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5973 篇有关 称谓 的页面,用时 0.475秒.

第1页  共299页

历史甬道与藏私美学——“80后”写作与90年代经验的多重缠绕

   ...于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有了自己打发时间的阵地……‘新概念’彻底改变了一部分人的人生,而对更多的人来说,它帮助我们发现的是人生的轮廓。”(15)另一方面,作为高考必考项目的作文,某种意义上是“八股”的现代称谓,因此对于参赛者的“父一辈”,特别是赵长天、铁凝、叶兆言、曹文轩、陈思和、乔以钢等评委来说,看到不拘一格的自然来稿,也确实是种“意外的惊喜”(16)。 只是,无论“子一辈”还是“父一辈”,当时都未充分...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再造“传统”:新笔记小说的乡土叙事革新——以莫言《一斗阁笔记》为中心

   ...一斗阁主”身份跳出文本进行评议,而“吾乡”的真实面目与历史幻觉则彻底融合,将乡土叙事中“亦真亦幻”的色彩推至极致。在《一斗阁笔记》中,莫言常用“吾”“余”叙述,间或有篇目使用“我”,而这种“第一人称”称谓的古今错杂,本身便使文本形成一种斑斓炫惑、亦虚亦实的特殊效果。而从亦古亦今的叙述视角出发,在《一斗阁笔记》中,“吾乡”既是现实的高密,又是寄托传统幻想的“乌有之乡”。在许多故事中,作为叙事主体的“吾”...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30-4047031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23时36分57秒 松本清张的世界

   ...记本上写得密密麻麻,黑乎乎一片,对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未雨绸缪,做了预案—— 推理小说的前世今生:推理小说就是侦探小说,因日本汉字改革,大大压缩了汉字,侦字被废止,文艺界用推理小说代替原侦探小说的称谓,两者之间只有文字上的差异,而在概念上并无本质区别。1920年,日本创刊专门翻译介绍欧美侦探小说的杂志《新青年》。1923年江户川乱步在该刊发表了《两分钱铜币》,之后这种小说逐渐兴盛。 日本推理小说的...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18-4046682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1时42分6秒 网络文学评价标准构建的现实规制与逻辑依凭

   ...”,是对人类文明的文化表达、文化创造和文化贡献;它还是一种艺术产品,具有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艺术魅力,以生动的形象塑造表征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能让人激动、警醒或感奋,等等。无论是传统文学还是网络文学,称谓有别,质地相通,二者在评价尺度上必然有其相同点,这便是“异中之同”。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作品在评价标准上“同”在何处。近年来,《羊城晚报》每年都举办“花地文学榜”评选,其中既有传统文学...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27-404691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7时59分12秒 松本清张的世界

   ...记本上写得密密麻麻,黑乎乎一片,对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未雨绸缪,做了预案—— 推理小说的前世今生:推理小说就是侦探小说,因日本汉字改革,大大压缩了汉字,侦字被废止,文艺界用推理小说代替原侦探小说的称谓,两者之间只有文字上的差异,而在概念上并无本质区别。1920年,日本创刊专门翻译介绍欧美侦探小说的杂志《新青年》。1923年江户川乱步在该刊发表了《两分钱铜币》,之后这种小说逐渐兴盛。 日本推理小说的...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91-404669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8时37分12秒 “蠢”字怎么变蠢的?

   ...是不能用的。”俞理明在《汉语的谦称“愚”》一文认为:“愚作为自谦用法,开始只用于社交中,并无明显的尊卑倾向,后来通过在结拜、义认等拟亲属关系间的使用,扩展到其他亲属关系之间。” 学者吉常宏在《正确使用称谓词》一文中说:“笼统地说尊长对卑幼者谦称用‘愚’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起码晚清已是这样。从清代的诸多小说看,倒是平辈之间谦称用‘愚’较为普遍。”此说更为公允。 明清小说中,“愚”字作为谦称,适用范围很广...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42005-404669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8时18分59秒 我们的第一本书

   ...塾,去过杭州、上海,能看报纸。他知道书是写出来的,但他偏不说写,偏要说“造”。 这是他的创作,也是他的创造。 无疑,“造”比“写”更形象、更壮观,也更符合一个农民的语法。从那以后,我赋予自己一个私密的称谓:造书的人。这是个小小的收获,意味却是深又长:我和父亲久深的冷战大抵就是从此开始消融,如冰封的大地回春,我鼓励自己输出优秀的情感,拒绝简单粗暴,而是成熟、理性、高尚地对待过往、过错、过失。这是个不错的...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4018-4046592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7时31分6秒 何以确定自我:“钞古碑”与鲁迅《墓碣文》的创作

