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中国作家网>>站内检索>> 本次检索为您找到 59 篇有关 消解性 的页面,用时 0.189秒.

第1页  共3页

戴潍娜《学坏》:九位作家带来的诱惑与觉醒

   ...会蔓延到你非常漫长的生命空间里去。” 戴潍娜分享到,自己也和许知远一样,“迷恋即兴的、有情感强度的生活”,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信息量”,人需要高纯度、高浓度的moment,“可悲的是我们此刻的生活是一个消解性的生活,共享就意味着一种稀释,随着生活和本我在不断稀释,好像只有创造才能够带来那凝聚性的、高强度的时刻,某种意义上挽回生命时时刻刻的流逝,将生命用另一种方式抓住,把永恒钉死在白纸上。 戴潍娜也谈到,多...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106/c403994-4039609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1月6日9时27分24秒 远方的汽笛已经响起,生活却拦住了我的去路

   ...正常人”,但他却突遭车祸,死于非命。这使主题逻辑显得极为混乱:如果说离经叛道者害人害己,那为什么循规蹈矩者却难以抵挡命运的无常?可见,李广源和王海洋这两个角色不仅高度扁平化,而且对主题建构产生了强大的消解性力量。 《刺猬》平实地描绘了生活素朴又狰狞的面目,冷静地展现了“特立独行”者的生存境遇,以及他们内心强烈的理想追求,并冷峻犀利地对看似正常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高...

艺术#影视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618/c419388-4025879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6月18日8时37分19秒 王干:女神的背后——王蒙小说的女性视域

   ...丽(原谅我不得不用这样古旧的词汇)。这出于惯于调侃与戏拟、众人 皆曰世故(Sophisticated)的作家王蒙之手,出于这个童年没有童稚、老年恶生春情的去魅(dischanted)的时代,出于沉湎于消解性智慧的当代文学语境(Context)之中,不由得使我们觉得有几分可贵、可喜甚至可泣”。庄敬而虔诚,在仰视的目光下充满了真情与真爱。钱文和叶冬菊的爱情故事有着王蒙自身的爱情故事的影子,当然要“纯粹而纯洁...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423/c404030-40221830.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4月29日8时27分38秒 王愿坚的意义

   ...旗》通过青果老爹的回忆所还原的掉队士兵“那汉子”的私人遭遇,《马蹄声碎》对草地困境中女性意识的追摹,《夕阳红》中对红军战士命运体验的复调呈现,都把悲剧个体的灵魂搏斗与宏大精神勾连起来。这种联系显然不是消解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使读者意识到更为丰富的长征精神内涵,强化了长征的崇高感。当时的批评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作者把普通人的灵魂的卑微引向了崇高的升华,对人性的深层意识和人的本质作了深刻而广泛的揭示,使革...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2/c404064-40075510.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9月12日7时26分35秒 黄平:“批评刺客”何同彬,文章永远带着“青年性”的锋芒

   ...当下诗人普遍的“中年写作”,发现了这种私人话语的开裂处。在何同彬看来,文学书写的中年性,不仅是青年与老年之间的一个双重否定,其背后也标示了当代文化乃至文明进入了历史的中年,而这一中年性本身是具有极强的消解性的。一旦远离了公共空间,中年写作的诗歌反抗姿态,很容易在逃逸中消解自身,或形成文学场一次“伪正义”的合谋或同盟。在同一层面上,何同彬的批评挑开了当前文学写作的逻辑“破绽”:“朦胧诗”“第三代”所引发的...

专题#专题#文学新苏军·批评有力量——江苏首批青年批评拔尖人才专栏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13/c457808-4003517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13日16时35分32秒 时代与时间之书——论鲁敏的《金色河流》

   ...化,不断地进行自否和自我拆解。他在“素材”“思路”之外新增了“橡皮”功能,对穆有衡的故事反复抹擦修改,并向穆家人征求想法,使这部传记有了一个“如涓如滔”的多元化开放式结尾。 鲁敏之所以运用这个具有消解性的结构,并非故弄玄虚,也非为增加叙事的实验性,毋宁说这是她为自己“发明”的一个好玩儿的烧脑游戏,并以此为柬向那些有耐心、有阅读经验的读者发出了诚挚的邀约。我更愿意将这个“在自我解构中自我建构”的结构视...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6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09/c441821-3260284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1日17时50分38秒 20世纪以来生产性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与理论问题

