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十一个学生的华语学习事。近年我在哈佛大学往来,见他寄住在赵元任先生的家中,见他温文勤苦,故去年邀他来北大任教。他的学历如下: 1930年,十九岁,考进清华,1934年毕业;1934—1935年,在清华研究院。1935年曾回四川,在中学教过书,不满一年。1936年,考取清华官费留学,依当时规定,留校受训练一年,因战事发生,延至1938年始赴美国,入Yale大学,1942年得MA学位。1942—1946年,...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427/c404063-4046942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27日18时57分14秒 打开吴宓的“小红箱”...及他的史学思想、教育理念和实践等进行分析和阐释。同时,有关吴宓的学术研讨会也相继召开,这推动了对他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进入新世纪后,学界对吴宓的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化,涉及他的诸多方面,如他与清华大学及清华研究院的关系、创办《学衡》的过程、在西南联大的经历、诗作及诗论、红学观、比较文学成就、外国文学教学、翻译观和翻译成果等,并且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他在文化史、学术史等方面的地位和影响。 作为吴宓的同乡,在不断涌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4030-40445266.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5日9时4分40秒 打开吴宓的“小红箱”...及他的史学思想、教育理念和实践等进行分析和阐释。同时,有关吴宓的学术研讨会也相继召开,这推动了对他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进入新世纪后,学界对吴宓的研究不断发展和深化,涉及他的诸多方面,如他与清华大学及清华研究院的关系、创办《学衡》的过程、在西南联大的经历、诗作及诗论、红学观、比较文学成就、外国文学教学、翻译观和翻译成果等,并且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他在文化史、学术史等方面的地位和影响。 作为吴宓的同乡,在不断涌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24/c404063-40444888.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24日7时27分57秒 “欲把昆明比故乡”——老舍的昆明印象...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和北大文科研究所。1938年春,史语所自南京经由长沙、桂林一路辗转来昆明,初驻拓东路,旋即搬迁至此。分别任历史、语言两部主任的陈寅恪和赵元任,也随同入住小院,小小的靛花巷,竟容纳了半个清华研究院的研究阵容。而居住于此的陈寅恪还流传有一件趣事:自1938年“九二八轰炸”起,至1941年末飞虎队陆续入驻云南,其间日军对昆明的轰炸尤为猖獗,因此靛花巷的住户们时常要注意“跑警报”。作为邻居的傅斯年让...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101/c404063-4035170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日8时24分55秒 沈卫威:冬夜识蕻...。 谈话结束,陈丹青进来,我惊呼:你这头型太像梁启超了,梁启超在清华当导师时正是你现在这把年纪,难怪你画清华《国学研究院》,梁启超的头像,就是你这头型。因为我正在校对《学衡派编年文事》,书中涉及吴宓与清华研究院四大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陈丹青盯着我,推一下自己的眼镜,说:我是广东人,地道的广东人多是我这个头型。许鞍华看了一眼陈丹青,转身对我说:我要是拍梁启超,就找陈丹青演,沈教授看准推荐的,这...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19/c404063-4030123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19日8时18分52秒 “在漩涡里抬起头来”——季羡林与《清华园日记》...羡林:《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毕业在即,季羡林的叔父又刚好失业。他6岁过继给叔父家,由叔父和婶母抚养长大,供他读大学,并负担他妻儿的生活。现在这一切的经济压力,都要落到季羡林肩上。此前,季羡林曾有过在清华研究院继续深造的想法,觉得“想从事的事业”,“现在才开头,倘离开北平,就不容易继续下去”。但是,由于家庭经济陷入困顿,婶母不断催促他尽早工作,季羡林最终暂时放弃了继续深造的念头,应邀回到母校济南省立高中,担...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4/c404063-4025635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4日16时40分36秒 “吾其将狂矣”:钱钟书日记精神之一端...)“ 翻看旧日记。人生儿女情痴,亦不过此一遭耳。”(1933年11月28日)“不得季书,意甚愤郁。”(1933年12月6日)1934年1月1日,钱钟书在写给陈衍信中说:“钟书已缔姻杨补堂先生季女,现在清华研究院治西洋文学。名士倾城之悦,参军新妇之谐。知关系念,敬以奉闻。”关于钱钟书这段情感生活,范旭仑《钱钟书日记〈起居注〉中的钱杨之恋》已有详细钩沉。这里想要隐隐建立的联系是,钱钟书的情感在此期极为充沛,这种...