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的意义。借助翻译,知识精英得以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制度,普罗大众也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接受新事物。相对应地,翻译选本也就更倾向于满足现实需求:侦探小说补足了中国传统文学中所缺失的门类,科幻小说因承载着“科学救国”的想象而被推崇,原本充满白人至上和殖民扩张色彩的冒险故事也被巧妙地化用为唤醒民族“尚武精神”的工具……这种矛盾性实际上也印证了卡萨诺瓦的论断:文学的世界共和国始终是等级制与不平等的竞技场,在萌芽体系...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31803-404689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8时37分50秒 高吟浅诵天籁间...建设。驽牛负重,常举步蹒跚,而慰勉时加。三愧也。”(《自述》)他对家人、祖国、天文学满含真情挚意,这种浓郁热忱的情愫,在他诗词中随处可见,生意盎然。 从大海到星辰,王绶琯与天文学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抱着科学救国、科技强国的信念,他不遗余力地投身于中国天文事业。“牛角两尖探宇宙,象牙一塔隐云霄”(《人生》),他如是说道。王绶琯用诗词书写的天文历史,不仅是新中国天文学发展的编年记录,也是一代天文学者的心史袒露。...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3994-404544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34分37秒 新乡土写作与“五四”新文化传统的赓续与弘扬...白鹿原》式的政治性风云卷舒移位到科技精神与实干风格的弘扬。在乡村变革方面,《家山》浓墨重彩讲述的沙湾经验,一是兴修水利,一是新式教育,这二者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体现,是“五四”一代人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理想的表现。小说在兴修水利的曲折艰难中勾勒人物的求实精神与忘我品格,在创办国民小学的甜酸苦辣中写出人物的远大理想和奉献人格,这些乡土人物的形象特征无疑都是当下乡村振兴运动中最为需要的精神品质...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30-404322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9时25分0秒 《雨花》2024年第8期|霍俊明:成熟的鸽哨与时代气旋...家老宅建于乾隆年间,这里的一切亲切而陌生,“故乡毕竟是故乡。/无论我离开多远,/那袅袅的灰蓝色炊烟/总飘在心里的树颠……故乡的月,只圆不缺,/想念得越久,就越亮越圆。”(《故乡毕竟是故乡》) 为了追求科学救国、农业救国的道路,杜运燮在1938年考入浙江大学农学系。因为抗战,浙大迁到贵州,杜运燮不得不转入暂时迁到福建长汀的厦门大学生物系“借读”。一切都是机缘巧合,杜运燮在厦门大学遇到了林庚(1910—200...
新作品#报刊在线#《雨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3/c419885-403262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5日6时8分50秒 小镇的海岸...指轻轻一点,什么都能搜索出来。知识都是装在脑子里,那一代科学家的博学真让人惊叹。钱教授当年被清华大学录取时,中国文学系和历史系都认定他是个难得人才,争抢着要他。他到校第三天,发生了“九·一八”,便决心科学救国,非念物理系不可。跟历史系的钱穆、陈寅恪,中文系的杨树达一样,物理系的吴有训也认为从入学考试成绩看,他学文史更为合适。他却一再坚持,吴有训只好让他试读一年。这一试读,成就了一位杰出的力学科学家。这在钱...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6/c404018-403002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15时45分17秒 《山西文学》2024年第6期 | 李朝全:身为一叶(节选)...小。他知道自己还无法担负报效国家的重任,自己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学好本领。他认为自己的性格比较安静、内向,不适合交际和娱乐,可能更适合钻研学问,从事科学研究,于是他便决心长大后要当一名科学家,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与死神失之交臂 1945年,于敏转入自己热爱的北大物理系学习。由于聪颖过人,他的成绩常常排在第一名,许多教过他的老师都感叹:很多年都没有教过这么优秀的学生了。 正当于敏在学业上高歌猛进之时,...
