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1517 篇有关 现代主义文学 的页面,用时 0.168秒.

第1页  共76页

马原的 “元童话”,或先锋文学的未来

   ...调和起来。对先锋派的反思也正是为了秉承一种开放的文学观念,重获文学的复杂而非简单。把非历史的东西历史化,把非政治的东西政治化,把本体论的东西时间化、叙事化,由此打开一种“新文学”的可能。换言之,既要使现代主义文学更“接地气”,更具现实的质感;又要使现实主义美学更加新颖、丰厚,更具文学的美感。 无论如何,先锋文学那永远求新求变的精神终究值得铭记,这毋宁说是文学变革的永恒命题。今天,时过境迁的“先锋文学”依然被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6/c404030-404687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9时16分15秒 巴尔加斯·略萨:写作之为命运

   ...het)政变后的智利,同样处于白色恐怖的肃杀之中。 然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在晦暗、动荡的政治阴云之外,一如经典现实主义诞生时的19世纪欧洲,市民社会的兴起、大众媒体的发展,为拉美文学的勃发提供了土壤。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全球化,也浅移默化地改变着拉美作家的自我定位。在他们面前涌动的,是整个世界文学的潮涨潮落,而非其母国那几近干涸的文学之流。尽管这一代拉美作家有诸如鲁文·达里奥(Rubén Darío)、豪尔赫·...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2/c404091-404654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9时4分7秒 《伐木》:伯恩哈德的文人共和国

   ...么做的;可以说,他是一个写小说的叔本华或维特根斯坦。 《伐木》是一部讽刺小说,特色是在于讽刺语言的运用。不过,其真正的特色是“将疯癫和风趣结合”的风格,这是伯恩哈德和卡夫卡、贝克特等人的一种关联,体现现代主义文学特质。疯癫和风趣的结合,在“自传四部曲”和《维特根斯坦的侄子》等篇中表现得更充分,堪称是伯恩哈德诗学的精髓。 伯恩哈德的自传色彩浓厚的小说叙事人,在不同作品中重复同一个角色;他是神经质的文人,凄凉的孤...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92-404642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8分44秒 真相之外,虚实之间——洪放小说《九命》读札

   ...,选择重新确立存在的方向和可能性意义。 完全从哲学的视角去读一篇小说,难免高蹈和过于形而上,泰纳《英国文学史》中认定所有的文学都是“时代、种族、环境”下的创作实践,现代主义文学也如出一辙。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工业现代化背景下的产物,《九命》显然是中国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事实和精神图谱,现实挤压、逻辑失序、行为失范、心灵异化,被灯红酒绿掩盖和粉饰后的生存危机与灵魂动荡被洪放勘破并揭示,大学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30-4045471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8日9时11分47秒 同时有两本传记出版,这位诗人为什么值得如此纪念?

   ...存在。正如两本书的书名所暗示的那样,《新生的野力》更偏重穆旦生命中“希望”的一面,《幻想底尽头》则揭示出诗人在时代急流中,在生活重压下的无力。易彬认为,1940年代末,从缅甸战场归来的穆旦,虽已受英语现代主义文学陶染,写出《赞美》《诗八首》这样的名作,其作为职业诗人、文化人的自我构建,却尚未完成。他的“身份是小职员,写作是非职业化的,文化的可能性始终微渺”。和W·H·奥登式的职业诗人相比,穆旦显然不能以诗歌或...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7/c404064-4045458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8时50分35秒 英美广播现代主义研究的兴起

   ...研究著作进行综合性述评,梳理广播现代主义研究的兴起脉络,评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范式和视角,展示跨媒介视角如何激发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者发掘新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本文认为,对广播的关注和研究有助于丰富我们对现代主义文学媒介特性的理解,平衡既有研究对于视觉媒介的过度依赖,为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开拓新的空间。 打捞现代主义研究中“被遗忘的媒介” 虽然叶芝、庞德、伍尔夫、艾略特和奥威尔等现代主义作家都曾以各种方式广泛参与广播...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1/c404090-404510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日8时20分55秒 经典作家专刊——萧乾

