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 李清照是历史上第一流的词人,可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将李清照词,视为幸福婚姻的证据,因为“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言说的“我”不等于作者本人。在诸多词作中,“男子作闺音”的现象十分普遍,试举两例说明。温庭筠的《望江南》,词作主人公是一位等待无果的妇人,作者表达其心情为: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可见,当词作言说的“我”预设为女性时,我们绝不会率先把男性词人的个人经历代入解读,充其量...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7/c442005-4044018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7日8时41分21秒 楼阁寄山巅...士隆重接待礼遇后,临行赋诗《观冬设上东川杨尚书》以谢:“何时却入三台贵,此日空知八座尊。罗绮舞中收雨点,貔貅阃外卷云根。”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今河南荥阳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在《唐诗三百首》中,入选22首之多。 唐大中五年(851)秋天,赋闲在家、生活困窘的李商隐,应书法家、刚被任命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的柳仲郢聘请,别长安,踏上入蜀之路,开始了在三台为期五年的幕...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8/c404018-404278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3日9时19分21秒 《朔方》2025年第2期|储劲松:因为爱情,一世蒿蓬——晚年李商隐...这种应用文章,《樊南乙集序》:“此事非平生所尊尚……不足以为名。” 他的文学成就,诗最为突出。其诗以杜甫为祖,兼学韩愈、李贺、楚骚、汉乐府、齐梁体,韵高词丽,俪叶骈花,卓然为晚唐诗坛大方之家,与杜牧、温庭筠齐名。下世后,时人纷纷写诗作文悼念,感叹才子命薄,文星陨落。崔珏的《哭李商隐》最有代表性。诗中说李商隐:“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又说自他死后,“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也就是从此...
新作品#报刊在线#《朔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4/c418991-4042479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8日9时1分2秒 晚唐诗坛名家唐彦谦...,? -893?)就是其中的一位。 《唐才子传》(卷九)曾为唐彦谦立传,于历叙其生平经历之后,又说:“彦谦才高负气,毫发逆意,大怒叵禁。博学足艺,尤长于诗,道古心雄,发言不苟,极能用事,如自己出。初师温庭筠,调度逼似,故多纤丽之词。后变淳雅,尊崇工部(杜甫)。唐人效(杜)甫者,惟彦谦一人而已。”按唐彦谦又非常注意向李商隐学习,在运用典故(“用事”)方面下过很多功夫,所以后来北宋的西昆体诗人对他的评价很高...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26/c442005-4042660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26日10时14分4秒 词与物的歧途...的欲望,而是“关住了”自己的欲望。原初的诗人胡适的面目不太清晰,我们所见的乃是一个被精心修饰过的诗人胡适。所谓原初的物,倒也未见得就是新的物,关键是要在词中获得新鲜感。例如废名重新阐释过的李商隐的诗和温庭筠的词,或者马雁喜欢的李白的《天山月》。尤其是李白的《天山月》,开头两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月、山、云海皆非新的物,而且是亘古如斯的旧物,但经李白的词一表达,就仿佛月、山、云海都为人所初见,是原...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9/c404063-4042157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9日11时21分32秒 不薄骈体爱古文——李商隐诗鉴赏之一...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及陈子昂已经形成了唐初诗坛的高峰,而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韩愈、李贺等又以自己独特的文学艺术创作,形成了盛唐、中唐两次诗歌创作的高峰。到了晚唐,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又崛起了唐诗创作里程上的又一次高峰。 李商隐诗深情绵邈、索解无端,具有超前的现代性和象征手法,以最恰当的文学艺术形式反映了晚唐江河日下、黄昏渐近、风雨飘摇的时代精神。李商隐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17/c442005-4041960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7日8时13分20秒 《当代人》2025年第1期|飞廉:骑鲸记...鱼把我带回颍河边, 年迈康健的父母 为我烧好了一大桌美味的饭菜。 晚春过苏小小墓 一九九七年我初来杭州 就赶到你青石砌成的墓前坐了一夜, 对着西泠桥下的残荷。 那晚我完成了一项重要使命, 李贺、温庭筠、元好问等人 托付给我的。 雷峰塔重建,苏曼殊重回孤山, 二十多年来,我在慕才亭* 歇脚,避雨,抖落衣襟上的雪…… 庚子年多难的春天, 接过汉语的彩笔 我第一次在湖水上描出了你的影子。 *苏小小墓...
