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43 篇有关 生态中国 的页面,用时 0.168秒.

第1页  共3页

专访张吉人:希望国内形成良好的非虚构图书市场生态

   ...编辑团队处理这类风险一般分两种。一种在事前,即稿件审读阶段做好事实核查,尽量排查伦理风险。一种是事后的,出版后发现事实性错误或“硬伤”,应积极应对、承认错误、道歉、改正错误。 亟需建立良好的非虚构创作生态 中国作家网:“译文纪实”系列的后续发展中,如何平衡“引进来”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两者所占比重是怎样的? 张吉人:我们对原创非虚构作品的发掘和策划在全年图书中占比依然很少。不过今后将采取引进和原创选题双...

新闻#本网原创精选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29168-4045113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9时24分1秒 《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发布:网文IP全球圈粉

   ...》等9部翻译作品的阅读量破亿,《许你万丈光芒好》更是以破4.5亿的阅读量独占鳌头。精品内容吸引海外用户付费阅读,2023年,起点国际单用户月消费金额最高达到7230美元。 产业融合提速,打造全球性IP生态 中国网文发展二十多年,已建立起成熟的网文IP生态链。作为重要的内容源头,网文带动了实体出版、有声、动漫、影视、游戏、衍生品等下游产业的发展。在网文出海的背景下,全球化的产业融合成为网文发展的显著趋势,全球...

网络文学#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8/c404023-4013447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8日9时6分12秒 建构生态写作的现代品格

   ...现代草原人精神失落的担忧,以及对重铸民族精神的呼唤。 当前的生态主题的写作,自然生态环境的地域风情之美、人物性情之美、民族文化之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其文学观念既对应着世界范围内生态主义思潮的勃兴、生态中国建设的时代步履,又续接了新时期文学的“寻根”主题,乃至我国自古以来的自然观和自然写作传统。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全球背景下,作家们以对古老草原的书写展现出地域独具的原初色彩和魅力,重塑了自然的神秘与生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3/c404030-4010960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3日9时42分52秒 用心用情讲好美丽中国的草原故事

   ...草原在内的内蒙古草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抵御、化解着北来的寒潮和风沙,同时,自古以来就是无可替代的肉、奶等畜牧产品生产重地。各民族在这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草原上,创造出丰富灿烂的文化。这些都成为生态中国建设的宝贵资源。那么,构筑起草原叙事,讲好草原故事,是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构筑草原叙事、讲好草原故事,生态文学不可或缺。作家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要讲好草原故事,推进草原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1/c404030-4010782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1日9时23分52秒 在希望的田野上

   ...,浓烈的鲜黄铺天盖地,怡人花香和着泥土气息,弥漫于罗平山间、田园、村舍。“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嬉戏逐闹的孩童,在我眼前再现杨万里笔下的迷人情景。金色美丽的油菜花,飘香流蜜的油菜花,在建设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的新时代,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为罗平人民带来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罗平老百姓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这个样子的。 (作者系《人民文学》编审,曾获丰子恺散文奖、丝路散文奖、孙犁文学...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07/c404018-4007236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1日9时16分46秒 首届观音山杯·生态文学奖征集启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生态文学创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展示新时代生态文学成就,讲好生态中国和美丽中国故事,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文学力量,由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香港商报社共同创设观音山杯·生态文学奖。 首届观音山杯·生态文学奖组委会,现面向社会发布征集启事: 一、 征集及颁奖时间 征 集: 2023年8月15日至2023年1...

活动#征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1/c403988-4006080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1日15时51分17秒 航行在漓江的烟雨中

   ...情越烧越旺。尽管须臾不肯离去的烟雨不是拓宽而是收窄了我的视野,但眼光所不能到达的地方,却激发了我无穷的想象。我相信烟雨之外,一定别有天地。在某些时空交织之处,另一种烟雨可能更加稠密。 眼下,漓江流淌在生态中国也是乡愁中国的怀抱中。可是,在那些充满危机或饱受国恨家仇折磨的岁月里,漓江上的行舟,坐着的恐怕不是陶醉自然的诗人或者追逐风景的游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这种哀叹,恐怕也有不少人...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1/c404018-4006019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1日8时3分33秒 《草原》自然写作营暨自然生态文学论坛在呼伦贝尔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在内蒙古考察期间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7月1日,内蒙古文学杂志社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诗人、学者相聚呼伦贝尔,以“生态中国与草原叙事”为主题,共话自然生态文学的繁荣发展和时代使命。 中国作家协会社联部主任李晓东出席论坛并讲话,于坚、臧棣、冯秋子、海男、尚贵荣、顾建平、艾平、兴安、陈仓、龙其林、宋嵩、王燕、葛一敏、海勒根那、...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04/c403994-4002764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5日8时6分45秒 构建生态批评的中国学派

   ...姜礼福比较关注生态批评的后殖民、人类世概念,……这些维度的拓展都极大地丰富了生态批评的论域,推进了生态批评的发展。 古今贯通、横跨中西的比较文学视野的拓展,也是此阶段中国生态批评的特征之一。龙其林的《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是自觉运用比较文学研究当代生态文学的代表性论著。该论著非常关注中外经典生态文学与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关系为当代生态文学研究打开了比较文学的新视野。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生态批评在此阶...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20/c404034-4001770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20日8时42分24秒 构建生态批评的中国学派