   ...成就了华语世界第一个《尤利西斯》中文全译本。自称副业是“沟通土洋”的萧乾,还积极延续自己在20世纪40年代旅英期间的文化交流事业,多次走出国门,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参加文化交流会议并发表演讲,介绍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以及他的文学与新闻思想。 改革开放后的晚年萧乾,以“尽量说真话,坚决不说假话”为座右铭,不遗余力地撰写回忆散文,进行大胆的自我解剖。代表作品有《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风雨平生——萧乾口述自传...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7/c404064-404273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7日10时25分51秒 “社会历史意义上的写作”与“确定性寻求”

   ...上有一套由“社会历史意义上的写作”延伸出去的阐释方法与认识,而“亦此亦彼”的态度,也意味着先锋文学批评不必然走向在形式本体论与摹仿论、反映论之间二选一的“或此或彼”的文学主张,有可能从中构想出中国本土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道路。 如果吴亮的批评转向中不仅有“断裂”,也有“延续”,这是否会造就先锋批评与先锋文学思潮互动中的另一重风景呢?然而,执着于“社会历史意义上的写作”并不断在与作家作品的对话中调整其文学之眼的吴...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8分30秒 有意味的形式:先锋小说与1980年代文学思想转型

   ...、艾伟这样的新生代作家,我们继承了先锋小说的创新精神。我们一直是先锋小说的旁观者,曾经跟着先锋小说的作家们跑过步。”39这也是一个值得琢磨的问题。从文学流变上,先锋小说出现的大背景是现代主义的复兴。当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撬开了现实主义的大门,就如春风一般吹绿了文学大草原,各种奇花异草争相含苞开放。1980年代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规模大,影响深,涉及面广。小说方面, 从“今天诗派”到“朦胧诗”,再到“第三代诗歌...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60092-404248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4日16时5分56秒 新大众文艺带来的“折曲”与新变

   ...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文艺服务工农兵大众的宗旨确立,从表现内容到服务对象都旨在确立普通大众即劳动人民在文艺中的地位。新时期以后,文艺的政治负载减轻,“先锋文艺”开始致力于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探索,现代主义文学初露锋芒,“第五代”电影异军突起,精英化成为这一时期的文艺思潮。而很快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与大众阅读消费需求的增长,到1990年代中期,言情、武侠、都市、反腐、商战等通俗文艺作品则占据了大众的文本阅...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1/c419351-4042309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1日9时40分55秒 乡土文明的崩溃与重生——观察新世纪以来乡村叙事的一个角度

   ...本效果,进而获得将历史或现实生活加以荒诞化的权力,或者用想象力去虚构生活,改写、重构乃至消解传统的写实主义,进而获得一种深度模式和普遍寓意,也获得一种总体上的历史“概括”。这无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方式。很长一段时间内,写作者更愿意用一种寓言的方式一劳永逸地“概括”复杂的当下乡村,用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隐喻,在更高层面获得有关现实的深度模式和普遍寓意。这种更加高妙的方式固然好,因为借助...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4030-404223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1日9时24分12秒 “他属于所有的时代”

   ...爱或者说热爱的原因应该很多,首先还是应该归因于卡夫卡的创作和思想,最初就是被他的作品深深吸引,然后才关注他的生平和影响。时间应该在1987年以后,因为那时我刚刚入职青岛大学工作,给中文系的学生开设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研究选修课,讲这门课必然会讲到卡夫卡,所以一定会去研读卡夫卡,这应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契机。再往前就是1984年读硕士学位的时候,对卡夫卡有些接触和了解,听过一些有关卡夫卡的课程,看过一点作品,但还谈不...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0/c405057-4042206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0日8时32分29秒 从“东北文学”到“新东北文学”

   ...发出“新东北作家群”的概念意义。他明确表示,“‘新东北作家群’所体现的东北文艺不是地方文艺,而是隐藏在地方性怀旧中的普遍的工人阶级的乡愁。”“‘新东北作家群’最终不是指一群东北籍的作家,而是指一群吸取现代主义文学资源的‘新现实主义作家群’。在这个意义上,‘新东北作家群’的崛起,将不仅仅是‘东北文学’的变化,而是从东北开始的文学的变化。”这里的“新东北作家群”虽是源于对几位东北籍作家的称谓,但却向着概念方向发展...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04030-4042077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9时13分34秒 亚热带的西绪福斯——读森目小说

