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杰弗里斯 1883年,英国作家、博物学家理查德·杰弗里斯(1848—1887)出版了他的自传《我心灵的故事》(1883)。此书一经出版,便引起轩然大波。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他要与“实实在在的宇宙”和谐共处的渴望,以及“大地之声在我身心中穿越”的感受。 他感到树木、青草和群星“如同外在的神经与血脉”。他相信,有一种精神生活比任何神旨都崇高,而正宗的基督教神是不存在的。尽管他的无神论在当时引起了社会的愤慨...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11/c404092-31500137.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11日8时3分13秒 英伦文艺圈里的中国人...然而,平心而论,蒋彝本人就相当有趣,也颇具魅力。在中国已是同盟国一员的年代,这位中国狮子般的人物却还鲜为人知。 蒋彝虽然受化学的专业训练,但他熟悉中国文学与英国文学的程度令人惊讶。雪莱、华兹华斯与理查德·杰弗里斯等人的句子,以及中国经典,他都能信手拈来。 蒋彝的文字之所以吸引我,在于他以全然博学多闻(他从未错用牛津俚语或爱丁堡方言)但同时又是个彻底外来者的角度,不动声色地观察西方的行事。蒋彝注意到英国的阶...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108/c404092-29752265.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月8日15时47分30秒 社会转型期的童年叙事经典: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儿童和青少年文学叙事共同体...难童年和变动不居的人生。而对于19世纪以来的英国儿童文学叙事,狄更斯做出的最大贡献就在于他对于少年儿童人物的倾心描写,对于现实主义的苦难童年题材的大力开拓。相对于狄更斯笔下英国城镇少年儿童的苦难命运,理查德·杰弗里斯(Richard Jefferies)等作家则通过乡村童年书写,如《捡橡果的孩子》(The Acorn Gatherer)等,表现了这一时期英国乡村儿童在工业化进程中陷入的凄惨生存处境。 2.“奇...
少儿#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323/c404072-29164723.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3月23日14时16分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