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明珠投暗,也许一时粗制滥造也风生水起,也许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但只要市场在,而且长长久久地在,就会不断涌现新作,最终推高行业的水准。眼下音乐剧市场的繁盛让人不免想起上世纪作为戏码头的上海,京剧来了有了海派京剧,有了连台本戏;滴笃班来了转身成就了越剧;北方的蹦蹦戏也来,照样卖满座。而在这些演出中,机关布景夺人眼目过,灯彩戏流光溢彩过,时事新闻搬演过,行头妆面改良过,甚至低级庸俗也竞争过,一切为了“座儿”,但...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318/c404004-40440970.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3月18日8时19分23秒 2024年戏曲:小剧场做足大文章 老题材尽显新面貌...、扬剧《子胥过江》等剧目上演,每次上演都引发一定热议。除此之外,李莉编剧、张曼君导演、陈素琴主演的上党梆子《大汉母子》历时五年精心创作,首演后备受好评。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方面,在第十届中国京剧节上亮相的海派京剧连台本戏《七侠五义》舞台机关设计精巧,在保留京剧技法展示的基础上实现了经典武侠的时代化改造,极具观赏性。上海昆剧团、湖南省昆剧院在第九届中国昆剧节上推出的《玉簪记》和《渔家乐》两出经典剧目,采取“小全...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5/0205/c419389-40412607.html 发布日期: 2025年2月5日8时28分54秒 周信芳珍贵手稿首度亮相...《萧何追韩信》等剧目。当时周信芳的内弟刘奎童初到上海演出,周信芳为其编写打炮戏《萧何追韩信》,让刘奎童饰演“萧何”,自己挎刀配演“韩信”。次年北上时,又将此戏重排上演,开始饰演“萧何”。 “周信芳作为海派京剧的杰出代表,他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完善与上海这座城市是分不开的,参观展览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学习,观众可以看到大师早中晚期的代表作,了解他的一生。”当代麒派领军人陈少云告诉记者,麒派的传承最重要的是“人”。...
艺术#展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1212/c419390-40380745.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2日10时27分24秒 路子正 创造力大...人,可以发扬光大了!” 可以看出,陈少云学麒派,路子正,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他在南派京剧与北派京剧之间不做单向性选择,而是尽可能互鉴、融通。这与周信芳的艺术精神是相通的。周信芳是南派京剧培养出来的,是海派京剧的杰出代表,却在少年时进喜连成搭班学艺、借台唱戏,青年时趁着在上海新新舞台与谭鑫培同台演出的机会,用心观摩并接受过谭鑫培的亲自指点,所以他能写文章评述谭派艺术之精妙。周信芳这种“北艺南用”的精神也被陈...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829/c419389-40308343.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8月29日8时4分24秒 现代高科技为戏剧舞台插上新羽翼...楼玉宇……写实和立体的舞台布景以及现代灯光和音效技术,营造出更为逼真的氛围,增强了舞台的视觉冲击力。这些大胆的探索和突破,不仅丰富了京剧艺术的表现手法,也为后来的戏剧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80多年前,海派京剧舞台上的威亚、真车真马、转台水幕等舞台装置,至今仍然在现代戏剧中被广泛借鉴和运用。 我认为,戏剧舞台运用高科技是为了凸显艺术表达,说到底,高科技与包括表演、音乐、舞美等在内的舞台手段在本质上都属于艺术...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26/c404004-40286076.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26日8时45分0秒 乘国潮东风探索戏曲青春化的新命题...桂”,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小生有屠杏花、竺素娥、马樟花,以及当时已崭露头角的青年演员如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等。她们以革新的思维向当时流行的话剧、影视借鉴观念,向海派京剧、申曲乃至古典昆曲取法经验,率先引进导演制度,对越剧进行全方位的审美提升,实现了越剧的全新跨越。 奠定越剧美学基石的四大名剧《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祝福》,是从古典戏曲文学、民间戏曲、...
