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很近,如果它伸出手来,麦苗也伸出手来,它可以和麦苗把手握一握。因和麦苗还不熟悉,彼此都有些矜持,互相都没有伸手。今年的麦苗长得很茁壮,平铺的绿一望无际,密不透风,把下面的麦垄都覆盖住了。俗话说,到了清明节,麦苗埋老鸹。目前麦苗的深度,何止能埋黑老鸹,恐怕连白羊都埋得住。它对麦苗说:我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希望你们能接纳我。 麦苗总算接了它的话。麦苗说:城里那么繁华,你在城里过得好好的,跑到我们这里干什...
新作品#报刊在线#《人民文学》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18925-4046132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9时19分24秒 王清海:残塔...了庙后能满足所求的东西?从古到今不都这样?有人求富贵,有人求平安,有人求多子多福,有人求别人不得好死,我嘛,一个商人,就是求点财。 我说,那你这次是专一回来做生意,捎带祭祖? 老黄说,能这么说吗?我是清明节回来祭祖,捎带开发了一个项目。 六 潘河镇没了南船北马带来的生意,很多客商就迁走了,山西的、陕西的、湖北的、四川的、福建的,卖茶叶的、卖瓷器的、卖铜器的、卖麻花的,一个个都回了自己的地方或是去了别的地...
新作品#小说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6/c404017-4046125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2日9时18分9秒 神奇的骨笛...笛确实很喜爱。 笛子的种类其实很多,后来我又看见过木笛、瓷笛、铜笛、银笛、玉笛等,却从没有看见过骨笛。年已过古稀,我不但没见过骨笛,连骨笛这个名词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我甚至连听说都没听说过。2025年清明节前夕,中原大地的麦苗正在展叶,到处一派绿汪汪的。金黄色的油菜花和粉红的桃花点缀其间,为生机勃勃的大平原增添了明丽的色彩。就是在这春和景明的大好时节,我在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村的贾湖遗址博物馆,第一次...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1/c404018-4046414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1日8时27分13秒 《雨花》2025年第3期|罗鸣:一个人的死亡...到他老婆。 有人建了一个微信群,名字和他有关。群里有很多人。有人说,大家如果有和他有关的资料,比如照片、书信、手稿之类的东西,请转发过来。 我转了几张照片,都是我以前和他喝酒时照的。 这人说,过几天是清明节,组织大家去给他扫墓。墓地附近有一个山庄,搞一次他的作品研讨会,要去的人报名。 他的追悼会我没有参加。我有一种没有睡醒过来的感觉。我怕见到他的女儿。 有人对我说,这次扫墓你应该去了,他是你最好的朋友。...
新作品#报刊在线#《雨花》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9/c419885-4045637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7日8时49分19秒 个体命运与时代叙事的非虚构边界...患通常有的症状。 在写陈向东夫妇悉心照顾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妹妹陈向南时,她因丈夫离世,唯一的儿子离家出走,“她曾经每天像祥林嫂一样念叨儿子,悔恨自己把他逼得太紧,把他逼走了。”她应是悲伤又落寞的。但,“清明节,陈向南无所谓;儿子有消息了,她甚至连头都没转过来看他一下,更是没有半点语言回应。她还是无所谓……” 《困在时间里的救赎》还通过个体命运的时空描述,挖掘人性深度与社会隐疾。与她众多的作品系一样,无论是...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4030-4045813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20时37分57秒 几声车铃一 五十多年前读小学时,哪个同学家里要是有辆自行车,比门门考一百分还风光。要是在同学们的面前歪歪扭扭地骑上两圈,那简直就成了孙悟空拔根毫毛变出的小孙悟空了。 清明节时,从小镇走回父亲生活过的村庄,给爷爷奶奶扫墓,来回五十多里路,天蒙蒙亮就赶路,回来时天都快黑了。 我走在上坡下坡起起伏伏的公路上,偶尔身后响起几声车铃。后座上坐着人或驮着货物的自行车,嗖一声从身旁蹿出。一直看着它在前方拐了个弯,消失在夕照已...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11/c404018-4045746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1日9时4分23秒 雪中访“十老”...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五 雪地里的“十老园”洁白而简约。 盯着建校“十老”的雕像,那晶莹的雪的背景,那温暖的目光融化了我与中医药的心理距离。我思绪翻涌,仿佛走近了我一辈子从事中医的祖父和伯父…… 每到清明节、教师节、毕业季,“十老园”里的雕像前,都摆满了鲜花。有一年,也是天降大雪,寒风凛冽,同学们自发地给“十老”的雕像的脖子上都围上了红围脖。 十座雕像是嘉祥石器厂制作的,用的是“芝麻白”大理石。学校图书...