   ...能产出。 历数现代文学的书写史,在中国岭南和东南亚地区,作家们其实早已融合了方言、巫蛊、民间传说和志怪小说,创造出风格强烈的文学作品。同时这里还继承了现代性的文学精神,港台作家们更是孕育出了各式各样的现代主义文学实验。时至今日,“新南方写作”更多地朝向一种流动、混生、不断自我拓殖与增量的文学理想,森目的入局或将为“新南方”写作版图补上独具哲思性与艺术感的一块。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8/c404030-4042077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9时12分49秒 让里下河文学绽放青春华彩——第十二届里下河文学研讨会发言摘要

   ...一定能推动里下河文学持续发展。 张堂会(扬州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夔自新世纪初在文坛崭露头角后,始终坚持中短篇小说创作。他的作品既契合新世纪文学“向内转”的趋势,专注描写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又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文学特色。在叙事方面,王夔的小说常采用双重结构,表层结构是常见的故事,深层结构则蕴含着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比如在《迷途》中,主人公视角下的故事在结尾处反转,促使读者从不同角色视角重新思考故事...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9/c404034-4042146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9时8分8秒 吴心海:开启故纸堆中的历史宝库

   ...上,两人同是古城扬州走出的现代诗人,也曾有一段交往,日后不同的政治选择使得两人同时“遗忘”了这段往事。两人在全面抗战之前往来的书信,向读者们展示了一段两位中国现代主义诗人的前尘往事,这一发现无疑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不同思想向路的研究提供了切实的历史根据。 本书的写作风格巧妙地平衡了学术性与通俗性。作者并没有让学术性成为普通读者阅读的障碍。他以散文随笔的形式展开叙述,文字生动流畅,娓娓道来。在讲述历史故事时,作者...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04063-4041960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7日8时10分55秒 黄灿然×赵俊:看山又不是山, 看水又不是水

   ...非常重要。王红公也属于庞德那个体系。著名导演胡金铨的太太、作家钟灵曾经为王红公提供过帮助,翻译了一些李清照的作品,他们还翻译了一些日本诗歌。这些作品我都有收集。 赵 俊:你刚才说到一个问题,就是在现代主义文学以来,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变成了一种新的诗歌传统。而翻译诗歌对中国新诗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互文现象。那么就具体来说,他们的翻译在西方有一些什么样的建树? 黄灿然:阿瑟·韦利的影...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05057-4041291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8日7时57分50秒 生态文学:构筑一种人类世的大文学观

   ...作家、后现代主义作家往往都是寄居于城市的作家,他们对城市既抱着一种深深的眷恋,又有着莫名的敌意。但无论是眷恋还是敌意,他们依然是身陷于城市,身陷于人类世界的错综纠缠中,对大自然保持着遥不可及的疏离感。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之一波德莱尔就相信自然是丑恶的,自然事物是令人厌恶的,他对人工美、对巴黎沙龙中矫揉造作的风格情有独钟,在乌七八糟的城市中去寻找转瞬即逝的现代性之美,对大自然却往往不闻不问。被视为现代主义最经典作...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6/c404030-4040325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6日9时55分44秒 经典常谈(一)

   ...。另外,他对《红楼梦》似乎也不以为然。篇幅所限,此处就不展开了。 沈 念:我二十来岁时的一个火热夏天,在租居屋顶楼读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大汗淋漓,暑假期间读完了,却似乎全忘了。这部作品被誉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无须赘言,我后来试图重读,但发现还是难以进入作品的世界,大量的内心独白和象征性描写让我感到有些吃力,无法从中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或情感共鸣。起初读不懂所带来的不安,令人常...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3/c405057-4040107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3日16时34分42秒 论余华的文学理论及其思想来源

   ...自己的独立看法。这些看法互相支撑,互为关联,具有系统性,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贡献,其中一些文章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论的经典文献。余华的文学理论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特别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经典,二是创作心得。他的文论思想体现为关于阅读文学经典的感悟、理解以及对自己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 关键词 余华;文学理论;先锋文学;现代主义 余华不仅是著名的作家,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4030-4039612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9时40分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