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411 篇有关 王富仁 的页面,用时 0.212秒.

第1页  共21页

宫立: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研究的“史料视角”

   ...笔名》一书,就知道姜德明、钟叔河、高信、陈学勇、顾农、陈子善、傅光明、桑农等学者都使用过笔名。樊骏撰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年度述评时,署名“辛宇”。王信发表《写“中间人物”主张的再评价》,署名“狄遐水”。王富仁发表《一部有特色的作家论——读〈论柳青的艺术观〉》,署名“王肇磊”。陈子善发表《谁驱熊罴噬生民——略谈纪念“三一八”惨案的挽联》时,署名“吴言”。由于不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的某些笔名,他们当年载诸报刊...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19351-4046914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9时11分47秒 许子东、李浴洋:文学史不仅记录过去,还是“可能发生”的历史

   ...的论文题目,的确是跟自己的兴趣、经历有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以外也是一样。陈平原做的是苏曼殊、许地山,起步时就是比较有名士派头的,钱理群做的是周作人和鲁迅的研究,赵园我记得她早期的文章是写老舍和郁达夫,王富仁研究鲁迅。选一个作家作为作家论的题目,跟研究者个人的关系非常重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和作家写长篇的关系类似,有着一种近乎注定的宿命。 当初好像没有人给我们提供别的方法选择,大家都是研究一个作家,而且也...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05057-4045593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8时17分22秒 茅盾《子夜》手稿档案解密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还有无产阶级以及背后的地下党……读者不可以头晕,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里凡在城里的人,几乎全都(而且同时)进了《子夜》,混合成了一连串纠缠不清的戏剧性冲突。” 王富仁认为,《子夜》的整体性只显示出一个模糊的轮廓而缺乏具体内容,缺乏必要的中间过渡,更不要说过渡中的心理内容了。张鸿声也指出,“他(茅盾)笔下的是在国家意义上统一起来的、没有差异的、高度逻辑化的上海,但很...

文史#名人手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6/c419382-4042661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6日10时24分49秒 张洁宇:论“代际”,不如谈“时代”

   ...,尽管曾在既定文学史格局中拓宽和深化了作家作品研究的第二代学者尚在辛勤笔耕,乃至近年又有新生代年轻学子崭露头角,可真正构成这一领域最活跃、最有影响的学术力量的却是正当盛年的第三代研究者。”文章认为,“王富仁的《〈呐喊〉〈彷徨〉综论》,赵园的《艰难的选择》,杨义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金宏达的《鲁迅文化思想探索》,凌宇的《从边城走向世界》,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和稍...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04057-4041959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7日8时7分57秒 文化的多元交响 文学的流动盛宴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主办、万圣书园承办的“学术与人生——‘60后学人随笔’丛书发布会”在京举行。该丛书集结了多位“60后”学者的散文随笔,讲述了求学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代知识分子的生活故事,展现了启功、王富仁等学者的生动群像,彰显了老一辈学者的宽博情怀和立人心志,折射出中国当代学术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轨迹。刘福春及丛书作者代表李怡、赵勇、王兆胜在会上谈到,“60后”学人亲历了中国社会的巨变,他们的学术研究和生...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15/c403994-4040216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15日8时33分48秒 高远东:而已斋忆往——追念王世家等先生

   ...睛”。不过想来想去,终归还是觉得它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别,算是一种基于价值观和人文趣味的共同体的缔结吧,不是简单的社群分类。 1986年在鲁博召开过一次组稿座谈会,会上陈涌、林志浩等先生严厉批评王富仁的鲁迅研究,孙老师则批评不要“二次神化”鲁迅,引起王富仁极大反感、委屈和误解。面对学术新生代的误解,孙老师惟有苦笑和沉默。记得孙老师要我从世家老师处借来会议录音磁带,反复聆听多次,却终究一字未写,一句...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4/c404063-4037526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4日11时7分29秒 “现代中国文学传统”的探索历程