   ...乃是后来的接受者、阐释者、评论者不断重塑、创造、建构的结果,这是富于生产性的。 6.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解构策略。 德里达解构策略的提出,其矛头指向逻各斯中心主义。在德里达那里,解构不只是否定性、消解性的,它也是肯定性、建构性的;解构具有广泛的共性和普适性,所以它无所不在;解构并非简单的理论姿态,而是被赋予了充实、鲜活的历史主义内涵;文学问题对解构来说至关重要。德里达从文字学出发,对于传统语言学的痼...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0/c419351-32603411.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0日9时23分58秒 传的解放——桐城文体与《阿Q正传》的生成

   ...上可知,汉语中的“正传”一词,具有同名异实的多义性。鲁迅利用其同名异实的特质,将古典知识背景支撑下的多种文类措置一处,将传统四部分类中的经部、史部与子部浑融而一,颇具混成的意趣。这种混成意趣内在地含有消解性的力量[52]。一面“不敢僭称”,一面“顾不得了”,将稗官之属与经史同列,实则跳出桐城古文之藩篱,独创新体,以睥睨的姿态,讽刺了古文传体纷杂的谬悠,也契合了“开心话”栏目的题旨。 对于小说作者鲁迅...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215/c442005-3258766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15日9时5分21秒 何同彬批评印象:永远的“青年”

   ...当下诗人普遍的“中年写作”,发现了这种私人话语的开裂处。在何同彬看来,文学书写的中年性,不仅是青年与老年之间的一个双重否定,其背后也标示了当代文化乃至文明进入了历史的中年,而这一中年性本身是具有极强的消解性的。一旦远离了公共空间,中年写作的诗歌反抗姿态,很容易在逃逸中消解自身,或形成文学场一次“伪正义”的合谋或同盟。在同一层面上,何同彬的批评挑开了当前文学写作的逻辑“破绽”:“朦胧诗”“第三代”所引发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20/c404030-32570261.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0日10时54分16秒 在现实中发现与经典重逢的思想焦点

   ...美学风格,都与传统诗歌相异。《女神》更新了中国抒情文学传统,是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一个历史标志。当然,《女神》缺少节制的激情抒发与缺少提炼的艺术性缺失等问题,也是不容回避的。近些年来对《女神》经典意义的消解性评价,是缺少历史观念的一种代表性现象。历史语境是文学生成的必然条件,是新生事物发育与生长的土壤。只有坚持科学的历史观,在中国文学历史嬗变环节与当时时代语境的结合中,才可能较深入地把握经典的创新意义,才...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726/c405057-3248616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7月28日8时49分46秒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释的路径探究

   ...神》更新了中国抒情文学传统,打开了与西方现代文学对话的通道,是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一个历史标志。当然,《女神》缺少节制的激情抒发与缺少提炼的艺术性缺失等问题,也是不容回避的。近些年来对《女神》经典意义的消解性评价,是缺少历史观念的一种代表性现象。历史语境是文学生成的必然条件,是新生事物发育与生长的土壤。只有坚持科学的历史观,在中国文学历史嬗变环节与当时时代语境的结合中,才可能较深入地把握经典的创新意义,才...

文史#文史漫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16/c442005-32422382.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16日8时38分6秒 七〇后作家城市书写的建构模式及其审美意义

   ...“北京现实”与“花街往事”两个场域基础上的互文性表达与嵌套式结构。尽管徐则臣与路内不约而同地使用了“花街”作为历史记忆的载体与媒质,但《耶路撒冷》的“花街”更多指向“乡土”、强调“花街”对于“北京”的消解性意义,路内《花街往事》的“花街”更多指向“历史”、强调“往事”对于“现实”的镜鉴意义。《耶路撒冷》中初平阳、易长安和杨杰三个人的命运往复穿插,一起构成七〇后一代人在复杂的历史流变与社会阶层差异中曲折多...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12/c404030-3219041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12日9时0分7秒 郭沫若基于泛神论的思想转向

   ...转向被界定为从抒情/审美向史诗/政治的转向。在普实克之后,“抒情”概念渐次转向了个人与社会、个体与民族国家、心理与历史、情感与政治的对立,复基于此强调它对启蒙、革命和国族叙事的对抗和消解作用。面对这一消解性叙事,近年来研究者强调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抒情诗学和情感政治的层面,探讨抒情或审美介入政治的潜在空间,刘奎注意到泛神论对于郭沫若的思想意义,认为郭氏基于泛神论的情感有机论为情感革命论提供了本体和方法...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03/c404064-3217897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8月3日8时5分39秒 夏烈:网络武侠小说十八年

   ...年古龙的语言、温瑞安的刻意现代派、黄易的神道加身,充满“突破”的、创意性的乐趣。同时,早期网络武侠作者如杨叛《小兵物语》式的对《神雕侠侣》的解构性书写,包括今何在《悟空传》、马伯庸中短篇里对传统经典的消解性重写及其反讽风格,仿佛又降临到七英俊这样的网生代文本中,令人感受到一种后现代的拼贴效果和包装了故事糖衣的先锋性。为了逃脱玄武合流那种超级长篇动辄三五百万字、七八百万字的长度即赢利模式,七英俊这类作者开...

