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之后,由于被重新发现,形成了“沈从文热”,又逐渐增多了与文学界的交游。《全集》中所收书信基本能反映沈从文交游的大体情况,而《补遗》所辑书信中新涉及的收信者(不含家人亲戚)多达四十五人,包括赵景深、王献唐、徐芳、董作宾、方成、林钢、谢承仁、刘敦愿、李曼宜、沈福文、启芳、罗尗子、杨荫浏、钱美华、阎玉敏、唐兰、张磊、杨伯达、姚雪垠、徐维、李昌鄂、陈漱渝、于善浦、宋道隆、师陀、吴重阳、王根林、远羕、王帆影、...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63-4046490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17时31分9秒 赵德发:快意雄风海上来...后接纳的师妹翟蕙;他的父亲邢泰稔、造船工头邢大斧头、船老大望天晌;胸怀野心、一身正气,声称“先做良医,再做良相”的靖先生;勘破世事、继承中华道统的龙神庙方丈,等等。 书中还出现了几位历史名人,如张謇、王献唐、庄陔兰等等。他们堪称夜空中的几颗明星,给黑沉沉的大地投去一些光亮。还有礼贤书院的创办人卫礼贤,身为德国传教士,却被中国文化折服,将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经典作品译介到西方,功莫大焉。我们常说那个时代的“...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3/c404032-404381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3日9时27分14秒 赵德发谈新作《大海风》:透过历史的深沉暮霭,描绘海立云垂的时代...在写作之前就晃在我的眼前了。还有邢昭衍的妻子、小姨子、女儿,以及他的学妹兼秘书翟蕙,风姿各具,命运不同,也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精细刻画才完成的。 记者:小说里出现了好几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如卫礼贤、张謇、王献唐等,以真实人物入小说,如何能达到“虚实结合”的效果? 赵德发:把真实的历史人物写进这部小说,我称之为“移花接木”——从历史中采撷几朵花,鲜活地嫁接在虚构的大树上。这样既增加大树的真实感,也为大树增添光...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05057-4043568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1日7时45分38秒 为时代激活记忆,为历史保存细节...军将要侵占青岛时,他将辛辛苦苦购置的多艘轮船沉入胶州湾航道,以阻敌舰。我着力刻画他实业救国的情怀和面对强敌表现出的血性,让他的经历曲折多变,命运大起大落。 吴爱红:书中还出现了几位历史名人,如卫礼贤、王献唐、庄陔兰等。这些人物,加上当时复杂多变的历史背景,让我感到时代风云扑面而来。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也刻画得生动形象,如传统渔家妇女梭子姐妹、受过西式教育的翟蕙、邢家小姐杏花等,让小说有了异样的光彩。这些人物...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2/c405057-4040672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22日8时46分38秒 王帅:棉田上的红日...加紧张,那些领导们不愿意受到这个“右派分子”的牵连。 我们知道的是这个5万字的手稿被陈梦家打包到行李里,5个月后背回了北京。 又过了一年,陈梦家把《红日》剧本手稿寄赠山东青岛的学者王国华,王国华和父亲王献唐是陈被划为“右派”后,很少还有来往的朋友。陈梦家在手稿的附信中写到:“兹检出红日豫剧原稿,可笑之作,举以奉赠,作为纪念。” 显然,陈梦家不想保留那段下放岁月的任何记忆,也不认为这部自己唯一撰写的剧本还...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5/c404063-402993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5日9时31分55秒 名家新春在读...,此记是从已故文献大家王欣夫先生的《学礼斋日记》稿中辑出,而吴格对王欣夫也做过系统研究,他从欣夫先生的日记中还整理出篆刻名家王冰铁的事迹。本书中同时收有吴先生撰写的《吴县王大隆先生传略》以及《王欣夫致王献唐书札小笺》等等,可见吴先生围绕版本目录学展开了多个角度的系统研究,这种治学方式最令人敬仰。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4/c403994-4017251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4日8时9分1秒 日出初光...地施策的国家治理文化,还独创了灿烂的齐文化。他“百家宗师”的盛名,已经铸入日照海上碑的根基里。 初夏的日照澄澈而安静,海上碑就在跟前,在海天一色里。 走进日照的岁月深处,明代学者焦竑、国学大师王献唐、中国火箭先驱丁守存、科学家丁肇中……向我们款款走来。 星河浩瀚,日照为初;初光耀眼,日照的璀璨太多太多。 当你面对日照灿烂的历史,从周之莒地、秦之琅琊、汉之海曲,到唐宋密州、如今日照,你会发...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515/c404018-3268606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6日8时45分21秒 《胶东文学》2023年第1期|詹谷丰:守护...1 担任过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的文学家博尔赫斯说:“如果世界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无数读者在博尔赫斯的描述中感受到了图书和图书馆的魅力,却极少有人看到图书馆建造者和守护者的身影。 王献唐以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的身份出现在日军侵华战火中的时候,历史,就已经注定了他图书守护人的职责和使命。 作为一个称职的图书馆馆长,王献唐无疑是个爱书之人。书籍用纸张、文字的形式传承知识文化的独特功能,...
