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37 篇有关 现实话语 的页面,用时 0.211秒.

第1页  共2页

十年来诗歌的新质与可能

   ...方向感,这正是精神现实和社会现实彼此对话、相互打开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媒介的深度参与之下,诗歌中的现实也一定程度上被媒介化和屏幕化了。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特殊的诗歌“发生学”机制,而在不断强化诗人“现实话语”和“当代经验”的吁求中,在诗人与空间和公共世界的互动上,如何把个人的现实经验转变为历史经验,如何通过赋形和变形把个体的真实通过语言的途径转化为历史的真实就成为诗学和社会学的双重命题。无论是从个人精神...

专题#专题#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文艺报专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18/c459541-403417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8日7时15分32秒 告别“超人”:毕飞宇的精神探索

   ...事业的不同行业领域,熟悉并擅长使用富于理想主义色彩的抒情性话语,但在日常生活行动中又早已褪去不切实际的热情,以务实、去理想化的姿态拥抱世俗生活逻辑,在体制与市场的双轨运作中寻求权力寻租与变现空间,在对现实话语的娴熟操弄中谋求个人利益,他们早已“来到人间”。老赵之妻在工会无所作为直至退休,这一细节隐喻着机制内名与实的错位;傅博以对社会的洞察及丰富阅历为后代铺平道路,构建起阶层壁垒——这在医院同事对傅睿“世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02/c404030-4024859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日21时8分36秒 老舍:国家—民族意识的升华与隐曲

   ...报以一种宽容的、温和的态度,不是怯弱,不是放弃是非和原则,恰恰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是一种对世界——我们的国家与民族的“可能性”的预留。众所周知,由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发动之初承受了太重的历史压力,在努力争取现实话语权的过程中,我们的文学曾经表达过较多的峻急和刚猛,容易给人留下较多的二元斗争的痕迹,老舍式平民文学的出现正好是对这一文学现象的有益的补充和调整,或者也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我的救正。...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1/c404064-4007458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2日7时58分34秒 新时代语境下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及其可能

   ...题、展现时代担当的。正是因为上述不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现实主义在遭逢复杂而微妙的生存困境之后,开始了重建其写作深刻性和有效性的探索,相异于以往严格遵照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去再现社会现实和建构现实话语。当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在社会生活中寻求个体存在的现实,其创作方法融合了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表现特色,追求多元化艺术价值”。(8)新时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具有多维度、多视角和新理念的思想价值。它将触...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19/c404030-4005985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0日8时51分20秒 何平:生之书与未来之书——《有生》论

   ...》提供了富有弹性的阐释切口。一生都在承受“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同时拥有惊人接生纪录的祖奶,尽管受到宋庄乡民的顶礼膜拜,却极力反对孙儿乔石头为她建造“祖奶宫”。拒绝“祖奶宫”的存在,也是在拒绝别有所图的现实话语对历史过往的肆意曲解。通常的情况是,当历史因现实的粗暴介入而面目全非时,现实也就丧失本应具有的意义。小说尾声处,乔石头最终选择向喜鹊坦诚过往,求其原谅。“祖奶宫”的建造无法消除他年少时对于喜鹊的伤害,...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29/c404030-4000160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29日21时31分55秒 房伟:论网络盗墓小说的类型学发生

   ...俗文学、民间文学的影响,受到消费主义挟持,同样也可以展现多元的审美特质。这种“文本想象力”是对意识形态的美学疏离,也有可能复活传统或展现当下中国的真实话语形态,它甚至可能形成某种“异质性”,借以表达对现实话语秩序的突破。 如果说《鬼吹灯》《盗墓笔记》是商业性质更强的盗墓小说,那么,《青囊尸衣》(鲁班尺)系列小说则展现出网络空间精英文艺生产的某种可能性。这部《巨人传》式的“网络文学奇书”,既有网生虚拟性...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06/c404027-3263778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6日10时11分52秒 知识地层的话语关系

   ...“关系”。通过摄影,沙飞的才能得以在现实话语的各类媒介中交流、延伸、扩展,报刊杂志及出版物即为重要的传播载体及舆论阵地。 基于20世纪30年代现实、战争、媒介与知识分子、艺术家的复杂关系所形成的“现实话语”,此次展览策划借用了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将“大众生活”这一主题视为同一“知识地层”问题进行考察。左翼文学、新兴木刻,包括岭南画派的艺术家们对现实的关怀与沙飞的工作相互影响、延伸、扩展,沙飞与木刻家李桦...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30/c404004-3259687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30日9时2分9秒 重读长篇小说《国家干部》:小说心意与人民情怀

