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3025 篇有关 田野调查 的页面,用时 0.13秒.

第1页  共152页

读科学发展的壮丽史诗,也读普通人的传奇

   ...视角转换至当下,一批科学家不断向包括珠峰在内的雪山、包括马里亚纳海沟在内的深海深渊等极端环境进军,只为探索人类的极限,带回第一手的科研材料;研究者们去向荒原深谷,也去向我们习焉不察的乡村平原,以长期的田野调查告诉读者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农业与农田上,正在发生怎样的变革…… 书写科学发展的壮丽史诗 《中外著名科学家传记》是大象出版社与《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策划推出的科普图书。这套厚厚的作品中收录的是《自然...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3994-4046913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32分29秒 马原的 “元童话”,或先锋文学的未来

   ...所指认的安徒生邪恶的童话世界所呈现出的丑陋、黑暗和阴森、恐怖截然相反,由此不难看出马原借此所表达的纯正文学观。因而,通过以《动物之山》为代表的《勐海童话》系列作品,我们也能看出马原的文学理想:他试图以田野调查的方法,搜集和整理古老边地的民间童话故事,然后以现代的审美眼光对这些积淀了民族民间传统的文化素材予以重新审视。他要以童真的眼光重新理解人、自然与生命,进而书写出独具先锋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中国童话故事。作...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0-404687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15秒 第十二届读友读品节代言人话阅读

   ...水》的过程中,你除了跑村、泡村的实践,还阅读了很多关于乡土中国的学术著作,可以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写《宝水》之前,我确实做了一些学术阅读的准备。包括费孝通先生的,还有当代的温铁军、贺雪峰他们做的田野调查等作品,我觉得都挺好的,但这些并不能直接进入到小说,或者说它们是以一种特别隐蔽的方式进入小说。它们的作用就像写作中的钙、像骨头,那种细节、人物、情感、语言,都像是写作的血肉。我们看见的是血肉,但实际上...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3994-404689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8时45分42秒 意象与日常的诗学重建——论贾平凹长篇小说的结构模式与审美范式

   ...和侄子夏君亭的对立,以淤地还是建农贸市场的道路之争来结构全篇,关涉乡村政治、经济、历史、道德、医疗、文化、宗教、风俗、语言、交通、艺术、计划生育、“三农”等众多热点、焦点和亮点,堪称乡村社会全息照相与田野调查报告。夏天智交代还乡长子夏风“农村这事复杂得很哩”这一句,很可以作为全书的题记。复杂的乡土叙事包含日常生活的平静而激烈、简单而复杂、浅显而深邃、连续而断裂,“清风街的故事从来没有茄子一行豇豆一行,它老...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4/c404030-404672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4日9时41分12秒 “知识人形象”与知识分子写作的流变——以《你在高原》《应物兄》《北流》的知识分子写作为例

   ...译出或者说生产出了一种新的地方文化,这种地方性知识不是对濒临死亡的精英文化的继承,而是活生生根植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北流》不仅在南方方言、植物等意义上,更在普通人的生命际遇上成为开放性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北流》重塑了知识分子写作的文化秩序和版图,成为一部地方性文化的百科全书。而从小说诗学角度来看,《北流》的地方性百科全书写作突出了人的生命与植物、语言之间的转喻式关联,这种诗性关联有着斯皮瓦克所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30-404649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23时55分48秒 探究乡村价值底蕴和发展之道的创新文本——读乔叶长篇小说《宝水》

   ...水》景观描写的容量可认为达到了乡村风物志书的级别。作者曾自述:“这个既虚且实的小小村落……下笔时我才发现与其相关的东西是那么多。新旧房屋,花草菜蔬,庄稼田地,每家每户。” ⑰于是,作家进行了充分的社会田野调查,为读者一点点捡拾起与都市生活久违,或者也被乡村本身遗忘了的珍贵乡村风物,呈现出一派乡村美学景象,体现作者为文之用心。 有学者归纳,中国乡村自百年前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对象后,在“启蒙乡土小说”“主...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4030-4046326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16时28分25秒 在这些书里,每一种人生都值得认真过