新作品#纪实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8/c404019-40455144.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10日8时10分55秒 又是繁花满枝时...同济百年校庆前夕,校园布局调整,散种在校园各处的樱花被移植到正对赤峰路校门的爱校路上。20多年过去了,樱花树干已有合抱粗,花开时节,赏花的师生、市民络绎不绝,蔚为壮观。同济樱花声名远播,成申城一景。 清明节前一周许,当解放楼靠游泳馆一侧的水杉林下,蓝盈盈的二月兰铺展开来的时候,赤峰路校门进门处的两株樱花率先吐蕊,奏响迎宾的序曲。消息一出,心急的市民纷至沓来,但见零星数朵,未有满园春色,心中不免惆怅。去年...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6/c404018-4045414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9日8时13分34秒 玉兰花开正清明...,民德归厚矣。 清明是责任、是感恩,是哀思、是静心,是虔诚,是思绪千载,是神游万仞,是一种精神清明。 清明是玉兰花的绽放,是玉兰花的幽香,是玉兰花的惆怅...... 清明节,踏青节,享受春天的愉悦。 清明节,万物吐故纳新,春和景明。 玉兰花朝节。 君子如玉,温润而泽。 君子若兰,柔韧不移。盼雨纷纷,气清景明,祭祖,忖度自己,踏清,放风筝。遗忘一些,不忘一些,像玉兰花开。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6/c404018-404541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10时24分41秒 理解与共情——《理解万岁》创作谈去年春天,我和同事到云南出差,采访了杜富国班长所在的扫雷排爆大队,之后,在清明节前去到麻栗坡县。我记得,在距离麻栗坡烈士陵园不远的一条道路上,停着几辆挂有红绸布的老兵大巴。入夜后,老兵们下车坐在路边的马路牙子上,三三两两地说着话。同行的战友说,很多老兵每年都回来看望自己故去的战友,有些身体不好的老兵,还会由家人推着轮椅赶来。每逢清明,陵园里的每块墓碑前都摆着鲜花、站着人。及至离开南疆后,夜色中的大巴车、...
理论评论#创作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6/c404032-4045419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9时18分5秒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清明镜像...天。《淮南子》说:“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因为寒食离清明时间相距颇近,就在清明前的两天,节日持续三天,与清明连为一体,到唐代的清明节,“寒食”就成为清明最重要的节俗了。寒食起源于春秋时期晋文公纪念介之推。晋文公重耳曾流亡在外十九年,备尝艰辛,历尽苦难。与他生死相伴的忠诚之士介之推,曾割股肉救活濒死的重耳。晋文公后来使晋国中兴,成为...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6/c404030-4045419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7日9时17分59秒 思念的那头临近清明,世界仿佛豁然开朗,气温缓慢爬升,空气清新,春光明媚。一到此时,人们的心绪自然就会发生一些变化,就会想到逝去的亲人,仿佛空气中都带着一丝忧伤的凉意。 母亲没上过学,她从来不知道清明节始于何时,为什么会被赋予那么令人忧伤的思念之义。可是她知道,当北方顽固的寒风退却,当沉睡的万物开始复苏,当和煦的春风开始在平原上自由地掠过,当绿色悄悄地爬上树枝,当桃花迫不及待地盛开,当湿润的空气装点了我们的昼夜,这...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6/c404018-4045414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6日9时57分45秒 光明日报评论员:追思先烈 铭记历史...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的感怀,从“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的眷恋,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的欢欣,清明的丰富意涵,体现了中国人独有的生命观、家国情。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清明节俗也发生着新的变化——绿色低碳、简约文明的祭扫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在放风筝、簪柳枝、荡秋千之余,踏青赏春也有了更加多样的打开方式。古老节日因与时俱进而有了新的气象,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就...
