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83 篇有关 王元骧 的页面,用时 0.196秒.

第1页  共5页

学生笔下的胡经之:我的老师九十岁

   ...王瑶、季羡林、何其芳等,同辈学者如李泽厚、柳鸣九、刘宁、严家炎、樊骏、李希凡、蓝翎、刘纲纪、王燎荧、李树谦、张炯、何国瑞、周来祥、马奇、杨辛、涂武生、杨汉池、王善忠、吴泰昌等,钱中文、童庆炳、陆贵山、王元骧、曾繁仁等是后来结识的,此外,还有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以及与文艺界相关的名流。2011年前后,我在写《胡经之评传》时,就跟老师聊过其中的许多人。这些人的个性气质、举手投足、言语腔调在老师的叙述中变...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4/c404063-4007731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4日8时18分17秒 新时期文学理论的独特历史性贡献

   ...研究的人,没有兴趣关注文学基本理论问题,乐意追逐被制造出来的“文学事件”,在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文学景观”和“前沿话题”面前,理论思考被浅表化了。在这样的氛围里,钱中文、童庆炳、陆贵山、胡经之、陈传才、王元骧、杜书瀛等一代学人的理论贡献就显得十分珍贵了。 三、面向文学艺术实践的“源头活水” 新时期文学理论有效地解决了理论自身的空转问题。文学艺术实践是文学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唯有直面文学艺术实践...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05/c404033-4007083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5日8时38分43秒 论发展中的我国当代文学学科

   ...面都作出了过不懈的努力。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大多仍健在,并在理论上为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实事求是作出贡献。1980年代新崛起的文艺理论家如钱中文、陆贵山、童庆炳、胡经之、 杜书瀛、董学文、朱立元、王元骧、曾繁仁、李衍柱、南帆、姚文放等也勇于对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做新的探索,并以自己的著作影响了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总体而论,除了动乱十年中“四人帮”一伙的“极左”理论观点曾给当代文学产生很大危害外,后...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3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31/c448913-3261516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7日17时9分31秒 构建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先声

   ...社2021年推出一套“中国现代文艺学大家文库”,包括徐中玉的《中国文论的民族特色》、钱谷融的《论“文学是人学”》、王元化的《清园谈艺录》、钱中文的《现代性与当代文学理论》、李衍柱的《中国诗学的春天》、王元骧的《文学的真谛》、陈伯海的《在历史与当代交集点上》、陆贵山的《文艺学宏观阐释》、孙绍振的《与西方文论的平等对话与争鸣》、童庆炳的《走向文化诗学》10本书,精选这10位文艺理论家的代表性文章。每本书前有...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330/c404030-3238807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3月30日14时56分45秒 “以诗进入历史,出入战争”——王久辛长诗创作论

   ...人:《人的文学》,陈平原选编:《〈新青年〉文选》,第122、123页,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14。 (8)钱谷融:《当代文艺问题十讲》,第89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9)见王元骧:《关于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朱立元:《坚守文学和批评的人道主义底线》,《文艺争鸣》2012年第3期。 (10)(11)(12)王久辛:《致大海》,第313、3...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21/c404030-3231336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1日9时56分44秒 “文采”如何“飞扬”、“文学性”如何“落实”

   ...论,和作家张炜、残雪等的论述(如张炜的《纯文学的当代境遇》、残雪的《究竟什么是纯文学》等),就会明白“文学性”的概念和逻辑建立的影响是多么深刻而具有基石性质。对于后者,我们只要深研一下钱中文、童庆炳、王元骧等理论名家的论述,也会明白,他们认定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但又绝对不能以去掉、牺牲审美和文学性为代价,在他们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述那里,前提是文学得首先是审美的、艺术的、文学的,才有谈论的价值。总之,回到文...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22/c404033-32260782.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22日8时42分3秒 模仿,还是重构——管窥电影与现实的关系

   ...视艺术的创作,应当尊重基本史实,但它无法取代历史教育,承担认识历史的重任。影视创作更关注人物塑造、关注历史进程中的人性温度,从历史材料中挖掘最鲜活的人类成长经验、情感记忆。 所以,朱立元、刘纲纪、王元骧、童庆炳等艺术理论前辈都主张,文学艺术应当反映现实生活的审美性、情感性,而不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实有性、外部形态的逼真性。由此来看,认识世界并不应该成为艺术特别是电影的强项。 回到电影:在虚构中如何呈...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17/c419388-3208039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17日7时15分50秒 浙大中文百年:个人经验与经历的“系史”