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530/c404063-4024672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5月30日11时54分14秒 周立民:学术大佬和宝贝学生...谅蒙赞许。近来又有清华教员浦君江清欲译Ovid之Metamorphoses。不知公以为然否?浦君本专学西洋文学,又治元曲,于中西文学极有修养,白话文亦流利,如不译此书,改译他书,当同一能胜任愉快也。又清华研究院历史生朱君延丰(去年曾为历史系助教,前年大学部毕业生也)欲译西洋历史著作,不知尊意以为如何?是否须先缴呈试译样本,以凭选择?大约此二君中,浦君翻译正确流畅,必无问题,因弟与之共事四五年之久,故知之深。...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4/c404063-4017271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4日8时50分22秒 暮年梁启超...添了尿闭的毛病,小便不通达29小时。 不朽者 1928年6月中旬,因为批阅清华学生成绩,他一连赶了三天,发生尿路阻塞约50余小时。“真是逼着我做纯粹的老太爷生活了。”万般无奈之下,梁启超极不情愿地辞去清华研究院和国立图书馆的工作。 保留到最后的,是《中国图书大辞典》的编纂。这件事他做得津津有味,但常常工作过度,一个不提防,旧病就会发作,就是两三天的苦痛,他最终接受了家人忠告,“连这一点首尾,也斩钉截铁的辞掉...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26/c404064-4014688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6日9时57分22秒 白描孙毓棠...加《罪》的演出。”戏排好后,在清华校内的同方部演了七八场,反响不错。戏中只有三个人物,曹禺、郑秀占其二,另一位,是孙毓棠。 这一年的暑假,曹禺这一级同学(一九三三级,清华人俗称“五级”)毕业了。曹禺入清华研究院,继续在校图书馆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埋头写《雷雨》,一九三二年才入校的郑秀也没回南京的家,说是温习功课,其实是陪伴曹禺。曹的每一页的《雷雨》手稿,都经过郑秀抄录。孙毓棠也在这一年毕业,去了在天津的河北女子...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16/c404064-4005733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16日6时26分59秒 陈允吉:蒋天枢先生轶事摭忆...集》的搜辑、整理和编校工作,并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配合下,将陈氏这位赢得世界性声誉的学术大家的成果,完整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一下子成为各种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可谓进入了他一生中的高光时刻。当于此际,他在清华研究院学习时的老同学姜亮夫先生就说:“蒋天枢先生完成了义宁陈先生文集的编辑,是我们这些同学里的贡献最大者。” 蒋先生编辑寅恪先生文集的具体任务,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便开始付诸实施,最初阶段做了大量的材料搜寻...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24/c404063-4004178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24日6时49分14秒 曹葆华与“现代诗论”...造的学院文化,“以文会友”的聚会交流,以及报纸副刊的编辑出版等,共同培育了这位出色的译者兼诗人,也反映了1930年代中国新诗的发展脉络。曹葆华最早以“清华诗人”的身份备受瞩目,出版了多部诗集,随后进入清华研究院外国文学所深造。在主编《北平晨报》附刊《诗与批评》期间,译介并发表西方现代诗论,团结了一批以清华学院诗人为中心的北平诗坛同人,直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离开北平。 以曹葆华为代表的这批成长在19...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22/c404064-3257152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2日8时29分17秒 陈寅恪的古典今典说...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1931年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写审查报告,提出中国学术如能于思想上自成体系,有所创获,“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陈寅恪小王国维13岁,在清华研究院与王国维关系最好。王国维自沉后,陈寅恪痛定思痛,在盘点整理王国维学术遗产的过程中,完善了自己的学术理想。其主张以“殉文化”说解释王国维的自沉,并以“独立之意志,自由之思想”的口号,提升包括王国维在内的...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630/c404064-32462147.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1日6时59分1秒 杨文利:我所知道的北大“学二代”...袭丝绸长衫,潇洒如少年,飘逸如仙子。后来才知道,林先生乃是世家子弟。父亲林宰平,光绪举人,早年负笈东瀛,习法政,然兴趣广博,自国学、哲学、佛学、法政至诗词、书画,无不淹贯,一度任北洋政府司法部长,后为清华研究院导师。