   ...一种饰终的礼典。这种做法渐为同时代的墓志文所吸收”,到汉末晋初禁碑令促进了墓志的兴盛,并“最终促成了墓志文体的形成”[11]。当时体例较为完善的墓碑文、墓志铭包括首题、序、铭辞,首题一般包括官职爵位和称谓;序除了墓主的姓名、官职、生平事迹的介绍,也有对远祖和近祖的追溯;铭辞多以韵文颂扬墓主功业德行并概括全篇。除了以上信息,还有大量碑志记载了墓主的家族谱系,除了序首部分的远祖和近祖,在志末或志侧或志阴按...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63-4046579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18时32分57秒 《天津文学》2025年第4期|周云和:美颜

   ...意坦诚相见,才能窥见自我和社会的真相。 美 颜 //周云和 坦白地说,见到田尼的第一眼,我的心情有如蜀南竹海七彩飞瀑,从回龙桥山顶,訇然跌落到万岭箐谷底。她那种脸相,有一个带着贬义的称谓,出于对女性的礼貌和尊重,我当然不能说出口。嘴唇也厚,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一种动物的嘴筒子,还抹了鲜艳的口红;右脸颊有豆大一颗黑痣,脂粉扑得过重,或者说天气太冷吧,脸色白卡卡的。要不是好友吴文诗给我介...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津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19004-404594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2分21秒 马钧 :交会于曲噶塘的石窟

   ...巴达克斯”仍是个少年。眼下,在这个地方知识上请教他,就像找猫去上树,找鱼去潜水。他的老家就在湟中,读研究生的时候,他就给自己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宗喀·漾正冈布。前面的“宗喀”,是吐蕃时期就出现过的地名称谓,藏语里的“宗”说的是宗曲,翻译成汉语,正是大名鼎鼎的湟水河;“宗喀”合起来就是湟水边的意思。这个地理概念,广义上指湟水两岸地区,狭义上指宗拉让摩山(即拉脊山)北面、湟水南面的地方。朋友陈有钧,在西宁...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04018-4045710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47分51秒 文学社会学和思想史视野中的《这一代》

   ...望将陈汇报转报中宣部并在内刊刊载时,将我的意见附在后面。现在用笔用脑都吃力,这点东西前后经过两周,花了几天时间,写了六页信纸,约二千字。看来还需删减修改,才拿得出手。”[26]他用了“《这一代》事件”称谓,投入较多时间精力写意见,可见这件事在他心中的重要性,他的意见是否交出去,“内刊”刊发没有,因无法查证,均不得而知。从《这一代》及大学生文学刊物纷纷停刊来看,张光年的努力于事无补,但能够看出时任中国作...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63-404608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31分18秒 洪子诚:承继与告别的难题——谈1990年代初王安忆的两个中篇

   ...我们背叛”。这两个中篇,都是“时代更替”时刻,“孩子”曾经仰望的“前辈”形象坍塌,“孩子”精神出现危机时候,对克服困境的追索。 第二,都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叙述者“我”也常常替换为“孩子”、“孩子我”的称谓。叙述者不是冷静的旁观者,在作品中扮演着叙述策动、故事编排和评论的角色。叙述来自有关生活意义的动机,这个动机很重要,难以回避,也预先知道可能没有结果。所以,《故事》开头这样交代,“我选择了一个我不胜任...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4030-404578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10时11分20秒 杜审言“文章四友”世号是怎样产生的?

   ...,却很少能见其踪迹,这不得不令人生疑,“文章四友”的“世号”在初唐文坛是否存在过。 在初唐时期,“文章四友”的“崔、李、苏、杜”是否已经形成了所谓的“世号”,是否在当时文坛已经成为公认的文人组合和惯性称谓,疑点有五:其一,“文章四友”的称号在《新唐书》中只单独出现过一次,包括崔融、李峤、苏味道在内没有其他传记的互见佐证。而如“苏李”“四杰”等世称,皆能在不同的传记中找到旁证。其二,“文章四友”的提法只...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42005-4045456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10时33分11秒 《天涯》2025年第2期|屈旷:守窟人

   ...人不置可否。又问我,这窟是怎么来的?我说,据传是公元366年,一个叫乐尊的和尚被三危山上的万丈金光震撼,开始在这里开凿石窟,上接十六国,下迄元代,历经千余年慢慢建成。他又不置可否。 他的问话生硬,没有称谓,似乎对现代人基本的社交礼仪很生疏。 又接连回答了几个没有章法的问题,我笑笑,心想我反过来成了你的导游。接着他又问我:“莫高窟里有什么花?” 我愣了愣道,牵牛花?他说,错错,大错特错。我反问他,那莫高...

