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点绛唇》中也有“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写照。 清明诗词中呈现出的幽情别绪与生命悲感 清明时节,面对先人墓碑,最易触发诗人内心的生命凋零的伤怀;而面对柳绿桃红、春色芬芳的造化生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6/c404030-4045419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9时17分59秒 送君还是逢君处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 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添愁绪。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 ——《点绛唇·送李琴泉》(宋)吴大有 上面的词,“送君还是逢君处”一句最是直击心坎,教我整天依徊其间。它指的是“江上旗亭”,上一次与友人相逢,眼下送行,都在这个地方。饯别的酒喝够,让艄公把船摆近,友人揖别,登船。这一刻,沙鸥在低暗的云层下飞翔。潇潇暮雨,落在梨花上。独立苍茫,柔橹渐渐消失在寒潮中。 相...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19926-404201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8时56分34秒 《广州文艺》2024年第11期 | 蒋蓝:蜡梅之约...。 与杨万里差不多同时的南宋高宗时状元王十朋,自号“梅溪”,今浙江乐清人。他既是东坡坚定的赞美者,也是一个十足的梅痴。他在苏、黄的余韵波及下,对蜡梅更是情有独钟,他不仅为蜡梅一咏再咏,并专门填词一首《点绛唇·奇香蜡梅》,把苏黄命名蜡梅,将蜡梅风姿、标格在天下广为传扬的行为大加颂扬,美赞之语跃然纸上: 蜡换梅姿,天然香韵初非俗。蝶驰蜂逐。蜜在花梢熟。 岩壑深藏,几载甘幽独。因坡谷。一标题目,高价掀兰菊。 ...
新作品#报刊在线#《广州文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1/c419881-4036655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5日7时25分12秒 星社创始人范烟桥...后范公写成《民国旧派小说史略》,亦十万字左右。 范公喜考据,如姜白石《过垂虹桥》诗“回首烟波第四桥”,别本作“十四桥”,实误。第四桥即甘泉桥,以旧时桥下水,清澈甘冽得名,自垂虹以南,甘泉为汇,即白石《点绛唇》词,有“四桥飞缆”之句。李广翁《摸鱼儿》词:“又西风四桥疏柳,惊蝉相对秋语。”罗子远《柳梢青》词“初三夜月,第四桥春。”陈谦诗:“第四桥下风水恶。”王逢更有“第四桥阻风诗”,都属明证。又谓,今人都知...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8/c404063-4036340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8日8时13分6秒 秋风起 寒蝉鸣...应题目《秋日闻蝉》,作者将万千离愁别恨聚于柔弱的蝉之一身,颇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悲凉意蕴。“送尽行人更送秋”,语意凄恻,友人已远去,寒蝉亦将逝,秋亦将远去,时间尽头,是未知的寒冬。 点绛唇·途中逢管倅 (宋)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与友人偶然重逢却又遽然离别,抒发了作者客中...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9/c442005-403164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9日18时31分11秒 心中有他人,眼里有世界...位作家周敏的语言功力。正是因为语言的准确,故事与情节才能相辅相成地互为存在,值得信赖。 此外,周敏还运用了古诗词、歌词与诗句。譬如,在贯穿全书的那条线索、颇为神秘的木雕“嗅青梅”中,巧妙引出李清照的《点绛唇》;在欢送马可再度转学时,全班合唱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送别》;以及妙用徐志摩的诗歌《偶然》等。 最后,我想说一说《马可的十四岁》主旨与立意的准确。读完全书,不难看出周敏三观之正。恰恰是在这份正确的价值...
