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98 篇有关 王季思 的页面,用时 0.131秒.

第1页  共5页

只希望成为一座桥梁

   ...花扇》的毕业论文。我毕业后留校工作,从事元明清文学史的教研工作。董老师让我到广州的剧团实习,要求我参加编导工作,要把舞台表演和文学剧本结合起来学习,才能对古代戏曲有所理解。 后来,董老师离开中大,转由王季思教授指导我的学习。王老师也是研究戏曲的专家。那时,他承担组织编写《中国古代戏曲选》教材的任务。王老师知道我好动,说我屁股尖,坐不住,便刻意选取版本较多、校注繁难的剧目给我承担,意在磨练我的耐性,要我认...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8/c404018-404700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8日11时41分2秒 读书二言

   ...和吸收其中浓缩的人生智慧和思想精华。 一个人的改变,往往取决于他喜欢不喜欢读书、会不会读书。回顾自己的读书生涯,有两句话是我难以忘怀的,它不仅改变了我的读书观,也影响了我的人生观。 一句是胡小石的话。王季思回忆,他求学时写了一篇自觉满意的论文呈胡小石批阅。几天后,胡小石把他叫到家里,让他从书架上搬下各种书来,进而指出他论文中的诸多不足,并对他说:“季思啊,聪明人要下笨功夫。”这话如同当头棒喝,让王季思清...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3/c404018-4046592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5日9时20分23秒 一代学人,在时代裂变中的主动突围

   ...集中体察世道人心的学术自觉,在文献爬梳中把握文化脉络的研究视野。回望学术历程,任何所得皆源于先生们立下的学术范式,使黄仕忠得以沿波讨源而葆守治学初心。“师门忆往”以学生视角重构前辈学者的精神肖像。关于王季思先生的晚年记述,既展现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境遇,亦透现其暮年的学术沉思。所遴选追怀徐朔方、沈文倬、刘操南、郭在贻诸先生的文字,试图为“老杭大”学人增添生动注脚。这些学者或曾朝夕问学,或仅数面之缘,却...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3/c404030-4042382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3日10时13分21秒 “戏曲遗珠”的来源和出版

   ...、索引,专家咨询,联系印制,校对修订,下厂监制,出版发布等。 戏曲文献的编辑工作专业性很强,我们组建了专家团队作为编辑顾问,当时邀请了著名戏曲作家、理论家翁偶虹先生、故宫博物院的朱家溍先生、中山大学的王季思先生、山东大学的关德栋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吴晓铃先生、吴祖光先生等老一辈专家学者,以及北方昆曲剧院的老艺术家侯玉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李翔仲先生、戏曲研究所的马少波所长等。这些老专家和老艺术家听说我们...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26/c442005-4032838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26日8时19分25秒 赵瑞蕻:一位温州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

   ...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温州中学前身)附属小学(又名模范小学),并被保送到第十中学初中部读书。初中部校舍在温州老城区积谷山西麓的春草池之畔,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都不弱,教国文的老师就是后来成为著名戏曲专家的王季思先生。 那时的进步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带着现实的问题读书,并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与民众的生活,走进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 好山水、好游玩的赵瑞蕻在课余时间经常约上同学去城里的...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5/c404063-4031368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5日9时22分49秒 赵瑞蕻:一位温州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

   ...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温州中学前身)附属小学(又名模范小学),并被保送到第十中学初中部读书。初中部校舍在温州老城区积谷山西麓的春草池之畔,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都不弱,教国文的老师就是后来成为著名戏曲专家的王季思先生。 那时的进步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带着现实的问题读书,并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与民众的生活,走进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 好山水、好游玩的赵瑞蕻在课余时间经常约上同学去城里的...

世界文坛#译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5/c431803-4031361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5日8时55分34秒 齐浣心:古籍小组成员冯沅君

   ...议室门外坐等,直到讨论确定留校学生人选,她才放心地下班回家,在冯沅君的关心下,1953年袁世硕留在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担任助教,此后成长为我国著名古典文献专家。 冯沅君还与胡适、孙楷第、吴晓铃、王季思等人考证出关汉卿非“金遗民”,纠正了学术界关于关汉卿为“杂剧之始”的观点,经过论证,冯沅君认为关汉卿是比白朴小二三十岁的小辈作家,真正的“杂剧之始”应为白朴,如此,则元杂剧四家顺序应为“白、关、马、郑...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5/c404063-4028564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5日23时18分58秒 孙郁忆孙玉石:可见的风骨

