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为“本能崇拜”的欲望叙事之时,一些批评家其实没能注意到这一伦理倾向的偏谬,即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尊重女性的名义下,只是完成了本能的基本任务,却在服从生命本能的过程中加重了个体顾影自怜、孤芳自赏的病态心理。有研究者曾指出,对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来说,“怎样挪用父权制话语反对父权制?是我国女权批评所面临的最迫切问题。”因为如弗洛伊德等精神分析理论,恰是男性中心主义的话语,且是父权社会产生的理论,显然在挪...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30-404658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3日10时15分23秒 泽巴尔德奥地利文学评论集出版...今年1月23日在英国付梓,美国版定于3月25日上市。 出版此书的哈米什汉密尔顿社介绍说,通过对伯恩哈德、施蒂夫特、卡夫卡、汉德克、罗特等作家的作品一系列精细的阅读,泽巴尔德描绘了那些常常驱动他们创作的病态心理,以及塑造他们的重大历史力量。 但79岁的爱尔兰著名小说家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2月7日为《卫报》撰文说,他对泽巴尔德这本厚重的遗作“极其失望”,因为“这些文章,除了少数例外,代...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4090-4042201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0日8时20分57秒 吴思敬诗学研究的中和之道...诗探索》专门开设一个专栏“关于顾城”,推出一组文章,为深入研究顾城事件提供可靠的资料。他还应约为《文艺争鸣》写了《〈英儿〉与顾城之死》,以他早年与顾城的交往和理解为基础,根据他的“心理诗学”,对顾城的病态心理作了透彻的揭示:从幻想在尘世建立“天国花园”,以及在激流岛的幻灭; 后期创作的枯竭感,以及对“死亡美”的推崇,层层深入分析顾城心理缺陷和悲剧的根源。 吴思敬还根据《心理诗学》创作内驱力的理论,作这样的...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6/c458527-4030028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6日16时39分20秒 毕飞宇《欢迎来到人间》:“心声”亦是新生...纠结是中西方文化夹缝中难以自我定位的困厄(《围城》),庄之蝶的堕落颓废是在社会转型期都市文化冲击下的虚无绝望(《废都》),傅睿严苛的自我定位和约束,乃至于精神分裂,是现代“优等生文化”下知识分子常见的病态心理,毕飞宇捕捉到最切近当下的后疫情时代的精神症候,以一个巧妙的医学背景加以呈现。 精神上的迷乱和痛苦,常在身体的形式上表现出来。傅睿在愤懑或失意之后,经常感觉背后有无名的瘙痒,这种痒“尖锐”“深刻”...
专题#专题#行进的风景——《欢迎来到人间》#特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2/c458769-4020863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日15时34分19秒 论《回响》中的诗性隐喻构建...突,没有人物关系的复杂矛盾,也没有立体地展现社会生活,而是平面化地展示出人物的犹豫、压抑、怀疑、逃避等多种情绪的交叉与纠结。所有人的冷漠、不安、脆弱交融在一起,相互成为镜像,映出现代社会中人普遍存在的病态心理。奇数章的案件刻画了生命的脆弱,揭示了对人性的批判。偶数章刻画了心灵的阴暗,深化了对伦理的反思。两条叙事线索貌似各自为政,却又相互交映,正是因为两者实现了在内心世界中的艰巨统一,即在内心情感的空间范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22/c404030-401641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22日20时30分21秒 “以爱之名”的愤怒令人灼心...两位主角代表的就是两种典型的父母形象,一位是忽视女儿的父亲,一位是过分溺爱孩子的母亲,这两种极致的亲子关系,也造成了李苗苗和金丽娜的性格问题。金丽娜极度渴望被爱,对爱的渴求、失爱的恐惧,已经呈现出一种病态心理,电影中她认为“爱就是要故意将双手冻至冰冷,对方愿意给自己暖手才行”,甚至“爱需要有痛感”,这都来源于她小时候不被父亲重视和关爱的影响。李苗苗则被景岚溺爱得有恃无恐,而且擅长伪装。他会利用父母的心软,...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5/c419388-4013198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5日8时31分26秒 简论“心灵现实主义”...者市场,有的作家作品应该用“心理现实主义”来解读,如残雪的作品。 鲁迅开创的中国“心灵现实主义”与西方的“心理现实主义”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心理现实主义”主要是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为重要理论基础,病态心理以及性动力成为作品的重要内容,中国作家创立的“心灵现实主义”则超越了“精神分析学”,着眼于心灵世界的整体把握,也吸收了其他心理学的成果,这一点在1980年代后的创作中表现突出。方方的《风景》最动人的不...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4/c448916-4013154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4日15时46分2秒 现代城市之殇 ——德布林早期柏林小说浅议...