儿童文学#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4/c404072-4031288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4日13时30分57秒 沈祖棻咏茶...生活富庶,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就是宜居城市。如唐代诗人杜荀鹤《送人游吴》云:“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南宋词人吴文英《点绛唇·有怀苏州》也感叹道:“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而沈祖棻恰是一位苏州姑娘,曾自称:“家近吴门饮马桥,远山如黛水如膏。”(《词集》45页)程千帆写过两首绝句,题为《乙丑(1985年)暮春,寓苏州大学招待...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2/c404063-4030412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2日11时22分33秒 《红楼梦·葬花吟》为什么说“愿奴胁下生双翼”?...翅膀,那应该也得是从肩胛骨那里长出来吧? 然而,纵观中国古典词曲小说中对生出翅膀的描述,会惊奇地发现,中国传世文献和文物中是另一种独特的“胁生双翅”。元代关汉卿《包待制三勘蝴蝶梦》第一折:“【仙吕】【点绛唇】仔细寻思,两回三次,这场蹊跷事。走的我气咽声丝,恨不的两肋生双翅。”元代关汉卿《尉迟恭单鞭夺槊》【紫花儿序】:“我恨不的胁生双翅。项长三头。”甚至《封神演义》中有两个“胁生双翅”的。一个是著名的雷震...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0/c442005-4030224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0日8时56分19秒 梁启超集句撰联...访华,徐志摩等陪同。为纪念这段经历,梁启超创作了一副集宋词联:“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 这副集句联一经推出即成名联。上联出自吴文英《高阳台》、姜夔《点绛唇》、陈允平《秋霁》,记述徐志摩和泰戈尔在杭州畅游时泛舟西湖;下联见于李祁《西江月》、洪咨夔《眼儿媚》、陈与义《临江仙》,描绘徐志摩和泰戈尔在北京法源寺欣赏丁香,月下作诗,通宵吟诵。联中“清癯”一词,刻...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9/c442005-4028135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9日16时45分36秒 青梅煮酒 黄梅煮雨...竹马在井栏周围把弄梅子,两个人追逐打闹,一片温馨活泼之感。通过对细节的生动描写,李白贡献了“青梅竹马”这个浪漫的成语,用来比喻男女之间幼年相识相伴、成人后相知相爱的美好心愿。 李白之后,还有李清照的《点绛唇》。这首词写一个少女见到客人进门,出于规矩礼法的约束,立马跑开不敢相见;其实,她内心又十分想见,于是就“和羞走,倚门回首”,偷偷望一眼,却要装作“却把青梅嗅”。用“青梅”这个初生果实的青涩,作为少女情...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8/c442005-40266131.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8日8时19分16秒 寻找龙沅:一位“毫不起眼”的现代女性与“小人物”的文献记忆...最渊博,龙芷芬最娴静幽雅,沈祖棻才华最富,我的班次最低。彼此切磋琢磨,视为益友。后来杭淑娟、徐品玉、张丕环、章伯璠、胡元度等相继入社,可谓极一时之盛。各人填词都用笔名,这笔名是由社友共同选定的。棻是“点绛唇”,娟是“声声慢”,品是“菩萨蛮”,璠是“虞美人”,芷是“钗头凤”,环是“破阵子”,我是“西江月”,闻之者都能悠然神会。社友中棻、娟二人和我最接近。我们都住女生宿舍南楼,朝夕过从,常海阔天空的谈到深夜...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26/c404063-4026431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26日8时7分18秒 春花四帖...说它们感受不到我的珍惜呢? 二 小区里,宝珠山茶无数,一年到头繁茂蓬勃的样子,遍身披挂绿幽幽的叶片,四季不绝。 大雪隆冬,叶丛中渐次鼓起红点点。这星辰一样繁密的花蕾,玛瑙般色泽,像极智利大樱桃,又恰似点绛唇。它们在雪中隐忍不发,唯有感受到了春意,蓓蕾才突然萌动,一朵宝珠茶花带头开放。纵然春寒阵阵,其余的却也紧随其后开起来,有的花盘壮若手掌,绸缎般的花瓣层层怒卷,累累低垂。苏轼诗云:“头重欲相扶。”果不其...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29/c404018-4020589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日8时32分8秒 对联的趣味...在养病时作宋词集联两三百副,虽把它们视作“苦痛中的小玩意儿”,却也很得意于赠徐志摩一联:“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六句分别集自吴文英《高阳台》、姜夔《点绛唇》、陈允平《秋霁》、李祁《西江月》、洪咨夔《眼儿媚》、陈与义《临江仙》,既切其人其事,又状才子风流跃然纸上。 行文至此,或许有读者会好奇:讲对联为何不提“横批”?其实,概括对联内容的“横批”并非古...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6/c404018-4017438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19日8时1分29秒 对联的趣味...在养病时作宋词集联两三百副,虽把它们视作“苦痛中的小玩意儿”,却也很得意于赠徐志摩一联:“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六句分别集自吴文英《高阳台》、姜夔《点绛唇》、陈允平《秋霁》、李祁《西江月》、洪咨夔《眼儿媚》、陈与义《临江仙》,既切其人其事,又状才子风流跃然纸上。 