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46 篇有关 科学与人生观 的页面,用时 0.222秒.

第1页  共3页

重读《桥》:“担荷之美”

   ...1]在此意义上,《桥》的写作是废名重建主体意识的文学实践。 废名在主客观之间建立的“客观=主观之极致”的互为主体关系,从建基于主客观二元对立的西方近代哲学思维中是无法得到论证的。但若注意到1923年“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柏格森主义成为“玄学”派抗衡“科学”派的重要哲学武器[22],以及废名在故乡黄梅从小浸润于其中的佛禅文化,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认为生命本质是如流水一般永不间断、永不停息的意识的“绵延...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3/c419384-4039458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日8时26分34秒 中华读书报十年纪事(2014.7-2024.8)

   ...新知——读“中华文化新读”丛书》《基辛格访问燕园追忆》《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研究〈资本论〉》等。 2023年,本报有27篇原创文章被《新华文摘》网络版全文转载,包括:《在不确定的时代寻找心灵的确定性——“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百年回眸》《守望中华文化的灿烂星空——冯天瑜先生的学术志业与追求》《巴金章仲锷:一封信引出的回忆与行为写作》《词谱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重大突破》《厉以宁老师,您是我们的榜样》《〈东北游记〉的历史与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9/c404063-4033491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8时11分8秒 落日余晖——科玄论战中的康有为

   ...是万能的、普遍的,包括人生观在内的一切事物都属于科学的范畴,都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他也批评了张君劢对中西文化的分析,认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并不能概括中西文化的特征。张、丁二人的交锋引发了中国思想界“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又称“科学与玄学的论战”。 其后一年余,许多学者和思想家纷纷登场,张东荪等少数人站在张君劢一边,而胡适、吴稚晖等多数人加入了丁文江的阵营。梁启超试图作为中立人进行调停,承认人生的大部分问题可...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5/c404064-401737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5日16时29分45秒 工具革命和思想革命的轇轕

   ...中的伙伴”,固然走散。但也不过是“各依自己所信的做去”罢了。 注释: [1]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第1页,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2]独秀:《答适之》(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之“附录”),《科学与人生观》,第40页,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年版。 [3]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第17页。 [4]英费尔德:《回忆爱因斯坦》,赵中立、许良英编译《纪...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3/c404063-4007633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3日8时5分42秒 “科玄论战”百年祭

1.缘起 1923年2月14日,学者张君劢应邀到清华学校演讲,听众主要是即将赴美学习理工的留学生。 演讲的主题是“人生观”,要点是说明科学与人生观的五点差异,即科学是客观的而人生观是主观的、科学为推理支配而人生观由直觉主导、科学重分析而人生观重综合、科学服从因果律而人生观遵从自由意志、科学致力于想象的统一性而人生观源于人格之单一性。结论是“科学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决非科学所能为力,唯赖诸...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25/c404063-3267308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25日9时57分8秒 还原“赛先生”:近代中国“科学”概念人格化溯源

   ...用主义。但是,顺时梳理,来自美国的实验主义既不是“赛先生”的思想原点,也不是他的唯一面相,“赛先生”在科玄论战中旁逸斜出走向实验主义,不过是众多理解当中的一个路向。 1923年,亚东图书馆出版了《科学与人生观》一书,该书比较全面地收集了科玄论战的相关言论。若以此书作为检寻对象,可以发现论战时期出现的“科学”定义不胜枚举,但使用“赛先生”一词的并不多见,仅有胡适和吴稚晖二人。该书收录了胡适的两篇文章,其中一...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1/c442005-3264823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1日9时33分8秒 历史与实验:发生学方法与胡适“文学革命”的方法论

   ...从事这种活动的手段,使得他在识别出对他有价值的“自然趋势”并掌握其发生和演化机制的基础上,将其导向他设想的特定方向。 在有关文学革命的论述中,胡适并没有直接表达他的自然主义立场,但他在1923年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明确把自己的人生观界定为“自然主义的人生观”。其基本原则是强调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受自然法则的支配,但人也“利用这些法则来驾驭天行”。在自然主义的人生观里,同样有“运用‘创造的智慧’的机会”...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06/c442005-3263741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6日7时38分6秒 “中期鲁迅”研究刍议

