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活为主线,通过其与德国房东老费恩的互动,探讨了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断裂与身份重构。“马蒂斯”既是老费恩亡妻养的狗的名字,又隐喻了现代主义艺术家亨利·马蒂斯的精神自由。这篇小说突破了阿袁以往的本土高校知识分子题材,而将跨文化代际叙事、知识分子叙事、存在主义困境融入琐碎日常,在诗意反讽中寻找现代人的精神归属。 小说充分体现了跨文化代际叙事和对知识分子的理解。女主角居丽与父亲的对峙,是典型的中式代际冲突:父亲以《...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9/c404030-404710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0日9时52分36秒 新乡土写作与“五四”新文化传统的赓续与弘扬...丧失到器质哑发生的顺承,从肉身之毒到心灵之净的反照,从天伦的缺如到人伦坚守的悲凉,盐早身上真正体现出了人性之善的深度和肉身的人能承受的历史之恶的最大限度。批判原罪观念,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多有表现,尤其是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但一百年后,也许《马桥词典》只是以这个人物形象的存在而屹立于文学史,因为只有乡土原罪才最本质性地反映出了20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人道危机,这是乡土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最为伟大的胜利。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06/c404030-4043223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6日9时25分0秒 “科学文艺”与改革开放后类型文学预案...的一只报春鸟。如果说《伤痕》《班主任》还在惋惜昨日,那么《哥德巴赫猜想》则是最早以质朴的方式,从正面打开“改革文学”大门的一篇作品。 首先,《哥德巴赫猜想》看似以科学技术为主题,但所代表的是文学中整个知识分子题材的复苏。其二,其利用了“报告文学”这一颇具意识形态意义的文体,使得文学以较为稳妥的态势复苏。其三,其在保持政治正确的前提下,书写了一些人性的真实、生活的磨难以及理想主义的光辉。此外,它还影响了很多改革...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30/c404033-4041098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0日10时8分19秒 潘峰:书写家族百年故事在三湘大地的颠沛流离...有很大的启发。无论怎样周折辗转,父母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爱没有变过。而且写父母和孩子、和学生的相处,生动有趣,在知识分子题材的创作中令人耳目一新。 潘峰:你说得没错,也有很多读者和专家对《天地扬尘》里知识分子题材的独特角度非常喜欢,其实在创作时我并没有主题先行地为此做什么计划和准备,因为生活原型中我的爷爷奶奶就是教师就是代表了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形象,我就是把他们真的做了的事已经艺术提炼虚构下他们可能会做...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31/c405057-4010737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日15时14分17秒 葛亮:历史考据、方言元素与互联网看客...希望通过这个案件始末所带来的沉淀,展开对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的探寻。在其身处的社会背景之下,为什么教授要对妻子采取这种极端行为,需要进入人物的内心进行考察。 我发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无岸之河》也是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在20年后写《灵隐》时,突然衔接上了,也蛮奇妙的。这种衔接感在于知识分子内心和周边环境博弈的过程,心灵史的推进始终伴随着对个人和世界之间关系的探究。以往读过的有关知识分子的小说:索尔—贝娄的《...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24/c405057-4038844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4日9时28分17秒 城市空间与1990年代知识分子——重读贾平凹长篇小说《废都》...分子(尤其是革命知识分子)在对城市空间内部声色犬马的摩登景象进行批判的同时,又会将作为城市对立面存在的乡村设想为一种交汇知识分子追忆往昔与美好向往的牧歌空间。与此同时,如季红真所言,在20世纪早期涉及知识分子题材或形象的长篇小说中,“对于乡土社会传统文化的崩坏,城市又要承担基本的罪责”7。而其时部分小说家眼中视若罪恶源头的城市空间一方面摧毁了他们心中的乡村圣地,另一方面城市作为个体道德沦丧与精神异化萎靡的渊薮...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58529-4037364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16时17分24秒 茅盾眉批《青春之歌》前后...“缺点严重”“宣扬了小资产阶级感情”,“已经在读者中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本来是在“拉架”,却“拉了反架”,差一点就让蛮横无理的郭文占了上风。杨沫之子老鬼认为,母亲这部长篇之所以大获成功,跟作品选择知识分子题材有很大关系。它引起很大争议,也根源于此。因为十年来重在倡导“为工农兵服务”,鼓励塑造“工农兵形象”,一下子来了一个“小资青年”(当然是向往光明和要求进步的青年),这样一来,编者按作者恐怕没有料到——这...
