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069 篇有关 用典 的页面,用时 0.128秒.

第1页  共54页

静夜思:李白的人间书写

   ...?余览之怆然,掩卷挥涕,为之序云。”这里不仅有广阔的天空大地,也有细微的人间感受,是《风》《雅》来源于人世又可以导引世事人心的再续,或可看成是李白人间书写的理据。在李白众多的诗作里,铺夸的比兴,华美的用典并不少见,因此成就了李白的独有写作风格,即跨越空间、时间,大气磅礴,吞吐风云。而“微婉”且“彰丽”,用在这些作品不甚贴合,难以窥看其中的“悲不自我”“兴成他人”之处。在《静夜思》中,却能找到这种韵味。...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42005-4047013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5时31分51秒 王家新:我从策兰自己的语言中来翻译策兰

   ...尔德和阿瑟·施——他们都是当代诗人——以及像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这样的过去时代的诗人时,我得到的印象是你在指老朋友。美国的垮掉一代诗人就曾这样做过,这种方式是否也出现在中国诗歌传统中? 王家新:说到“用典大师”(“Masters of Allusion”),许多中国古典诗人都是,比如说杜甫或李商隐,如同T.S.艾略特,他们都是“用文学的历史之舌讲话”(康纳德·艾肯评《荒原》语)的诗人。在他们的一首充满...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5/c405057-4046033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8时11分31秒 为黄庭坚的诗抱抱屈

   ...理还能有别样的收获,做诗时议论与说理的加持就不该招来那么多的批评。诗缘情而绮靡,抒情确是诗歌的正途,议论入诗只是诗歌大树上别出的新枝,不过此枝一出,宋诗不同于唐诗的面目也能变得更为清晰。 宋代诗人喜欢用典,严羽说是“以才学为诗”,后人多有批评的表示。其实,严羽对此并没有自诩渊博、卖弄学问的指责。诚然,用事会增加作品解读的难度,但考虑到融入了历史与文化的内容诗意会有很大的拓展,这便与议论入诗一样,也可以...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42005-404607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6日8时25分53秒 故典新知、肉身成圣与形而上的经纬——评包慧怡组诗《生育简史》

   ...即使在中国新诗遥遥借火的西方诗歌史上,此创作偏好亦其来有自。艾略特便曾明言,一位优秀诗人的作品,“不仅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是他的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明他们的不朽的地方”2。而胡适之所以对“不用典”大费笔墨解释,亦为避免偏执的误会。在他看来,典故不至绝对被弃如敝履,择选的关键在于,是“以彼喻此”还是“以彼代此”。后者乃“自己不能直言之,故用典以言之耳”,这万万不可;前者则为“设譬取喻”,只要“...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04030-404554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9时0分7秒 生僻字更易输入 文言文更快释读

   ...智慧考场,能够做到‘随到随考’。” 语言文字信息化让古籍里的文字展现出新的活力。打开“AI太炎”古汉语大语言模型,输入待分析的古籍文本,系统便能根据用户选择进行释读,包括字词释义、文白翻译、句读标点、用典分析等。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介绍,“‘AI太炎’依靠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技术路线,理解力强、准确率高,能够高质量完成多种文言文理解任务,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学术科研、基础教育、编辑出版等多个领...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03994-4045587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7时13分54秒 高吟浅诵天籁间

   ...卓然,情感抒发饱满真挚,手法多样,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及托物言志等基本方式兼而有之。他的诗词形象类型众多,刻画生动传神,或描写外貌、揭示心理,或借物寄情、意象联想,多种艺术手法熟练运用。 王绶琯的诗词用典密度浓厚,排列紧密,用典范围遍及经史子集,且类型全备,事典语典兼有,显示出他对文史典籍的谙熟。譬如《沁园春·赋午年》上阕:“岁换京华,万里扶摇,地籁入窗。似穆王八骏,歌哀黄竹。渔阳铁骑,梦破霓裳。白马...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3994-404544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34分37秒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一位男生找到我,说自己“读李诗,就如同进入了一个隐秘的山洞,那些意象,就像散发着奇异光芒的花朵,在幽暗的角落吐露芬芳,等待着我与它们的邂逅”。那一刻,我颇为欣慰:古典文论中诸如“意象”与“意境”、“用典”与“象征”,甚至李诗“词化”的特征,都在这句心得分享中,获得了最好的诠释。 又如近日,我刚好讲完宋诗“以筋骨思想见胜”的理趣与才学,在翻看新版小书时,发现在第五讲“诗与哲理”中,也提到了欧阳修、王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30/c404030-4044988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1日8时55分11秒 诗、文、译皆有涉猎的民国才女——简述杨寿康的文艺创作及译著