   ...革命。这个使命不幸中断了,直到今日。”[4]学界一般都接受了胡适的这个看法,认为“1923年,创办于1915年而作为启蒙之思想路标的《新青年》杂志,在上海改刊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同年,知识界发生‘科学与人生观’论战,凸显了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对立冲突的意识形态格局。这两个事件,表征着启蒙运动的分裂和历时八年的新文化运动的落幕”[5]。不过鲁迅个人对这个时间点的感知,是从更早的《新青年...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11/c404064-3254261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1日7时27分18秒 陈独秀与汪孟邹肝胆相照40年

   ...热情写序。此举不仅给亚东带来了可观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而且推动了中国古典名著以现代方式走向更广大读者,推动了标点符号等现代文本形式获得社会认同并普及化。陈、胡二人又联手支持汪孟邹出版科玄论战论文集《科学与人生观》,同样联手分别给论文集作序。汪孟邹曾回忆两人同时在亚东作序的情景,“他们都真有功夫。适之写的时候,要找不少书,先摆好再写。仲翁不同,只要纸笔、又不查书,只管写下去就是了。两个都真有功夫哩。”此书的出...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27/c404063-3243157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27日7时1分34秒 “严肃出版性质纯正的书籍”

   ...行2.9万册,既扩大了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也缓解了党内经费紧张状况。 20世纪20年代,玄学派、科学派以及唯物史观派围绕科学与人生观问题展开了激烈交锋。陈独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运用唯物史观对科学与人生观及其关系进行客观、详尽的解释,既批评了玄学派张君劢“九项人生观”等怪论,也批评了科学派丁文江所谓“存疑的唯心论”。亚东图书馆出版《科学与人生观》一书,这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唯物史观对科学与...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07/c404063-3221982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7日8时47分31秒 文化自信与中国现代学术百年

   ...理国故,再造文明”,尽管预测趋势清晰。但不及吴稚晖、陈独秀的态度坚决明了。在科玄论战中,梁启超是张君劢的支持者,其肯定科学的作用,但不承认科学万能。胡适是丁文江科学论的支持者。胡适1923年11月作《科学与人生观序》,认为中国还不曾享受科学的赐福,中国的人生观还不曾和科学行见面礼,因此不必菲薄科学。已经是中国共产党领袖的陈独秀也应邀为《科学与人生观》作序。陈超越科学派与玄学派,标榜唯物史派。陈独秀以为“只有客...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528/c404034-3211588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28日8时48分0秒 陈独秀与胡适难舍难分的情谊

   ...思主义,他周旋于共产国际和国内各派势力之间,忙于建党和党内事务,胡适则继续信奉他的实用主义,两人已经不在一条船上,思想上难免不发生冲突。比如关于联省自治的争论,胡适主张联省自治,陈独秀则坚决反对;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陈独秀主张唯物史观,胡适主张唯心史观。即便如此,他们两人并没有断绝交往,或写信,或见面,在牵挂与争论中延续着友情。 1924年11月,主持北京政府的段祺瑞拟发起组织召开善后会议,商议解决国...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506/c419382-3209502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6日7时59分39秒 “德先生”“赛先生”和“修先生”

   ...的独尊心理:“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科学与人生观》,亚东图书馆1923年版,第2页)虽然,胡适这里只是单提“赛先生”,但从“《新青年》派”从来都是将两者并驾齐驱的态度来看,“德先生”可谓已隐含在这句话的表述中。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衡量一个社...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311/c404063-32048389.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3月11日6时32分44秒 吴岩:20世纪中国科幻思想的流变

   ...出成功的科幻小说,像顾均正的《伦敦奇疫》、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等都是这样的作品,但更多的科幻作品并非科普的工具。 科幻确乎是表达人们对科学的感受、对发展的担忧、恐惧或欣喜、快乐的载体,它也是反思科学与人生观、日常道德伦理生活与科学方法矛盾的作品,更可以对追求物欲、追求超越自然和战胜自然这种短期享乐中心主义进行批判。这一时期对科幻文学认知的反拨,不但是一种革新,也是一种回归,因为只有在科幻文类获得全面自由...

