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63 篇有关 王晓渔 的页面,用时 0.15秒.

第1页  共4页

两则原刊才完整的徐志摩广告

   ...。若读的是《新月》影印本,则看不到这一材料。有学者详细对比过上海书店版《新月》与原版的差异,指出影印时应注意保存史料的原生态,不应预先筛选,出版者眼中无用的“边角料”可能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史料(详见王晓渔《〈新月〉杂志影印本勘误》)。“全国报刊索引”也扫描了完整的《新月》杂志,包括3卷2期的封底,但未将广告页单独列为篇目,无法直接用关键词检出。国家图书馆的民国期刊数据库中,《新月》3卷2期的底本是19...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0/c404063-4043508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0日7时27分55秒 2023年6月全国文学期刊目录盘点

   ...(专栏·温故录)/一凡 世界文学 老母亲(短篇小说)/赛珍珠(美国) 范童心 译 微篇精选 理想生活(外一篇)(小小说)/王培静 茶魁(小小说)/周芳 大家手稿 新诗史讲稿:白话诗的“发明”(评论)/王晓渔 天下好诗 她们的诗/扶桑 黄秋 黄茜 李涵淞 淳本 李桐 评刊选粹 罗淑欣小说评论小集(评论)/蔡赞生 赵淑伟 刘天宇 石凌 柏相  黎希澈 阿尼苏 晁耀先 封面/《冰心》(油画) 作者:周军喜 封...

新作品#报刊在线#文学期刊目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08/c436741-4000925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19日10时32分34秒 《作品》2023年第6期目录

   ...(专栏·温故录)/一凡 世界文学 老母亲(短篇小说)/赛珍珠(美国) 范童心 译 微篇精选 理想生活(外一篇)(小小说)/王培静 茶魁(小小说)/周芳 大家手稿 新诗史讲稿:白话诗的“发明”(评论)/王晓渔 天下好诗 她们的诗/扶桑 黄秋 黄茜 李涵淞 淳本 李桐 评刊选粹 罗淑欣小说评论小集(评论)/蔡赞生 赵淑伟 刘天宇 石凌 柏相 黎希澈 阿尼苏 晁耀先 封面/《冰心》(油画) 作者:周军喜 封二...

新作品#报刊在线#《作品》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608/c418998-4000941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6月8日16时36分29秒 张燕玲:我们在尽力为文学之树增添绿意,素履而行是我的生活态度和理想

   ...超、罗岗、施战军、杨扬、葛红兵、何向阳、汪政、晓华、黄伟林、王光东、李建军、张闳、张清华、王宏图、林舟、臧棣、黄发有、贺桂梅、张念、李美皆、邵燕君、刘志荣、赵勇、王兆胜、李静、路文彬、姚晓雷、张学昕、王晓渔、贺仲明、李丹梦、张宗刚、何言宏、牛学智、张光芒、熊元义、杨庆祥、金理、李云雷、张莉、周立民、申霞艳、霍俊明、梁鸿、何平、毛尖、李遇春、张柱林、李凤亮、冉隆中、刘复生、马季、黄平、刘春、胡传吉、谭旭东...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912/c405057-3252433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9月12日9时1分17秒 王晓渔:一个文学票友的阅读观

   ...湖。 文字这东西,以有限的视角度量无限的可能,一落到纸上,基本上就是程度不同的一叶障目。因而,回过头来看我上面写的这一段,我想我可能已经打着“印象”的旗号把某些错觉的标签硬贴到了王晓渔头上。好在,王晓渔的文章, 我确乎认真地读过——除了饭桌上被质疑归属权的那篇以外,总还有一些我是拿得准确系王氏手笔的。比如,手边这本2006 年6 月出版的《文化麦当劳》, 毫无疑问是他的最新著作。就书论书,进而以书看...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06/c404032-3221934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7日8时42分51秒 线上读书会|诗之约——张炜《不践约书》新书分享会

   ...较”为主题的演讲。 上海|晚熟——甜河诗歌分享沙龙 时间:4月3日(周六)19:00-21:00 地点:黄浦区局门路457号8号桥四期104神兽之间 嘉宾:甜河(诗人、策展人)、王晓渔(文艺评论家)、曹僧(诗人)、陈陈相因(诗人)、秦三澍(诗人、译者) 青年诗人,策展人甜河,1992年生于安徽潜山,毕业于同济大学哲学系、巴黎高等艺术研究院策展与艺术文化管理专业,现为复旦大学艺术...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02/c403994-3206872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2日16时17分21秒 余华何以漠视文学批评?