文史#版本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7/c419387-4037028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7日10时39分2秒 茅盾眉批《青春之歌》前后...“缺点严重”“宣扬了小资产阶级感情”,“已经在读者中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本来是在“拉架”,却“拉了反架”,差一点就让蛮横无理的郭文占了上风。杨沫之子老鬼认为,母亲这部长篇之所以大获成功,跟作品选择知识分子题材有很大关系。它引起很大争议,也根源于此。因为十年来重在倡导“为工农兵服务”,鼓励塑造“工农兵形象”,一下子来了一个“小资青年”(当然是向往光明和要求进步的青年),这样一来,编者按作者恐怕没有料到——这...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7/c404064-4037018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7日9时43分40秒 都市书写的加减法——试论王宏图《无所动心》...一些更为隐秘的层面”。徐生白是文化精英,惯常的知识分子书写传统,会将这类人物放到一个对抗性的结构当中去塑造,也就是说“外力”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意识形态的压迫、市场经济的挤压、学院政治的异化(这是近年来知识分子题材作品热衷于表现的)等。《大江东去》中的主人公“沉溺于对社会的愤怒中无法自拔”,这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小说中的人物造型。然而困扰徐生白的,除了写作瓶颈,更多来自家务事与儿女情的缠夹。主文本与次文本之间的悖反...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4/c458528-4033895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4日15时10分47秒 徐迟与《哥德巴赫猜想》手稿档案...果两者都选准了,这篇作品几乎可以说就成功了。此时,作家徐迟的名字突然跳入大家脑中。徐迟是我国著名报告文学家。1962年,他就在 《人民文学》 发表过报告文学 《祁连山下》,这是一个有关保护敦煌莫高窟的知识分子题材作品。而且,此时徐迟刚刚创作了一篇反映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报告文学 《地质之光》,该作品即将在 《人民文学》发表。在70时代,熟悉知识分子、写知识分子的作家很少,因此编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徐迟。 初步确定由...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3/c419382-4032604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3日9时30分45秒 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的诗学机制——以《青春之歌》为中心的考察...的必然路向1;或瞩目革命发展的风起云涌,阐发“现代历史对于人的塑造”的价值和意义2;或对其改编或修改的微妙变化进行考察,接橥时代语境和不同媒介的交互影响3……这些认识有效推进了《青春之歌》的理解,但在知识分子题材创作寥若晨星的1950年代,《青春之歌》之所以能横空出世,且长期为无数读者所喜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独特的诗学机制也应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从时代语境与本事改造、成长认知与传统依托、革命书写和...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6/c458527-403002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16时56分27秒 《逐渐干枯的声音》:走向和解的亲情《逐渐干枯的声音》是刘建东回归家庭题材写作的短篇小说。不同于以往知识分子题材和工厂题材写作,《逐渐干枯的声音》在年代搭建、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等方面让人不禁想起其早年作品《全家福》。时隔20余年,刘建东用更纯熟的写作技法和更深厚的生活积淀将复杂繁密的家庭叙事在短篇小说中加以呈现。在新作中,刘建东对小说写作和生活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并试图用文字引领读者思索家庭生活的本质和人类情感的奥秘。 《逐渐干枯的声音》以小女儿...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2/c404030-4028248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2日8时48分23秒 未完成的“谢幕”:“晚期张爱玲”与《儒林外史》...“冲进去、跑出来”的题眼,塑造一群“身在其中”却也想“跑出来”的人物,形成一种颇具喜剧性的讽刺修辞,亦与《儒林外史》“寓怒骂于嬉笑,雕镌物情,如禹鼎温犀,莫匿毫发”[39]的讽刺艺术心灵相通。 从书写知识分子题材、摄取真实人物入小说以及谑而不虐的讽刺修辞出发,张爱玲看清了《城里城外》作为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学书写脉络之间的关联,并对《城里城外》给出了相当凝练化的评价。更为重要的是,阅读与评鉴《城里城外》,似乎激活...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0/c404063-4027462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0日7时11分57秒 “浮生叙事”:世相纷繁之间的浅唱...那以后, 这世上就再无什么痛苦可以使我绝望, 也再没有哪一种绝望, 可以将我轻易击倒。”艾玛本身出身于高校, 法学博士毕业, 有着很深的学养与学术修为, 期待着她能将“涔水镇”的艺术领地扩张开来, 在知识分子题材等众多领域不断“攻城略地”, 形成她自己独有的艺术王国!