新作品#报刊在线#《山西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8/c419827-402734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5日8时27分54秒 张剑:文学批评家李长之短暂的科学路...”,“我们应该为真理而探讨,不计其他”(《李长之文集》第八卷,187-188页)。这种宣扬为真理的学术、“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理念已经成为当时学术界的基本共识,例如面对“九一八事变”后社会日渐高涨的“科学救国”变体诸如“航空救国”等等,时任清华大学工学院院长顾毓琇就明确提出“科学并不能救国”: 科学既没有功利观念,亦没有爱国思想。科学的目的是为知识,科学的任务是求真理。……我们科学界努力的方向,从坚甲利兵...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0/c404063-4023291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0日8时47分10秒 国家需要,我一定全力以赴...国家需要全力赴之!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于敏正是这样一个人。 ■ 两次被要求转变研究方向 1944年,决心当一名科学家、走科学救国道路的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自己热爱的北大物理系学习。 1949年7月,于敏以北大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著名物理学家张宗燧的研究生。在导师推荐下,他加入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1/c404019-4020004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1日8时28分20秒 首部聚焦第一次青藏综合科考历程的童书《高原上的小向导》出版...章和图书很多,但用一种孩子喜爱易懂,且富有文学性的方式讲述这一科学大事的书却少之又少,《高原上的小向导》在这个方向上做出了有意义的尝试。 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值得每个小小少年去追逐 一代代中国科学家从科学救国、科研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的奋斗征程中凝聚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这种精神是科学家们用时间、意志,甚至生命萃取出的群体智慧和品质,是屹立在祖国大地上的一座座精神丰碑,...
儿童文学#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9/c404071-401988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9日16时19分2秒 百年几何事 人生一卷诗——苏步青的诗情与诗思...作不仅是其性情的书写,也是其灵魂的投影。他的诗篇词阕主题鲜明、意蕴宏深,蕴蓄着丰沛的诗情诗意,闪烁着真善美的人性光华,向人们展现了科学家心灵世界感性的、浪漫的一面。 作为现代中国爱国科学工作者的典范,科学救国是苏步青一生守护、终生不渝的志向。他的诗词饱含爱国深情,其作品近一半是抒写和吟咏家国情怀的。苏老成长于列强入侵、家国遭辱的旧中国,中学时期就知道了数学对于振兴科技、富国强民的作用,在心中深埋数学救国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19/c404063-401789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19日7时25分7秒 以文学之美展现瑰丽的数学人生...是抽象的,戏剧却要求必须创造出具象的、有生命质感的人。因此,这个题材一般人难以把握,作家却能以其数十年积累的创作经验,从容应对挑战,在高处立足,在险处出招,成功创作出这部优秀的剧作。该剧将百年强国梦、科学救国梦与华罗庚的个体生命历程进行了呼应交织,爱国心与强国梦成为支撑主人公奋斗人生的精神动力。 其二,该剧的戏剧结构出新出奇。编剧了不起之处就在于能突破自己,不断创新。该剧以华罗庚的最后一次演讲打开戏剧视角...
艺术#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9/c404003-4014901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9日8时12分56秒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阅读《乡土中国》...究来医治中国社会的病症;就是为了学以致用,以自己的知识来帮助中国摆脱贫困,走向富强,实现救国富民的人生目标。费孝通说:“我是个知识分子,也是一个从知识分子家庭里面出来的人,特别是经过‘五四’运动,相信科学救国。我们希望的是从了解中国的问题出发,能够找到一条出路。这是当时时代赋予我们青年人的一种向往。” 在英国读书的时候,费孝通的导师马林诺夫斯基一眼就看到了他的这位学生的志向,他说,“费博士是中国的一个青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5/c404030-4012574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5日9时37分30秒 《人民文学》2023年第11期|康岩:播火者郭大力(节选)...主义在华夏大地传播得越发广泛。革命的实践运动和革命的指导思想相结合,鼓舞了一批又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献身革命,加入传播马克思主义薪火的队伍。正值青年的郭大力,显然是其中一分子。他逐渐认识到,当下中国,“科学救国”是一场遥远的幻梦,根本行不通。就像鲁迅“弃医从文”,郭大力也意识到,祖国的亿万同胞身体康健,但精神上的绝望无助、思想上的麻木迟钝才是最迫切的问题。如何使国人的灵魂觉醒,进而进行革命和反抗,郭大力把问...
