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害事,甚愿四兄于此一事,降心加察。此乃随触谈及,非故意与你起诤也! 我和你究是多年心契,故不妨谈谈。”这可以视为熊十力对钱穆学问以及自己与钱穆交往的整体性评价。 梁漱溟则一直定居北京,虽然经受过一些磨难,但初心不改,仍然时刻关注中国问题和人类问题,撰写出《人心与人生》《儒佛异同论》《东方学术概观》等著作。在其身后,《梁漱溟全集》出版,各类专著也是一版再版,深受读者青睐。 通读《梁漱溟全集》,里面有两...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30/c404063-4047162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10时13分26秒 易彬谈《幻想底尽头:穆旦传》:首先是“幻想”,然后才是“尽头”...外文系事件”而受到处罚,且随后又成为“肃反对象”,1958年底更是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分子”,由法院正式宣判管制三年。1957年受到“双百方针”的感召发表若干诗篇,随即受到批判。1960年代之后,在遭受磨难期间,仍埋头翻译,既希冀“以译诗而收心”,又怀有文艺复兴的梦想冲动,所得到的反馈始终寥寥。基于这样的人生线索,1976年3月,摔伤了腿的穆旦写下《智慧之歌》,感慨“已走到了幻想底尽头”,不能不说是有非...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5057-404623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8时40分45秒 《挂在墙上的弦子》:沉默的琴弦...愁注视着那人、那景时,作为叙述者的他也进入了取景框中,成为乡野风景的一部分。 《挂在墙上的弦子》写出了豫东平原的悲凉与生机,使故事匍匐于它生长的土地。在这里,乡民们如挂在墙上的弦子般默默地忍耐着生活的磨难,背负着岁月的重量,却也拥有如漫山遍野的柿子树般蓬勃不息、昂扬向上的生命意志。刘庆邦以深情的眼光凝视着养育他的土地,用细腻精微的笔触小心翼翼地描摹着乡村的草木、庄稼乃至气息。在他的文字中,我们既为乡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0-4046875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15秒 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代言人话阅读...没有再读。这次再读阿连德,还是非常有感触。你能够看到一个女作家在其盛年期和晚期的创作中,对于人物和时间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个人色彩。写作者就应当像阿连德这样,对得起她所经过的每一段磨难。《维奥莱塔》好像在国内同行当中的影响不是特别大,我还是挺愿意推荐这本书的。 还想推荐意大利作家巴里科的《一个人消失在世上》。还有奥地利作家伯恩哈德的《沉落者》和《伐木》,都非常好。这些作品,对于长篇...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3994-404689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8时45分42秒 《万物生长·一个人的营盘》编辑手记:如何把楷模事迹化为文学书写...疑问,这个项目对我而言是巨大的挑战。幸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终交出了这份答卷。尽管还有很多不完美之处,但我相信,一名优秀的编辑就应该在挑战中成长,在磨练中积累,正如出版家邹韬奋先生所说:“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本文作者为新世纪出版社儿童文学出版中心主管)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72-404688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8时2分54秒 四耐亭前...岸。“四耐”,看似简单,其实每个字皆有深意。 曾国藩的“四耐”,提到四种情境、四种遭遇,大概率不会同时落到一个人身上,但其中的某一项,则难免会降临在你周围。比如“苦”,几乎成大业者,都会受到各种困苦的磨难,但他们都凭借顽强的意志熬挺着。赣南红军的旧事恰成“耐苦”的注脚:在宁都县的红一方面军总后方医院旧址,我们可以看到当年草灰敷伤、竹镊取弹的艰难。在这里,医者以耐苦为甲,伤员以耐痛为刃,硬是在缺医少药中...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18-4046868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6日9时46分37秒 郑培凯:幺凤浴火 柔蚕无憾——怀叶嘉莹老师...平生的文章中摘录了其中的两首:“哭母髫年满战尘,哭爷剩作转蓬身。谁知百劫余生日,更哭明珠掌上珍。”“历劫还家泪满衣,春光依旧事全非。门前又见樱花发,可信吾儿竟不归。”叶老师少时丧母,中年丧父,一生受尽磨难,没想到在垂老之年,女儿也遭遇不幸。她伤心欲绝,怀疑人生是一场炼狱之旅。 在经历了政治的迫害、丈夫家暴的屈辱、丧女的悲痛之后,她思考活下去的意义,写下《雾中有作七绝二首》:“连日沉阴郁不开,天涯木落亦...