   ...又受到宋黄机《谒金门》“梅傍小春融绛雪”、宋张九成《庾岭旧传有梅,往往诗人借此为江南春信,予到此数年……》、清纳兰性德《江南春》“暗移梅影过红桥”等诗作的启发,写出雪后梅花绽放报春的江南胜景。末句继续用典,略改宋毛滂《玉楼春·定空寺赏梅》“一枝谁寄长安去”,回归林逋旧典,首尾呼应,表达出诗人愿像林逋一样结庐西湖畔,归隐孤山中的心境。师友揄扬杨寿康的《梅》:不离不即,名人手笔。 除去撰文作诗,杨寿康尤工...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04063-4044897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8日11时28分5秒 李少君:AI时代,一次人诗互证的创作评论实践

   ...出1980年代的时代精神、氛围,认为“那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氛围逐渐开放,年轻人充满理想和朝气。李少君作为大学生,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诗中可能反映那个时代青年的精神面貌。”然后分析诗中的意象和用典,认为“黄鹤楼”本身有崔颢的《黄鹤楼》诗,李少君可能在呼应传统,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Deepseek最后写了一篇评论《黄鹤楼头的青春狂想曲》:“当‘狂歌不觉东方白’的纵情穿透江城薄雾,我们看到19...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5/c404033-4044658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5日21时55分7秒 《朔方》2025年第2期|储劲松:因为爱情,一世蒿蓬——晚年李商隐

   ...女系自指,香衾代初志。诗中有无限凄凉,无限落寞,也有无限愤懑。 李商隐写有不少无题诗,似《为有》这种以篇首二字为题的,也属于无题诗。此类诗除了比兴、讽喻之外,也善于运用象征手法。他的诗,大多晦涩难懂,用典频繁并且多用僻典,无题诗尤其不易理解。他之所以这样写,正如朱鹤龄所言:“古人之不得志于君臣、朋友者,往往寄遥情于婉娈,结深怨于蹇修,以序其忠愤无聊、缠绵宕往之致。唐至大和以后,阉人暴横,党祸蔓延,义山...

新作品#报刊在线#《朔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18991-404247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8日9时1分2秒 近期日语文学:多元视角下的“自我”与“他者”

   ...铃木结生在小说中展现出惊人的学识和强大的文字掌控力,小说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了语言的世界,同时利用细腻的文字游戏促使读者深入思考语言的深意,异国背景又给小说增添了一抹新奇的趣味。小说中用典丰富,横亘古今东西,作者以现代人的视角将丰富的材料整合起来,赋予其日本文学的独特性。 在第172届芥川奖评选会议上,《歌德说过一切》获得了高度评价,被评委组成员评价为“杂学小说”,其中出现了许多专有名...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8/c404090-4042786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8日8时11分6秒 贾志红散文论

   ...妙,认为文调与散文的艺术性紧紧贴近,并对大道至简的“简单”境界倍加赞赏,他指出:“散文的文调应该是活泼的,而不是堆砌的──应该是像一泓流水那样的活泼流动。要免除堆砌的毛病,相当的自然是必须保持的。用字用典要求其美,但是要忌其僻。文字若能保持相当的自然,同时也必须显示作者个人的心情,散文要写得亲切,即是要写得自然。”4总起来看,梁实秋的文调观实则承叙了古典时代由绚烂而归于平淡的美学观,其文调观如果放在思...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1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6分51秒 老舍译文《但丁》中的“R. W. Church”是谁?