   ...集》第4卷,第576页。 [23] 现代散文领域的研究成果参见陈剑晖《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汪文顶等著《中国散文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24] 参见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修订本)》(三联书店2024年版)、郜元宝《鲁迅六讲(增订本)》(商务印...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02/c404057-4037332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2日9时44分7秒 李怡:再论巴金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 [21]巴金:《解剖自己》,载《巴金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第398页。 [22]巴金:《致树基(代跋)》,载《巴金全集》第2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第613页。 [24]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连载十一)》,《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12期。 [25]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方法》,《读书》1986年第3期。 [26]巴金:《我和...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8/c404064-403570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1日8时43分27秒 张莉:阅读使我重新认识世界与自我

   ...文系的各位老师,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古代文学、比较文学等不同专业的老师们,他们上课时提到的一些作品,我都会去找来反复阅读。那一段学习经历对我来讲刻骨铭心。 在北师大读博士阶段给我最大影响的是我的导师王富仁先生。我希望跳离了用西方主义理论来思考问题的研究方法,所以写了《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十七年前,王老师评价我的博士论文的重要贡献是“从本质主义的到发生学的”,这个看法直到今天...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3/c405057-4036046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4日7时56分43秒 重读《孤独者》:“盛装的画像”

   ...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4卷.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776. [66] 鲁迅.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M]//鲁迅全集:第6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47. [67] 王富仁. 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03):27-28. [68] 鲁迅. 《呐喊》自序[M]//鲁迅全集:第1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7. [69] ...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1/c419384-4035820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1日8时26分18秒 重读《在酒楼上》:“母亲”的声音、关怀伦理与回忆诗学

   ...3页。 [4]陈涌:《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与研究之一》,《人民文学》1954年第11期。 [5]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0页。 [6]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7页.。 [7]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8]吴晓东:《鲁迅第...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09/c419384-403349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9日8时24分1秒 从鲁迅出发,向鲁迅回归

   ...了学者的圈层。近些年来,一旦社会上出现某个重要的热点问题,就有不少关于鲁迅作品的改写、续写等现象出现,这就是鲁迅与现实关系的密切性之表征,比任何的鲁迅大论都更能说明公共领域中鲁迅的启蒙意义是多么重要。王富仁、钱理群等一代“80年代”学人,虽然处身学院,但他们的鲁迅研究之路,始终通向广场、通向社会。他们沉浸在鲁迅的精神化育中,不仅站在时代的思想高度还原曾经被遮蔽的真正的鲁迅,而且运用他们所理解的鲁迅精神来...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3/c405057-403264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4日7时26分36秒 以往知来,写下《鲁迅与国学》

   ...素引入国学研究的话题里。王富仁先生提出“新国学”概念,在这个概念里,鲁迅的价值就凸显了。在王富仁看来,任何文化都存在一种限度,因此在异质的文化对话里,学术才能够生长。在《〈新国学研究〉编辑者的话》中,王富仁写道:我们所说的“新国学”,是与原有“国学”相对举的,但却不是相对立的,它既包括对中国古代历史和中国古代文化史料的整理和研究,也包括对中国现代历史和现代文化史料的整理和研究;既包括中国学者对本民族历史...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12/c404063-403189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2日14时11分50秒 沈庆利:“中外”名目下的传统文化观之争

   ...年第3期。 [14]张洁宇:《重读〈青年必读书〉》,《名作欣赏》2022年第10期。 [16]鲁迅于1919年1月16日致许寿裳信,载《鲁迅书信集》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第20页。 [18]王富仁:《“新国学”论纲(下)》,《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19]鲁迅:《随感录三十五》,《新青年》1918年11月15日第5卷第5号。 [20]林语堂:《中国人》(全译本),郝志东、沈益洪译,...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9/c404063-4031642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9日18时28分25秒 孙郁教授访谈录:我的研究,是自己阅读经验的一种回望

