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444 篇有关 甘肃天水 的页面,用时 0.104秒.

第1页  共23页

《安徽文学》2025年第2期|冉也:猛兽

   ...还有十几本我在高中时写的日记。 我拿出校服,铺在桌面上。高三毕业那天,萨菲娜用黑色记号笔在我的校服上写下我俩的名字。校服里面还夹着一件白色短袖衫,前胸用红色丝线绣着两颗紧挨一起的心。 萨菲娜的高一是在甘肃天水老家借读的。高二下学期,她转回奇台县就读。高考像压在高三学生心头的乌云,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做题,让人闷得喘不过气。她跟沙很泰都是理科生。我是文科,和他俩几乎见不上面,只有放月假的时候,我们才相约一起回家...

新作品#报刊在线#《安徽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4/c419006-4045940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2分38秒 他们是新大众文艺的创造者

   ...在莲藕的包围中洋洋洒洒地写下去。很多长诗如《世界神农》便是在凌晨的雨夜中完成。“东方魔稻/满世界扬花吐蕊/世界因您而安康/世界正走在告别饥馑的路上”,这样充满气势的诗句,便诞生在他的菜摊上。 马益林是甘肃天水人,初中毕业后跟随父亲到东莞打工,曾经做过西餐厅服务员、足浴店服务员、酒店水吧员。后来父亲在一家工厂当保安,把他介绍去了一家模具加工厂,一做十多年。他少年时喜欢写些调侃的文章,直到读了萧红的《生死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8/c403994-4046270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8日8时31分26秒 《胶东文学》2025年第1期|祁云枝:文冠当庭

   ...起来。鸟儿增多,是一个地方生态向好最鲜活的元素。 文冠果,连接起天空和大地,让天空里翱翔的翅膀,有枝可栖,不再孤寂。 4 文冠果是我所知的植物里少有的貌美、实用、文化底蕴深厚的树木。 同来的作家朋友是甘肃天水人,她说天水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她的家乡人把人皇伏羲称为:羲皇爷。 “羲皇爷出生时,没饭吃,没衣穿,没房住,吃的是龙颪(guā)籽(文冠果籽),穿的是龙颪叶(文冠果叶),住的是石洞草窝。”...

新作品#报刊在线#《胶东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8/c448973-4044902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4日8时37分5秒 徙木立信焕发新活力 干净干事创造新伟业

   ...准山地苹果示范园和生态农业示范园,滴灌技术、矮化种植技术、选果生产线等不断发展,苹果托起了乡亲们的致富梦。 2022年10月,总书记来到这里,称赞“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 甘肃天水麦积区,一渠洮河水解燃眉之急。花牛苹果长势好、品质优,进冷库、乘轻轨,借助海外仓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9月,总书记专程到南山花牛苹果基地考察,强调“把这个特色产业做得更大”。 ………… ...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7/c403991-4044759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7日8时27分17秒 从博物馆到美术馆,历史中的美学典范向大众走来

   ...有山脉、水系、沟溪、关隘、道路、地形等标注的黑色线条清晰可见,这件名为《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的展品便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实物地图,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地图,简单的图示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邽县(今甘肃天水一带)的地理面貌,成为秦人重视实用之学的有力佐证;多幅吴作人、靳尚谊、常沙娜等前辈的敦煌壁画临摹作品赋色端庄静雅、描绘细腻入微,将展厅装点出独特的氛围,正是这般学者、艺术家对敦煌艺术的倾情投入、薪火相...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19392-404450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8时42分6秒 《散文》2025年第2期|王族:乡里书

   ...盘土豆丝也会感慨不已,会发现自己忘记了来时的路,丢了自己的根。 他们偶尔回到村里,老人们仍然用洋芋招待他们。从左手递过来的洋芋,有一阵暖意;从右手递过来的一杯水,则有一股甜味。 【王族,1972年生,甘肃天水人,现居乌鲁木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散文》等刊物发表作品五百余万字。曾获解放军文艺奖、《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新疆青年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

新作品#报刊在线#《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2/c458430-4041735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8时51分39秒 《广州文艺》2025年第1期 | 王选:菊芋花开