斯克老人因为生活的贫困和法律的严苛不公而精神崩溃,患上抑郁症,最终自杀。《神甫》的男二号、看似身强体壮的预备役少尉瓦伦实则是个心理阴暗的、换女人如换衣服的性瘾患者;至于神甫为何杀死爱丽丝,有学者提议从病态心理来理解,结合小说里对神甫处于高压之下过度敏感的情绪和对现实世界的失真感知等描绘,这个悲惨的结尾可以视为神甫心理崩溃、精神病爆发状态下的失控行为。而梅毒负心汉瓦伦丁最后同样也是在因做亏心事惶惶不可终日的...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3/c404092-4012436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3日9时39分56秒 “请罪”与“心折”...。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6月出版的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一)第五章“‘五四’——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二)”的第二节是“郁达夫及创造社诸作家的创作”,其中这样写道: 在坦率暴露病态心理这一点上,郁达夫显然受了卢梭、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某些自然主义作家(如日本的葛西善藏)的影响。这种大胆暴露,一方面体现了对封建道德的叛逆精神,“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道学家、伪君子们“感受着作假的...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18/c404064-4005917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18日9时15分35秒 起点与镜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城市文学...跨了城乡两个阵营,一方面对故乡、对乡下亲戚有着深刻的感情,另一方面却极其努力地融入城市,以“征服”城市女人为荣。《云破处》中,夫妻两人的阶级差异看似已经消除,但这不过是属于“白天”的假象,小说中金祥的病态心理以及两人的婚姻悲剧,深刻揭示了城市生活的根本社会矛盾,也表现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城市化发展所造成的城乡差异、价值冲突等重要的现实问题。 以《哺乳期的女人》《云破处》等小说为代表,我们发现,在二十世纪...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10/c404030-4005412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10日10时3分3秒 《作品》2022年第9期|方丽娜:梦过留痕——弗洛伊德及其他...得不到宣泄,就会导致性变态,或其他心理障碍。近代中国,在中西冲撞新旧交替夹缝中生存的儿女,因多方制约而酿成变态心理。这些在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香炉》《金锁记》《心经》《花凋》中得以完美呈现,并对造成其病态心理的时代背景予以鞭挞。正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开掘,张爱玲的作品才穷形尽相地表现出人物复杂难言的心理扭曲,既细致入微,又震撼人心。拂去历史的尘埃,张氏小说依然独领风骚。 有意思的是,张爱玲在长篇...
新作品#报刊在线#《作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01/c418998-3263412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1日17时46分46秒 现象、质地或立场:现实主义的几副面孔...是对叙事艺术的正面肯定,有时则是对失败的叙事文本的反讽。 还有一种情况。当代文学发展中,先后出现了两种思潮。一是受到“直觉主义”理论的影响,当代文学出现了“向内转”,倾心于内心体验、心理意识甚至是病态心理的刻画和描写。另一种是受到“客观叙事”也称“零度叙事”理论的影响,在强调呈现生活原貌和摒弃主观情感介入的过程中,故事和人物变得庸常、琐碎而卑微。事实上,这两种理论和创作思潮,对于丰富当代文学的精神场域...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23/c441819-3253294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26日11时50分24秒 王文静 王力平 | 现象、质地或立场:现实主义的几副面孔...是对叙事艺术的正面肯定,有时则是对失败的叙事文本的反讽。 还有一种情况。当代文学发展中,先后出现了两种思潮。一是受到“直觉主义”理论的影响,当代文学出现了“向内转”,倾心于内心体验、心理意识甚至是病态心理的刻画和描写。另一种是受到“客观叙事”也称“零度叙事”理论的影响,在强调呈现生活原貌和摒弃主观情感介入的过程中,故事和人物变得庸常、琐碎而卑微。事实上,这两种理论和创作思潮,对于丰富当代文学的精神场域...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18/c405057-3247822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19日9时0分42秒 为何要谈论当代诗歌的民间文化地理...成了编校,其临时做好的“样书”甚至已经参加了当年的法兰克福书展,正准备付梓之际,却又因为一个意外而搁浅。之后,出版计划夭折,历经数载辛苦居然功亏一篑所导致的沮丧之情,甚至使我产生了一种“选择性遗忘”的病态心理,将之作为一个“精神创伤”而束之尘封,不愿再提起。拖至2014年,才忽有冲动要重新找一家出版社将之面世,以慰众多与此书有关的诗人和朋友们的关注关爱之意。 以上就是《中国当代民间诗歌地理》一书的诞生...