   ...无两的但学者的称号。 邓小军教授在《隐藏的异代知音》一文中提出“显性的异代知音”和“隐藏的异代知音”两个概念,用来指代两种对待前贤大作“精微蕴藏”的两类学人,前者依托独到卓绝的评注,后者诉诸适切机巧的用典(《文学遗产》2007年第3期)。借用邓教授的概念,丘奇的《但丁》不啻为其作为但丁的“显性的异代知音”的宣言。如果将这个概念的语义延展,把翻译纳入其呈现方式,老舍的译文《但丁》不啻为其作为丘奇的“显性...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31803-4042431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9时7分47秒 不薄骈体爱古文——李商隐诗鉴赏之一

   ...用骈体。 李商隐要想在仕途上晋升,就必须熟练掌握今体骈文。他下了极大功夫跟随令狐楚学习。而令狐楚待他也非同寻常,尽数传授章奏之法。李商隐很快掌握了今体骈文的写法,努力追求辞采绚丽、音律铿锵、字字珠玑、用典丰富的境界。 李商隐自幼严承父训、博学强记,又经过李处士的谆谆教诲,如今再加上令狐楚的悉心指点,很快练就了世上无双的今体骈文撰写本领。以至于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只要李商隐的《樊南文集》存世,唐代的骈体文...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42005-404196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7日8时13分20秒 钱锺书研究的新成果——读《钱锺书的“三维”文学空间》

   ...天赋个性、气质才学是怎样转化为灵气活现的文字,其中存在怎样的演变升华过程。比如,从钱锺书俏皮幽默的天性与擅长想象和联想的才能,分析其作品幽默风趣、奇思妙譬的风格;从其学识的渊博分析其作品旁征博引、擅于用典的特点;从其对艺术技巧特别是语言表现的“水磨”功夫,分析其作品呈现出的“以俗为雅”“太朴不雕”“极炼如不炼”的格调。这些对钱锺书作品细致入微的分析与论证,可谓从更深的理论层面揭示了钱锺书学人创作风格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3/c404030-4041792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3日9时38分19秒 不要温驯地走入那个元宵良夜

   ...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宝钗的诗,帝城、华日祥云、莺出谷、凤来仪、文风、宸游、孝化、归省、睿藻仙才、自惭,字字句句都在颂圣,态度恭谨,用典工稳,文风端丽,是最最标准的应制诗,哪怕以最严苛的标准也挑不出毛病。再看黛玉的诗,她也称赞元妃了、也颂圣了:“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也是很漂亮的应制诗。但是,“名园筑何处”以问句开头,...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0/c442005-404160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2日8时35分23秒 朝戈金:我的姨父亦邻真

   ...》的研究也给予极高评价。他读书和掌握知识一向有自己琢磨出来的窍门。记得我在大学本科学习古汉语时,他就建议说不一定要从先秦开始读古文,反而要先读《聊斋志异》,他说从清代往前读,才能更好地体会语言的变化和用典的层累现象。 他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期间,就以超常的自学能力迅速成为专业翘楚。内蒙古大学历史系主任胡钟达先生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时教过他,对他印象很好。胡先生到内蒙古大学主持历史系工作后,又率先表达了...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7/c404063-4041391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7日8时30分21秒 好的演讲蕴含深沉的文学密码

   ...诗宋词,特别是杜甫、苏东坡作品的学术点评,细数文脉,脉脉深情,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跨越古今。 作为一种叙事或修辞的方式,典故在白话文体系中若隐若现,已并非当今作文必需,但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精准用典既是才华体现,更是认同标志,串起的是国人生生不息的文化记忆。《天花乱坠》中的多篇致辞对中华典章信手拈来,中文的传统、书生的责任、文学的自由……皆因典故而妙笔生花。传统固然不可忽视,而基于传统的“个人才...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04033-4041278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5日9时7分25秒 传统文化对中国文艺批评自主话语体系的影响

   ...等人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运用较为激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待中华传统文化。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事”,从言物、摹仿、文法、套语、呻吟、用典、对仗、俗语等八个方面指出了文学改良的必要性,他期望:“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胡适的这篇文章是白话文运动的宣言,他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从语言和文体上开启了中国现代文艺的先河,同时也促进了中...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5/c419351-4040242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5日9时19分33秒 出土碑志中的唐诗佳作

   ...才”,谦言自己才非扬雄,受之有愧,用谦逊口吻出之,可谓温良得体。三句“况乃相思夕”,宕开笔墨,由受笔以表现友情。四句“疑是梦中来”,既回应赠诗中的“时相忆”,更表现诗人对友人的真切思念。诗的佳处还在于用典和对偶两个方面。就用典而言,“白凤”用扬雄梦口吐白凤之典,据《太平御览》卷九一引《西京杂记》:“雄著《太玄经》,梦吐白凤凰,集其项而灭。”后遂以白凤誉人才华与文字之美。崔融反用典故而表现自谦,意味更加...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3/c442005-404004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3日8时26分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