   ...年,菊芋都会在土中成熟,一颗颗,连着繁密的根系,如同人们难以理清的愁绪和一腔腔心事。每年,菊芋都会端上饭桌,它是一味药,可为什么治疗不了红太太、舅爷舅婆、那个老人的生活之疾呢? 【王选,1987年生,甘肃天水人。作品大量发表于国内知名刊物,并被各种选刊、年度选本选载。曾获人民文学新人奖、华语青年作家奖、丰子恺散文奖、长安散文奖、林语堂文学奖、东坡诗文奖、三毛散文奖等多种奖项。出版有《南城根:一个中国城中村...

新作品#报刊在线#《广州文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1/c419881-404063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4日8时52分19秒 “以东坡为师”首届东坡诗文奖颁奖盛典举行

   ...。现居成都。 榆木 榆木,1989年生,山西晋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诗集《余生清白》《我在矿洞收集星光》。曾获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朔方文学奖等。 王选 王选,1987年生,甘肃天水人。曾获人民文学新人奖、华语青年作家奖、丰子恺散文奖、敦煌文艺奖等。出版作品七部,入选央视网年度文学类推荐书单、百道好书榜、腾讯好书榜、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年度榜等榜单。 刘星元 刘星元,1987年生,...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1/c403994-4038006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10时11分16秒 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结合研究秦史

   ...顼苗裔玄孙女女修之后,故既非犬戎,亦非东夷,而应是依附于华夏的嬴族。商代东方的嬴族文化即商文化。本书通过对古本《竹书纪年》《国语》、清华简《系年》《史记·秦本纪》等的记载分析,认为秦族迁徙、嬴族西迁至甘肃天水一带,实际应有四次。 二是秦襄公至出子年代事迹。此书的研究新见主要有二:一是据古本《竹书纪年》、清华简《系年》与《史记·秦本纪》对校,纠正了《秦本纪》的一些错误;二是对《秦本纪》的讹误或传抄错误、失载...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4/c404030-4039533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4日9时36分14秒 对话王族:哪里有动物,哪里就有黄金时代

   ...猾的狐狸有九个想法”中得来,是典型的拿来主义。在新疆生活得时间久了,会发现隐藏于时间里的很多东西在等待着你,总有一天会变清晰透明,你顺手拿过来即可使用。 作家简介: 王族,新疆散文代表作家之一,原籍甘肃天水,现居乌鲁木齐。著有长篇小说《狼苍穹》《玛纳斯河》《达坂兵》《零公里》;小说集《狼殇》;散文集《第一页》《食为天》《最后的猎人》《图瓦之书》《两千年前的微笑》《藏北的事情》《遗落西域的钥匙》等。曾获中...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31/c405057-4039303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31日9时57分18秒 习近平的乡土情

   ...农民”。至深的真情,化作笃定的行动。 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翻山越岭、跋山涉水,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指挥打赢气壮山河的反贫困斗争。 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天水考察。 11年前,正是在“瘠苦甲于天下”的甘肃定西,总书记从乡亲的水缸舀起一瓢水,尝了尝,水的滋味让他眉头紧锁。总书记专程来到渭源县引洮供水工程工地考察工程建设情况,叮嘱当地和随行的有关国家部委负责同...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7/c403991-4038373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7日9时5分45秒 西北访简

对河西走廊这片神秘的土地心仪已久。秋天里,我们一行11人踏上旅程,从长沙出发,开启为期十天的西北简牍出土遗址考察。 我们的行程选择了从西安乘高铁赴甘肃天水。过去从西安进甘肃,要翻越秦岭,道危路险,费时费力。而今打通了秦岭穿山隧道,修建了目前世上最长的高铁隧道,往日费时数天的行程只需一个半小时。遥想当年诗人杜甫避兵祸从长安逃往天水,乘马车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之艰危,要慨叹今时之便捷快速了。车抵天水,直赴天水伏羲...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7/c404018-4035565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7日8时22分18秒 让中国气质贯穿作品始终