新作品#报刊在线#《胶东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02/c448973-3261656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2日11时43分24秒 方树梅:文献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题跋就显得轻松多了。 据《北游搜访文献日记》及《臞仙年录》等资料记载可知,在北游搜访文献期间,为《龙池校书图》题词者包括:顺德蔡寒琼、谈月色夫妇,余杭孙树义、高步瀛、保山吴子和、王树枏、浙江方若、王献唐、蒋藩、王卓庭、余幼泉、柳诒徵、王惕山、蹇先榘、金松岑、李根源、戴鹤皋等近20人。近20位文化名人为此图题咏,多出自方树梅主动要求。 事实上,在这趟公务旅行之中,只要一有机会,方树梅便会请求他人为...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4/c442005-3258699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4日9时27分46秒 王献唐的学术世界:寒金冷石文字中的生命暖意王献唐(1896—1960),中国近现代历史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博物馆学家。他毕生竭力搜集、保护、整理山左乡邦文献和各类文化遗存,但凡所见,皆悉心勘察,体弱年迈时仍出入田野考古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 王献唐对文字学、文献学、历史学深入研究,且多有创见,其著述涉及内容之广和文字总量之大,令人叹为观止。他对近代图书馆学、博物馆学以及考古学建设亦有开拓之功。作为山东地域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以及文博事业...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27/c442005-3251282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27日8时35分31秒 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文学大有可为...却成了孔夫子的信徒,取名卫希圣,字礼贤,于1901年办起礼贤书院,聘请一些饱读诗书的中国人教授儒学经典。这个书院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包括曾经担任山东图书馆馆长、在抗战时保护文物书籍立了大功的著名学者王献唐先生。卫礼贤在中国的20多年里,还把《论语》《道德经》《周易》等许多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成德文介绍到西方,引起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就在卫礼贤以超乎寻常的热情向西方翻译介绍中国文化典籍时,中国的一些民族...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108/c419351-32276303.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1月8日9时14分1秒 凤凰传媒持续推出精品出版物...中国好书”1月榜、4月榜;《我的几何人生:丘成桐自传》《太平洋,大西洋》等8种图书入选《中华读书报》1—6月的月度好书榜;《中国古代山水画理论史》、《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大家读大家”(第四辑)、《王献唐往来书信集》、《中国文化知识辞典》、“抗日战争专题研究丛书”,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图鉴》《中国甘薯》等14个项目入选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名单,入选总数位居全国出版集团第二。 完善生...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05/c403994-3214910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5日15时13分34秒 《一朵野花——陈梦家纪事》:一朵野花的吟唱...力、潘光旦、金岳霖等与之友善,他与考古学家夏鼐、曾昭燏、董作宾、马衡及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等交好,与收藏家王世襄、张珩、张伯驹、谢稚柳、丁惠康、谭敬及美国的卢芹斋等交往颇多,对于史学界前辈如徐森玉、王献唐、于省吾、容庚等,陈梦家都非常尊重,还有如目录版本学家王重民、图书馆学家袁同礼、书法家启功等,相互之间留下很多往来书信。因为陈梦家才情高傲、性格爽快、直言不讳,他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文革中自杀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327/c404030-3206256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3月27日9时45分24秒 夏承焘:高秋携杖叩京门...事近·作铭嘱题王献唐画幅》。