新作品#报刊在线#《当代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23/c422517-4040781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17日7时5分40秒 《人民文学》2024年第12期|胡竹峰:浒村月令(节选)...。”浒村的浒,许声,村里有河,乡民称为畈上大河。河上没有桥,村人砍两棵杉木架上去,附近居民和过路客横跨而过。沟壑之间更多以两根树段横搭着,用稻草仔细搓成毛而糙的绳子,绑在上面防滑,脚踩过,软软的。当年温庭筠去了我乡,他的名诗怕要改成“鸡声茅店月,人迹草桥霜”了。 家门口就有草桥。小时候胆小,心怯怯,一点点挪着脚步过去,怪它真长;稍大些,蹦蹦跳跳,兴高采烈,嫌其太短。夏天午后,南瓜架外的小路上嬉笑连连,撩...
新作品#报刊在线#《人民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3/c418925-4039491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9日9时3分58秒 “清雄”苏东坡...度繁华过后,经五代而赵宋,无疑会面临一场变革,首先是诗体的变革,即形式的变革,新形式、新材料、新内容的变革,概而言之是文字和境界的变革。 这种“倚声填词”的全新形式,始于唐、五代,对此颇有贡献者,晚唐温庭筠也。《花间集》是中国最早的文人词集,由此集而得名的“花间派”,以温庭筠为鼻祖。时至北宋柳永,专好此艺,多有累积,把长短句的新体诗,从富于乐感变为完全音乐化了。其《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的“渐霜...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3/c404064-4039461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3日8时33分0秒 捍卫诗歌的抒情本质——抗战时期黄药眠诗论的对话语境与问题开展...指那些内心的感觉和经过了许多生活所证明的思想而言!普式庚、尼格拉索夫的诗是质朴的,中国的陶渊明、杜甫的诗也是质朴的,在这些人的诗篇里显喻和隐喻都是很少的。如果照形式主义的形象论者的见解那岂不是李商隐、温庭筠的诗超过了陶渊明和杜甫么?[22] 在黄药眠看来,这一潜藏的形式主义诗论带来了诗歌创作上两种片面追求形象化的作风:一种是“努力去追求外在的形象,因而不厌其详的把许多耳闻目见的事情一笔一笔的写进去,结果...
文史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9/c404057-4038517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9日8时40分28秒 细说李清照的“女性情愁”...词人的地位,则需要联系整个文学史。这显然也是作者坚持的观点之一,许多发问都引出唐宋诗词甚至远溯《诗经》的渊源。李清照自言“学诗谩有惊人句”,而作者在解读她时也将其所学诗词的脉络理清,如《浣溪沙》借鉴了温庭筠表达闺怨的笔法,通过写景来抒情、《小重山》起句借用薛昭蕴《小重山》首句、《蝶恋花》中化用了晏殊、欧阳修词的意境。当然,作者对于李清照如何为人所学同样给予重视,书中对辛弃疾、姜夔等人《永遇乐》调在押韵方...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25/c404030-4036869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5日9时33分46秒 美学家说唐诗...塞上曲》、马戴《出塞》、张仲素《塞下曲》等等。分论结束,最后一部分“尾语——唐代的没落与没落的诗人”主要论述晚唐诗人的暮气,本应继续秉承非战思想的群体却“沉醉在女人的怀里,呻吟着无聊的悲哀”。李商隐、温庭筠、杜牧的诗作被举出,美感有了,“然而当着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和千百万人民都在流离失所的时候,他们尚在那儿‘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只管一己享乐,忘却大众痛...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13/c442005-4036002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3日8时34分55秒 袁济喜:从传统诗文评到当代文艺评论...语之工者固如是。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何诗为然?”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若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岂不如在目前乎?又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 诗境之言意关系本是一个极难谈论的话题,三国时魏国玄学家王弼论言意之辨通过注释《老子》《周易》而加以...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7/c419351-403560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7日9时23分50秒 《司马相如西南行》:爱情传奇、文学成就之外的建功立业...如主要经历之处。 封面新闻:你上一本写名人的书是《李商隐》。从李商隐到司马相如,这之间是否有内在的精神气质延续之处? 