专题#专题#十号会议室-艾玛《观相山》#相关阅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1/c459030-4026164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1日16时54分7秒 蔡翔:工业化,还是去工业化——现代化在 1980...在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中基本隐匿。国防,也就是军事题材,由于80年代“安全”问题逐渐淡化,现代化好像也并不怎么被这一题材领域的叙述所重视。剩下的,就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了。 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有关,而知识分子题材,始终是20世纪80年代最热衷的表现领域之一。这个领域的表述也有变化。从刘心武的《班主任》,再到谌容的《人到中年》,讲的是知识的重要性以及知识分子的忍辱负重,而“反思文学”则更是使知识分子的惨痛遭遇得...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7/c404033-4021796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7日11时10分40秒 丹麦奶糖和画像的迷局——刘建东的两个短篇小说...捉、切入生活和时代的视角和叙事方位,勘察历史、现实和人性深处的隐秘。他有着较为鲜明的审美趣味和叙事选择,也一直都在寻找新的高度,每一篇小说,都力图有所突破,表现出写作者的真诚和谦卑。我们看到,刘建东对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写作,可谓情有独钟。可以说,这是刘建东近年来潜心经营的一块“熟地”。他以“董仙生”(或许是“董先生”的谐音)这个人物,来贯穿其若干个短篇小说,形成“董仙生”人物形象系列。现在看,这个短篇小说系列...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9/c404030-4021231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9日10时9分58秒 《如何是好》:数字化时代的主体危机及个人决断...材小说。在知识分子形象塑造上,既承接、融合前人经验,又深入挖掘知识分子行为背后的精神历程,主动接过沉重的哲学叩问,镜像式地反映出社会转型中主人公无所适从的精神困惑和尴尬的现实处境。《如何是好》作为一部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人物形象不同于以往的几部,在人物设置上具有平民立场的代表性和个体性格的独创性。小说对普通女大学生所处社会环境和自身精神世界的关注,既是对时代转型中社会文本的实录,又起到了“精神存档”的作用。阎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2/c404030-401638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2日9时16分27秒 阎真《如何是好》:新时代青年人的成长叙事与现实主义的打开方式...作实践。 《如何是好》腰封上印有“一本书,写尽当下年轻人的困顿与坚持”,不仅道出了作家的心声,也叩击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这是一部由知名教授作家写作的成长主题的小说,它在此前教授作家小说创作往往选取高校知识分子题材这一习见的写作领域之外,别辟视阈与题材领域,密切关注与深入刻画临近保研考研与找工作的高校年轻学子,不料突降保研失败的打击,又经历毕业前的种种找工作之苦、终于走向社会后,不得不直面现实生活所带给与呈示给...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30/c404030-4015000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30日22时7分34秒 文学习性、情感政治与两种“读者”的互动...怕要回过头去审视涂光群的回忆。即使涂光群的回忆有误,但是邓小平的复出及三次重要讲话对实事求是、教育战线和知识分子的肯定,无疑是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事实上,《人民文学》编辑部的确很快行动,邀请了徐迟创作知识分子题材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13]对于身处北京人民出版社、作为专职文艺编辑而又政治敏感的刘心武来说,他也不可能不注意到这一政治动向。刘心武放弃当时看起来更为政治正确的工人题材而拾起曾经危险重重的知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9/c404063-4012840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9日18时52分40秒 神圣性的重建和新时代文学意识的凝聚——《神圣婚姻》与我们时代的理想救赎...神圣价值的汇入,必须经由主体性的觉醒来获得。小说超越于某种单边、单向的偏狭与独断,以鲜明的理想主义立场追问生命的应然,在如何平衡理想性和理想化的对峙方面也引人深思。 二、抵抗虚无:正谕的知识分子叙事 知识分子题材一贯是徐坤乐于也善于表现的领域,事实上也是20世纪以来现代汉语文学最重要的题材领域。李洱称写知识分子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⑥而且这个传统从现代文学延续到当代文学。从鲁迅的《孤独者》《在酒楼上》...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5-3261520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5日17时15分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