   ...恰如他自己强调的历史主义精神,在言谈举止中,看得出老一代学者的规矩。他其实也有自我批评意识,不止一个人谈到,他对于自己在五六十年代的学术观,是有过无情的解剖的。 孙玉石治学,受到王瑶、游国恩、萧涤非、王季思、季镇淮等人影响不小。他研究现代主义,气质上却有点古典式的凝重。我在周楠本回忆文章中看到孙先生的旧体诗,颇为老到。他的那本《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就是以古代诗学为参照的。这种方式,与一般的同行...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6/c404063-4020304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6日7时19分58秒 一行美丽的诗永久重生——纪念孙玉石先生远行

   ...先”的意义。钱理群同样认为,孙玉石先生对建立现代史料学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 孙玉石先生自称:“我是一个有史料癖的人。”他曾在读书期间两次参与《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在与游国恩、萧涤非、王季思、季镇淮、廖仲安等古典文学大家的朝夕相处中习得了一种近乎“朴学”的风范,后来更继承了和发扬了王瑶先生的历史性眼光与治史精神。1976年12月起,他与王瑶、章廷谦、袁良骏、唐沅等先生一起,参加1981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0/c404063-401997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20日16时20分11秒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的“苏联化”与“去苏联化”

   ...1]为了贯彻周扬的这个想法,1962年4月《文艺报》召开了“批判地继承中国文艺理论遗产”座谈会,《文艺报》第5、7期先后刊发了宗白华、俞平伯、孟超、唐弢、王朝闻、王瑶、游国恩、朱光潜、陈翔鹤、郭绍虞和王季思等人的笔谈文章。不过,1962年“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口号提出,这一计划也就无疾而终。 当代文学从“苏联化”到“去苏联化”的转捩点,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背景是国际形势下中苏两国、两党的分裂...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9/c404057-4019846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9日8时50分47秒 可见的风骨

   ...他自己强调的历史主义精神,在言谈举止中,看得出老一代学者的规矩。他其实也有自我批评意识,不止一个人谈到,他对于自己在五六十年代的学术观,是有过无情的解剖的。 孙玉石治学,受到王瑶、游国恩、萧涤非、王季思、季镇淮等人影响不小。他研究现代主义,气质上却有点古典式的凝重。我在周楠本回忆文章中看到孙先生的旧体诗,颇为老到。他的那本《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就是以古代诗学为参照的。这种方式,与一般的同行...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2/c404018-4019399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2日8时20分15秒 由诗开始,共同扎根民间文艺的沃土

   ...则到湘潭大学任教,与钟敬文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培养了第一届民间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77级的袁铁坚和杜平。袁铁坚曾回忆:“读研究生时,我就曾经陪他拜访过聂绀弩、钟敬文、绿原、牛汉、端木蕻良、廖冰兄、王季思、芦荻等名流、大家”。(见袁铁坚《永远的彭燕郊》)。1983年,彭燕郊推荐学校的青年教师王建章到北师大参加钟敬文举办的首届民俗学讲习班,王建章曾这样表达他到北京学习的感受:“听到那挥动着颤抖的双手向我...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131/c404064-401699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月31日8时14分46秒 “十七年”杜甫研究与杜甫主题小说创作的互文性考察

   ...炳:《杜甫写典型——分析“前出塞”、“后出塞”》,《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6年第1期。 [48] 陈祥耀:《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福建师范学院学报》1963年第1期。 [49] 王季思:《杜甫羌村三首》,《语文学习》1953年第10期。 [51] 傅庚生:《“三吏”“三别”散绎》,《人文杂志》1957年第5期。 [53] 刘大杰:《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文艺报》1956...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5/c404063-4014009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5日20时25分33秒 程千帆的生活账本与学术年轮

   ...晚的一代。我们已经很不同于前代学者了:不像他们那样有关怀,有责任心,相反,比较怯懦和自私;不像他们那样真诚,讲操守,相反,不拒绝投机。我们心安理得地享受和平富足,陶醉在肤浅的名利之中。在这个时候,怀念王季思先生,对我来说,乃有特别的意义。”(《广东艺术》2023年第1期)若将这段话中“王季思”三个字换成王瑶、程千帆、徐朔方等,大体也能成立。 可以说,《闲堂日记》改革开放后一段学术黄金时代兴衰寂灭的一面镜...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06/c404063-4013299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6日8时57分22秒 首都图书馆镇馆之宝集中亮相

