发了,商务印书馆总馆和东方图书馆被日军有计划地焚毁,图书事业损失惨重。他写道:“职司文化...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19-404704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28分41秒 书阁相望——文澜阁《四库全书》抗日西迁记...38年1月7日,陈训慈写道:“今既无馀钱又无交通工具,无米之炊,前已饱受痛苦,今将安所效力。瞻念万一疏失,将何以对浙人,何以对文化,不禁殷忧,尤不禁对主持教育行政者致其愤愤也。” 僵持不下时,浙大校长竺可桢再向教育部部长陈立夫建议,这套书“硕果仅存”,应该转移到大后方,并表示,浙大愿意支援。1938年3月,竺可桢筹集到2000元,作为到贵阳的垫付款,并派浙大教授李絜非到龙泉,协助运书。 贵州六年,洞里藏...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42005-404710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9日22时5分58秒 高吟浅诵天籁间...寓了对师友的一瓣心香。王绶琯青年时受到多位前辈学者的照顾提携,他对这些师长的尊重敬仰,更是发自肺腑。诗中有对前辈崇高人格和精湛学术的缅怀赞颂,“科坛标铁汉,学宇沐春光。海纳百川大,壁立千仞刚”(《缅怀竺可桢·竺可桢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敬献》),也有对他们“大手拉小手”无私教导的赞美感激,“德重高山仰,学敷沧海量”(《钱临照先生铜像落成》)。对待至交好友,王绶琯同样深情款款。如“更喜故人能念我,江南遥寄好春光...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3994-404544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34分37秒 刘琼:回忆恩师骆寒超...不错。叶老师是茅盾研究权威,也是骆老师在南京大学读书时的同班好友。 1993年到1996年的浙江大学,俗称“老浙大”,校园在玉泉山下。老浙大的前身可追溯到求是学院。“求是、创新”这一老浙大校训,分别由竺可桢校长和路甬祥校长于1938年和1992年提出。我的入学通知书由路甬祥校长签发,毕业前一年,路校长调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潘云鹤校长接任,几年后,潘校长又接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路、潘两位校长虽是理工科出身,...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4063-4044488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7时26分5秒 柳诒徵日记首度公开整理出版,看他“一生书里活”...记》的时间跨度为1927年1月至1928年1月,其中记载了这一年作者亲历的家国要闻、交游往还、治学日常及家庭亲情。书中收录了柳氏已刊、未刊诗文手稿,日记内容还涉及蔡元培、陈三立、陈寅恪、陈垣、胡刚复、竺可桢等学界名流,以及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图书馆事业建设等历史细节。此外,本书采用日记释文与影印底本对照编纂方式,并附有“人物简介”“人名索引”等检索内容,兼顾学术研究与文献保存需求。 下文为《柳诒徵19...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1/c404063-404434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1日8时4分9秒 从《吕公望集》重新认识“浙东健儿”...道,选自《申报》《民国日报》《时报》《大公报》《浙江日报》等,约五百五十条。附录五,日记,收入童保喧、张棡、徐永昌、符璋、谭延闿、郑孝胥、黄秉义、许宝蘅、余绍宋、黄郛、邵元冲、陈训慈、宋云彬、夏承焘、竺可桢等十五家日记,两百五十三则,其中童保喧、余绍宋两家最多,各为一八〇则、三二则。附录六,传略,收录纪念或介绍文章一组十三篇。本拟将友朋唱和之作单独编成“酬唱”一组,鉴于数量有限,只好变通,将黄元秀《送吕...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9/c404063-4044192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9日8时45分0秒 一部书,一座城,一个阅读的时代...史”上的一个事件;他一再推荐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恳切地称之为“良心之作”;他说荣新江教授“满世界寻找敦煌”的系列讲座和文章,是围绕经典文献的行走与阅读;他推荐《大家小书》,说数学家华罗庚、地理学家竺可桢皆提笔能赋诗、谈起文史也颇有见地……他说过的大部分书籍,是我读过又忘了的书,经此一提,新的维度又展开了,让我盼望重读。“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领读是一种艺术化的过程,让书籍变得值得一读再读,而只有...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3/c404033-4042960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日9时51分49秒 湄潭“采茶调”...:浙大教授们与湄潭茶的不解之缘 谈及湄潭,我觉得一定要谈及动人心魄、令人感吁的浙大西迁,哪怕它仿佛是“插入”的部分: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坚持学业和救亡图存,为国家保留知识有生力量,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率领全体师生踏上西迁流亡办学的艰苦历程——经历四迁,跋涉2000余公里,浙江大学于1940年5月抵达湄潭,被称为“文军长征”。 