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637 篇有关 现实关怀 的页面,用时 0.152秒.

第1页  共82页

“海内外新文学中的城乡变奏”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

   ...土书写创作特色,展现了诗人藉由乡土“想象中国”这一抒情姿态背后的乡土思考转变,以及这种姿态背后所隐含的“强力者”抒情主人公形象。 闭幕式上,沈庆利在大会总结中表示,此次会议体现了广阔的理论视域和鲜明的现实关怀,彰显了城乡变奏主题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巨大生长性,与会者围绕这一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充分讨论,展现出良好的学术视野与学术风貌。 (摄影:张兆文哲)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9/c403994-4024605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9日13时6分45秒 所有人的家乡与硬币的两面:蔡崇达的《草民》及其“故乡三部曲”

   ...作细节饱满密实,文字朴质而亲切,涌流不绝的是对人生值得的悲悯和欢欣,并深情融入一个个生动可感的面孔里,其可感可触的生活质地赋予了文本极大的艺术张力,“子一代视角”又如亲友闲坐,灯火可亲。蔡崇达以自己的现实关怀把现实主义推至一种理想的新境地。 蔡崇达说《皮囊》《命运》《草民》是“故乡三部曲”,至此,我以为是也不是。的确,三部曲是故乡闽南沿海小镇几代人的人生故事、命运选择与时代浮沉,但文本内外更多的是故乡人认...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8/c404030-402451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8日13时9分31秒 魏智琳 梁 爽 郜元宝: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三人谈

   ...这也并非贾平凹后来的全部。《秦腔》又回到现实,主要就写废除农业税前后乡村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郜元宝:贾平凹大量创作都有执拗的现实主义倾向,《土门》《高兴》《怀念狼》以及《极花》《暂坐》等,都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但贾平凹除了“商州”系列的“寻根”之作,还有类似于《白鹿原》这样的历史书写。《山本》某种程度上就是贾平凹的《白鹿原》。《白鹿原》写关中,《山本》写秦岭,都是民国史,也都与战争有关。《白鹿原》的创作缘...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7/c405057-4024441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7日14时12分15秒 约恩·福瑟戏剧的诗性极简主义与人文理想

   ...宙的和社会的力量比个人的性格更为重要”(35)。原型化的失败者形象被不断演绎,这也意味着福瑟式的人物虽然失去了个性化的特征,却具有广泛的再移植性,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唤起观众的共鸣与认同。 这种对人性的现实关怀应该就是人们常把福瑟称为“当代易卜生”或“新易卜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学者评论:“易卜生、贝克特、品特的气息相通的,或者说,现代主义戏剧所关心的题旨,如人的孤独、亲密关系中的无法沟通、家庭趋向破碎和...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27/c404091-4024399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27日8时24分21秒 新乡土叙事的返乡者形象

   ...拿、许安康、蔡耀庭一一返乡,得以与自我和乡村和解,并获得精神重生,寻根意识在原乡情结里得以彰显。 湖南作家万宁、彭东明,也是以返乡的方式创作了长篇小说《城堡之外》《坪上村传》,《城堡之外》是一部有深切现实关怀和独特南方乡土气质的女性书写,在发掘百年古罗村的变迁中,成功塑造了如神一般存在的老灵魂麦含芳、不断成长的蓝青林等个性鲜明的系列返乡者形象。《坪上村传》则是以返乡者个人记忆的32个片段,深深浅浅地叙述种...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17/c404030-4023795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17日9时58分44秒 杨晓升:在非虚构和虚构间切换

   ...一人问过我:你觉得以前的报告文学写作经历对你的小说有何影响?我曾这样回答:“要说最大的影响,就是对现实生活和百姓命运持之以恒的热切关注。”评论家孟繁华对我的小说创作有个评价:“他的创作延续了报告文学对现实关怀的传统,这种关怀有时未必是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更多的可能是与日常生活有关。” 无独有偶,2021年5月 ,《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对我专访时也提出类似的问题:“和非虚构作品一致的是,无论是小说《病房》...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09/c404032-402321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9日9时7分9秒 爱潜水的乌贼把故事讲到了海外

