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 2011年 4 月,《乐在其中——乐黛云教授八十华诞弟子贺寿文集》(陈跃红、张辉、张沛编)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4 月16 日,出席在天津举办的中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导高层论坛时表示,华人流散文学中母语与非母语文学的比较研究已引起世界性关注,正在成为文学欣赏和文学研究的热点。 4 月27 日,赴贵阳参加“全国名家看贵州”采风活动启动仪式暨贵州日报《27°黔地标》文化周刊创刊活动,为贵州文化大讲...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31/c404064-40289184.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7月31日8时15分24秒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如何深化全民阅读?...,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直观可感的结合部,在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海外侨胞中的华语写作者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学提供了独特的生命体验与表达经验。及时总结、研究、呈现、传播华语海外流散文学,画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学的最大同心圆,就会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超越行政区划概念,而获得更为广深的文化影响力。 将“全民阅读日”打造为香港新文化名片 ■吴静怡(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天地图书董事长) 国家早...
专题#专题#聚焦2024全国两会#两会声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12/c458621-40194217.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12日8时53分43秒 汪惠仁:以文学出版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海外侨胞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直观可感的结合部,在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海外侨胞中的华语写作者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学提供了独特的生命体验与表达经验。及时总结、研究、呈现、传播华语海外流散文学,画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学的最大同心圆,就会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超越行政区划概念,而获得更为深广的文化影响力。
专题#专题#聚焦2024全国两会#两会声音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304/c458621-40188668.html 发布日期: 2024年3月4日19时57分16秒 《不知归处》:茨威格的流亡与人生...。因此,茨威格内心深处浸润的是对欧洲的期待,以及对世界的憧憬。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甚至可以代表他们那一代人,作为流亡作家,茨威格见证了巨大的转换和变化并将之付诸于笔下,他的创作必然成为20世纪浓墨重彩的流散文学范式。尽管命运之手会随时随地把他攫住,把他拽到它永不知足的戏弄之中,但是历史和文学会永远记住茨威格以及他的流亡与人生。 (作者系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世界文坛#作家印象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720/c404091-40039583.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7月20日8时30分32秒 整合与策略:通向世界文学的世界华文文学...图,这当然要凭借翻译进入世界文学的流通模式和阅读模式。 之所以强调平等方式,是因为我们许多人把世界华文文学视为边缘,就连世界华文文学的作者也会产生这种误识。因此,在研究上,研究者往往会把它们当作“流散文学”(Diaspora Literature)来研究,仿佛它们是远离中心的文学,这其实还是站在“族裔文学”也就是“民族文学”的角度上去审视问题的。从世界文学的视域上看,进入到20世纪后期,文学的边缘与中...
专题#专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2期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330/c448912-32654518.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5月11日16时0分54秒 21世纪欧美文学批评...st Century,2002)一书中,分别将20世纪出现的一些批评话语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并进行了一些新的阐释。具体地说,他将收入的13篇文章分为四大类:(1)身份研究(identities)中包含了流散文学批评(diaspora criticism)、性别和跨性别批评(gender and transgender criticism)和有色女性与女权主义批评(women of color and fem...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113/c404092-32605917.html 发布日期: 2023年1月13日9时25分40秒 新小说百年的思路、生路、出路与新路...小说的真精神,仍是直面俗世生活。新小说的新途径,是现代汉语,是一直在丰富发展的现代汉语,是与时俱进、与时俱变的现代汉语。“人啊,认识你自己”是朴素的真理,新小说的出路,毫无疑问,就在于这片神奇的土地。流散文学也好,本土文学也罢,穿越也好,回归也罢,新小说的生路,在汉语,在现代,在中国,在人。 四 新小说的新,其最大的不同,就新小说乃现代生活和思想语境下的小说,是现代情思的小说,是现代人的小说,是现...