   ...会上引起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迅捷捕捉与反映,以大篇幅单方面倾诉或双方互动对话的片段作为表现方式。连缀而成的片段看似影响了主线故事的进程,产生了叙述间断的效果,但实则是以事件的在场感拉近了审美话语与现实话语的距离。在事件发展与解决的过程中,赤裸裸、不加美化的呈现方式构筑了蒙太奇式的表现空间,形式成为了内容的精练与沉淀,官场腐败、选举乱象等现实矛盾都烙印在小说的形式之中。 在片段形式与现实内容的缠绕之...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14/c404030-3215739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14日9时12分20秒 洪治纲:小说叙事中的“油滑”

   ...为自己的对于古人,不及对于今人的诚敬,所以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同时他也坦言:“油滑是创作的大敌,我对于自己很不满。”不满可能是有一些,但因为针砭时事的痛快,鲁迅摒弃单一的叙事话语,将俗语俚语、文言、现实话语、外来语甚至一些时髦的流行用语杂糅在一起,并借助各种情节的错位,创造出种种反讽的效果,颇有些后现代的意味。尽管在鲁迅的笔下,诸多人物的命运都颇显滑稽,譬如《奔月》中的后羿,《出关》中的老子,《采薇》中...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28/c404030-31760956.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28日8时59分57秒 新疆书写的怀旧诗学——评张者的小说

   ...笔带过,一代人的老去和萎顿就这样事后惊觉。因此,《远水》隐藏了叙述主体的视角,刻意地保持着一段值得被理解的观察距离,这个距离来自于对洁净感的追求,叙述人不愿直面这个事实:与自己共生的历史可能会在溃散的现实话语中泥沙俱下。 黄建疆的感情线索从对父的反抗,转向了对母亲的认同,这是升格的借喻。他对于一碗泉发自肺腑的抒情,竟浑然不觉地借用了文人式的比喻,“大漠的乳汁”,他喜欢赶着驴车巡逻团场,亲自守护生活的土...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4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729/c429085-31262411.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7月29日15时2分55秒 经验、格局与有效传播: 诗歌写作与“新时代”

   ...表达这一切、并由此拓宽现代汉语的表现力空间,那无疑是一种失职。 如前所说,诗歌如同种子,充满了生长的力量。这种生长在最基本的元素层面上呈现为词语:并非是简单的、现实生活逻辑上的词语收纳,而是如何让现实话语中早已熟悉的词语在诗歌语境中生根发芽、焕发光彩,并有效地进入审美意义层面的流通交换。这是诗歌在人类精神领地里不可替代的话语生产功能。不可否认的是,在今天这个现代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虚拟空间(即所谓...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202/c404033-30436635.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2日9时9分26秒 霍俊明:新时代:社会天平与诗歌的内在性

   ...同时而导致对文本阅读和自足批评的僭越——发生机制、发展合力等内在动因,却往往被另一种向外打开的社会化的合力、共谋和助推器所遮蔽或者整体取消。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特殊的诗歌“发生学”机制,而在不断强化诗人“现实话语”和“当代经验”的吁求中,在诗人与空间和公共世界的互动上,如何把个人的现实经验转变为历史经验,如何通过赋形和变形把个体的真实通过语言的途径转化为历史的真实,就成为诗学和社会学的双重命题。无论是从个人精...

专题#专题#新时代诗歌十论#文章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119/c422329-30409481.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19日18时35分29秒 不断重临的起点

   ...主义、思潮、运动、群体、社团的发展以及生息起落又无不遵从文学史的规律。任何新经验的挑战和时代的紧迫性命题都不能忽视诗歌的自律性以及内在生成的规律。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特殊的诗歌发生学机制,而在不断强化诗人现实话语和当代经验的吁求中,在诗人与空间和公共世界的互动上,如何把个人的现实经验转变为历史经验,如何通过赋形和变形把个体的真实通过语言的途径转化为历史的真实,成为了诗学和社会学的双重命题。 无论是从个人精...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114/c404034-30399640.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14日8时37分45秒 新时代:社会天平与诗歌的内在性