   ...年积淀的首都图书馆拥有丰厚馆藏,镇馆之宝《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由四大名旦唯一合灌的黑胶唱片《四五花洞》等与读者见面。《清蒙古车王府藏曲本》是清代北京车王府收藏的戏曲、曲艺手抄本的总称,著名戏剧史学家王季思先生评价:“他所包含的文献价值可与全唐诗、全宋词媲美;它的发现,可与安阳甲骨、敦煌文书并提。”读者还可在展览现场亲自体验雕版印刷和四色套印,并打卡盖章收获集首都图书馆各时期馆址风貌与一体的百十周年纪念...

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027/c403990-4010503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4日9时7分48秒 骆玉明:诗词的灵魂在于爱别人的能力

   ...为青年教师的阶段,由中文系和古典文学教研室安排,我先后跟随过好几位老师,依时间先后,包括王运熙、朱东润、陈子展、刘季高、章培恒,跟陈允吉老师也有较多来往。跟的时间有长有短,但他们都对我有教导。中山大学王季思先生来复旦开会,问起我的“师门”,我把这些老师的名字报给他,他大吃一惊,说了一句:“你真幸福。” 这些先生风格不一样。比如王运熙先生,循规蹈矩,一板一眼,有一套完整的训练经验,这种经验能培养很好的学者...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30/c405057-4006704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31日8时3分49秒 吴思敬:“生为赤子”的唐湜

   ...丝的技艺高超的能手”,但是在后文的具体评述中,我只是论证了唐湜对外国诗学理论摄取的一面,而未对他对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继承展开论述,确实是很大的不足。特别是当我在《生为赤子》中读到唐湜小时候的家学,舅舅王季思对他的耳提面命,上中学后他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痴迷与受到的古典戏曲文化的熏陶,我这才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对唐湜还是太缺乏了解了。 我与唐湜先生见的最后一面,是2003年11月4日在温州师范学院召开的“...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419/c404064-32667999.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4月19日8时55分35秒 古籍选本的多重社会作用

   ...史文献价值。再如,现存元代杂剧不过一百五十余种,而明代万历年间臧懋循所编《元曲选》,已选录了一百种,其中既有自己家藏的珍本,又有各处访求的善本,数量之大、校订之精、影响之广,堪称元杂剧整理研究之津逮,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即以此为底本。由此可见,古籍选本的历史文献价值,实在是弥足珍贵的。 现代学者在古籍选本方面,更是进行了大量系统性工作,取得许多杰出成果。如余冠英《诗经选》、马茂元《楚辞选》、王伯祥...

文史#版本研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22/c419387-3264899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22日9时21分55秒 沈卫威:梦里花落已百年

   ...生”被保送两次,还能顺利毕业,有谁?何缘? 高山流水,顾曲周郎。 百多年戏曲研究范式,从王国维考辨戏曲史实源流,到吴梅戏曲文本创作、鉴赏与批评并重,更有俞平伯、任二北、卢冀野、王玉章、唐圭璋、王季思、钱南扬、孙为霆、吴白匋、万云骏、汪经昌等众多吴门弟子,一脉相承。 词曲大师吴梅曾说弟子中“唐生圭璋之词,卢生冀野之曲,王生驾吾之文,颉可以传世行后,得此亦足自豪矣”。 看卢冀野这份能让吴梅特...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15/c404063-3264449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3月15日8时7分19秒 曹凌云:往事深情

   ...在的九叶诗人郑敏(已于2022年1月3日去世)、九叶诗人陈敬容的大女儿沙灵娜教授、屠岸的女儿章燕教授、九叶诗人辛笛的女儿王圣思教授、唐湜的学生沈克成、唐湜的好友瞿光辉、莫洛的次子马大康教授、作家渠川、王季思的长子王兆凯、赵瑞蕻的长女赵苡、赵瑞蕻的二女儿赵衡、胡景瑊的儿子胡济、金江的儿子金辉、郑伯永的儿子郑国惠、高级编辑潘虹、林夫纪念馆馆长林亦挺、林夫的孙子林秀敏等,从而捕捉到书中主要人物许多丰沛的情节和...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220/c404063-3262730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2月20日9时47分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