   ...普通读者提供一套破解“低效努力”的成长方法论,提炼读书、学习、思考之道。 全书共分七章,前三章“读书智慧”“学问之道”“文无定法”聚焦如何高效阅读经典、培养学术思维与写作能力;第四章“走出象牙塔”探讨田野调查与真实世界的互动;后续章节则从夯实学术根基、拓宽国际视野到传道授业解惑,层层递进。 书中关于读书的论述直击当代人“知识焦虑”的痛点。作者从自己的实际经验谈起:“初读经典,通常有三大困难:一是不了解经典...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3994-404629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9时12分22秒 《同舟》:一部村史的书写

   ...骑在一匹通体透红的蒙古走马背上,低头看见马鞍前面的雕花:一丛萧萧翠竹和一枝凌寒盛开的红梅。谁都知道,这是村里从前送兵和迎接军人立功喜报的专用坐骑呀。”这位社会学博士向研究所打了正式报告,回来长期追踪搞田野调查。他告诉父亲,他的导师当初一搞就是30多年,惹得父亲生气,并由此父子间产生误解,矛盾激化。但是,作为学者,赵志强每天做着他的《同舟日记》,记述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朝朝夕夕,风风雨雨,烟火人家。 赵志强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1/c404030-403439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13时3分31秒 《同舟》:以知识视角展现乡村新貌

   ...对乡土的美好记忆,让深度参与城市文明与自身精神基因中的农耕文化产生化学反应,重新熔铸出新的知识结构、心智模式和精神向度。 小说的主人公赵志强,作为一名社会学博士,起初只是基于学术兴趣和研究责任返乡进行田野调查。当他真正沉浸在乡村日常中,乡村的生存现状如磁石般牵动着他的情感世界。明明是村里人,却以“局外人”视角对乡村社会进行“追踪调查”,这种双重身份的矛盾和距离感,常常令他感到错位与困惑。受到历史学教授齐青...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1/c404030-4037988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13时2分59秒 忽培元:写出与时代相匹配的作品

   ...》中的赵志强,还是《乡村第一书记》中的白朗,身上都有他自己的影子,“一个好干部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我知道。一些农村中棘手的问题怎么解决,我也清楚”。 不同于被中央委派到基层驻村的白朗,赵志强本是回乡做田野调查的社会学博士,却意外被推选为村主任,在艰难曲折的实践中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从“观察者”到“参与者”“建设者”的转变,扎根在与他血脉相连的同舟村。 在全国各地农村的一次次走访调研中,忽培元也见过太多像这...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3994-4046072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7时34分8秒 历史书写与童年诗学的双重变奏

   ...原历史生活空间,用文字的力量为今天的儿童专门打造一座历史的城堡。简平没有因为为孩子写作而降低对历史容量的要求,相反,他为本书的写作投入了大量劳力与心力,在历史、地理、时间、事件、人物考证上开展了扎实的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以期为今天的孩子复活一种真实生动的上海历史画面。作品以考古学般的严谨态度复原历史现场,对老上海地理坐标的精准标注、战时生活细节的细腻描摹,构建起具有特殊文献价值的城市记忆图谱。这是一部老上...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4072-404593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12时8分41秒 那些被文学照亮的村落

   ...们做点事。那几年,我也一直琢磨让村民摆脱物质贫困的同时,思想上也能提升一下。我们一合计,索性就办个书院,给大家“充充电”。 2020年,建在乡野山坡的木兰书院开门了。作家们慕名来采风,大学生们组团开展田野调查,农民文学爱好者们也在这里切磋起了文稿。就这样,原本寂静的山村通过文字与外界产生了奇妙的共振。 创办书院,并不是要把每个人都变成作家。这几年,我看到的是文学带给人们源源不断的向上向善的力量。每当大学老...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03994-4045887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7时41分47秒 个体命运与时代叙事的非虚构边界

   ...医学知识与人文关怀揉捏成文学场景,使文本既具科普价值,又富含情感深度,成就为个体命运与时代叙事的当代文学表达。 《困在时间里的救赎》可以说是李燕燕又一个关注医学与民生等社会问题的时代叙事华章。 她通过田野调查与文学叙事的结合,构建出一个时间跨度四十年、家人与患者共同抗争阿尔茨海默病的心路历程,当中包括刘菲一家四代人同此病抗争的悲凉情景。作品设置无数场面,以小故事小场景的方式展开描写和讲述,娓娓如涓涓细流,...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4030-404581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20时37分57秒 在“颜值经济”中,重新认识美