理论评论#争鸣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1026/c404033-32552016.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26日9时19分39秒 李洱:建法先生...,说勃兰兑斯是一个优秀的欧洲人,是文化传教士。作为一个犹太人,勃兰兑斯对流亡有着深入血液的理解,提出了“流亡文学”的概念,认为“流亡文学”是新世纪文艺戏剧的伟大序幕。我认为,近年国际学术界经常提到的“流散文学”概念,可以上溯到勃兰兑斯。 在建法先生心中,是否有着成为勃兰兑斯的梦想,我不知道。如果有,那也不是以批评家的形式,而是以编辑家的形式;不是用自己的写作来抵达梦想,而是以发现别人的写作来抵达。我想...
文史#经典作家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823/c404064-32509489.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8月23日16时54分42秒 古尔纳《赞赏沉默》中的多重叙事策略与主题意蕴...理解后殖民语境中移民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及作品在当前难民危机的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现实意义。 此文原载于《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2期,作者张峰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后殖民文学与流散文学研究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526/c404092-32430600.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5月26日7时55分12秒 世界文学的谱系——一个语言地理学的视角...多民族、多语种和区域广阔的文学系统,其内部拥有丰富的民族语言与文化、方言与区域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汉语语系的文学又是超出中国本土的,呈现为多个海外华语区域的文学(如马华文学、新华文学)和更多样化的个体流散文学等丰富的形态,它们与本土汉语文学之间在语言方式、文化认同等层面也构成了多元复杂的关系。这样一种内部多元、外部漫延融合的语言文学的动态呈现,在为我们观察和分析世界文学谱系提供一种切近参照的同时,也有利于...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2/0419/c404090-32402375.html 发布日期: 2022年4月19日8时18分42秒 诺奖得主古尔纳的处女作《离别的记忆》:故乡总在记忆中...深眷恋。格莱德-汉森(Grade-Hansen)在《媒介与记忆》(Media and Memory, 2011)指出,记忆是存在感、成为感和归属感的关键。而这种成为感和归属感也正是贯穿于古尔纳所创作的流散文学的主题。“记忆”在本书中成为了作者抒发情感的媒介。 “记忆”使哈桑理解了很多他以前无法理解的事情。理解父母的关系是哈桑成长的重要标志。哈桑的父亲是一个“混蛋”,年轻时就是个“麻烦制造者”,他的父母...
世界文坛#文学评论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26/c404092-3226418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26日8时26分20秒 揭示世界文学多样性 构建中国非洲文学学...,呈现出与英美文学交相辉映的景象,因此具有世界文学意义。非洲文学是透视非洲国家历史文化原貌和当下及未来进程的一面镜子,研究非洲文学对深入了解非洲国家的政治、历史和文化等具有深远意义。(朱振武、袁俊卿《流散文学的时代表征及其世界意义——以非洲英语文学为例》)另外,站在中国学者的立场上,以中国学人的视角探讨非洲文学的肇始、发展、流变及谱系,探讨其总体文化表征与美学内涵,对反观我国当代文学文化和促进我国文学文化...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22/c404090-3226156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22日15时57分31秒 疾病、场域、权力之下的文学突围——2020年韩国文学一瞥...国现代史中被刻意遗忘的中亚移民史的关注,唤醒了现代韩国的流散属性。金息对历史中的流散性的这种开掘和旅美韩裔作家、中亚“高丽人”作家等流散身份的写作者对当代流散现实的关注,共同构成了当下韩国文学中立体的流散文学图景。对于在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一直以檀君后裔、单一民族自居的韩国来说,其冲击性之巨大将在未来进一步凸显。 三、女性写作与规则重建 2020年韩国文学界的一大事件是多位作家拒绝接受李箱文学奖的不...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802/c404090-32177424.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19日15时48分48秒 马利亚什·贝拉:在虚构中呈现真实...好的教育。他先是在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学习音乐,然后组建了一个名为“学者们”的乐队,担任主唱和小号手,风靡巴尔干半岛。1991年的南斯拉夫内战使他离开祖国,来到布达佩斯,加入匈牙利国籍并成为并不算典型的流散文学作家。 所谓“并不算典型”一方面是因为贝拉除了是小说家,还是画家和音乐人,他常常举办画展,借助多种现代绘画手段,用鲜明又使人惊异的色彩呈现生活的意义,成为杜尚和达达主义的门徒,此外还发行了《对不起...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1013/c404090-32251567.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13日11时24分56秒 《王富仁学术文集》出版...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的问题;不是它还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是一个它在现当代中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7] 对现代文学研究范围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息过。有学者提出,应该将旧体诗词和传统戏曲、台湾文学和流散文学写入现代文学史;有学者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应该祛除少数民族现代文学的“无名”状态;还有学者强调,打通现代(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研究,对清末、民国的文学史进行一体性研究等等等等。其实,旧体诗词、通俗文...