王军:李商隐曾自比司马相如:“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寄令狐郎中》)。温庭筠也把李商隐比作司马相如:“子虚何处堪消渴,试向文园问长卿”(《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我初读李商隐诗,是在中学时期。诗里那种兴发感动的力量,使我发自内心地沉迷低徊。及至年岁渐长,阅世稍深,我更多地喜...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022/c405057-4034454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3日7时46分24秒 枫叶红了的叠影...浅到深红起来,间或还有些忧伤的淡黄。想想看,也有许多年没去香山了,但相思的红叶,泣血的红叶,却时常飘入记忆里。 想起古往今来,借用枫叶寓相思,多得不胜枚举。晚唐女诗人鱼玄机满腹诗书,才气如虹,与大诗人温庭筠为忘年之交,唱和甚多。只叹红颜薄命,补缺为妾,又不为夫人所容,无奈出家为女道士。一个凄清的秋日,鱼玄机踌躇江边,见一片片枫叶流落江上,漫山枫树萧萧飘零,夕阳冉冉垂暮,心上人却迟迟未归,伤感之情油然而生...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906/c404018-4031482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9月11日8时57分51秒 浩淼心如海 身舟自在浮...以观沧海”,古诗里的“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等,都很动人。还有一些古乐府诗。他说,自己特别喜欢记诗,寂寞时背诵少年时候便已能默诵的李白、李商隐、白居易、元稹、孟浩然、苏东坡、辛弃疾、温庭筠等人的诗。他也很喜欢与自己同时代的邵燕祥,新疆少数民族诗人铁依甫江、克里木·霍加等人的诗。 谈起有的评论家曾经论证他的旧体诗中深潜着“李商隐情结”。对此,王蒙说:“我是比较迷李商隐的,因为李商隐的有些...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7/c403994-4030671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7日8时8分38秒 “新批评”视域下的“新诗现代化”理论构建...世骇俗,瑞恰兹在《诗的经验》中详尽地叙述“经验”后,认为“作品的意义与作用全在它对人生经验的推广加深”直接将“经验”作为诗歌品质高下的评判标准。正是后期象征主义诗歌与新批评派理论的唤醒,使远承李商隐和温庭筠等晚唐五代诗词余绪、近传卞之琳和冯至等知性诗风的现代性诗人和批评者们,在中外诗学的双重启悟下,诗歌观念上实现了从情感到经验的颠覆性“革命”。 在“新诗现代化”理论看来,情感对于内视点的诗歌固然很重要,...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3/c419351-4029812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4日15时20分17秒 沿着蜀道,寻觅蜀地悠长诗韵传承之路...下联写的是走出去。自古以来,众多文人墨客在入蜀和出蜀的道路上,一边行走一边创作,形成了文化交融的奇观,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周啸天解释。 从初唐四杰,到高适、岑参,从杜甫到元稹,从白居易到刘禹锡,从温庭筠、薛能到李商隐、杜牧,再到宋代的陆游等,无论是探寻奇景、贬谪流放、躲避战乱还是宦游行旅,他们的目的地是蜀地。清朝的四川才子李调元更是留下“自古诗人例到蜀”的名句。 正如李白发出的感叹,“其险也如此,嗟...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09/c403994-4029569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9日8时53分21秒 梁启超集句撰联...京法源寺欣赏丁香,月下作诗,通宵吟诵。联中“清癯”一词,刻画出一少一老两诗人的清瘦形态和清逸意态。 梁启超还曾为丁文江题书对联:“春欲暮,思无穷,应笑我早生华发;语已多,情未了,问何人会解连环?”语出温庭筠《更漏子》、苏轼《念奴娇》、牛希济《生查子》、辛弃疾《汉宫春》,写岁月老去、爱意难绝的绮情。 梁启超为其弟梁仲策题联:“曲岸持觞,记当时送君南浦;朱门映柳,想如今绿到西湖。”句出辛弃疾《念奴娇》、姜夔...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9/c442005-4028135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9日16时45分36秒 在中国古代玫瑰的故事该怎么讲?...宜 东晋《西京杂记》虽有“乐游苑中自生玫瑰树”的记载,但并不能确定这一“玫瑰树”是否就是今天所说的玫瑰,也可能是汉武帝命工匠制作的宝石树,以此模仿神仙阆苑。在唐代,玫瑰这一名词还在美玉和植物之间摇摆。温庭筠既写过“玫瑰作柱朱弦琴”,也写过“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前者为玉石,后者为花朵。唐人李匡乂曾在其《资暇集》中引《江陵记》:“有梅槐树,尝因梅与槐合生,遂以名之……至今叶形尚处梅槐之间”,认为“玫瑰...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5/c442005-40277832.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15日8时43分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