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25 篇有关 祝宇红 的页面,用时 0.095秒.

第1页  共2页

沈从文与王㐨

   ...战场回国的王㐨来到北京历史博物馆参观,遇到了一位“穿着白衬衫的50来岁的”讲解员,后来,他也像这位博学的先生早年那样“弃武从文”,投入到了这项联系着“国家的重造、文化的复兴”的事业当中。 [本文作者:祝宇红;感谢林征先生允准本文使用该信照片,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所庄小霞老师提供相关信息和修改意见。] 注释: ①沈从文书信有时将王写作“王序”,本文引述沈从文书信时按原文直录,正文则统一用“王”。 ②...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5/c419382-4027782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5日8时42分40秒 经典作家专刊——曹禺

   ...、电影、电视剧、舞剧等众多版本,但依旧常演常新。今年是《雷雨》剧本发表90周年,历经90年岁月淘洗,《雷雨》在一代代读者、观众的思考、审视下,依旧读不尽,演不尽,历久弥新,葆有着蓬勃的生命力。本期特邀祝宇红、毛夫国两位学者撰写文章,回顾《雷雨》舞台演出的鲜活历史和多版本编导演团队的改编实践, 探究不同时代背景下对经典文本的重新解读背后蕴藏着的深刻文化意涵与社会价值。 ——编 者 曹禺 一九三八年...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7/c404064-4026520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7日6时59分29秒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

   ...”一个文学史视角的札记/孟繁华/3 从曹禺的《雷雨》到莫言的《鳄鱼》——中国现当代作家对命运的根本思考/刘 勇 李 昊/13 论1959年《雷雨》修订与自然主义批判的关系——从《雷雨》“付印本”谈起/祝宇红/22 第一人称自传体叙事的新时期开端——回望“遇罗锦事件”的一个视角/孙桂荣/36 ——思潮现象研究——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主潮/李 玲/44 劳动者在书写:新工人文学小组的非虚构实践/张慧瑜/57 ...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2/c458525-402150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6日16时10分6秒 编后记

   ...中国现代话剧的人性书写传统中,肯定了曹禺戏剧中对人的命运投入的深切关注与对人性展开的批判性思考,并在这条基线上审视莫言新剧对曹禺传统的呼应,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各自的独创性与共性,整体立论公允,言之成理。祝宇红对“1959 年《雷雨》修订与自然主义批判的关系”问题的思考从一个较小的角度——《雷雨》“付印本”切入,通过对不同版本之间的修改对照,呈现了曹禺修订中的曲折反复,进而由小入大,提出在以现实主义为文学正...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2/c458525-402150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2日17时38分17秒 2023年文学研究发展报告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认为中国比较文学在初兴期的诗学范式之争影响深远,成为今天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出发点。李庆本认为,跨文化阐释注重内部与外部、审美与文化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中国范式。 祝宇红借用文化人类学方法分析曹禺在戏剧创作中对“蛮性的遗留”元素的化用。周新民、李维寒从湘西土家织锦艺术与沈从文创作的联系出发,揭示文学创作中的物质层面。贾立元考察了金庸对于海因莱因太空核威慑主题小说的翻译...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16/c404034-4015992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5日13时23分32秒 与怨鬼对坐:《起死》与鲁迅的晚期风格

   ...年7月20日。 [4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八卷,第121页,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45][73][96]鲁迅:《鲁迅著译编年全集》卷7,第138页,第172页,第138页。 [46]祝宇红:《“化俗”之超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12期。 [47]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第437页,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 [50]鲁迅:《鲁迅著译编年全集》卷14,第55页...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4/c404064-4015254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4日9时5分23秒 新版《曹禺全集》编辑团队:带领小团队 干出大事情

   ...样的变化,因为他们认为,无论哪一版,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曹禺,都是曹禺作品的一部分。如此造成难以想象的工作量。 比如《雷雨》,曹禺生前可以自我干涉的版本,超过30种。如何选择底本,首先成为问题。同济大学祝宇红老师是本卷的责任编委,她调查出,解放前巴金主持的文化生活出版社,从1936年1月到1953年5月,印行《雷雨》累计达26版。按理说纸型一样,应该没有改动,但实际上她发现前后有变化,尤其鲁大海的身份,原...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02/c404063-4015101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日9时45分18秒 第十二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在沪颁奖

   ...空间,有助于我们更好认识和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更有力地体认文化主体性,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视野中思考新时代文学,对于文学创作、文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意义重大。 吴俊、吕新雨、郜元宝、文贵良、罗岗、毛尖、祝宇红、周展安、金理、黄平、方岩、朱羽、张屏瑾等专家学者与会发言。大家认为,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观照和研究,不仅需要历史的、民族的、学科化的视野,更需要世界化的、开放的整体性视野,要在世界文...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2/c403994-4012319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日7时17分18秒 打开想象力,创造新时代的新文学研究

   ...类学想象”暨唐奖青年学者论谈在苏州大学文学院举行。 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宏伟,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毕胜,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蕾,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晖,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祝宇红,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卢成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刘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臧晴,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潘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芳,中国社会科...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5/c403994-4012582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8日14时53分4秒 刘奎:作为小说家的郭沫若

   ...来看,郭沫若的历史小说前后变化很大,他在上世纪20年代创作的《鹓鶵》《函谷关》等,还是依据有关庄子和老子的历史记载进行改写铺排而成,到了30年代的《孔夫子吃饭》《孟夫子出妻》等,则完全将人物漫画化,用祝宇红所指出的“凸凹镜”式手法,对人物进行再创造,让人物更具典型性。 提到郭沫若的历史小说,一般会让人想起鲁迅的《故事新编》。说起来也十分巧合,郭沫若的历史小说从创作到出版,几乎都比鲁迅的作品刚好晚一年...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17/c404064-3264590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17日7时33分21秒 倪湛舸谈《莫须有》、小说的实证以及历史的虚构