林庚八岁入塾,精习诗书,在心中播下了诗歌的种子。中学毕业考入清华物理系,后又转入国文系,办杂志,写新诗,擅名一时,与季羡林、吴组缃、李长之并称“清华四剑客”。林庚的学识和风雅,匪一朝一夕而可得,...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29/c404063-3241163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29日8时22分32秒 刘克敌: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称号的由来及“入围导师”...949到1985年报刊中没有出现清华“四大教授”或“四大导师”的提法。现有较早提到“四大导师”或“四大教授”的是蔡尚思的《王国维在学术上的独特地位》,发表于《探索与争鸣》1986年第六期,其中写道:“清华研究院一共只有四个教授,由于王国维不愿担任院长,就只设一个主任,而以王氏为首席教授。”此处没有明确提出“四大教授”,却第一次提出王国维是首席教授,据笔者查阅尚未见其他文章这样说,不过很多文章在列举“四大教授...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21/c404063-3233629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21日8时6分59秒 《梁启超家书》:家国情怀贡献社会...传递着他的体温,娓娓道来,透着坦诚、平和、真挚和暖意,种种人生道理就这样在“润物细无声”的诉说中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地影响着孩子。观其一生,他就像一个辛勤的园丁,耕耘劳作,心血浇灌,最终结出了丰硕果实。清华研究院的高才生谢国桢曾在梁家任教,他对梁氏的家风家教羡慕到了极点,常和同学们说,要学先生,须从家庭学起。无论如何,梁启超的为父之道和家风家教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效法。 [作者系中共中...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27/c404063-3231742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27日8时6分59秒 王力:做学问要“会搭架子”...》说,“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定了中国古代语言学是为了实用的目的”。王力先生吸收西方语言学理论,主张理论不能脱离实际,要吸取西方科学有用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视角,弃其糟粕;物物而不物于物,反对亦步亦趋。清华研究院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国古文法》(1927年)对此已有明确阐述,《中国现代语法·自序》回顾他研究中国语法“蔽的时期”的毛病:“只知从英语语法里头找中国语法的根据,不知从世界各族语里头找语法的真诠。当时我尽...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09/c404064-3224782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9日8时15分1秒 许渊冲:百岁人生的“美”与“乐”...在纪念孙中山先生75周年诞辰的招待会上,他将“三民主义”译为“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1943年,许渊冲从西南联大毕业,于第二年考入清华研究院,从事莎士比亚与德莱顿的研究。攻读研究院的同时,他还兼任助教。从研究院毕业后,许渊冲于1948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他浸淫于英法文学中,有着常年写作、翻译的习惯,穿梭游走于法、英、汉三种语言之中。他后...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05/c404063-3218205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5日8时18分4秒 浙江作家十年成书 还原天才学者陈梦家...书信可看到陈梦家与众多同代名人的交往脉络,更呈现了半个世纪的时代风云,是一部完整的个人史,也是一部缩小的时代史。 钱锺书、杨绛的婚礼主要邀请亲人,但陈梦家和妻子赵萝蕤却是少数受邀的友人,“我和钱是清华研究院时的同学,和他的夫人也挺熟,他们的婚礼是在杨绛家举行的……当时只邀了些亲戚,我们夫妇却参加了,是很少的几位朋友中的一对。因恰好在南方的缘故。”赵萝蕤说。 林徽因曾为陈梦家的诗集绘制封面。钱穆大作《...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16/c403994-3215963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16日8时40分8秒 冯友兰与联大校歌...年建立联大纪念碑,署名为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也照顾了清华、北大两校。罗庸是北大班底,编写校歌时是联大中文系教授。冯友兰属清华班底,当时是联大文学院长。而为校歌谱曲的张清常1937年毕业于清华研究院中文系,也属清华班底。仅从避免有单方面唱独角戏之嫌考虑,歌词由清华的人署名已经不妥,何况罗庸为校歌拟好歌词的消息已先入为主地在联大传开,常委会以冯作取而代之,对罗庸的名声及罗、冯间的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30/c404063-32144392.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30日7时44分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