新闻#时政新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4/c403991-40453623.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4日10时18分39秒 山河记忆...牲的官兵为淮军仁字营官兵,除高善继、骆佩德、吴炳文等少数官兵留下姓名外,大多数人已名姓无存。 这件事令我十分感动。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涌现过许多仁人志士,“高升号”上的官兵无疑也是其中之一。记得有一年清明节,单位组织去大别山等地开展红色主题采风活动。采风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参观烈士陵园、吊唁革命先烈。我们第一站到了金寨县。那里是红色老区,被誉为“红军摇篮”。在血雨腥风的战斗岁月里,金寨先后有10多万儿女投...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4/c404018-4045362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4日9时53分37秒 思过往,念未来...因子。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就形成了行清墓祭与郊野踏青的完整结构,在凭吊先祖的时候,也能舒畅身心,包含着继承、佑护、憧憬、祝愿和践行,不离烟火,不避世俗,活形态地保存了中华礼仪文明的基因序列。概而言之,清明节就是在厚实的历史与文化支撑中迎接新的希望与生活。思过往,念未来,这大约是它能够融入日常、绵延不绝的原因。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4/c404018-40453619.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4日9时50分34秒 清明时间...四节气”之一,《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天气变暖,雨水增多,春耕春种也繁忙起来。 这是“清明”的自然时间。 清明节作为一个节日,它的出现要稍晚一些。据传,清明节始于古代的“墓祭”之礼,而它变成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则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一开始,清明节大概只算是寒食节的附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风俗的变化,到宋元时期,清明节渐渐上升到了取代...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4/c404018-4045361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4日9时49分22秒 清明为何适宜放风筝...,墨子或鲁班所制作的木鸢竹鹊即为风筝的雏形。“风筝”这一名称,一般认为产生于五代时期。其时,李邺于宫中做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 随着寒食节、上巳节等与清明节相互渗透重叠,放纸鸢渐成风尚,风筝“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唐代,已出现了不少吟咏放风筝的诗文。到了宋代,不仅出现了关于风筝的理论撰述,也出现了风筝作坊。明清时期,清明时节放风筝更为普及,清明节也有了“风...
新作品#散文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4/c404018-40453615.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4日9时36分3秒 书写传统节日的情感深度...,也折射出个体对身份认同的深刻追问。在传统节日叙事中,仪式往往充满象征意义。蒋子龙《清明记怀》详细记述扫墓的过程,虽感慨“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但依然强调人老归乡,故乡就是生命的“根”。关仁山《在清明节里祭奠与放生》写扫墓和放生就是通历史、通天地、通灵魂。包倬《清明如屏》从节日感怀写到生死和归乡,反复强调清明是思乡之日、思亲之日,“人间珍贵,节日珍贵。对节日,我们要心心念念,而非视而不见。节日的光笼...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2/c404030-40452181.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10时58分27秒 人生看得几清明...靖康国变后,原本祥和清丽的清明画风骤变,变得暗淡起来、清冷起来。“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陈与义曾写诗记录宣和四年(1122)清明,“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妖邪。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岁月何其静好。靖康后,他流落湖南,颠沛流离,愁苦满肚,仿佛踩着偶像杜甫的足迹。晚年流落长沙的杜少陵于小寒食留下名句,“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陈与义对此一定感同身受。 同...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3/c442005-40452892.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8时47分41秒 清明时节雨纷纷可能不是杜牧写的?...考证指出:唐朝的清明节,没有“扫墓”的习俗。唐代为了杜绝清明节的祭扫行为,还采取了严厉的行政处罚。杜牧身为国家公务员,他不可能公然违法。所以,这首《清明》到底是在写什么?它真的是在写一个人,因为不能在清明节的时候回乡祭扫,所以伤心得“欲断魂”吗? 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清明节和寒食节在唐代的融合问题。现在我们过清明节有两项重要的活动:一是祭祀祖先,表达对先人的追思之情;二是郊游踏青,欣赏明媚...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03/c442005-4045290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3日8时45分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