   ...以鲁迅研究作为主业,在您的个人生涯中,1988年可谓一个“起点”。而鲁迅研究正是20世纪80年代的现代文学研究最具突破的领域之一。诸多老一辈学者(从王瑶、唐弢,到孙玉石、王得后)都致力于此,更不用说以王富仁、钱理群为代表的新一代学人的崛起,直接改变了鲁迅研究与现代文学研究的版图。在您的记忆中,当时的鲁迅研究界是怎样的?置身其中的您有何感受? 孙:我到鲁迅研究室工作时,鲁迅研究热点已经散去,一切已经近于平...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8/c405057-4030097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8日7时38分56秒 为我的“问题”,找到合适的“方法”

   ...文章,非常有才。见面以前,我们在上海甚至不知道赵园是男是女,就是看她的文章,都佩服得不得了,公认她是这一代里面最好的。 后来因为我在北京发表文章、得奖、开会,就和北京的“同时代人”来往越来越多了。我跟王富仁特别谈得拢。曾经一起坐火车,一路都在聊天。你别看王富仁长得“乡土”,他对于西方现代派文学懂得比我多,讲起话来滔滔不绝,性格非常可爱。后来我和黄子平也很好,我们“同是天涯沦落人”(那是后话)。还有钱理群...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2/c405057-4030371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2日7时57分36秒 李庆西:岁月磨砺的鲁迅两种“全编”

   ...做了深刻的讨论,是王先生毕生的体会,相信对阅读理解大有裨益。 陕西师大版三种全编于二〇〇六年出版。同年,得后先生邀我与他合作编注《鲁迅杂文基础读本》,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二〇一〇年,王得后、钱理群、王富仁应邀给台北人间出版社编选《鲁迅精要读本》(两卷本),其中亦采用了我做的注释。这些年来能与自己尊崇的学者一再合作,其间有幸获得前辈指教,对于我本人亦是难得的学术训练。 现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出《鲁迅...

文史#版本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5/c419387-4029930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5日9时17分54秒 《重塑姐妹情谊》:探索百年女性写作的精神进路

   ...学发生期,分析“五四”第一代女作家对旧式女性所倾注的同情与理解。她们所关注并书写的,不仅仅是追求个体独立的新女性,同时也包括身处困境中的母亲、姐妹,构成了百年女性写作中“姐妹情谊”萌发的最初语境。学者王富仁曾充分肯定作者的洞见,即“女学生文学”这一开端,构成了中国与西方现代女性文学发生的根本差异。若在百年女性写作视野中进行考察,会发现“姐妹情谊”的拓展与深化,实则也是“女学生文学”不断走向民间的过程。如...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5/c404030-4029929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5日9时16分0秒 张莉 × 舒晋瑜:文学研究要和自己的生命发生情感连接

   ...感、有个性、有发现。优秀的批评家是文学的知音,是作品的知音,是作家的知音。”这一批评观是如何形成的? 张 莉:这个批评观的形成与伍尔夫有关,我注意到她的普通读者的说法时,心有戚戚。当然还有就是我的导师王富仁先生的影响。王老师的文字很少有高头文章,他的文字里也没有各种注解,但是我们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诚挚。我最近在读他的《中国现代作家印象记》,关于每个现代作家的评论不过两三千字,却是非常好的文学普及文章。在...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1/c405057-4029061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5日7时29分45秒 温儒敏:王富仁的“独往”

2017年5月的一天,北京的一家宾馆里,重病缠身的王富仁先生决然了断自己的生命。噩耗传来,非常震惊和哀痛,却也能够充分理解富仁兄:他太痛苦和孤独了! 就像鲁迅《墓碣文》中所写,只能“自嗫其身,终于殒颠”。 富仁兄就是这样,性格刚烈,独来独往,有大智慧,大决断,做人如此,做学问亦如此。 在现代文学研究界,王富仁是公认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史家和鲁迅学家。他是山东人,生于1942年。常听他半带调侃说“我就是一个...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3/c404063-4028350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3日9时21分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