行文至此,或许有读者会好奇:讲对联为何不提“横批”?其实,概括对联内容的“横批”并非古...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6/c442005-4017438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6日10时3分59秒 “和诗以歌”为中国音乐注入经典基因...花》《点绛唇·赋登楼》等作品,传唱至今,也成为中国原创音乐的经典之作。近些年,上海音乐学院发行的《中国艺术歌曲16首》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推广到国际舞台,《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点绛唇·赋登楼》均在16首之列。其中,还有外国歌手在国际歌唱比赛中,演唱《花非花》,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充分展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卓越的艺术水准,以及在国际音乐领域的影响力。 “流行+古诗词”在人们心田播下...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22/c419389-4012339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2日8时30分51秒 《词品》里的精神世界...界之深远,令人叹为观止,开创性地发展了词的表现能力和艺术境界。因而,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词品》说,“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可谓至公至允。李清照的一剪梅、点绛唇、醉花阴、如梦令和晚年的声声慢,共同构成刻画作者早年与晚年身世家国巨大反差的艺术高原,而这些作品共同具备的艺术特色,是她一以贯之地以寻常之语造清新之境的炉火纯青。 词是古代商品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产...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6/c442005-4011134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6日11时59分24秒 宫体诗与佛教诗...接细腻而不淫靡放荡的美感特质。 宫体诗以女性为中心选择意象,主要分为身体意象、妆扮意象及闺房用品意象。诗人常采用“朱唇”“蛾眉”“云髻”“纤手”等身体意象来描绘女子艳丽娇美的形象,如“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江淹《咏美人春游》)描写了女子肤如凝脂、唇若明珠般的雪颜玉貌。“恃爱如欲进,含羞出不前。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萧衍《子夜歌》其一)诗句刻画出女子出场演奏前的娇羞情态,诗人笔触落到了女子的盈盈朱...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4/c442005-4006260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4日7时43分18秒 我与昆曲...,在“夜阑人不寐”时,对自己所爱女子的思恋。那思恋至深而凄楚缠绵,且思之不得一见,自别是一般心痛。 第二年,演了《山门》(2013年6月),同样是只演头场的前一半,不上卖酒人,只上鲁智深一人,唱【点绛唇】和【混江龙】各一支。一般人以为《山门》是粗曲子,鲁智深只一莽汉,而很少会想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何以会联接了《红楼梦》与“路见不平”挺身拚命之人。在“云遮峰岭,日转山溪”的五台晚景中,鲁智深慨叹“…...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21/c404018-4006019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23日8时6分29秒 重读《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排落花“飞过秋千去”的问题。按说,在风吹雨打中,落花四散,它可能散落满地,或者飘过篱笆。但欧阳修却强调它“飞过秋千”。要知道,古代的少女,常常玩荡秋千的游戏,像李清照说“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点绛唇·蹴罢秋千》),苏轼写“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蝶恋花·春景》)等。像上面写到居住在深深庭院的少妇,当然有过墙里玩耍秋千的日子。而当下落花偏偏飘过秋千,让她想到过去有过的欢乐,对比如...
文史#重温经典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11/c419384-4005474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11日9时31分40秒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河道里黄沙铺展,靠堤坝处则杂草摇曳,那径细水犹如老人臂膊上的青筋,鼓胀着历史的幽邃与深沉。但这条河并不服老,她用倔强的姿态与时间和历史对望,也与岸上匆匆往来的人相守。遥望着远去的河水,我想到叶梦得《点绛唇》里的句子:“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作者简介:桫椤,河北唐县人,作家、文学评论家,有散文作品见于《四川文学》《散文百家》《广西文学》等媒体,入选多种散文年选。曾获第二届孙犁文学奖、第六届《芳...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6/c404019-4003676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7日8时37分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