新作品#报刊在线#《天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3/c418992-4045327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8时10分44秒 文艺大众化与“新大众文艺”

   ...”的“新”不是随意贴上去的时髦标签,而是时代赋予的新的内涵性特征,这是因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文艺活动所构成的诸要素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如果再依然故我地用过去的那种“文艺大众化”“大众文艺”的观念、模式、称谓来看待和表征新的文艺现象已显然大大地不适应了,是理论落后于现实的糊涂之举,不光文不对题,甚至还会极大地掣肘、带偏文艺的发展方向、发展节奏。时代的新的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艺所处的“世界”或...

专题#专题#新大众文艺#《延河》杂志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60048-4045494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15时57分52秒 用戏剧创作为时代注入文学的光辉

   ...的莫言,已找到了直抵观众内心的方法。” 打破了文学与戏剧的分界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光炜谈到,上世纪80年代起莫言写了很多小说,在他的中短篇、长篇小说及剧作里,无论是作品的节奏、内容、形式还是人物采用的称谓等,他的选择与表达方式都与时代有关,都是具有时代性的。“对于莫言这一代人来说,他们所经历的历史形成了他们作品中的独特的具有戏剧性的风格,对于莫言的写法以及他为什么这样写,都需要日后通过大量资料的沉淀梳...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19389-4045435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8分22秒 怀念老岳

   ...他真是特别会做学生工作,几句话就让这些新生斗志昂扬。还有一天晚上,我们班主任陈强老师召集全班在东操场北边的平房教室开会,林老师又亲临现场进行动员,效果非同寻常,让大家觉得不赢得运动会真对不起教育系这个称谓。或许林老师的鼓动对老岳也产生很好的影响,同时当年学校有位高年级同学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跳高金牌,对老岳起到示范作用,总之他暗下决心,要在新生运动会上夺得奖牌。晚自习过半,老岳就约我出来到西操场陪...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5/c404018-404539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5日12时53分39秒 本周之星 | 傅俊珂:母性三叠(2025年第12期)

   ...算一种人的情感本能。母爱的话题虽历久却弥新。从母爱到母性,这篇散文其实是主题和思考走向开阔的一个例证。 现在的散文创作者无疑明白,写母亲等亲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到他们是一个个鲜活且整体的人,其次才是带有称谓的“母亲”。你既要主观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又不能受到亲情的束缚,所谓为亲避讳而放弃客观全面的叙述。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感动于儿女敬爱父母的“道德正确”所表达出的浓郁亲情。这篇即是。作者并没有全方位地...

新作品#本周之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3/c431511-404531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4日9时43分45秒 《当代人》2025年第3期|翟英琴:一粒米的远方

它是一粒米,又不是一粒通常意义上的米。看到它,我脱口而出的第一个词,是螺丝。对,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螺丝。可是,人们为什么赋予它“米”的称谓呢?我的好奇,一如岁末年初的风,在永年的土地上探头探脑。 这些“米”安静地与我对视。灯光洒在排子车上,排子车安静得像一位长者,慈眉善目,满肚子里都是关于时光的故事。那些故事,一字一句,一行一段,都与眼前的米有关。排子车上有序排满的长方形盒子,像一间间小房子,每间房...

新作品#报刊在线#《当代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22517-404481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8时41分30秒 看,这个少年!——林檎小说印象

   ...策略。而在林檎的叙事中,有着可贵的棱角分明的个人主体。林檎在人物塑造上,有着对于“老莫”这一形象近乎疯狂的痴迷。在诸多文本中,其主人公皆为老莫。这一看似取巧的偷懒,实则别具匠心。一方面,“老莫”之统一称谓打破了具体名性的有限性,进而通向了卡夫卡“K先生”一样的符号化,直指能治系统里芸芸众生的每个具体所指,进而实现了为当下时代画像的功能性。更重要的是,“老莫”之“莫”,本身便自带强烈说“不”的功能,这个...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0/c404030-4044989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8时47分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