   ...进入故事所设定的世界之中。故事虽然是想象性的,却让诸多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得到了呈现和关注,包括贫困、失业、环境污染等,让人们在当下世界里的感受能够得到一种异世界之中的呼应,即在架空的世界中又有格外真实的现实关怀,这也正是该作品能够得到海内外读者普遍欢迎的原因。正是这样奇特而庞大复杂的世界观、混乱与无望的自救旅程、人性与神性的对抗,让读者在奇幻之旅中沉迷,海外读者更不吝将其与《指环王》《冰与火之歌》等经典奇幻...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07/c404027-4023045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7日11时55分9秒 台静农生命史中的山大一年

   ...乃是”。[48]总起来看,“新地”副刊上为数不少的作品是围绕着社会的黑暗面展开,青年人出路艰难、阶级压迫、民族受辱等等话题,均有所呈现。当然不能将此悉数归功于指导老师在学生中间的影响,可至少可以说,在现实关怀方面,双方心意相通。待刊物运营半年多,检讨创作成绩时,同人认为“无论内容或技术方面皆日臻富丽备极可观”,于是“对此小刊物之前途甚为兴奋,希望将来能逐渐扩充,随年级以俱进”。[49]“戏台里的喝彩”固然...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30/c404063-4022749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30日15时5分55秒 《散文百家》2024年第4期丨王兆胜:带走潇洒,留下美好

   ...瞿秋白先生,除了他的政治生涯,还有他的潇洒风度与学问人品。在那张著名的照片上,瞿秋白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穿着笔挺干净的白色风衣,文质彬彬的样子,这成为一种永远美好的记忆。还有,瞿秋白的游记、文章、篆刻在现实关怀中,总有一种灵动飘逸之感。当我将王铁仙老师与瞿秋白先生紧密连在一起,我仿佛觉得与他们似曾相识一般。 当我了解到,王铁仙谈到从事瞿秋白研究的初衷,即母亲对儿子说的那句勉力的话:“你是学现代文学的,你为什...

新作品#报刊在线#《散文百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2/c429302-4022118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2日15时59分42秒 在场、及物与灵光:文学性若干特征辨识

   ...有了这层屏障才能保证写作的纯粹性”,确实,1990年代这种对写作纯粹性的追求阻隔了文学与现实、历史和思想的关联,丧失了向社会重大问题发言的能力,无疑应予以反思。毋庸置疑,文学的自律不应以牺牲人文精神、现实关怀和人性探索为代价。不断与现实经验进行对话,是文学永葆生机的法宝,它必须处理“人类关于生活世界的原初的、感性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无法纳入某种概括、归纳,某种体系、体制这样一些经验的、境遇化的东西”。文...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5/c404033-402162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5日9时22分31秒 “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丛书”研讨会长沙召开

   ...三十年丛书”资料丰富、内容详实、视野开阔、层次鲜明,包含了自网络文学诞生以来的优秀作品、研究论文、学术成果,为现有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同时,该套丛书具备着多方面的价值,资料价值、文学价值、学理价值和现实关怀皆在其中。 欧阳友权表示,网络文学是文学发展的必然,本次会议将总结回顾中国网络文学30年的发展历程,探索网络文学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围绕网络文学的发展起源、文学史料和学术史料的搜集...

网络文学#动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5/c404023-4021622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5日8时58分26秒 古人这样行礼

   ...遂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本书第四章“中西冲突下的传统礼仪变迁”,即是在一个古今中西相结合的视角下,描述了近代以来至民国时期的礼仪变迁。但很显然,作者的用意并不在于这种描述本身,而有着极为深切的现实关怀。我们今天同样面临着古今巨变与中西冲突,在这样一个新时代如何建设新礼仪,从而为未来的生活与未来的文明缔造新的规模,这可以说是本书的真正关切所在。 (作者:郭晓东,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3/c404030-4021536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3日10时17分3秒 左冲右突,大气盘旋——钱理群先生的学术气象与作为学术存在的意义

   ...显”,在学术史上自有时代纠偏的意义,但当下对学术研究的技术化理解和功利性应用,则进入误区,将学术研究与技术规范等同,关怀与问题意识难见,唯剩下流行理论、技巧和模式化操作。钱先生学术研究的动机来自深广的现实关怀,其问题意识从最早的贵州期间的民间思考一直贯穿到现在,如此才形成有关怀和有思想的学术。恢复人文学术的灵魂,需要恢复自我与现实、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广泛联系,重现学术中的价值关怀和问题意识;(四)如何学会...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12/c458525-4021501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2日16时31分46秒 陈平原:闻窗外事,读圣贤书