网络文学#观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208/c404027-3202582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2月8日8时49分16秒 新诗:一种愿以拯救性教义为自我的文体

   ...信能 够一劳永逸地消解歧路和穷途,如果它成功地捕获了信众;怀疑性的诗篇将 永远为面临歧路和穷途的人生而歌、而哭,如果诗人愿意诚实地正视穷途、 诚恳地直面歧路。从逻辑上说,诗有机会发育、成长为另一种具有消解性、 拯救性的教义。斯蒂芬·斯彭德(Stephen Spender)早已有言在先:“人们大 体上可以承认,诗本身并非诗的唯一目标。或者,人们更应该认为:纯诗之 外还有一个目标——宗教的幻觉。”14 对于...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122/c404030-3200857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22日8时58分18秒 熟悉感对美感的消解性

关键词:美感;消解性;心理影响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审美主体越是熟悉审美客体,不但不能增加美感,有时反而能够产生对美感的消解性。 熟悉感对审美主体的心理影响 熟悉感是指主体对比较熟悉的事物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熟悉的程度直接影响主体的审美感受。一般而言,主体对审美对象越熟悉,美感程度有时越低;主体对审美对象越陌生,美感程度有可能反而越高。 在审美过程中,...

理论评论#理论热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021/c419351-31411725.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0月21日13时21分20秒 《应物兄》:生活实在感被知性和学识削减了

   ...文化,结果出现了大量的“知识段子”。这种游戏化的倾向,空虚的内核愈加显著。作家一面用暴露式的表现主义,拒绝了传统现实主义的老实、正襟危坐的批判。同时,他又有给时代造像记录的宏大情结,但实现手段却常常是消解性的。《应物兄》是好看的作品,但那种不冷不热的“反抒情”,不深不浅的揶揄,让李洱既非简单写实,也不想刻意批判。他在用自己的琐碎,模拟生活的琐屑,盛纳当代的经验。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0328/c404030-30999542.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3月28日8时4分14秒 唐诗人:城市伦理与文学伦理——相悖式同构史

   ...化。现代性的反思到后现代思想体系里,可以找到众多思想家们从各个角度对现代性进行的批判,后现代主义虽然受到了众多批评,认为他们取消本质、去除中心和深度后变得游戏化、琐碎化,把严肃的崇高文化变成了反讽的、消解性的世俗观念,这种思想必然遭遇前现代思想和现代思想的抨击,当然还有政治权威上对此类思想的不能接受,但不管如何,后现代思想确实从更为全面的视野去重新架构了现代性的内涵,同时也为还在努力建构现代文明的世界发...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1031/c404033-30373107.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10月31日8时40分9秒 王学芯《空镜子》:黑白交缠的精神情境

   ...出静肃、冷漠、沉重的意味,同时也超越了两极化的情感模式,既认同其本色内涵,又默许了某种虚无、惊悸、苦涩的复杂意绪,给人清醒、超离甚至严酷的自我审视感。所有这一切或许就是王学芯的近作提供给我们的一种带有消解性的黑白错缠的精神情境及其心理学蕴涵,并且顽强地标示出诗人的一种不竭地自我思省的批判性情感。 我描述过去 透彻地 观察现在 在存在的形式中 寻找未来的比喻 …… 过去已经蒸发 现...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913/c404030-30290451.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9月13日8时35分12秒 葛亮:朱雀和北鸢

   ...到的,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故事的讲述方式和视角。王德威评价《北鸢》是“淡笔写深情”,很精准。《北鸢》的语言,那种豪华落尽见真淳,里头内含着一种经过、见过、看淡看破的笃定。而在一派云淡风轻中,内含一种消解性,对关于这段历史的叙事中通常惯用的戏剧性和煽情的消解。一个写作者的语言方式,自然不是凭空而来,与他的文学观念和文学训练、阅读经历和人生经验都是有关的。即使这里头有作者的刻意锤炼,但这种刻意选择想来也是...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8/0724/c405057-30165462.html 发布日期: 2018年7月24日8时13分1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