两次来湄潭,我都拜谒了浙大西迁纪念馆。即使没有讲解,只读那些文字,我...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2/c404019-404172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4日8时30分52秒 生态文学的表达和生态人物的塑造...座“人造沙漠”。就是人类过度开发导致的沙化土地。其实,整个晋北地区荒漠化,从清末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无不是人类过度开发导致的结果。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至少晋北地区荒漠化,只要看一下著名的“竺可桢曲线”就会明白,全球气候变化有一个小周期,降水线在一定周期内会北移或者南迁,每当降水线北移的时候,历史的边患就少,因为北边的草原生态相对良好,而降水线南迁,北边的边患就严峻,生态环境也就相对恶劣。左云...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7/c405057-4039708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7日15时53分33秒 “刘半农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灵魂”...一语言学家,又想在和阗河畔沙漠中增设气象测候所,需要两名中国学生。经过一系列努力,1930年5月,考查团决定选派北大生物系学生郝景盛参加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去采集标本。1931年10月,当时的气象研究所竺可桢所长选派在南京北极阁气象研究所工作的胡振铎和南京东南大学地理系二年级学生徐近之参加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任气象助理。胡、徐二人从南京到北京,谒见考查团常务理事刘半农,刘半农对二人勉励有加,介绍气象测候的任...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7/c404063-403969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7日11时8分56秒 容本镇:一幅光彩熠熠的文学图景...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大西南后方的交通要道,高官政要、军人将士、文人学者、商贩行旅等,频繁往来于重庆、贵州、河池、柳州和桂林之间,河池沿途城镇成为各色人等的落脚点和信息集散地。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校长在率领浙江大学西迁过程中,曾一度在宜州立足办学。浙大西迁,不仅彰显了中国学界的铮铮铁骨和民族气节,同时也给宜州带来了“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和崇文重教的浓厚风气。巴金、田汉、丰子恺、司马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2/c404030-4038077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2日11时3分2秒 《山花》2024年第11期 | 马拉:时间造像(八首)...据阳台, 在千古的幽思中,它随着宇宙的定律移动 在静止中它的澎湃之心感受到了台风的炙热 它激动不已,唐朝的明月今晚就能到达。 时间造像 屈原的肉体依靠想象,杜甫的画像 酷似蒋氏清瘦的后人,祖冲之和竺可桢有何关系? 历史微微一笑。汨罗江过了禁渔期 鱼虾肥壮如蛟龙,钓鱼人手执鱼竿 禁止或不禁止皆在一念之间,水大鱼大 壮阔三千年,星辰的位置不曾稍稍偏移 李时珍竟是蒋某人萧姓的岳父,奈何哉。 重要的不是真相...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9/c418988-4036492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0时2分29秒 王霄夫推新书《天堂客人》:在历史烟尘中,点亮命运...代的名不见经传的“非历史人物”找出来,用更多的笔墨聚集在新创作的主人公身上。一是与这些人物的联系更加可信,如进宫唱戏会遇到溥仪,作为国剧振兴委员会主席和赞助人的韩复榘会接待名角之子,到浙大求学见到校长竺可桢概率很大;二是可以表示主人公见多识广,心有底气,一系列敢作敢为的行为也更让人信服;三是让历史真实回归生活真实,包括还原大人物普通一面,如此,可以增强小说的历史真实感。当然,挑战难免,最好的应对办法,就...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7/c405057-4037030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7日10时44分37秒 《人民文学》2024年第5期|朱强:地址簿里的日常...中,突然射出一道明亮的光,一只落在门外的画眉鸟,猝不及防,被眸子里的闪电击中。 以前的年代,人与地都是分不开的,人被地固定着,地在哪儿人就在哪儿。人与人之间,所谓的通讯,其实也就是地与地之间的往来。看竺可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江西时的日记。日记通讯簿里,记录着一个叫周承佑的人,这个人淹没在时间与人群的大海里,他的面貌终究是模糊的。但是紧随其后的地址并不模糊:南昌上水巷十二号——张宝龄先生转。事实上,上水巷...