   ...。陈老师自己在培养学生上面是花费了大量心血的,他不但对自己在北大、港中大、华师大所带的弟子尽心尽力,还为普通高校学子大声疾呼,希望国家给以资源上的投入。 陈老师关注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作为研究课题,更是现实关怀与践行方式。他和夏老师二人的吃穿用度都很普通,也不购置豪宅,却曾毫不张扬地多次在各个学校以捐赠的方式回报社会,捐助教育。就我所知道的: 2018年,在中山大学中文系捐资设立“吴陈饶纪念讲座”基金,纪念...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7/c404019-4021104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7日16时53分13秒 《未完的五四:历史现场和思想对话》

   ...。本书共分五辑,并有附录。文章长短及体例不一,有论文,有随笔,也有答问,只是在将五四作为思想的磨刀石这一点上,取共同立场。答问部分夹杂个人阅历与感受,明显带有主观性。可即便是专业论文,也都是历史研究与现实关怀相互缠绕。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大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2008—2012...

书汇#新作快读#W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01/c405084-402078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1日16时32分21秒 解读“国际安徒生奖”,全球儿童在此共同成长

   ...,最后奥莱夫告诉他,不要仇恨,只需记住。在《做狮子好难》这类作品中,他通过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幽默风趣的语言,告诉今天的孩子什么是战争的创伤、如何修复动荡的心灵、尝试从对方视角去看看世界。富有人文关怀和现实关怀的作家作品,正是国际安徒生奖所重视的品质,对于身处战争之中或是关心战争新闻的孩子而言,阅读这样的作品会获得共鸣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感受。 今年恰逢人民文学出版社·九久读书人成立20周年,多年来,...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30/c404072-4020682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30日9时16分11秒 《龙头香》:兼备现实关怀和文学追求

   ...题,因此我们也就处在了现代性的危机之中。《龙头香》表达了对这一危机的深切忧虑,他的批判之剑锋利无比。《龙头香》在杨晓升的小说中只是一个个案,但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大致可以判断,他的创作延续了他报告文学对现实关怀的传统,这种关怀有时未必是国家民族的宏大叙事,更多的可能是与日常生活有关。比如《买房记》中与高远飞一家的关系,“我”甚至要操办其父的丧事;这个“买房”的情节在短篇小说《过程》中也曾出现。可见“安居”才...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7/c404030-4020444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7日9时11分21秒 勾画劳动之美、奋斗之美、文学之美

   ...在表现手法上要突破传统文学模式,写作面可以更宽广一些,也要有独特的美学追求。如今兴起的新打工文学,不乏有些作品运用了语言蒙太奇、意识流的写法,以打破传统的姿态,提升了打工文学的艺术与美学追求。 以现实关怀创造劳动者之光 打工文学在深圳的萌芽与勃发,既是现实关怀,也是时代记忆。会议现场,深圳打工文学作家代表谢湘南、张伟明、黄秀萍结合自身创作发表感言。改革开放的热潮吸引他们来到深圳,对文学的激情和渴望...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9/c403994-4019827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9日7时53分54秒 当文学日夜兼程,那些闪光的精神已成路标

   ...读者的情感共鸣。在这样的写作过程中,您展现出了真诚的作家自我意识。实际上,这样的非虚构作品并不多见,而《归来仍是纯真少年》就葆有了这样一种真诚的姿态,将钟扬的传奇一生娓娓道来。您这次的创作可谓是充满了现实关怀与作家情怀以及实践精神,也让我们读者深受感动。可不可以和我们分享关于此作的背后故事? 郭海燕: 我讲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关于钟扬的妻子、同道,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导张晓艳教授。从2019年到20...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8/c405057-4019793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8日11时45分53秒 李瑛:生活之“路”的“打开”与转向

   ...。“后期京派”在文学理想和审美风格上延续了20世纪30年代京派的严肃、自由、诚恳的文学态度,但在政治立场上发生变化,他们不再远离现实世界构筑理想的乌托邦,而是直面战争造成的苦难和动荡的现实,增强文学的现实关怀。同时,他们不再采取远离政治的立场,而是以文学的方式参与“民主建国”,试图以“文化重造”实现“国家重造”。 2 既有研究大多关注李瑛当代军旅诗歌创作。孙玉石(《起点的意义——关于20世纪40年代李瑛诗...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1/c404063-4019318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1日8时17分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