   ...弟〉顶多也就是两行泪水——我读〈兄弟〉》,《给余华拔牙》,同心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4 5 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210、56页。 6 王晓渔:《〈兄弟〉:余华的一次“华丽转身”》,《给余华拔牙》,同心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8 余华:《第七天》,新星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9 [土耳其]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沈志...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317/c437121-3205391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3月17日16时24分48秒 以不切题为旨——朱琺的《安南怪谭》

   ...21)鲁迅:《这个与那个》,《鲁迅全集》第2卷,第44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2)鲁迅:《过客》,《鲁迅全集》第2卷,第19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3)王晓渔:《怪力乱神的诗学的怪力乱神》,《扬子江文学评论》2020年第5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305/c404030-3204342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3月5日9时13分46秒 《安南怪谭》

   ... ——小说家 黎幺 朱琺是“讲故事的人”,也是“故事里的人”。读朱琺的故事,读着读着就成了“故事里的人”,与朱琺一起穿行于现实和虚构之间——这种奇妙而危险的旅行,让人难以拒绝。 ——批评家 王晓渔 朱琺的文字气质令人羡慕。他应该是最好的语文老师,教人用怪异而典雅的方式讲述故事,绝不使用正确并粗鄙的言辞。这些文字里深藏着汉语的“癖”,某种固执的想象力,某种轻快但不轻佻的节奏,试图解释存在或不...

书汇#新作快读#A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17/c405062-31749624.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17日8时37分16秒 《给你的信》

   ...实之间的摩擦力。这个鲜艳时代抹满“大国写作”的文学胭脂,杨子却不断吞吐着那些黑暗的日常细节,他的诗仿佛乌贼的墨,闪现着黑色的光泽,映衬出鲜艳之中的触目惊心。 ——批评家、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王晓渔 在现实中,杨子是老练、灵敏的观察者,作为广州报界资深编辑,经手、过滤的信息太多,那些信息的粉尘,已侵入语言成为奇异的风格。我还没有见过像这样纵恣、硬朗、不留余地、从四面八方扑过来的写法。杨子的语...

书汇#新作快读#G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31/c405068-31529491.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31日8时19分49秒 热风中的静——2019年随笔一瞥

   ...恰,则又恰恰是贾樟柯作为导演的一种独特之处。也正是如此,他的电影,很多观众很可能并不太明白,甚至也没有多少耐心欣赏,虽然其中的人与事都是与他们相关的。 多年前,贾樟柯的电影《三峡好人》问世,上海的王晓渔写了篇有趣的文章《文学界为什么没有贾樟柯? 》,这是对于贾樟柯的一种赞美,也是对文学的一种批评。去重庆之前,我在报纸上读到了朱丽丽的文章《浮生取义》 。这篇文章并不是简单的电影批评,而是作者颇有代入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18/c404030-31512221.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19日9时3分9秒 2018年的随笔

   ...所改变”——世纪之交的精神生活》,这是作者的一份青春精神档案,也是一份向师友致敬之作。世纪之交的精神生活,离不开网络的勃兴。一种交流方式的改变,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甚至塑造了一代人的思想。与王晓渔的文章可作参照的,则是刘柠的随笔《我投降:我们都是社交媒体的俘虏》,这是一篇对于网络时代社交媒体进行反思和批判的文章,犀利、深刻甚至是尖锐的。它的尖锐之处在于,指出了我们人性的弱点,而这些弱点在网络时...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202/c404019-30607922.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2月2日10时3分51秒 王晓渔

   ...书评论》年度优秀书评文章,先后被《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搜狐网、新浪网等二十七家媒体联合评选为2006年度优秀书评作者,被中国互联网协会与人民网评选为2006年度“社会责任”优秀博客。   王晓渔专栏

今日批评家#今日批评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0710/c404055-28541055.html 发布日期: 2016年7月10日10时48分17秒 2005年中国文坛大事记(十月)

   ...人化工有限公司、《天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当代诗歌研讨会日前在江苏常熟举行,著名诗人多多、杨键、李亚伟、庞培、陈东东、潘维、车前子、小海、朱朱、长岛、沈苇、蒋浩、张维、默默及评论家张清华、李少君、王晓渔、雷启立、李德武等参加了会议。   与会者认为,当前汉语诗歌界出现一种好的势头,那就是关注现实生活,立足于各自经验感受地域背景、文化传统的诗歌越来越多,这些诗歌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形成一种多样性的诗歌...