专题#专题#十号会议室-华清《镜中记》#创作心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05/c447005-3246683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11日7时50分4秒 新时代“中国经验”书写与个体诗学建构...需求为苏教授控制性人格的形成提供了原始依据,被他戏谑地称之为“灵魂附体”。他需要异性伴侣充当一个可以受到操控的机器人,随时等待接受他的指令。苏太太就强烈感受苏教授这种控制性人格,而且深受困扰。基于这种病态心理,小说接下来的情节就似乎顺理成章了。苏教授需要借助艺术的力量,使自己获得精神自救。一次行为艺术展让他结识了艺术系女生树懒小姐。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他们的交往和互动看成一次普通的“艳遇”,而是把苏教...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10/c404034-3247104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10日10时55分39秒 《头顶三尺》:赵宏兴的两重世界...内心世界,探究隐匿的欲望冲动,展现基于文人立场的创作自白,虽然呈现出多元的创作风格,但是整体未能达到写乡土世界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被捆绑的人》一篇,通过一个残疾青年的白日梦,书写灵魂超脱肉体束缚的病态心理,笔调显得细致、奇异而真切。 “被捆绑”,是主人公刘正东的心理感受。他遭遇矿难瘫痪,双腿虽在,却如同“软管子”般无法行动,只能靠拐杖挪动。晴天,妹妹把他搀到竹凳上到室外晒太阳,帮家里剥棉桃;雨天,...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25/c404030-32339268.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25日23时51分31秒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与中国“五四”作家文学关系论析...如凌叔华的《病》是第三人称叙事,主要通过芷青的眼光聚焦,透视其内心,展现了他怀疑妻子移情别恋的痛苦心情:“她的影子渐渐远到不见,她的心别也是这样吧……他的心比插进一把匕首还痛得难过。” 意识流暗示出其病态心理和扭曲人格,揭示了不和谐的两性关系。叙事有时滑向他妻子的视角。望着他冷冷的面孔,她忽然有“一种奇异的感想”。丁玲的《小火轮上》运用了第三人称人物限制视角和戏剧式视角。开篇,故事外的叙述者描述了节大姐被...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19/c404092-32311662.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19日10时36分26秒 “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篇心理小说经典”首发...理性直接影响了法国存在主义大师加缪创作《堕落》。《双重人格》的主人公为人比较正派,在自己的想象中幻化成另一个与他生得一模一样的人。这个人不仅行为与他大相径庭,他的内心有“天堂”,但还有一个“地狱”,这病态心理搞得他精神分裂…… 在陀氏笔下,穷人、双重人、赌徒、地下室人的内心挣扎中,读者不难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生命的理解。正如他在写给哥哥的信中所说:“生命是一份礼物,生命是幸福,每一分钟都可能成为幸福的...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10/c404090-3227831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10日8时38分48秒 范稳《太阳转身》:光荣与梦想的传奇...市,城市是其最遥不可及的梦幻。侬建光和韦小香迫于生活的窘境而无奈将自己的孩子出卖给褚志和林芳;赵四毛因为饥饿走上了犯罪道路;曹前贵为了身患癌症的妻子而贩卖人口;杨翠华则是由于丧子的痛苦产生了畸形扭曲的病态心理。事实上,面对他们的人生际遇,我们无法在道德和伦理的意义上审视和批判,他们的罪与罚是对当下时代最有力的回响和直击心灵的叩问。因此,他们内心如此强烈地渴望和憧憬着:“在北回归线上,在太阳转身的地方,让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03/c404030-3227227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3日9时18分6秒 重读《孔乙己》:悲剧的丰富性...态炎凉、冷漠麻木。然而,对于孔乙己的迂腐,对于他以读书人自居而自甘堕落的形象,鲁迅又给予了无情的批判。如“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话语虽平淡,却透露出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病态心理,令人深思。 这样的分析就叫作一分为二,既说孔乙己的可怜之处,也说他的可恶;既说鲁迅同情他,又说鲁迅无情地批判他。才说民“同情”,又说是“无情”,简直对不上茬。我们天天看到的评论就是这样理解文学作...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318/c419384-31636782.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9日19时5分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