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5/c404063-4046817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46分43秒 读书二言...才是活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死读书不如不读书,不读书或许还能守住天性,以真心、真情示人,总比以知识伪装自己更好。叔本华说读书要“反刍”,“只有通过反刍,才能把所读的东西化为己有。”人生所历经的每一次磨难、忧患和危机,其实也是对所读之书的“反刍”,而每多一次这样的“反刍”,就多一次生命的自我完成。 书籍是我们生活中最忠诚、最有耐心的朋友,无论我们面临怎样的艰难困苦和精神迷茫,它都不会抛弃我们。以寻美的...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4018-404659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20分23秒 文学阅读:向下沉潜 纸上开花...意。然后再以细读法慢慢拆解、品味,发现其作为说理诗却讲究审美移情,以鸟吞石子、兽畏火、太阳、灯等意象和细节来暗示情思,其中第一句似乎可视为第二句的说明,正像鸟吞小石子能够帮助消化、增加营养,人历经种种磨难才会使用火,日渐创造出文明,这又强于兽,并且得力于“火”和文明。有了时间观念,能和太阳同睡同起“享福”了,尾句扣题的“第一盏灯”也就成了人类的文明象征物。原来诗就是在赞美人类的发现和创造,表现诗人多年...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3994-404660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8时20分40秒 师陀与京派——基于师陀与沈从文文学关系的考察...言,这种“模糊”处理的方式可能是他比较乐于接受的。但是到了1980年代,虽然“重写文学史”的学术思潮已经逐渐兴起,“京派”作家的文学价值也获得了学术界的更多认可,但是,左翼文学的政治属性还是让久经政治磨难的师陀无论如何也不敢掉以轻心,再加上沈从文在1980年代的敏感身份,41所以,当看到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明确指出“师陀之进入文坛,得沈从文帮助不少”的时候,当他收到杨义的来信得知中国的学术界要...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63-404657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18时27分33秒 在梦中做个小梦...后方落实到我眼前的这一张大幕布上。就如贾樟柯的《风流一代》前后拍了20年,剧中女演员赵涛由披一件黑色针织衫遮阳、身材窈窕的秀美女神,走到了嘴角和眼角皆是皱纹、时时手握一瓶矿泉水的中年女性,形貌在岁月与磨难中黯淡衰弛。然而我更爱她了。讲述生之冷暖、人之盛衰的电影若是“万”,我们可在其中印证自己的岁月、印证自己的心的电影,却可能只有“一”。 对某位电影人风格的迷恋,亦是促我一次次前往电影院的动力。有一年在...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4018-4045748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9时22分27秒 浮萍无根,亦有风景——评《浮平》...绝来往。仿佛是命定一般,每次生活中有了光亮,让浮平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却只是昙花一现,不久,生活又回到了那个逃不掉的泥坑,重新堕入灰暗。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并没有变好,依然是一个打击接着一个打击,一个磨难紧跟一个磨难,但浮平却成熟而通透起来。他终于发现,苦难才是人生的常态,“养父母没闹离婚之前,他以为只有他过得不好。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发现人人都过得差强人意,大家都只是很努力地生活着,尽量活得体面,尽量...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7/c404030-404625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22时27分18秒 许言午《扬兮镇诗篇》:“诗”与“远方”的对话...,她懂得以理解、包容之心来承载人间的不圆满。不同于常人设想的命运正轨,她所做出的每个重要决定虽貌似南辕北辙,但最终在与市侩之人的对比之间,绽放出奇特的魅力。正是这样一个笑置诗书的单纯姑娘,竟能只身扛起磨难和委屈,在压抑不堪的年代里感知生活点滴,于贫瘠沉溺的环境下不时萌生出丰沛诗意,成为小镇上如此亮丽动人的风景。辨析张咏和丁晓颜各自选择的悲喜人生,许言午在无声中言明:诗情注定不是煽情,此时当下也可以是诗...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30-404614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9时19分30秒 《东山坳》:乡村新貌与时代精神的共鸣...作,又没有“主题创作”的痕迹,家国情怀、时代气息、人情冷暖和世道人心,无比自然地交织在行文之中;巨变背后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乡村”的历史纹理与前行的方向、众多乡民在艰难生活中变形又在坎坷磨难中呈现出的人性的光辉与繁复,都通过一个个如同“钩子”般的人物和情节,抓住读者的心并刷新了对以往乡土文学的陈旧印象。 