在周笃文选注的《天风阁词选》中可以看到这首《好事近·作铭嘱题王献唐画幅》,根据注解的内容可知,夏作铭即考古学家夏鼐,此词是受其之托,为山东日照画家王献唐之画题词所作。同时,王献唐也长于金石考古,想来应是夏鼐的好友。而从上述的几首作品来看,也不难看出二位夏老在当年8月的交往颇多——两位夏姓学者其实还是老乡。夏承焘还在夏鼐的陪伴下游览故宫,考察文物,可谓风雅。在《好事近》一词中有...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28/c404063-3201525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28日9时21分51秒 墨痕旧影里的史料...作考证与判断,而不是去开发文字以外的新史料。”(王汎森〈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收入氏著《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页375)如王献唐先生即谓:“献唐昔年治学,颇摭拾乡前辈许印林先生绪余,以音求义,又以义求音,其术殆出于高邮,盖印林为伯申先生弟子故也。近岁渐悟清人所治声音训诂,多为死音训诂,古自古,今自今,结果只造成一种古董式之学术...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110/c419382-3154224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月10日7时48分48秒 陈梦家:从新月诗人到撰写豫剧《红日》的背后...期,写豫剧前后,变成特别小心,不说话的人,写了这么一个豫剧剧本,大致就是这么一个背景情况,剧本手稿如何收藏的情况要请王福来先生介绍了。 王福来(王献唐先生长孙、陈梦家豫剧《红日》手稿收藏者):我是王献唐先生长孙,对这部手稿,其实我们不是收藏家,我们王家其实是守护人,是传承人,同时是弘扬人,这怎么讲呢?我记得非常得清楚,1961年,那个时候我来年就要考中学了,我看到我父亲(王国华)拿了一本我们小学用的...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02/c403994-31484534.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2日8时56分33秒 张新颖:陈梦家写豫剧《红日》...个儿子。这样一看,就清楚了。 王献唐一九六〇年去世后,王国华将若干遗稿寄给陈梦家,请求帮助整理。陈梦家建议以四篇性质相近的文章,汇为一书,即《山东古国考》,并于一九六四年写此书“后记”,其中叙及与王献唐的交往:“一九四〇年前后,以齐鲁古陶文的探讨,始与先生订文字交。解放后在济南相见,随后在北京又数数倾谈,服其淹博通达。先生常以长条粗黄纸作信笺,讨论学问,剖析细微,见解新颖,而墨书清丽,文词庄谐并出,...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120/c419382-31464291.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20日8时38分46秒 炎黄文化与民族认同...黄帝。 姜姓是炎帝的直系子孙,《国语·晋语四》称“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左传·哀公九年》亦称“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春秋时期姜姓人群不仅数量众多,分布也挺广。据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与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考证,炎帝后裔的姓氏,除姜、齐、许、申、吕之外,还有伊、纪、向、甘、薄、赖等。可见,在中华姓氏谱系中,炎帝也是不可或缺的始祖之一。 《国语·周语下》云:“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603/c404063-31116113.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6月3日7时16分23秒 陈梦家诞辰108周年:“他知道大道理管着小道理”...了陈梦家先生的中国青铜技术知识溯源。一般来说,金石学家不在意青铜技术,而艺术史与考古学家关注青铜技术。陈梦家先生的青铜技术知识主要来自阅读,主要包括叶慈、近重澄真、道野鹤松、梅原末治、小松茂、郭宝均、王献唐等人的著作。 《西周青铜器断代》 苏荣誉研究员还论述了陈梦家先生的中国青铜器技术观。1954年,在《殷代铜器的合金成分及其铸造》一文中,陈梦家先生第一次提出《考工记·六齐》是非常理想化的...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422/c404064-31042606.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4月22日9时12分52秒 石经研究新进展:从开成石经管窥历代经典之流变...于王国维,后罗振玉、马衡、张国淦等人相继为之。至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大陆陆续有残石出土,屈万里在台湾接续七朝石经之研究工作。 本书汇集了二十世纪的一百年中,王国维、罗振玉、马衡、张国淦、章炳麟、王献唐、屈万里等近70位学者关于七朝石经之研究专文122篇,时间辐射汉、魏、唐、五代孟蜀、北宋、南宋、清等七朝,范围涵盖文字、考古、校勘、文献、经学、历史等诸面向。如对各石经拓本之跋语、如讨论各朝石经之价值...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102/c403994-30499071.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月2日8时51分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