   ...受到了现代基督教文化里“去神话化”的影响。欧美文学中有很多重写耶稣的尝试,晚清民国的中国文学领域里也出现了类似现象,有很多作家重写中国神话和历史故事,最著名的当然就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上海同济大学的祝宇红老师研究过晚清民国的重写实践,在她的影响和帮助下,我也写过分析重写耶稣故事的论文。当时出于好奇,曾经整理过关公和哪吒等中国宗教人物相关的研究,顺势关注了岳飞故事的流变,感觉原始材料不多,论文更少,于是...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18/c405057-3252868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19日8时54分11秒 第十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典礼在甬举行

   ...020年度优秀论文奖获奖者名单 程 凯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易 彬 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文贵良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南 帆 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祝宇红(女)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李 静(女)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度优秀论文奖授奖词 经过责任编辑、执行编委的推荐和评委的投票...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10/c403994-3224886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13日12时35分54秒 鲍国华:新世纪 20 年来鲁迅小说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欲望叙事展开分析;赵牧从情色想象与权力秩序角度重读《肥皂》;丰杰发现《阿Q正传》中的辛亥革命叙事演绎着国民意识被吞噬的过程;李明将鲁迅小说定义为“自我小说”;哈迎飞侧重鲁迅小说中的他者和自我辩证关系;祝宇红关注《故事新编》的现实讽喻和叙事渊源;谭德晶《鲁迅小说与国民性问题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以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探索为中心,对其小说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鲁迅小说的文学和文化精神资...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17/c404064-3208053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17日10时55分15秒 作为转化型写作的网络同人小说及其文本间性

   ...斯塔基(Andrew Stuckey)同样以鲁迅《故事新编》为起点,讨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转化型写作对中国传统的想象和继承。朱崇科归纳了鲁迅以降中国现代文学史中转化型写作的现象,从主体性视角加以分析。祝宇红则明确地在1919至1949年中国现代文学中划分出了一种“重写型”小说。这些著作都只关心五四以后几十年中文地区的转化型写作,样本量相对较小,但命名却都别出心裁,各不相同。它们多半集中分析少量作品的特点...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26/c404027-3201227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26日8时58分4秒 关于“第七届(2017年度)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入围篇目的公示

   ...庆澍:《“反成长”、罪的观念与个人主义——重读<骆驼祥子>》,《文艺研究》2017年第3期 14.项静:《历史写作与一代人的心态镜像——评张悦然的<茧>》,《文学评论》2017年第2期 15.祝宇红:《“化俗”之超克——鲁迅<起死>的叙事渊源与主旨辨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2期 16.徐刚:《历史类型、现实模式与未来图景——当代乡村叙事的三重维度》,《上海文学》2017年...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105/c403994-29748305.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16日16时41分8秒 关于第七届(2017年度)“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评奖结果的公示

   ...多轮投票表决,最终确定了5篇论文获奖(以得票数为序): 1.李丹:《中国当代文学的“征求意见本”现象——以人民文学出版社20世纪70年代的长篇小说为中心》(《文学评论》2017年第3期) 2.祝宇红:《“化俗”之超克——鲁迅<起死>的叙事渊源与主旨辨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2期) 3.李娜:《试析1950-60年代台湾青年的“虚无”,重新理解“现代主义与左翼”——以陈映真...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115/c403994-29765091.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16日16时34分53秒 第七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在京颁奖

   ...文经评审进入终评。2018年1月13日,16位终审评委通过现场多轮投票,最终确定了5篇获奖论文,它们是:李丹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征求意见本”现象——以人民文学出版社20世纪70年代的长篇小说为中心》、祝宇红的《“化俗”之超克——鲁迅<起死>的叙事渊源与主旨辨析》、李娜的《试析1950-60年代台湾青年的“虚无”,重新理解“现代主义与左翼”——以陈映真、王尚义为线索》、张欢的《“事实性”的利用与“真实性”...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305/c403994-2984720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5月16日16时19分20秒 文学观澜|文坛3月:草木蔓发 春山可望

   ...年学者的思辨精神、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挖掘中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中的“黑马”,进一步提升青年文学批评对社会的影响力。历届获奖者及其所代表的研究群体,如今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力量。 李丹、祝宇红、李娜、张欢、张晓琴荣获第七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论文集》也同时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除获奖论文外,该书还收入了其他通过初评、入围该奖的15篇论文,以期更全面地向社会各界呈现青年学...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408/c403994-29911320.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8日13时47分37秒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美】王德威 “尤利西斯”的归来:张错的离散书写/【新加坡】张松建 吴兴华作为现代诗人的生成/【英】贺麦晓 著、李春 译 鲁迅研究 “化俗”之超克——鲁迅《起死》的叙事渊源与主旨辨析/祝宇红 学术评论 王富仁学术思想评述/刘 勇、李春雨 中韩近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崔一 80年代研究 重读《三寸金莲》与重返80年代/李永东 城市化视域中的《陈奂生上城》——...

报刊#文艺报#第七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218/c405175-29711935.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2月18日7时16分55秒 延宕

   ...。 他们都有点不自在,不知道为什么,他有点不好意思看他,就这样,他们从池中爬上来,走进更衣室。 他们没有告别。他走在路上,在深秋的风中,忽然想起,县长没有再邀请他去那个大湖。 注: ①祝宇红:《“化俗”之超克——鲁迅《起死》的叙事渊源与主旨辨析》,《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17年第12期

作品#小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1204/c404017-29685102.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12月4日16时14分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