   ...同时而导致对文本阅读和自足批评的僭越——发生机制、发展合力等内在动因,却往往被另一种向外打开的社会化的合力、共谋和助推器所遮蔽或者整体取消。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特殊的诗歌“发生学”机制,而在不断强化诗人“现实话语”和“当代经验”的吁求中,在诗人与空间和公共世界的互动上,如何把个人的现实经验转变为历史经验,如何通过赋形和变形把个体的真实通过语言的途径转化为历史的真实,就成为诗学和社会学的双重命题。无论是从个人精...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101/c404033-30375525.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1日8时28分2秒 重申现实的“文学异彩”和“思想之光”

   ...实主义是巨型话题,历史可以上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类型经达米安·格兰特在《现实主义》一书中粗粗列举便有26种之多。在20世纪的中国,现实与文学分分合合之后,终于在当下成为一种共鸣性的召唤力量,现实与现实话语无疑成为当下文学叙事最抢眼和最激情的内容,连一向光怪陆离、风格多样的网络文学,在近几年也开始告别“装神弄鬼”,迎来了书写现实题材的新时代。毋庸置疑,现实主义在当下小说领域愈发成为一种支配性的文学主潮和...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23/c404033-30162637.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23日6时44分43秒 一份提纲:关于90后诗歌或同代人写作

   ...将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就其已经写出的部分来看他们已经给这个时代提供了一个精神切片。 四 任何一个时代的写作者,或者同时代层面的一代人,都有特殊的诗歌“发生学”机制。 在时下不断强化诗人现实话语和当代经验的吁求中,我们对包括90后在内的诗人同样会有这样的期待或者那样的评价标准——与公共空间的互动上,如何把个人经验和现实经验转变为整体经验和历史经验——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谈论整体和历史显然不仅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619/c404030-30066366.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20日8时31分14秒 一份提纲:关于90后诗歌或同代人写作

   ...将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就其已经写出的部分来看他们已经给这个时代提供了一个精神切片。 四 任何一个时代的写作者,或者同时代层面的一代人,都有特殊的诗歌“发生学”机制。 在时下不断强化诗人现实话语和当代经验的吁求中,我们对包括90后在内的诗人同样会有这样的期待或者那样的评价标准——与公共空间的互动上,如何把个人经验和现实经验转变为整体经验和历史经验——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谈论整体和历史显然不仅艰...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615/c404034-30061318.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6月15日9时8分41秒 王小波与中国当代文化

   ...文坛,不能算是最好的,却是最独特的。我们看到了他的小说拉杂冗长、结构和语言过于西化、后期小说变得模式化等问题,但谁都不能否认,王小波对中国现实和文化的理解是真诚而深刻的。说王小波深刻,是说他洞穿了中国现实话语迷雾重重背后的把戏,在悖论性体验之上,拥有了高蹈流走的气魄和超越性的眼光。说他真诚,则是指他拥有精英知识分子的科学理性和说真话、讲常识的勇气,又指他对底层和草根的尊重。王小波在表达的态度上,值得后来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409/c403994-29914817.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9日14时34分45秒 诗歌写作与“新时代”

   ...表达这一切、并由此拓宽现代汉语的表现力空间,那无疑是一种失职。 如前所说,诗歌如同种子,充满了生长的力量。这种生长在最基本的元素层面上呈现为词语:并非是简单的、现实生活逻辑上的词语收纳,而是如何让现实话语中早已熟悉的词语在诗歌语境中生根发芽、焕发光彩,并有效地进入审美意义层面的流通交换。这是诗歌在人类精神领地里不可替代的话语生产功能。不可否认的是,在今天这个现代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虚拟空间(即所谓...

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227/c404033-29837711.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2月27日15时49分0秒 网络诗歌与生活——以余秀华走红和伊沙《新诗典》为例(师力斌)

   ...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仅占0.5%,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般职员占4.3%。有43.8%的网民表示喜欢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其中非常喜欢的占6.7%,比较喜欢的占37.1%。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网络表达权与现实话语权成反比。在维护共同体方面,伊沙微博有不少创意运作。地域色彩浓厚的“长安策略”最显著。入典、上榜的常客往往是西安诗人。在历史文化层面,通过恢复西安诗歌的“唐代”记忆,进而与诗歌盛唐建立想象性关联;在现...

评论#网络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5/2015-07-02/247064.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7月2日9时25分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