艺术#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01/c404004-40170849.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2月1日8时22分36秒 海派文化的差序交汇...到平衡的。” 兼容性—— 海派文化的一大特征是海纳百川、开放包容。近代以来,上海迅速成为人口聚集中心。流落此地的文人、郎中、书家、画家等,只有各显神通地创造出适销市场的作品才能生存下去。所谓海派国画、海派京剧、海派文学,无一不是以满足商业市场为导向的。在艺术上兼容并包,才能闯出新路,这也是海派文化开拓进取之缘起。 比如,海上画派艺术的特点是杂糅四面八方、古今中外后所形成的风格,“还因市场的需求从书斋案头走...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211/c404063-40135866.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1日8时30分2秒 独特的自我生命态度,探索当代海派文学书写新范式...构来接受戏台或荧幕上的新生事物,看戏是城市居民重要的精神生活与日常生活。当苏威廉被告知他要进入申江艺术学院学习时,他最先想到的是“门口右面有个剧场”。戏剧催生的空间对城市来说也很重要,上海最早出现了为海派京剧而造的西洋话剧式的舞台,自此戏园子、茶楼等渐渐没落,而与观众面对面的舞台越来越受欢迎。 《培训班》兼有形式和内容上的独创性,而它也同样体现了海派文学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合理好读。小说结构和逻辑上的...
理论评论#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1102/c404030-4010864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1月2日9时42分42秒 书展未开书香已浓...不时站起身,边演示边讲。读者得知他已83岁高龄,掌声雷动。现场还有坐着轮椅来的戏迷读者专注听讲。 《我的爷爷盖叫天》一书完整呈现了盖派张门三代子承父业、传承盖派艺术的脉络和经历。张善麟记述祖父盖叫天在海派京剧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开宗立派的创新精神和高深的艺术造诣,讲述父亲张翼鹏不墨守成规,开创“新盖派”的经历和自己时刻不忘祖父和父亲的教诲,在全国各地传承和弘扬盖派艺术的初心。 2015年底,张善麟在告别舞台...
新闻#各地文讯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814/c403994-40055852.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8月14日8时20分50秒 欧阳予倩:出入中西,熔裁新旧...]。 欧阳予倩的京剧职业生涯是从1915年年中开始的,约与新文化运动的肇始同期[2]。作为半路出家、由新剧转旧剧的演员,欧阳予倩在下海之初就开始了个人剧目的编演创作,着意推出一系列古典剧目,以扭转当时海派京剧唯时装戏、洋装戏是尚的偏颇创作方向,实现自己的戏曲现代化主张,其中尤以红楼戏闻名。1915—1917年间,欧阳予倩陆续编演了《黛玉葬花》《鸳鸯剑》《王熙凤大闹宁国府》《晴雯补裘》《黛玉焚稿》《宝蟾送酒...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31/c404063-40046875.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31日7时30分49秒 因为他们,上海成为中国话剧的发源地...体———春阳社,并为自己改名王钟声,取自“钟声木铎”一词,即为革命呐喊之意。 在春阳社之前,上海的文明戏演出大多采用戏曲的幕表制演出,大团圆的故事以及程式化表演屡见不鲜,除了不用锣鼓、不用唱腔之外,与海派京剧几无差别。在通鉴学校招生广告里,王钟声明言“提倡新戏剧”,即倡导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形式、“采用西法”的新型剧种,这种剧种后来被称之为“新剧”,所谓“设剧场,收廉值,以灌输文明思想”。学校除开设一般的文...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712/c404063-29400254.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3日15时40分24秒 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创新何以“双向奔赴”...儿圆”等老戏唱词,却在腾挪中唱出了薛平贵的真挚与诚恳。而经《我们的歌》改编,萧敬腾反串旦角王宝钏与“薛平贵”张淇对唱,更具戏剧性的同时,也让这份单向的剖白,有了情感的回应。 能诞生这样的作品,正是海派京剧面向市场开放创新的态度给了李政宽底气,“我和京剧是平等的,它不是供起来的古董花瓶,而是拼装机器人。我依旧是以创作艺术品的心态雕琢,但手法是自由的。” 《好姐姐》:哪怕“一字未改”,十年后依旧先锋 ...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102/c419389-32557123.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1月2日8时35分56秒 淮剧的元神...代蕴涵。而我对“元神”现代词义的理解,乃是人格神,是初始赋予某种生命载体以外部形象和精神气质的人,可以形象地指代一批活跃在20世纪的上海杰出艺术家与其所依托的上海戏曲剧种及艺术门类的关系,如周信芳之于海派京剧、俞振飞之于上海昆剧、袁雪芬之于上海越剧、丁是娥之于上海沪剧、蒋月泉之于上海评弹,再如巴金之于上海文学、赵丹之于上海电影、黄佐临之于上海话剧、熊佛西之于上海戏剧学院、贺绿汀之于上海音乐学院……你可以形...