   ...里获取的营养,融化在中国故事中。” 明晰坚定的创作方向 文艺作品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陈继明坦言,自己的创作方向从未如此明晰,自己的前行脚步从未如此坚定。 陈继明出生在甘肃天水,老家门口就是丝绸之路的一条便道,他小时候常常见到蒙古族人、回族人成群结队地走过,那样的场面,自然而然地让他对民族、对历史、对世界,充满了无限的探究热情。 从《平安批》出发,陈继明新作《敦煌》同样也是...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5/c403994-4034674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5日7时38分20秒 长汀的红色记忆与绿色奇迹

   ...了“绿化”的一个典型,一直在用不一样的方式解读红色文化和长征精神,为红色长汀增添绿色希望。“长汀经验”,已成为中国治理水土流失的典范,还入选了联合国典型案例。 早在20世纪40年代,长汀便与陕西长安、甘肃天水并列为全国三大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实验区。1983年春天,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来到长汀,一头扎进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田乡,引导干部群众献计献策,再结合自己的意见,归纳出水土保持的“三字经”,郑重提出:长汀这...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8/c404019-403418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8日9时1分0秒 初光先照

   ...2500年,妥妥的是一棵参天大树。很明显,定林寺是冲着这棵树来的。可谓,此地本无神,是这棵树成了神。 天下的古树名木似乎多与寺庙相伴,陕西黄陵轩辕庙2500年的古柏,陕西汉中圣水寺2000年的桂花树,甘肃天水甘泉寺1200年的白玉兰,山西侯马普济寺千年的紫藤……可不可以换一句话,世上本没有神,有了大树就有了神。树是唯一活着的神,是我们看得见的神,所以从日照回来的第二天,我就去花卉市场买了一棵桑树,栽在了我...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6/c404018-4033342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8时49分27秒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原则方法。 林海茫茫,山崖壁立。位于甘肃天水麦积区的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221个窟龛、1万多身泥塑及石雕造像、1000余平方米的精美壁画……仿佛打开了一幅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 今年9月10日至13日,习近...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7/c403991-4033373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7日8时56分9秒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根水缸里舀起一瓢水,尝了尝。苦咸水的滋味,让总书记眉头紧锁。随后,总书记专程前往引洮供水工程工地考察,叮嘱“民生为上、治水为要”。 穿隧洞、翻群山,引洮供水工程送来汩汩清水。今年9月11日,总书记来到甘肃天水市麦积区考察,当得知近600万群众从此告别苦咸水后,嘱托“让这项工程在沿线群众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大效用”。 不解水困,无以脱贫。脱贫攻坚,厚重答卷。8年时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7/c403991-403291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7日7时1分28秒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引领当代文学发展

9月15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及批评的价值走向”学术研讨会在甘肃天水举行。 “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代文学必须积极回应的时代命题,应以文学的形式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和丰富内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表示,从“中国式现代化”角度思考中国当代文学,要关切人民性、主体性、民族性等核心问题。新时代中国文学只有充分展现人民性、主体性和民族性,才能为时代画像、为...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3/c403994-4032577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3日8时31分30秒 《敦煌》:书写敦煌的大唐气象

   ...,并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敦煌学”。如今,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甚至成了一种文化图腾,如此一来,再写敦煌就需要后来者有更大的底气,作更充足的准备。 当然,事情总是一体两面,令人胆怯的也总令人跃跃欲试。出生于甘肃天水的作家陈继明,就在无数次审慎犹疑之后,树起了写敦煌的雄心。他说,既然决定要写,就不怕和井上靖的《敦煌》对比。 共生的民族在敦煌,文化的交融在敦煌,厚重的历史在敦煌。在这所有的创造中,唐朝无疑以其宏伟气...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9/c404030-4032333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9日10时49分2秒 甘肃麦积山石窟:千年丝路瑰宝风采依旧

   ...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其后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不断营建,现存洞窟221个,各类造像3938件,壁画近千平方米,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 麦积山石窟坐落于甘肃天水市区东南约30公里的群山之中,一座座窟龛分布在距地面20米至80米之间的崖壁之上,远眺层层相叠,“形如农家积麦之状”,因此而得名。2014年,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组成部分,被...

艺术#文博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1/c419392-4031751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1日8时6分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