文史#文坛轶事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15/c404063-32158066.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15日7时45分39秒 想象“他者”与“他者”想象...aspora”一词译为“飞散”,认为:飞散的文化(文学)是跨界的、旅行的、翻译的、混合的;它既是民族的又是跨民族的,是本土的又是全球的,借用当下一句时髦的话,是“本土兼全球”(89—90)。现当代英国流散文学具备飞散文化/文学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现当代英国流散作家“本土兼全球”的文学创作凸显了全球视域下的英国本土指向。尽管种族文化身份与“全球”范围(或曰帝国版图)内的流散经验不尽相同,现当代英国流散作家...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705/c404090-3214826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7月5日6时21分51秒 《清明》2021年第3期|虹影:女性的河流:虹影词典30则...说的犹太人长期流散。犹太人这样的“散居民族”,只能靠文化上独立贡献而立足。在当代,这种流散就不是个别民族特有的现象,几乎各个民族都有。流散是我的衷心关怀。西方各大学现在都有这个系科。我自己应该算是一个流散文学作家吧。体现本土与异国之间的一种文化张力:相互对抗,又相互渗透。 做梦的技巧 我读过一本书,讲一种人在做梦时,脑子里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梦,在梦中又在做梦,而且知道哪件事情错了,哪件事情是对的,这...
新作品#报刊在线#《清明》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602/c419011-32120105.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6月2日8时48分5秒 在世界非洲文学研究中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该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朱振武教授回顾了做这个项目的初衷:“十年前,我们提出‘非主流’英语文学的概念,并逐渐把重心转移到非洲英语文学,而以流散文学为切口,提出非洲英语文学的异邦流散、本土流散和殖民流散等三大流散表征,并随后提出‘异邦本土流散’的第四流散症候等学术观点,旨在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空间,从纵与横的两个方面,从历史同文化等多个维度,去理解非...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507/c404090-32096290.html 发布日期: 2021年5月7日8时2分13秒 新时代世界文学教材观念创新...的第四圈。但20世纪下半期以来,非洲文学和大洋洲文学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在非洲获得巨大成功,中国文学与非洲文学、大洋洲文学的关联逐渐加强,理应受到更多重视。 第五册:少数族裔文学、流散文学、后殖民文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少数族裔文学、流散文学、后殖民文学等文学群体或类型迅猛发展。这三种文学的共同特点是跨界,即在不同文化间穿梭、在洲际和国别间流动或散居、在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间寻求对话...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714/c404090-31782352.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7月14日8时32分18秒 跨国界反思21世纪中国非裔美国文学研究...裔美国文学是指由非洲人后裔在美国以英语创作的文学作品。作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裔美国文学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生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品,在书写自身文化传统的过程中,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世界流散文学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玉括说。 据介绍,该书聚焦非裔美国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主题:梳理分析我国非裔美国文学研究学术史;关注“空间”与“黑人性”等主题,分析非裔...
世界文坛#视点 地址: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0121/c404090-31558087.html 发布日期: 2020年1月21日8时43分42秒