   ...脑海里。我记得徐朔方、吴熊和先生给我们讲的跳跃性很大,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实则蕴含着密集学术信息的古代文学,开始不习惯,觉得很累,经过一段时间后方感阡陌纵横,很幽深、很有品位,这是大家的风范;我记得王元骧先生给我们所讲具有严密逻辑思维的经典文论和基础理论,为了使之形象具体可感,有一次他还在黑板上给我们画了一幅“长河落日圆”的图示;我记得同样是讲古代文学和文艺学,蔡义江先生讲得很豪放潇洒,一如他龙飞凤舞...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209/c404063-3202647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2月9日7时59分23秒 走向中国特色的文艺学:中国文艺学发展百年回眸

   ...的《文学基本原理》为代表的认识论文学观,以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为代表的主体论文学观,以林兴宅的《文艺象征论》为代表的象征性文学观,以何国瑞《艺术生产原理》为代表的生产论文学观,以钱中文、童庆炳、王元骧为代表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观,等等。其中,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观超越和突破了苏联文艺学教科书和我国文艺理论家蔡仪、叶以群主编的全国通用教材中所坚持的认识论文学观。 第二,研究方法的变革。“工欲善其事,必...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08/c404034-3199420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9日8时22分24秒 中国作家协会2010年新会员名单

   ...、王玉琴(女)、申赋渔、庄晓明、张健(张羊羊)、李洁冰(女)、李新勇、沙凡、肖进(肖静,女)、邵顺文、祖丁远、徐玲(女)、盛永明、黄孝阳、傅俊(女)、颜燕华(燕华君,女)、魏琪 浙江23人: 王元骧、王国侧(慕白)、卢云芬(女)、朱晓军、许顺荣、张文兵(马叙)、张畀愚、张益、李浔、陈芳(女)、陈荣力、陈集益、卓介庚、周亚平(女)、郑亚洪、郑竹三、郑宏杰、胡伟泉(泉子)、袁明华(大元)、高亚鸣(女...

会员#新发展会员名单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22/c403979-3179296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22日9时28分18秒 文学理论建构的延续性与递进性

   ...国图书评论》1993年第5期上,屈指算来,已是四分之一个世纪前的事儿了。当时我的第一本学术专著《现代文艺社会学》刚刚出版,拙著的核心问题就是用“中介论”的观点来建构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因此将王元骧教授在该书中提出用“反映—中介”论把握文艺本质的思路引为同调,予以高度评价。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王元骧教授的研究成果,我抽出时间较为系统地研读了王元骧教授的近作,虽然平时也有零星地阅读,但集中研读感...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630/c404030-31764426.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30日8时46分41秒 赖大仁: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观念与方法问题

   ...。 [4][7]钱中文:《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方法更新的迫切性》,《文学评论》1984年第6期。 [5]参见王元骧:《论美与人的生存》,第334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11]王元骧:《读张江〈理论中心论〉所想到的》,《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 [8]参见章辉:《反本质主义思维与文学理论知识的生产》,《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522/c419351-31719090.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5月22日8时51分50秒 新时代语境下中国文论研究的若干新变

   ...代的发展中延续和延伸传统。 在重新审视和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传统、现代新文论传统的基础上,近年来学界还相继较大规模地开展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论研究界重要学者如钱中文、童庆炳、胡经之、陆贵山、王元骧、童庆炳等人学术思想的研究,这类研究将中国文论的传统合理地由古代延伸到当代,是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应该开展的一个基础性研究工作。不知古无以言今,而撇开当代文论已有的学术积累来谈论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构建显...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104/c419351-31435034.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4日8时5分10秒 文艺与政治、经济、技术:七十年文论问题域的演进