   ...编剧之一江霞提到,“医美”具有严肃性,选择之前,所有人理应对这件事有足够了解、保持审慎,剧作的态度也并非简单鼓励或反对。为此,主创团队历时七年,深入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等多家医院做田野调查,采访案例百余起,最终慎之又慎选出38例在剧中呈现。 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案例,有着普遍认知里“该不该做”的必要性梯度分布。罹患骨纤维异常增生症的“恐龙女孩”接受面部肿瘤切除,虽然医生对手术方案存在冒进还...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19388-4045751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8时9分48秒 卓牧闲《滨江警事》:警徽照耀下的人间烟火

   ...生动的艺术形象传递出作者的思考,呼吁加强基层治理的专业化建设,实现法治与人情的平衡,推动社会协同治理,最终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与人性化。总而言之,《滨江警事》这部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警务浮世绘,以其扎实的田野调查和克制的文学表达,为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了新的美学范式,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艺术手法,在公安题材文学创作中开辟了一条新路。 四、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有机融合 在某种意义上,网络文学是传统文学的赓续和创新,如...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0/c404027-404570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9时16分16秒 AI短片的尝试,对文学杂志而言,是怎样的新旧碰撞?

   ...的作家,他们能够代表他们国家文学的未来力量。更主要的是,我们特别看重在场性,他们的写作,是和他们国家的文学现场息息相关的。 第四个栏目是“金庸地理”。这是一个专栏,由金庸先生的关门弟子、学者卢敦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书写金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书中出现的著名地理之间的关系。第一篇《终南山麓念杨过》,写的是杨过与终南山重阳宫和活死人墓的特殊关系。 表达之新 这里的表达之新可以分为几个层面: 第一层指的是选发...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04033-4045651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16时40分42秒 纪红建:行走与思辨让文学更加丰盈

   ...象牙塔里闭门造车、凭空想象,那样不仅路越走越窄,写出来的作品也只会干瘪乏味。现实生活,远比想象要丰富。于作家而言,要想创造出老百姓喜闻乐见、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应该放下身段,走入火热的生活,进行广泛的田野调查,用心观察考察,领悟生活底蕴,汲取创作营养。 行走是地域的延伸与视野的开拓,也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与心灵的浸染。从古代的《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等著作开始,作家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04032-4045549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9时0分37秒 美,不被定义

   ...信可以在国内做一部有关医美题材的电视剧,但是现在,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他清楚地感受到,医美正在和更多普通人发生复杂而紧密的关联。主创团队历时七年,深入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等多家医院做田野调查,采访案例百余起,最终精选了38个案例于剧中呈现。俞白眉说,主创团队择选案例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真实性,剧中展现的医美故事都是有根据、真实发生过的;另一个是代表性。我们以为医美是一个行业,其实医美可以...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19388-4045596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8时28分31秒 新媒介与新大众文艺的 多维发展

   ...南等北方地区。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家乡的农事劳作,用自己的脚步重新丈量中国的土地,用自己的行动理解家乡的运转方式,并用视频和文字记录下这一切,个人性的记录更加流露出某种诗意的情感。 这种创作方式有类于田野调查、文学与纪录片的结合。创作者们以视频和文字记录实地调查的过程,宛如人类学家迈步于中国土地上,而文艺本身的能量,又无时不唤起创作者的情感,令他们以身心理解中国,并通过文艺创作调动观众的情感。因为新媒介的...

专题#专题#新大众文艺#《延河》杂志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60048-404549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15时56分22秒 《江南》,一切从新开始

   ...的作家,他们能够代表他们国家文学的未来力量。更主要的是,我们特别看重在场性,他们的写作,是和他们国家的文学现场息息相关的。 第四个栏目是“金庸地理”。这是一个专栏,由金庸先生的关门弟子、学者卢敦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书写金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书中出现的著名地理之间的关系。第一篇《终南山麓念杨过》,写的是杨过与终南山重阳宫和活死人墓的特殊关系。 表达之新 这里的表达之新可以分为几个层面: 第一层指的是选发...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5/c404030-4045395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5日11时40分4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