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另外,上海图书馆藏盛档中还有大量机器与产品的检验单据,可以用来评估公司的技术路线与工业水平。当然,全书运用的史料已经相当丰富全面,足以支撑研究结论。 《悲怆的绝唱》一书并非科学技术史著作,但研究内容却与科学技术史关系密切。根据本书研究思路,汉冶萍公司史可以拓展到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许多领域。同时,汉冶萍公司技术史研究也可以借鉴本书的写作思路,将技术问题辐射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1/c404063-404161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1日8时10分25秒 唐诗与敦煌葡萄石榴纹的互文性探微...敦煌石窟藻井图案,尤其是其中的葡萄石榴纹、宝相花纹,此外还有石窟壁画边饰和头光中的卷草纹。唐人似乎将各种工艺美术中的纹样打碎,再重新组合,创造了同时期审美情趣一致、但形态千变万化的纹样。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中说:“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则比较侧重于科学技术方面。”(〔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归根到底,唐代图案题材风格的巨大变化,又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的仍然是现实生活,入世思...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7/c442005-4033375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7日9时16分6秒 “谁知拢翠私心语”...表明徐霞客目睹了翠生石及其加工的过程,二是确证翠生石并非产自云南本地,三是透露出翠生石不值钱,比工价还低。可见至少在明末,中土人士对翡翠的情况还不是太熟悉,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的看法,他认为翡翠是在十八世纪后期从缅甸经由云南传入中国的。 弄清楚这个情况,再来研究妙玉的“绿玉斗”,也就不难得出结论了。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间虽然在徐霞客写《滇游日记》之后,但那时翡翠仍...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5/c442005-4028564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5日23时23分13秒 “东坡大家讲”荔枝树下开讲...枯亡,而后人在原址新栽种的荔枝树已硕果累累。 仲夏初芒,三苏祠的荔枝又红了。“东坡大家讲”第二季也将在荔枝树下全新开启。7月4日,第二季“东坡大家讲”首期邀请到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东南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心主任李昕升,带来“‘东坡荔枝记’——漫话荔枝古与今”的讲座。当天李昕升教授还将与惠州、眉山的嘉宾,共话苏东坡的荔枝情缘。 克服水土不服 东坡老家的荔枝树“奇迹”挂果 苏东坡与荔枝,一生有着不解...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03/c403994-4026972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3日9时10分31秒 黄宗羲:与世界对话的浙东学人...经纬天地”的精神。黄宗羲的象数研究是将“切近民用”的大学问重新纳入儒者个人心性涵养的儒家真学问的轨道上,代表了他应用天文学知识指导生产实践的思想。儒家实践哲学的智慧深受西方哲学家的推崇,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天文和历法一直是“正统”的儒家之学。李约瑟从科学史的维度审视这一特质在儒学演变中的发展。黄宗羲《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梳理儒学脉络、评议心学流变发展引起了李约瑟的高度关注。李约瑟完全采信了黄宗...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9/c404064-4022614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9日8时1分2秒 《散文》2024年第1期|郑军:科学史随笔四章... 科技也是文化遗产 提到科学,人们总把它当成现代的事物,和历史文化遗产沾不上边。但如果我们采用广义的科学概念,把所有人类技术进步成果都称为科学,那么它显然与人类文明共始终。这样解释当然没问题,否则,“科学技术史”这门学问就不必存在了。 世界文化遗产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是古迹评定的最高标准。在古代,皇室和教会最有钱,大部分世界文化遗产都是宫廷建筑,或者宗教建筑。不过,里面仍然能找到反映科技史的遗产。 按年...
新作品#报刊在线#《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16/c458430-401601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4日8时58分43秒 《不息的水脉——大运河讲谈录》面世《不息的水脉——大运河讲谈录》新书发布会日前在京举行,该书作者、著名文化学者赵珩,中国大运河科学技术史资深专家蔡蕃,中华文化促进会美食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兼专家评审委员马奕,一起畅谈大运河,见证新书出版。 《不息的水脉——大运河讲谈录》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是赵珩撰写的一部文化散文,讲述千年文脉的运河文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副总编辑、该书策划人杨庆川介绍,赵珩以运河的流经地北京为故事起点,带领读者漫游大...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19/c403994-4016227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19日8时25分42秒 竺可桢的读书生活...关性极强的书籍。1945年4月,他用心阅读了丹皮尔的新版《科学史》,并做了详细笔记。1951年2月,他又阅读了萨顿的《科学史导论》,对其中的天文史部分作了评论。1960年1月,他收到李约瑟寄赠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随后详细阅读了这部书,评论道:李约瑟阅书之渊博无与伦比,涉及的有些作品,“不但未见其书,甚至不知其名”。同时,他也记录了李著里一些引用和理解上的错误。 除了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竺可桢也非...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9/c404063-4011461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9日9时46分59秒 自由的文本 永远的中国挚友...期间听过一位教士关于中国的系列讲座,那些对中国城市的详细描述,让青年时期的索莱尔斯更加向往。此后,索莱尔斯陆续阅读了许多汉学家的著作,如葛兰言的《中国思想》、马伯乐的《道教和中国宗教》和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等。这些汉学专著进一步丰富了索莱尔斯对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理解,促使他在文学创作上另辟蹊径,从中国找寻创新的灵感。 《戏》是索莱尔斯的第一部“中国”小说,其64个片段可以比作《周易》中64卦的划...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9/c404091-3269008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9日9时17分29秒 《长江文艺》2023年第1期|汗漫:既见君子...为之感叹:“太有意味了……”到傅斯年家做客,两人长谈一夜,主题仍然是“何谓中国”“何以中国”。次日,王玲研究员被傅斯年喊来,接受李约瑟面试,不久即赴剑桥大学留学。九年后,她成为李约瑟出版的七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合著者。李约瑟在此书序言里写到:“中国曾经保持着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毕竟是“曾经”,昨日之日不可留。又一代知识者,如何从头收拾旧山河? 从北平,到李庄,对于董作宾《殷历谱》的写...