新作品#报刊在线#《人民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7/c418925-402444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5日10时42分16秒 2019-2024年广东儿童文学观察...奖。李学武的《养月亮的小孩》入选“南国书香节”十大好书。洪永争的《摇啊摇,疍家船》,谢莲秀、香杰新的《东江谣》,吴依薇的《二十二张汇款单》获第十一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文学类·儿童文学)。陈华清的《竺可桢》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胡永红的《上学谣》获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蒋双超的《向南是大海》获“长江杯”中国现实主义原创儿童文学大赛二等奖,《告别》获 “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优秀奖。...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9/c404072-4033550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16时52分4秒 中华读书报十年纪事(2014.7-2024.8)...以现代史命名个案为例》《“出版学”一词在中国何时出现?》《卡夫卡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1949年夏的激烈市场搏击》《协助范文澜先生编写〈中国通史〉》《新文化背景下的文言与白话》《城市文化与文明传承》《竺可桢与澄衷学堂》《林纾的幕后英雄魏易》《潘光旦:中国第一位社会生物学家》《宋云彬日记里的课本编审者》《老舍〈骆驼祥子〉的出版历程》《季海先生片谈》《梁任公〈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撰著、讲授与传播》等。 ...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9/c404063-4033491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8时11分8秒 让生活的温度永驻画面...透而敞亮,笔触的轻松也仿佛是宇航员明朗心境的外显。 与此相关的,则是一些科学家形象的塑造:邬大勇《我的英雄》以“我”心目中的英雄来表达我们每个人对新中国一代科学家的致敬。画面将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竺可桢、童第周、邓稼先、华罗庚、陈景润和钱伟长以群体肖像的方式呈现在画面上,而画家力求一种生活情境的表达,将背景处理成“我”的书房的描写,书架上贴挂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即将点火的长征运载火箭、杨利伟航天照...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3/c419390-4032596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3日9时2分56秒 陆建德读《袁同礼年谱长编》:“为学术的热诚”...赴印,时任印度德里大学中央教育研究院客座教授的查良钊(西南联大教授兼训导长)见到团员中有冯友兰等联大老友,站起来想打个招呼,冯等起立走出,避之若浼。1962年4月27日陈源从伦敦致信袁同礼,提及一年前竺可桢夫妇应英国皇家学会之邀来此访问:“藕舫夫妇去年来英,弟初无所知,偶闻人言,设法探听,在其离去前会谈一小时。据云彼等到英时,曾与该方使馆说明,有亲戚在英,希望一晤。虽已获准,尚未排得时间也。匆匆一见,未...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9/c404063-4031642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9日18时26分53秒 上海书展:一代上海出版人的集体记忆...售书,当时场面非常火爆,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了图书在当时读者心中的魅力,感受到了上海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深厚底蕴。作为一家专注科学普及和基础教育的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当年准备了许多精品力作参展,其中《竺可桢全集》(1~4卷)在书展“推荐十本沪版新书”活动中名列榜首。后来又过了10年,在2014年,这套24卷、2000多万字的全集才终于出齐,并获得了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荣誉。某种程度上,上海...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5/c403994-4029931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0日8时20分55秒 “梅光迪三书”的故事...一个学术史上的失踪者,成为了学术界不多的能够快速完成学术文献保障体系构建的学者。《梅光迪研究资料汇编》主要收入民国时期的梅光迪研究资料,作者包括梅藻、任鸿隽、胡适、唐钺、杨杏佛、汪懋祖、茅盾、胡先骕、竺可桢、陈训慈、赵元任、茅於美、郭斌龢、王焕鑪、斯泰加、顾立雅、张其昀、楼光来、贺昌群、李今英、詹寿山等。为了更好地了解梅光迪从海外到大陆的“复出”,同时收入宋晞、侯健、林丽月等学者的文章,并收入了《梅光迪...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3/c404063-402977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3日8时41分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