   ...首,经过一段时间酝酿和探讨后,明确提出并大力倡导‘新理性精神’。……‘新理性精神’以重建人文精神为思想主导,试图综合理性和感性及非理性,以解决当前审美文化过分突出感性和身体性的问题。”童庆炳、朱立元、王元骧、许明、徐岱等学者就此发表专文进行讨论。 第三,“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文化经济学与新问题域研究的深化。以上有关大众文化、人文精神、新理性精神等问题的讨论还是具有一定本土性、现实性的。20世纪9...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829/c404034-31324514.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8月29日8时45分26秒 重建当代“情感论”文学观念

   ...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富有责任感的文论家积极倡导并努力建构审美反映论,将反映论文学观念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审美反映论的要义就在于,文学不仅是生活的反映,更是审美的艺术,而文学审美的核心就在于审美情感。如王元骧先生说,审美反映不同于一般认识活动,不仅在于以感性现实为对象,而且表现在必须通过作家的情感活动,才能与对象发生联系。在审美反映过程中,反映与创造是交融在一起的,主体所反映的对象也就是他自己所创造的对象...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612/c404033-31132595.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6月12日8时55分17秒 强化文学评论“批评性”的N个理由

   ...原则基础上提出的明确的文学理论,并确立了一套用于鉴别和分析文学作品的术语、区分和分类的依据,以及用于评价文学作品及其作者的标准(原则,或规范)。”这里强调了文学批评的理论性、标准性。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家王元骧说道:“所谓文学批评,也就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观念和趣味标准,对于文学现象,特别是文学作品从理性的高度所进行的分析和评判,是对文学欣赏所得的感受和体验的一种理性上的把握和说明。”他突出了文学批评的审...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518/c404033-31091509.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5月18日8时49分44秒 重新焕发文艺理论的风采

   ... 文艺理论的特性与功能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方面,应当是通过对文艺现象的研究和阐释,建立基本的文艺思想观念,也就是文艺观念,为文艺创作、文艺评论、文艺研究等提供必要的理论观念支撑。当代文论家王元骧先生在谈到文学理论的性质时说,理论科学不同于经验科学,它不是描述性、说明性的,而是反思性、批判性的,所以它的重心是一个观念的问题。文学理论著作就是按照一定的文学观念来阐释文学现象,文学理论的创新从根本...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213/c419351-30642264.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2月13日8时57分17秒 文艺理论四十年回顾

   ...实大大扩展了我国学者的学术视界,促进了他们对文艺理论问题更广阔的思考。在面对我国传统文艺实践和西方文艺实践的视野下,体现新的学术水平的文艺理论著作也大量涌到人们面前,先后有王向峰主编的《文艺学新编》、王元骧主编的《文学原理》、童庆炳主编的《文艺理论教程》、何国瑞的《文艺生产原理》、钱中文的《文学原理:发展论》、杜书瀛的《文学原理:创作论》、王春元的《文学原理:作品论》以及其他新著撰写的反映论文艺学、象征...

理论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126/c404034-30420349.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1月26日7时21分55秒 段晓琳:主体与本体:文学“向内转”的双重维度——兼谈新时期主体论与形式文论的关系

   ...1990年1月3日。严昭柱:《评一种“文学主体论”的实质》,《人民日报》1990年8月9日;邢贲思:《关于主体性问题的几点思考》,《人民日报》1990年8月10日,《新华文摘》1990年第10期转载。王元骧:《关于近几年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思考》,《人民日报》1990年9月6日等。 (3)李建军:《当代文学亟需向外转》,《文艺报》2004年2月26日。 (4)毕飞宇与谢有顺的观点,参见:《文学在当下...

理论#文学理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423/c404039-29943810.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4月23日13时26分58秒 2016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要略

   ...性的“审美”为美学研究的中心。实质上,“美”与“审美”是同一个事实的两个方面,殊途同归。透过美学研究方法的探析,各种美学研究方法都可以而且应该在大的研究视域中相互讨论、相互融合,推进学科的发展。 王元骧探讨了马克主义审美反映论与实践层面的关系,认为传统的反映论文艺观虽认识到文学是对生活的反映,但由于受机械直观论和唯智主义观的影响,忽视了反映过程中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情感因素。从康德经黑格尔到费尔巴哈,...

评论#综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622/c404034-29356512.html 发布日期: 2017年6月22日13时45分4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