新作品#报刊在线#《长江文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0/c418961-3260353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3日8时41分55秒 数字化助推古籍“活”起来传下去...通大众,让更多人共享丰富的古籍资源,数字化的力量不可或缺。 学术的繁荣离不开学术资料的繁荣,大量的存世古籍是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库。通过数字化,可以让这些珍贵的资源为更多的学者和社会公众所用。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刘蔷指出,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制作与发布,其实就是回归到古籍作为书籍文献本来的性质,这也体现了现代图书馆服务、共享、开放的精神。 在日前的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会上,云南省图书馆发布...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3/c403994-3260557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3日7时45分23秒 古籍如何兼顾“藏”与“用”...国古籍登记工作让3000万册件古籍有了“身份证”,未来,让更多古籍“上线”与读者见面,将是我国古籍工作的一大重点。 “古籍数字化资源的制作与发布,其实是回归到古籍作为书籍文献本来的性质。”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刘蔷说,以往,人们说学术的繁荣与学术资料的新发现有关,这种说法是忽视了存世的大量古籍,存世古籍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可以预见,连续的古籍资源发布,将带来宏阔的学术气象。 古籍数字...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06/c403994-3260113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6日9时15分35秒 《天工开物》: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属罕见。早在18世纪,《天工开物》已传到欧洲,引起一些学者的高度关注,先后被翻译成意大利、德、英、俄、希腊和阿拉伯文等版本在多国流传,被认为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传统科技的一把钥匙。英国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曾大量引征《天工开物》的资料,并称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28/c442005-3257580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8日9时10分47秒 文学在新文科建设中的地位和功能...其他综合学科及相关学科都集纳在一个大集合里。在这个大集合里尤其强调包括管理学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军事学中的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军事管理学等,工程综合类的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统科学、科学技术史、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中医学、中药学,以及新增加的“交叉学科”等,这些都与人文社会科学息息相关。 全文科结构的理念,充分彰显了学科群组交叉融合、相...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18/c419351-3254722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8日9时37分44秒 放纸鸢,秋风一击入云端...供人消遣的玩具,及至宋代成妇孺普遍参与的游戏,并渐渐不受时节局限 在外国人眼里,“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风筝甚至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视为中华民族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而载入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 风筝最早出现在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但其究竟起源于何时说法不一。一种说法为“木鸢说”,认为风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依据为先秦古籍中关于公输子、墨子制“木鸢”的记载。另一种说法是“纸鸢说”,传说...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12/c442005-3254360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2日8时35分44秒 《梦溪笔谈》的科技贡献...人志士却层出不穷,沈括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沈括在所谓的重道轻艺的封建时代,冲破迂腐思想的束缚,以“有补于世”的独到眼光,完成了巨著《梦溪笔谈》。该书记录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取得的众多科技成果,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史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史料。其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为“四大发明”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支撑。该书详细记载了指南针的制作与使用,及布衣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其中对指南针的记述,是我国目前发现最...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6/c442005-3253369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6日7时54分52秒 要永远保持对古籍的敬畏心和责任心...发挥年轻多学科背景的优势,将更多的知识技术引到这一领域,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拓视野,不断尝试创新创造,激发出新的活力。( 程佳 采访整理) 在研究中见证古籍修复的价值和变迁 刘 蔷(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 我是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研究员,是一位古籍版本研究专家,出于研究工作需要,我经常会去中国国家图书馆浏览馆藏书籍。自2009年起,由我着手进行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10/c403994-3244292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10日14时53分11秒 赵元任的哈佛大学成绩单...期造成的年日差;还有十二时辰,一个时辰为8刻,一刻为15分钟。萨顿对于中国的历史是好奇的,他曾自己列过中国的历代王朝表(见图2),把从三皇五帝直至清所对应的公元纪年写了两大张纸。其实,他有准备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做一番研究的,但学习中文是个大难题。他本人与李约瑟(Joseph Needham)交往甚密,而李约瑟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开创式人物。 五、结语:大时代背景中的赵元任与科学史 在哈佛大学的三年...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10/c419382-3244279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10日7时51分39秒 黄德海:金克木解李约瑟难题...解和智力的敏锐方面并不亚于他,但是为什么现代科学却起源于西方世界呢?后来,他在研究了中国历史之后,又感到诧异:为什么前十四个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远远超过欧洲而后来落后了呢?这些问题都是导致李约瑟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主要动机。”也就是说,上述问题在一九三八年已基本成形。不过,虽然李约瑟不断表述,但“李约瑟难题”(the Needham Problem)的最终命名,却要等到一九七六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08/c404064-3239401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8日8时22分43秒 专访宋镇豪:问学甲骨四十载 丹心风骨著春秋...块为撰述模式。《商代史》旨在用深刻的历史感知和现代认知尺度,依据考古发掘成果和出土甲骨文献等第一手史料,会通简帛文献学、历史文献学、民族学、民俗学、人口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学、天文学、古代科学技术史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手段,打破传统史著撰述模式,集结众家学术研究成果,在学科最前沿的起点与高层位上,架构起既合乎商代历史又展示现代史识的著述体系,是一部具有原创性和集大成的多卷本断代史著。 这...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208/c405057-3234766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2月8日9时8分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