   ...国当代生态小说研究》、黄轶的《中国当代小说的生态批判》、吴景明的《生态批评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高旭国和阎慧霞的《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学创作研究》、李玫的《新时期文学中的生态伦理精神》、龙其林的《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陈佳冀的《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的类型学研究》等论著可以视为重要的代表作;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生态批评方面,鲁枢元的《陶渊明的幽灵》、张晧的《中国文艺生态思想研究》、王志清的《盛唐生态...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09/c404034-3268181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9日8时53分35秒 网络文学:互动性、想象力与新媒介中国经验

   ...发展与新媒体兴起同步,从网络文学的语体、想象力、生产机制以及题材类型中,能看到我国网络社会萌芽和发展的过程。因此,网络文学所讲述的并非单纯的架空现实或虚幻狂想,而恰恰正是基于本土经验又反映时代风貌的原生态中国故事。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03/c404027-3265655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3日8时57分45秒 杨海蒂《这方热土》:山与海的交响

   ...发声,低吟浅唱,气韵横生,声震寰宇。在最后出场的《五指山》一篇中,杨海蒂将五指山、万泉河活的历史、活的森林、活的山水写得生机勃勃。文章得天地万物之灵气,文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这部长篇散文成为新时代生态中国的《山海经》。 杨海蒂在“广东清远生态文化高峰论坛”上作题为《生态与文学》的演讲中说: 生态文学有自己的使命与担当,我甚至认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最是生态文...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01/c404030-3246333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1日13时52分29秒 生态兴则文明兴

   ...全屏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驱动绿色经济发展:生态科技、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构成生态中国;从去年国家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海南热带雨林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从美丽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建设生态文明与人类命运走向休戚相关。地球上许多生物...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13/c419351-3244513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6月13日15时9分8秒 王瑞瑞:大湖深处的生命之声

   ...程中,声音始终是不可忽视的中介。毒鸟人喉咙里吐出的模糊怪声与禽鸟悲切惊慌的哀鸣反讽交织,饲养员李新建与麋鹿亲昵的交流令人动容,白鹤呀呀地叫唤与护鸟人老鹿深情的呼喊叩击读者心灵。沈念从大湖地方叙事展示“生态中国”魅影的同时力倡一种共情的敬畏生命的声音伦理学。经由此一伦理关照,人们不再单纯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去理解人与自然之关系,而是具有了生态整体主义的阔大情怀。 自然乃一切生命之母体,人类的生存法则应循自...

专题#专题#十号会议室-沈念《大湖消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27/c444850-3243219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27日13时12分24秒 在生态文学重镇感悟生态文学之美

   ...望更多的作家加入到生态文学写作中来,希望大鹏新区立足辖区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更多生态文学活动,引导本土作家书写生态美、中国强,以文学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涌现出更多精品力作,不断擦亮大鹏生态文学品牌,为生态中国作出大鹏贡献。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22/c403994-32427174.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22日11时48分29秒 视听作品“出海”有亮点

   ...的自然场景和人与动物的温情互动,潜移默化地诠释了中国人的生态智慧。该片已发行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BBC以36万英镑购买了该片首映权,并代理除大中华区以外地区的发行权。中英合拍纪录片《米尔斯探秘生态中国》也在英国独立电视台播出,覆盖英国全境。 乘着冬奥的东风,相关题材纪录片也受到海外观众关注。2021年12月,五洲传播中心、吉林省互联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与法国France Mont Blanc 8...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13/c419388-3242079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13日8时24分47秒 《这方热土》:山与海的交响

   ...一项国策的今天,生态文学亦前所未有地受到重视。掩卷沉思,作者将她对海南热带雨林深沉的热爱,化作一篇篇大气恢弘的山水诗章。《这方热土》带给读者的是对海南热带雨林全新的生态印象,是一曲唱响在天地之间新时代生态中国的山与海的交响。 (《这方热土》杨海蒂/著,中国林业出版社)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20/c404030-3237930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22日9时9分44秒 “名家访神东”采风侧记

   ...煤不见煤。 通过30多年的努力,神东矿区植被覆盖率由3%提高到64%以上,生态治理面积达到339平方公里,为矿区员工和周边群众带来了绿色福祉,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赢,彰显了在建设“美丽中国、生态中国”过程中央企的担当与风采。 9月28日下午,作家们乘车来到锦界煤矿参观自动化综采工作面,还穿起矿工们的工作服,亲自下到120多米深的井下,对矿井一线实地走访,多角度、全方位了解神东智能矿山建设与绿...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08/c403994-3224727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8日12时16分43秒 慧眼识庐山

   ...他练就成了“识花君”。 2013年,庐山启动了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智能之眼”开始对庐山生态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并将与全国的定位观测研究站分享数据,共同建立中国的生态数据库,建设生态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庐山自然保护人,为此付出了多少,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傅菲,本名傅斐,著有《南方的忧郁》《饥饿的身体》《故物永生》等作品。)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29/c404018-3209113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22日12时15分18秒 生态文学的中国模式和中国表达

   ...待与接受。当下中国的生态文学在美学追求上尚显捉襟见肘、乏善可陈。许多纪实作品存在着急就章、时政体的弊端。在作品的思想性和审美性以及深度广度厚度高度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绿色中国、健康中国、生态中国建设无穷期,生态文学亦永不会有枯竭完结之时。只要保持着与生态紧密的关联,与人类生存环境条件不断改进完善密切的关系,生态文学就一定能源源不断地接得地气,获得蓬勃生机与活力。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201/c404034-3201873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2月1日9时6分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