科幻#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224/c404080-3203573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2月24日12时21分12秒 关爱和:钱玄同的学术精神与品格

   ...望寄托于东方文明。胡适主张“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尽管预测趋势清晰,但不及吴稚晖、陈独秀“将东方化连根拔去,将西方化全盘采用”的态度坚决明了。钱玄同发表上述议论后,胡适、陈独秀的《科学与人生观序》面世,直陈己见,加入科玄论战之中。在论战中,梁启超是张君劢自由意志论的支持者,其肯定科学的作用,但不承认科学万能。而胡适是丁文江科学论的支持者。胡适1923年11月作《科学与人生观序》,认为中国还...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20/c404064-3200589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20日10时27分12秒 表征的张力:农民叙事话语、文学修辞与数码语言

   ...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论争》一文曾涉及这个 问题,参见《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1~375页。 13 陈独秀:《答适之》(1923年12月9日),见胡适《科学与人生观》,亚东图书馆1924 年版,第40页。 14 宋阳(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文学月报》第1期,1932年6月10日,见 《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文学理论集二》,上海文艺出版...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127/c404030-3194742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27日14时20分6秒 一位出版商和两个思想者的传奇

   ...’的一种见解,是一个人对于历史的见解。历史观只是人生观的一部分”。二是“唯物的人生观是用物质的观念来解释宇宙万物及心理现象。唯物的历史观是用‘客观的物质原因’来说明历史”。(胡适:《答陈独秀先生》,《科学与人生观》,亚东图书馆1924年版,第30页) 我们看到,如同陈独秀往外拉胡适加盟自己的“唯物的历史观”一样,胡适也在拼命地将陈独秀往里拉以靠近自己的“科学的人生观”。究其实质,在“历史观”与“人生观”问...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013/c419382-3188970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13日8时33分49秒 “新文科”之思:“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失落的状况:“物质之学大昌,而人生之道理遂晦;科学实业日益兴盛,而宗教道德之势力衰弱。人不知所以为人之道。”([美]白璧德:《中西人文教育谈》,载《学衡》,第3期,1922年3月)至20世纪20年代的科学与人生观大战,更是样样“必以科学为正轨”,诸如“一切宗教皆在废弃之列”的念头,动辄“厥惟科学”四个字,将科学代替“宗教”、包办“人文”、解决“人生观”问题推向了另一个极端(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载《新青年...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009/c404033-3188595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0月9日16时34分45秒 “陈独秀、胡适重要文献特展”上海开启,在时代遗珍中追忆历史变革

   ...诗词。《归娶记》则记叙了胡适离京回绩溪迎娶江冬秀的始末,比如,对江冬秀的第一印象、婚礼的参加者、结婚礼堂的平面图等,表达了胡适的婚姻观和对中国传统家庭制度的态度。 “亚东图书馆遗珍”特展展出的《<科学与人生观>序》原稿,是陈独秀的手写终稿,此前鲜有公开露面。据介绍,与后来刊印的各版本相较,手稿上有陈独秀对序文重点的圈红标识。这对于解读陈独秀的思想轨迹、理解“科玄论战”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陈独秀在《<科学与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10/c403994-31856125.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10日8时28分50秒 新文化运动重要文献尘封百年后首度集结面世

   ...的九种新文化运动珍贵文化遗产首度集结面世。其中,陈独秀所著的《〈科学与人生观〉序》,因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唯物史观派”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其文献价值、文化价值、时代意义备受学界关注。 “科学与人生观”是20世纪中国现代哲学史上一场著名的思想论争,也称“科玄论战”,被梁启超誉为“替学界开一新纪元”,论战文章字数高达“煌煌二十五万”。“科玄论战”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对中国哲学与历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不...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910/c403994-3185579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9月10日7时7分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