信息#大事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5/2015-12-22/261264.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12月22日9时56分40秒 锦绣与烂漫——对2014年随笔写作的一种观察(朱航满)

   ...读来油然感到温暖。诸如蒲实在《自由之路》这篇长文中,详实而独到地写道了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追求自由的精神地图,特别是其在度过漫长的监狱岁月中的强大毅力,可以说是人类对于自由的追求与挣扎的一个永恒的情景;王晓渔在随笔《 “狮子要吞噬多少只夜莺,才能学会歌唱” 》一文中,向我们描述了作家奥威尔追求自由付出的心灵煎熬。   人类追求自由的脚步从未停止,而对于自由的赞美、维护、论述乃至争议,也从没有停息。同样,...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5/2015-02-06/233565.html 发布日期: 2015年2月6日9时59分30秒 好文章似酒如茶(朱航满)

   ...乃是另类的读书文字,其笔端的反讽与幽默,令人读后会心一笑;再有谢仰光的随笔《王与法之间》 ,写他国的旧人旧事,勾勒史料,阐述精神,笔墨酣畅,饱满淋漓,对于当下现实乃有烛照之意;再有学人范福潮、陈徒手、王晓渔、羽戈诸君的文章,乃是独立精神的读史文字,融个人经验与公共情怀、传统趣味与现代精神于一体;还有龙冬的随笔《致赫拉巴尔》 ,写捷克小国的大作家赫拉巴尔,是一个出版者与作家之间的心灵对话,也是两个有着相似...

评论#精彩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4/2014-02-28/193577.html 发布日期: 2014年2月28日10时48分58秒 书评要有“共同底线”(唐小兵)

   ...知识上和精神上的一种“高手过招”,通过书评这种纽带而形成一种文化上的连带感,甚至能够将书的作者未能自明而确实含有的某些言外之意彰显出来。   书评除了评书,也同时应该提供知识文化上的增量。依照书评人王晓渔的说法,书评绝非书摘,书评更不能成为心术不正的伪学术的代名词,它应该成为连接作者、读者和编者之间的最有效也最有温暖感的媒介。

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3/2013-12-18/185597.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18日11时16分21秒 龙应台的《目送》绝不是“心灵鸡汤”(陈剑晖)

   ...表达的基本是正常的价值观”。因此,“她的文章是适合中学生、大学低年级学生以及非人文专业读者的理想读物”。   如果没有断章取义或曲解作者原意的话,我认为王晓渔的断语太武断,太草率了!说句不客气的话,王晓渔读的散文太少。他既没有读懂龙应台,更没有理解《目送》的丰富人生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品格。   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此处不论及她的《野火集》和历史散文)一年内在台湾重版6次,而后风靡东南亚,2009年...

评论#文化时评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wxpl/2013/2013-05-21/162859.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5月21日10时50分5秒 不要把抬得太高

   ...在一个被神话了的龙应台?   ●《野火集》有态度但欠分析   羊城晚报:今天我们谈到龙应台,绕不开她早期写的那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有人认为它是上个世纪80年代台湾的一个情绪缩影。   王晓渔:对,当时我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觉得很过瘾,它说出了我想说的话。说它表达台湾80年代的情绪,这个没问题,但这篇文章在台湾转型中到底有多大作用,不宜高估。在台湾转型最为重要的一二十年,龙应台只在台湾生活了...

访谈#资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3/2013-03-26/157913.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3月26日15时38分44秒 文化大家重估 不要把龙应台抬得太高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大家就会觉得,原来她除了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也有柔情百转的一面啊,那会更加对她写的 东西感兴趣。   羊城晚报:有些散文还是不错的,比如《目送》那篇散文我自己挺喜欢。   王晓渔:直到现在,我都觉得她的文章是适合中学生、大学低年级学生以及非人文专业读者的理想读物。龙应台的基本价值观没有太大问题,其他心灵鸡 汤的作者可能会把鸡汤变成成功学、厚黑学,这点龙应台没有。跟其他公众读物...

新闻#文化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ews/2013/2013-03-26/157796.html 发布日期: 2013年3月26日9时4分3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