比如小说开端的描写就打开了几代人尘封的乡土记忆。通过对一个铜铃铛的争夺,将读者代入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30-4046128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14时24分19秒 《极顶》的生命意识:生命是一条涌动的河...在于他们历经同样的生死蜕变后达成了一种共同的生命体认——成熟的生命需要经历脱胎换骨的绝地重生。于是,人与鸟,不同的生命形式却实现了相通相融,二者共同成为小说中泰山文化精神的象征。 人对生命的认识孕育于磨难中,《极顶》中许多人物都带着生命的伤痕。除了老炮台、禹奕泽,还有不堪承受亲人意外离世而远避尘嚣的律安、叶老师,身患绝症、孤苦无依的闫顺子……他们在生死艰难之际不约而同地走向大山深处,寻求心灵的重生。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4/c404030-403610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13时1分50秒 《霍林河的女人》:她们的每一面都值得被赞赏...说,来早是一株在骄阳下坚挺的向日葵,托举着弟弟、拉帮着父母,她的三个闺蜜也都在这般顽强地终身成长,并且,在痛苦和边缘化的生活中一步一步成长。 她们都曾离开家乡外出打工,见识过了世界的参差,也经历了各种磨难和挑战,有落差有比较,更珍惜家乡的一切,更关注家乡的发展变迁,也从自身出发,切身实地想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出一份力。在女性作家翟妍的笔下,叙事中充满了女性的声音、语言、思考和情感,逃离了最初的男性凝视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6/c404030-4030625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12时57分54秒 生态书写与民族历史书写的文学互动...将生产经营模式的问题上升到草原历史更替以及人生命运变迁的体悟,“人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波折。有时不期而遇,有时无从选择,有时如影相随,天灾人祸带来的是物质生活的艰辛,爱情波折带来的是彷徨失意,前进中的磨难和挑战带来的是激扬……有过许多辉煌,也有过不少曲折的阿尔善牧民,也在摸索自己的一条朴素的生态学原理:牲畜太多,会造成天然草场退化,没有牲畜采食、践踏、排泄,天然草场也会退化。”相比于过分强调对现实自然...
民族文艺#品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2/c404101-4043755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9时8分18秒 王熠《敦煌:千年飞天舞》:古老的文化与年轻的心跳...中的投射。因而,郑旭这一人物有很强的“纪实感”,并对年轻人的成长之路提出了新方向。反派式的郑岩,其实有太多的迷茫和挣扎,我们在厌恶他的同时,又滋生了许多的同情甚至是某种情绪上的同病相怜。郑旭是主动接受磨难,郑岩则“天生”不好的命,但在“命”与“运”上,他们的成长值得我们品味和深思。或许,当我们将俩兄弟当作一个人的两个分身,更能参悟我们的成长境遇以及可能。 小说中的人物虽然同在敦煌,但所在之地以及从事的...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27-4046078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26分50秒 为黄庭坚的诗抱抱屈...随处可见,看得出生活虽然艰难,但诗人未曾消泯观察体验生活的“闲心”,诗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形诸笔墨时又能独运匠心,给人留下情韵宛然的深刻印象。黄诗中一部分表达世俗情怀、略显消沉的作品反映诗人屡经磨难后的人生感悟,像“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清明》);“人言九事八为律,倘有江船我欲东”(《寺斋睡起》),经历了复杂的党争,在凶险的宦海中沉浮起落,最后贬死在古代瘴疠丛生的绝域,遭际这般坎坷...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42005-404607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25分53秒 陈小手《帘后》:如孔雀般生活...青的女儿。从女儿幼小时被欺负后的哄爱,到女儿被丈夫带走多年后,再次找到女儿时小心翼翼询问是否想跟她一起生活,到随后多年的养育、保护等等,母亲是尽职尽责的。 读到这里,我们可以说作者书写出了母女之间历经磨难依旧澄澈深厚的天然情感,可仅仅是如此吗?当然不是。 如果我们读到母亲对女儿的倾吐,“能干的工作那么多,你知道我为什么愿意一直在发廊干吗?”“没人逼迫我,我喜欢这份工作,不管什么人,都能让我感受到这份工...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25/c404030-4010280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5日9时36分5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