新作品#报刊在线#《人民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8/c418925-4011404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3日8时36分6秒 讲述陕北故事 作家姬晓东长篇小说《大陕北》出版...故事。从他们身上能看到陕北人民荣辱兴衰的苦难史和顽强不息的奋斗史,更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地区波澜壮阔的革命史。 在这部45万字的《大陕北》里,个性鲜明、有名有姓的人物近百人。主人公马伯雄,是一位信奉科学救国,反对暴力斗争的建筑专业留日学生。归国后,面对陕北残酷的现实,他改变自己的处世哲学,并在共产党人万仙如的帮助下投身民主主义革命,积极推行民主教育和经济建设。通过长期的革命洗礼,马伯雄从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4/c403994-4007732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4日8时21分11秒 黑孩、傅小平:写作是为了弥合自我意识与外部世界的裂隙...多了。 黑 孩:你提到鲁迅和郁达夫,这么巧,我刚刚在《江南》杂志的微信公号上读到了一篇名为《那一年,他们十八岁|鲁迅、茅盾、郁达夫的峥嵘岁月》,文章转自《浙江作家》的微信公号。说鲁迅二十岁的时候,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东渡日本求学。一次课间观看日俄战争教育片,中国人对同胞的麻木不仁让他痛惜不已。他深刻感悟到,救思想比救病痛更重要,决心弃医从文。从此,中国少了一位医生,却多了一位一骑绝尘的文坛斗士。二十年后,他...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14/c405057-4005628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17日8时5分44秒 赵元任:跨越百年的奇才...学一起,在纽约州的绮色佳(Ithaca)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社”,并创办了著名的《科学》月刊。中国科学社历时30余年,成员总计3776人,是当时重要的华人科学社团之一。《科学》杂志的宗旨由最初的推动“科学救国”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逐渐成为较有影响的学术刊物。 赵元任是国际上公认的语言学大师,素有“中国语言学之父”的美誉,能说33种方言,当他走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总会有当地人认他做“老乡”。赵元任精...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25/c404064-4004271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25日6时58分48秒 “西南联大的精神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学校当局。三校因此被迫南迁,组成了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翌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该校存续至1946年5月4日最后一期毕业典礼,随后北归,一共历时8年多。 8年多时间里,西南联大的师生们满怀科学救国的理想、秉承刚毅坚卓的精神、坚持敬畏学问的态度,辗转数千里,穿越战火和烽烟,先后在昆明、蒙自继续办学。期间招收学生8000多人,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等一大批享誉世界...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12/c419388-4001119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15日7时16分47秒 一代宗师家国情...神和品格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同济人,同济后学亲切地尊他为老校长。 历经磨难 为救国留学 为育才而归 李国豪老校长在同济大学求学成长的阶段,正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时期,也是那一代热血青年寻求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历史时期。1937年,震惊中外的“八一三”事变爆发,同济大学吴淞校区在日寇连续两天的轰炸中仅剩残垣断壁。面对满目疮痍的校园,满腔悲愤的同济师生被迫走上前路茫茫的流亡搬迁之路。从上海辗转浙江...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2/c404019-3266201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7日8时22分36秒 启蒙与浪漫的张力:民族内部的更新...论》《摩罗诗力说》和《破恶声论》,系列论文标志着鲁迅思想原点的形成,“鲁迅的思想或小说主题,实际上几乎都可以在这一时期的评论中找到原型,也就是说,这里存在一个‘原鲁迅’”[1]。《河南》五论显示鲁迅从科学救国论转向对精神和主体性的关注,用来指称精神和主体性的语汇繁多,如“神思”“心声”“内曜”“白心”“隐曜”“自性”“意力”和“自觉”等。学界一般将之视为鲁迅个人主义的确证,需要追问的是,鲁迅个人主义的内核...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3/c442005-3266334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3日9时0分57秒 翟文铖:士志于道...树的价值参照系统结构是相当稳定的,往往对人一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起支配作用”③。生命从一片空白到获得精神底色,此后所有的人生图景都要在这上面描绘。 1935年,汪曾祺考入江阴南菁中学读高中。该校以“科学救国”为办学宗旨,课程倾向于自然科学与外语,文科不受重视。汪曾祺虽然不喜欢这样的环境,但毕竟开始较为深入地接触西方科学文化。1939年他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在抗日战争的隆隆炮火中,西南联大不仅是传承五四新...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6/c441820-3253426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27日15时41分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