新作品#其他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25/c419926-3251084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26日9时2分45秒 海派文化的当代价值,用之而不竭...学术积累和个性发挥。例如,第二章“从传统到新变: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作者叶舟是研究江南文化的专家;第四章论及海派京剧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娱乐空间,作者张炼红对戏曲研究颇深,在本书中从中国戏曲观演空间、海派京剧讲到新中国的戏曲改革和新上海的文化改造,可谓厚积薄发;第六章聚焦公共文化空间,作者李艳丽曾留学日本,特别注意日本作为“东洋”在上海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中介”作用,谈域外文明对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可见...
访谈#访谈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108/c405057-3232675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月8日8时39分42秒 “孤岛”时期一场特殊的抗战...上首次出现了“京剧”的称呼,从此“京剧”作为该剧种的名称而正式流传。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京剧已是名角汇集、流派纷呈、剧目丰富、地位独尊的剧种。由周信芳开创的麒派与盖叫天开创的盖派,蜚声海内外,成为海派京剧的两大支柱。 抗战烽火的燃起,外族的入侵、民族灾难的加重及“孤岛”的出现,使京剧的舞台表演、名角与观众的关系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转变。那些富有家国情怀及民族意识的京剧艺人,适时演出了具有爱国精神和反...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209/c404063-32303621.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9日9时59分23秒 在民间、历史与文学之间,展现戏曲的审美特质与价值...《换人间》也不例外,为了烘托气氛,主创更采用了大量的实景和适量的多媒体,尤其在“重聚”一场以贝多芬的交响乐为杨派武生与梅派青衣伴奏,海派风格扑面而来,给观众以中西交糅的新异的审美感受。以上尝试,尽显了海派京剧的市民性或曰民间性。 民间性是中国戏曲与生俱来的基因和底色,从形式到内容都决定了它的民间立场、民间思维和民间情趣。尽管戏曲史上出现过高雅的文人戏阶段,却不能完全遮蔽民间性,且很快被民间性所压倒。通...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27/c419389-3214169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27日9时30分20秒 红色现代题材影视剧《北平无战事》再展海派京剧新诠释...小云的夫妻情等。这些都是最寻常不过的人伦情感,但他们不一般的身份、经历,他们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命运和所肩负的使命,使这出戏远超出家庭意义,具备了时代所赋予的壮阔感和更宏大的精神气质。 多元融合,丰富海派京剧内涵 “虽然演过很多英雄人物,但在舞台上我时刻提醒自己要避免经验主义和习惯化。”《换人间》主演、方孟敖的扮演者傅希如对记者表示,“方孟敖既有军人的英武,又有书香门第的贵族之气。两者结合在一起,造就...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429/c419389-3209153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4月29日8时45分51秒 别具一格的“戏出年画”...中,抓住“老生弓”“花脸撑”“武生在当中”“小生紧”“旦角松”等不同行当的角色特点加以刻画和表现,栩栩如生。武戏年画中这种痛快淋漓的内容,紧凑热闹的画面,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 苏州地近上海,受海派京剧的影响,桃花坞清晚期刻印的戏出年画多表现花巧的海派京剧舞台,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在一幅《金山寺》的戏出画样中,背景采用舞台演出形式,道具以一桌三椅显示戏中地点环境,即中间放置一桌,上设一椅,桌旁左右各设...
艺术#书画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220/c419391-32032328.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2月20日8时20分44秒 打造面向公众的海派京剧传承展示地...而与开馆一同进行的,是“传·麒”纪念周信芳诞辰125周年系列活动。在众人见证下,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雕塑家杨冬白创作的周信芳雕像正式亮相,成为传习馆一个重要的标志,也让这位上海京剧院的开创者亲自守望海派京剧在未来的繁荣复兴。随后 《周信芳全集》后八卷首发。至此, 《周信芳全集》二十四卷全部完成出版,作为对周信芳艺术成就一次最系统和最全面的总结。同期开展的 “纪念周信芳诞辰125周年珍贵影像展”也通过展示...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120/c419389-3155657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月20日8时48分23秒 “小剧场戏曲节”成为小剧种“福地”...和京剧等多个剧种的特色,而此次带来的《阿搭嫂》则将其独树一帜的丑旦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吴晶晶饰演的阿搭嫂妙语连珠,什么“我太难了”“蓝瘦香菇”这样的流行语都被她搬进了这出民国戏。而这一招,还是高甲戏向海派京剧“偷师”的结果。上世纪80年代一出上海京剧院的《盘丝洞》风靡全国。戏中孙悟空呼唤土地公未果的一句调侃“光拿奖金不干活”让高甲戏同行惊呼,原来戏曲唱词念白也可以融入时代感!因而这一次上海演出,“上海地铁...
艺术#舞台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9/1205/c419389-31491340.html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5日9时4分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